- 年份
- 2024(4180)
- 2023(5945)
- 2022(4782)
- 2021(4624)
- 2020(3811)
- 2019(9227)
- 2018(9469)
- 2017(17279)
- 2016(8760)
- 2015(9674)
- 2014(9595)
- 2013(9083)
- 2012(7980)
- 2011(7149)
- 2010(7363)
- 2009(6844)
- 2008(6605)
- 2007(5797)
- 2006(4888)
- 2005(4229)
- 学科
- 济(36558)
- 经济(36536)
- 业(31537)
- 管理(31428)
- 企(28622)
- 企业(28622)
- 方法(19379)
- 数学(17373)
- 数学方法(16892)
- 技术(15057)
- 技术管理(11668)
- 中国(9690)
- 业经(8387)
- 理论(7819)
- 农(7795)
- 财(6865)
- 地方(5972)
- 制(5822)
- 划(5684)
- 银(5617)
- 银行(5616)
- 教学(5576)
- 贸(5533)
- 贸易(5526)
- 学(5428)
- 行(5396)
- 易(5377)
- 策(5286)
- 融(5255)
- 金融(5254)
- 机构
- 学院(121538)
- 大学(120503)
- 管理(53372)
- 济(49781)
- 经济(48799)
- 理学(46842)
- 理学院(46444)
- 管理学(45437)
- 管理学院(45217)
- 研究(34574)
- 中国(26507)
- 京(24257)
- 财(20952)
- 科学(20475)
- 江(17760)
- 财经(16935)
- 中心(16540)
- 业大(16009)
- 所(15555)
- 经(15395)
- 北京(15094)
- 经济学(14692)
- 范(14671)
- 师范(14534)
- 州(14367)
- 研究所(14207)
- 商学(14155)
- 商学院(13997)
- 技术(13923)
- 农(13682)
- 基金
- 项目(84933)
- 科学(69180)
- 研究(63409)
- 基金(61847)
- 家(53184)
- 国家(52774)
- 科学基金(47442)
- 社会(40781)
- 社会科(38886)
- 社会科学(38879)
- 省(35198)
- 基金项目(32304)
- 自然(30887)
- 教育(30617)
- 自然科(30342)
- 自然科学(30339)
- 自然科学基金(29823)
- 划(28854)
- 编号(25418)
- 资助(25094)
- 创(24368)
- 创新(21645)
- 成果(19663)
- 重点(18942)
- 部(18141)
- 课题(17960)
- 发(17923)
- 国家社会(16748)
- 大学(16323)
- 项目编号(16210)
共检索到1733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由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共同主办,中企合(北京)企业管理中心承办的"中国对外经贸2013夏季形势分析会"于7月7日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高级警官培训楼召开。会议由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副会长刘宝荣主持,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会长王俊文致辞,并提出了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创新开放模式,提升外经贸企业竞争力"。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戈黎华
知识创造支撑企业自主创新,开放型知识创造能够支持企业持续的自主创新。本文认为企业开放型知识创造以促进知识共享和系统价值最大化为特征,适宜企业开展开放型知识创造的组织模式具备分享性知识战略、横向扁平网络式组织结构和共享式组织文化的特性,反映其具备协调知识分工的特有机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平 陈红花 刘元名
开放度是开放式创新模式的核心问题,技术特性是影响企业创新开放度的内在因素,创新研发技术的不确定性、技术关联性、技术可显性和技术可模块性,从不同方向不同程度地影响创新开放度。实证结果表明,技术的不确定性对创新开放度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技术的关联性、可显性及可模块性对开放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技术的不确定性随着创新活动的进展而衰减。
关键词:
开放式创新模式 创新开放度 技术特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范建民 侯光明 张勇 王俊鹏
在分析了开放式自主创新模式特征,以及国防科技工业特点、现状和未来要求的基础上,论述了国防科技工业实施开放式自主创新模式的必要性和有利因素;认为国防科技工业开放式自主创新模式与其他行业的开放式自主创新模式不同,并提出了该模式的具体内容和运行配套条件;提出了由传统模式向这一新模式转型的建议,其包括深化体制改革、强化自主创新战略、加速成果转化和建立良性的人才管理机制等措施。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张婷 程健
改革开放以来,内陆地区通过国家政策的扶持以及自身的努力,对外开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然而,内陆地区开放的新模式面临诸多困局,表现在过分利用传统的要素禀赋的方式难以为继、承接产业转移引致产业结构落后以及利用优惠政策扩大开放导致的政策性开放的扭曲等问题。内陆地区不能简单地复制沿海地区的经验,而应在内陆贸易方式、引资方式、政府职能、区域合作机制方面进行创新,从而保证内陆地区开放型经济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内陆开放型经济 开放模式 开放困局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陈飞翔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创新开放模式,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这为我国在新历史条件下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指明了前进方向,也是全面提升我国对外经贸发展水平的动员令。在过去30多年的中国经济快速成长中,对外开放居功至伟,未来的开放仍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为了实现中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曾平生
在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的过程,能否获得社会力量的支持,是事关大学生创业教育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因素之一。独立学院作为按新机制、新模式与社会力量合作举办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在建构以学校为主多方合作的开放型创业教育模式方面,具备一定的现实条件。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郭显光
传统的“苏南模式”与“温州模式”的讨论由来已久。近年来,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苏州选择了“引进来”的模式,温州选择了“走出去”的模式,是对传统模式的新发展。本文比较了开放型经济两种模式的特点、成因和利弊,并对两种模式的不足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开放型 经济模式 走出去 引进来
[期刊] 求索
[作者]
欧旭理 胡文根
老年社会学中的脱离理论和嵌入理论、角色理论和活动理论、年龄分层理论和交换理论以及认同理论和老年亚文化理论,分别为互助幸福院、守门人、时间银行和合租互助等互助养老模式提供了学理依据。互助养老是对我国现行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持的养老体系的超越性补充,较好回应了家庭照料功能式微、政府承载能力有限与市场养老逐利倾向等难题。创新互助养老,既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互助养老治理格局,也要建构有规有为有度的互助养老方略体系。
关键词:
互助养老 老年社会学 模式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洁 安立仁 陈关聚 张宸璐
通过对374家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调查发现,跨国公司母公司对研发机构采取集权式管控模式会抑制突破性创新绩效,而分权和混合式管控模式并不是促进突破性创新绩效的重要因素。当研发机构与本地企业创新互动越强,即创新开放性程度越高越能显著提升突破性创新绩效。进一步研究发现,市场不确定性程度高时,集权式管控模式对突破性创新绩效负向影响会变为正向影响。当市场不确定程度高时,创新开放性对突破性创新绩效的正向作用更为明显。研究为跨国公司海外研发机构治理,以及中国创新生态体系建设提供理论基础与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洁 安立仁 陈关聚 张宸璐
通过对374家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调查发现,跨国公司母公司对研发机构采取集权式管控模式会抑制突破性创新绩效,而分权和混合式管控模式并不是促进突破性创新绩效的重要因素。当研发机构与本地企业创新互动越强,即创新开放性程度越高越能显著提升突破性创新绩效。进一步研究发现,市场不确定性程度高时,集权式管控模式对突破性创新绩效负向影响会变为正向影响。当市场不确定程度高时,创新开放性对突破性创新绩效的正向作用更为明显。研究为跨国公司海外研发机构治理,以及中国创新生态体系建设提供理论基础与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强 王浩 敦帅
全球科技创新中心随技术革命、创新模式和产业政策等因素兴起更替。本文在对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基本演变路径梳理归纳的基础上,以伦敦、纽约、首尔和东京为例,分析总结了其在科技金融互补、创新生态优化、公民创新共治和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典型模式、路径与特点,并进一步结合我国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需要,提出着力营造创新型社会氛围、广泛吸纳创新主体意见需求、协调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并及时调整社会治理政策响应科技变革等建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李海海 孔莉霞
随着全球科技竞争加剧,技术创新变得越来越复杂,军民科技协同创新是应对创新环境变化、推动军民科技创新资源共享、提高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路径,也是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关键环节。从人才、政府、产业及制度等方面,分析美国、日本、俄罗斯、以色列四国军民科技协同创新模式,对我国构建由政府、军队、军属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业及中介组织为主体的军民科技协同创新体系有一定借鉴意义。为推动军民科技协同创新,我国应破除军民融合制度藩篱,优化科技协同创新环境;构筑协同创新平台,推动新兴产业空间集聚;重视军民两用人才建设,推动科学技术合作交流;加大科研资金投入力度,拓宽科技研发融资渠道;提高自主科技创新能力,加强国际技术合作。
关键词:
军民融合 协同创新 创新体系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李海海 孔莉霞
随着全球科技竞争加剧,技术创新变得越来越复杂,军民科技协同创新是应对创新环境变化、推动军民科技创新资源共享、提高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路径,也是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关键环节。从人才、政府、产业及制度等方面,分析美国、日本、俄罗斯、以色列四国军民科技协同创新模式,对我国构建由政府、军队、军属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业及中介组织为主体的军民科技协同创新体系有一定借鉴意义。为推动军民科技协同创新,我国应破除军民融合制度藩篱,优化科技协同创新环境;构筑协同创新平台,推动新兴产业空间集聚;重视军民两用人才建设,推动科学技术
关键词:
军民融合 协同创新 创新体系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杨樱 古继宝
区域发展模式创新是中国经济发展中非常重要的现象。论文通过归纳法给出了区域发展模式创新的动力机制模型,认为自然、历史、居民、政府等四大要素是区域发展模式创新的基础与动力所在。论文选择苏南模式、温州模式与珠江模式作为典型,通过将区域发展模式这一概念加以操作化定义,对三大模式进行了测量与比较,发现模式之间既有趋同的一面,又有差异化的一面。从区域发展模式创新的动力角度分析得出,我国模式之间相互学习、相互趋同的力量与各自探索、形成自身特色的力量同时存在,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各自探索、形成区域特色的力量更为强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