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13)
- 2023(6192)
- 2022(5168)
- 2021(4629)
- 2020(3885)
- 2019(8176)
- 2018(7987)
- 2017(14721)
- 2016(7377)
- 2015(8000)
- 2014(7102)
- 2013(6907)
- 2012(6169)
- 2011(5542)
- 2010(5594)
- 2009(5008)
- 2008(4837)
- 2007(4534)
- 2006(3846)
- 2005(3278)
- 学科
- 业(31469)
- 济(29061)
- 经济(29043)
- 管理(28971)
- 企(27688)
- 企业(27688)
- 技术(18904)
- 技术管理(12988)
- 方法(12364)
- 数学(10346)
- 数学方法(10270)
- 中国(8849)
- 业经(8044)
- 农(7517)
- 财(7338)
- 贸(5888)
- 贸易(5883)
- 易(5741)
- 农业(5541)
- 理论(5513)
- 制(5502)
- 产业(5486)
- 银(5379)
- 银行(5366)
- 行(5183)
- 划(5166)
- 融(5160)
- 金融(5160)
- 地方(4952)
- 学(4521)
- 机构
- 学院(102146)
- 大学(100602)
- 济(46274)
- 经济(45505)
- 管理(43815)
- 理学(38329)
- 理学院(37997)
- 管理学(37570)
- 管理学院(37350)
- 研究(32244)
- 中国(23786)
- 京(19820)
- 财(19706)
- 科学(18119)
- 财经(15930)
- 江(15558)
- 中心(15140)
- 所(14778)
- 经(14648)
- 经济学(14637)
- 业大(13562)
- 研究所(13391)
- 经济学院(13326)
- 农(13245)
- 商学(12947)
- 商学院(12803)
- 技术(12327)
- 北京(12119)
- 院(12060)
- 州(12039)
- 基金
- 项目(72903)
- 科学(60106)
- 研究(55110)
- 基金(53954)
- 家(47063)
- 国家(46697)
- 科学基金(41740)
- 社会(37520)
- 社会科(35919)
- 社会科学(35912)
- 省(29840)
- 基金项目(28728)
- 自然(25752)
- 自然科(25331)
- 自然科学(25325)
- 教育(25210)
- 自然科学基金(24929)
- 划(24221)
- 创(23049)
- 编号(20430)
- 创新(20390)
- 资助(19928)
- 国家社会(16509)
- 重点(16369)
- 发(16103)
- 部(16075)
- 业(15897)
- 制(15089)
- 成果(14969)
- 新(14727)
共检索到1506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叶晓煌 叶雪洁 吕莉
本文以一种全新的视角,运用企业能力理论,阐释企业由于一种内生激励创新,从而避免由创新外溢而使创新技术锁定效应情况的出现。由此而引伸出:进行企业本身的创新能力建设更为重要,而非专注于提供外部的激励措施。
关键词:
创新外溢 内生激励 企业能力 企业家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陶爱萍 李丽霞 陈宝兰 刘志迎
技术标准的形成是用户选择的结果,网络效应是用户选择的基础,技术标准锁定的根本原因是转移不经济。文章在分析技术标准锁定形成机制和技术创新中市场失灵现象的基础上,探讨了技术标准锁定和技术创新中市场失灵的相关性,最后得出反技术标准锁定和克服技术创新中市场失灵的几点启示。
关键词:
技术标准锁定 技术创新 市场失灵 关联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陶爱萍 张丹丹
技术标准锁定、创新惰性都会对技术创新产生阻碍作用,研究三者之间的关系有利于突破技术标准锁定、克服创新惰性、促进技术创新。文章在分析技术标准锁定形成机制的基础上,研究技术标准锁定和创新惰性、技术标准锁定和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剖析技术标准锁定、创新惰性两者合力作用下技术创新的困境以及革命式创新对于突破技术标准锁定、克服创新惰性的重要性,最后结合诺基亚公司的案例探索突破技术标准锁定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技术标准锁定 创新惰性 技术创新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施贞怀 石彦培 赵浩云
出口企业自主创新是否有助于破解全球分工低端锁定?基于中国授权发明专利数据库、中国税收调查数据库、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库和作者测算得到的中国出口企业全球价值链位置数据库形成的多源匹配数据,文章首先对中国出口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和企业全球价值链上游度进行了精准测度,在此基础上从创新数量和创新质量两个维度检验了出口企业技术创新对其全球价值链位置的影响,并检验了贸易方式、企业所有制、价值链升级方向等维度的异质性效应。同时,为了缓解反向因果带来的内生性问题,文章基于颗粒工具变量(GIVs)方法进行了内生性问题的处理,并从创新质量再测度、下游度、研发投入等角度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研究发现:(1)中国出口企业技术创新有助于破解出口企业低端锁定,这同时体现在推动企业向全球价值链上游和下游攀升上;(2)就技术创新对企业全球价值链的影响而言,其质量效应显著高于数量效应;(3)技术创新对出口企业破解低端锁定的影响,在私营企业、一般贸易企业和下游主导型出口企业上体现得更加显著。上述结果在经过一系列内生性处理和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文章的研究丰富了技术创新和全球价值链等研究问题的内容和方法,也为探寻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可行路径提供了理论支撑。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陶爱萍 王涛
在分析逆向技术标准锁定形成机理及其负面效应的基础上,从开源创新的特征和内在机制入手,探索开源创新对逆向技术标准锁定的突破机制。结果表明:开源创新的用户参与机制、个人—集体联合机制以及多重激励机制是突破逆向技术标准锁定的关键。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董春风 司登奎
数字普惠金融促进经济社会包容性发展已备受关注,其技术创新效应如何亦成为数字经济时代城市创新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议题。文章利用2011—2018年中国27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城市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论表明:首先,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改善我国城市技术创新及其“低端锁定”困境,使得城市更倾向于进行含有高端技术的实质性创新。其次,机制方面,在供给侧,数字普惠金融能够缓解区域融资信贷约束(提高银行业竞争力、促进传统金融供给),从而促进城市总体技术创新、高端技术创新和低端技术创新;在需求侧,提升市场消费需求(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和消费规模扩张)是数字普惠金融促进城市高端技术创新的重要渠道,但对城市总体技术创新和低端技术创新的渠道效应不显著。最后,数字普惠金融改善城市技术创新“低端锁定”困境的正外部效应在高市场化与高互联网水平城市中更为明显,同时对低市场化水平、低互联网水平城市的总体技术创新存在“雪中送炭”效应。研究结论为有效发挥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城市创新和协调发展提供了稳健的经验证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胡大立 金晨远 李致远
为了揭示服务业开放对一国制造业产业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的作用机理,本文提出了服务业开放、低端锁定与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三者之间关系的假设。基于2008-2017年服务业开放、低端锁定及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面板数据,针对服务业开放对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作用及低端锁定的调节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服务业开放提升了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并且低端锁定程度负向调节服务业开放对于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基于实证检验的结果,本文提出有助于服务业开放程度提升和制造业企业突破低端锁定的对策建议:政府应该积极推动服务业对外开放,企业自身应该"走出去"并实现价值链突破。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徐雪刚 江旻
吸引外资的重要目标之一在于获取外资的技术外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合理有效的模仿创新是实现FDI技术外溢目标的重要渠道。文章分析了模仿创新战略的优势和对发展中国家的可行性,研究了FDI外溢条件下模仿创新的实现机制和限制条件,最后阐明了中国模仿创新的现实意义和必要准备。
关键词:
FDI 技术外溢 模仿创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易邱璐 赵莉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诸多行业领域内存在很多陷于"被动锁定"的企业,并且其中的多数企业面临着"再引进-再落后"的恶性循环。因此,厘清被动锁定程度与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变得尤为重要。以中国技术密集型的后发企业为研究样本,研究了企业技术被动锁定程度、创新能力与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并采用调节路径分析法进行假设检验。实证结果表明,企业的技术路径被动锁定程度分别与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呈现倒U型关系,而创新能力在被动锁定程度与创新绩效的倒U关系中起到了中介作用。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晓红 胡景岩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丁小义 程惠芳
通过对比外国直接投资(FDI)技术外溢效应的实现机制与模仿创新内涵,得出外国直接投资技术外溢效应实现过程的关键是模仿创新,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外国直接投资技术外溢效应在中国不显著的原因。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陶爱萍 李丽霞 洪结银
技术标准锁定是异质技术之间标准竞争的结果,在锁定效应的作用下标准在位者具有异质性优势,非标准在位者面临异质性壁垒。文章基于技术的异质性分析技术标准锁定的形成机制,探讨非标准在位者的消极创新惰性和标准在位者的积极创新惰性的生成机理,最后针对非标准在位者反锁定、标准在位者自我解锁提出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
技术标准 锁定 异质性 创新惰性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陈阳阳 申成霖
本文基于价值链创新的视角提出多种路径,APS嵌入以及其与制造企业的融合与互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价值链的升级;外围环节切入减轻了进入壁垒,通过收购和自主研发打通子价值链环节产品的上下游模块,为进入核心价值链环节做好准备;跨企业信息协作平台能够有效地共享资源,通过对配套资源进行整合管理,可以向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延伸价值链附加价值。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东阁 庞瑞芝
将数据要素纳入企业创新决策模型,并将企业创新分为高端创新与低端创新,从理论上阐述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创新及其“低端锁定”的影响。基于此,利用2008—2019年A股上市公司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不仅有利于促进企业整体创新,而且有助于改善企业创新“低端锁定”困境;由于数据知识溢出对高端创新的成本抑减效应更大,因而数字化转型对具备更强知识溢出吸收能力企业的高端创新作用更大;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创新“低端锁定”困境的改善作用在制造业、知识产权保护程度较高行业以及国企、非劳动密集型企业中更为明显。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朱新玲 蒲仁颖 刘小草
从时间外溢和外溢渠道优化角度对湖北省科技创新的外溢效应进行研究,系统分析科技创新发生外溢效应的时滞长短和不同外溢渠道的外溢效率。研究发现,湖北省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生态)系统发挥正向溢出效应,需要2~4年的时间。科技创新可以通过资本、人力、科技等外溢渠道对经济、社会和生态系统发生外溢效应,且不同外溢渠道的效率不同。为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外溢效应,应尽量缩短外溢时滞并优化外溢渠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