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97)
2023(12604)
2022(10703)
2021(9783)
2020(7808)
2019(17693)
2018(17044)
2017(31627)
2016(16989)
2015(18356)
2014(17871)
2013(17326)
2012(16527)
2011(15102)
2010(15707)
2009(14298)
2008(13924)
2007(12705)
2006(11643)
2005(10679)
作者
(47390)
(39744)
(39263)
(37304)
(25455)
(18856)
(17637)
(15188)
(15169)
(14312)
(13664)
(13345)
(12902)
(12692)
(12314)
(12304)
(11647)
(11509)
(11483)
(11415)
(10051)
(9819)
(9402)
(9198)
(9019)
(8909)
(8817)
(8756)
(7894)
(7881)
学科
(70775)
经济(70721)
管理(52367)
(51441)
(40975)
企业(40975)
中国(25295)
地方(22433)
(22320)
方法(19354)
技术(19044)
业经(18116)
(16133)
数学(15891)
数学方法(15656)
农业(15308)
(14344)
(13903)
(13606)
银行(13589)
(13280)
技术管理(13210)
(12993)
金融(12992)
(12962)
(12751)
(12570)
贸易(12553)
地方经济(12096)
(12075)
机构
学院(234673)
大学(230501)
(97889)
经济(95610)
管理(89769)
研究(85888)
理学(75324)
理学院(74372)
管理学(73253)
管理学院(72782)
中国(66846)
(50761)
科学(50335)
(46251)
(42648)
中心(39429)
(39256)
研究所(38068)
(37661)
财经(34731)
(34265)
师范(34006)
北京(32615)
(31947)
业大(31665)
(31438)
(31378)
农业(28955)
经济学(28687)
(27579)
基金
项目(150528)
科学(120789)
研究(115450)
基金(106897)
(92419)
国家(91574)
科学基金(79451)
社会(73931)
社会科(70194)
社会科学(70179)
(61521)
基金项目(56190)
教育(52692)
(51026)
自然(49159)
自然科(48067)
自然科学(48058)
编号(47215)
自然科学基金(47190)
资助(41594)
成果(38859)
(38513)
(36654)
课题(34915)
重点(34247)
创新(33323)
(32341)
发展(31601)
(31059)
国家社会(30091)
期刊
(122146)
经济(122146)
研究(77563)
中国(61066)
管理(37400)
(36413)
教育(34478)
(33663)
科学(32193)
学报(29516)
(27546)
金融(27546)
农业(25027)
大学(23003)
技术(22089)
业经(21970)
学学(21145)
经济研究(19028)
财经(16604)
问题(15148)
(14473)
(13626)
科技(13367)
技术经济(12485)
(12151)
论坛(12151)
(12091)
图书(11807)
现代(11693)
(11390)
共检索到3836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陶晓龙  
核心提示本文围绕低效用地再开发利用的理论认知、政策演变、地方实践、难点堵点和政策创新等内容,理顺低效用地再开发利用的认知逻辑,剖析其背景基础与政策路径,总结其典型做法与实践模式,并提出了低效空间土地利用政策创新的相关思考和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莉  李欣哲  左玉强  
产业园区是改革创新的先导区、产业发展的集中建设区,也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引领区。本文结合我国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及广东省等地的园区调研情况,分析了目前产业园区用地的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思考与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向守乾  陈威  李吉墉  
国土空间规划语境下,存量用地再开发将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治理的重要抓手。珠三角地区曾经是存量用地再开发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但随着国土空间规划改革和土地政策、更新政策的转变,过往的存量用地再开发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的发展要求。选取珠三角的典型城市——珠海为样本,通过回顾城市的“三旧”改造历程和实践,深入剖析“三旧”改造在政策、模式和管理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和困境,明确“三旧”改造向低效用地再开发转型的必然要求,并结合新时期的高质量发展要求,从发展理念、政策构建、开发模式和管理平台等方面提出优化策略,指导国土空间的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治理,助推城市转型升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珂  张婷  刘江宜  李会琴  
基于高质量发展理念,改进效率测算体系,建立纳入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对湖北省16个城市1999—2017年的土地利用绿色效率进行测度、对演进特征进行分析、对损失程度进行评估,结果显示:(1)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若不纳入土地利用效率测度体系会使结果高估,有偏“高效绿色”发展要求;(2)湖北省土地利用绿色综合效率平均水平较高,达0.80,但不同城市间差距大;(3)主导湖北省土地利用过程中经济产出增长和环境污染降低的关键因素是生产技术;(4)湖北省多数城市劳动力和土地资源要素投入过剩,且污染排放过度,需降低幅度平均接近25%。最后提出湖北省城市土地绿色效率改进的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珂  张婷  刘江宜  李会琴  
基于高质量发展理念,改进效率测算体系,建立纳入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对湖北省16个城市1999—2017年的土地利用绿色效率进行测度、对演进特征进行分析、对损失程度进行评估,结果显示:(1)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若不纳入土地利用效率测度体系会使结果高估,有偏“高效绿色”发展要求;(2)湖北省土地利用绿色综合效率平均水平较高,达0.80,但不同城市间差距大;(3)主导湖北省土地利用过程中经济产出增长和环境污染降低的关键因素是生产技术;(4)湖北省多数城市劳动力和土地资源要素投入过剩,且污染排放过度,需降低幅度平均接近25%。最后提出湖北省城市土地绿色效率改进的政策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荣增  黄月霞  何春  
基于我国2004~2018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对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能促进土地利用效率提升,控制变量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能显著促进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政府干预程度及土地市场化水平对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为负,外商投资水平与科技发展水平对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不显著;城乡产业结构、城乡基础设施和城乡要素流动在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影响土地利用效率过程中表现为正向促进作用。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在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中要推动城乡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从而提升土地利用效率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马奇  张佳  
中共中央、国务院2019年5月印发的《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标志着我国空间规划编制在体制和模式上的重大转变。土地利用规划作为实施空间规划最重要的工具,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单一到系统化的探索。本文回顾并分析了浙江省作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和实践先行先试区,不断规范和创新的发展历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亚南   方炜  
文章基于2004—2019年我国28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以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系统考察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对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有效提升了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该结果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高技术产业集聚在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对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中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对东部城市、中部城市、一二线城市、三线城市、特大城市、大型城市、中型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提升作用更为显著。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强远   张醒   施贞怀  
理解中国科技创新政策,是深刻剖析中国创新实践困境理论成因的重要视角。本文采用文本挖掘、词频词义分析等方法,对中国技术创新政策的“量质观”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发现:(1)文本语义上,中国科技创新政策体现“数量与质量兼重”的战略倾向;(2)中国科技政策理论导向与具体实践间存在偏差,同时还存在部门与应用方向异质性;(3)中国科技政策演变过程中,各部门合作力度逐渐加强,政策导向发生明显转变。本文的研究对于正确评估和优化中国科技政策、推进“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战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本刊评论员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我国经济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意味着经济发展要从主要依靠要素投入转向依靠技术进步和资源优化配置带来的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土地作为重要的自然资源和最基本的生产要素,是一切生产生活的空间载体,具有数量有限、位置固定、利用外部性明显的特征,转变其利用方式、优化其结构布局、提高其利用效率,是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肖仁桥  沈路  钱丽  
基于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构建指标体系并实证分析2008—2017年中国内地30个省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差异及空间相关性,选取3种空间计量模型分析各创新指标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①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均值为0.322,中西部地区明显偏低,经济创新发展和经济开放发展指数不高是其主要原因。中国各省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空间正相关性显著;②全国两阶段创新势力均明显偏低,东部地区省份两阶段创新指数、创新势力和创新效率值均处于全国较优水平,而中西部省份至少在某一阶段绩效损失显著;③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与科技研发阶段创新指数呈U型曲线关系,成果转化阶段创新势力有利于高质量发展水平提升,政府支持在成果转化阶段创新指数促进高质量发展中的正向调节效应显著。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丁婉娟  
建设高效畅通的流通体系,降低物流成本是现代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本文以我国261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分析城市技术创新对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效应。理论和实证分析发现:城市技术创新对本地区和相邻地区流通业高质量发展都呈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城市技术创新将促进流通产业结构升级并提高居民消费水平,从而进一步推动流通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王兵  吴福象  
基于新经济地理学和内生增长理论,构建了一个贸易自由度约束下的局域溢出模型,探究了创新的空间扩散与集聚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对称均衡是模型的唯一内点均衡;当角点均衡时,存在唯一的贸易自由度支撑区间,此时,如果运输成本变小,则技能劳动力、R&D部门、制造业部门以及创新活动将变得更集聚,同时创新的空间扩散程度变大,外围区域在研发创新方面的劣势减弱;从增长和福利评价的角度看,在技能劳动力存量不变的条件下,创新的空间扩散对整个经济体的经济增长并没有影响,然而,当区域的经济增长源于可流动的技能劳动力集聚时,中心区域的技能劳动力和普通劳动力总是偏好集聚状态,当且仅当创新的空间扩散效应足够大或者集聚租金较小时,外围区域的普通劳动力偏好集聚状态。因此,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贸易自由度,有助于增大创新空间扩散效应,减小集聚租金,提高全域劳动力福利水平,从而促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孙继德  郑冕  傅家雯  
在新时代,研究和推进建筑业的高质量发展对建筑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尝试建立建筑业发展质量的理论框架,探讨建筑业发展质量的内涵及其评价维度,进而提出一系列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我国新时代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一定参考和借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韩江波  李超  
新能源汽车产业被视为新冠疫情后新一轮世界经济复苏发展的战略基点之一。通过图形展示、案例分析的方法,归纳和研究了新旧技术范式转换的演化逻辑及其新兴的演化机理。基于“供给侧—需求侧—环境侧”的角度,分析了新兴产业高质量演化的创新困境,并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进行佐证。结果表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总体上处于发展阶段,这个阶段存在的困境主要体现为发展主体之间缺乏合作、创新资源和要素供给相对有限、创新环境建设较为滞后,应从创新主体激励机制、创新资源和要素供给机制、创新环境优化机制三个方面着手改进。最后,提出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进一步研究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