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3)
- 2023(1542)
- 2022(1251)
- 2021(1132)
- 2020(937)
- 2019(2271)
- 2018(2275)
- 2017(4734)
- 2016(2353)
- 2015(2500)
- 2014(2458)
- 2013(2521)
- 2012(2443)
- 2011(1991)
- 2010(2036)
- 2009(1939)
- 2008(1807)
- 2007(1679)
- 2006(1486)
- 2005(1297)
- 学科
- 济(14079)
- 经济(14073)
- 业(7778)
- 管理(7133)
- 方法(6426)
- 数学(6104)
- 数学方法(6094)
- 企(5535)
- 企业(5535)
- 地方(4105)
- 中国(3359)
- 技术(3323)
- 农(3278)
- 税(3135)
- 地方经济(3131)
- 税收(3071)
- 收(3055)
- 财(2950)
- 农业(2652)
- 技术管理(2644)
- 业经(2122)
- 收入(2071)
- 贸(1992)
- 贸易(1988)
- 学(1936)
- 易(1935)
- 融(1834)
- 金融(1834)
- 制(1692)
- 银(1686)
- 机构
- 学院(32518)
- 大学(32346)
- 济(18274)
- 经济(18072)
- 管理(12940)
- 理学(11260)
- 理学院(11168)
- 研究(11162)
- 管理学(11069)
- 管理学院(11007)
- 中国(8459)
- 财(8071)
- 经济学(6471)
- 京(6372)
- 财经(6266)
- 经济学院(5961)
- 经(5714)
- 科学(5698)
- 所(5179)
- 中心(5098)
- 江(4913)
- 研究所(4640)
- 财经大学(4622)
- 农(4404)
- 院(4059)
- 业大(3977)
- 商学(3889)
- 经济管理(3862)
- 商学院(3859)
- 北京(3849)
共检索到492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吕恒心 王东
山东省淄博市属于组群式城市,建设用地报批组卷多放在各区县,区县之间建设用地报批规范程度、报件质量、运转周期、信息化水平发展不均衡。为实现建设用地审查报批提速增效,该市开展了一系列调研活动,本着"坚持法制思维,意识紧跟时代;程序直线运行,内容求简务实;换位思考沟通,时刻不忘廉政"的理念进行了有益探索。找到制约用地报批的关键所在报批审查运转周期长。首先,报批审查涉及范围面广纵深。横向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万涛
在科技创新团队运营阶段,运用生产效率测定指标构建团队创新增效运营模型,并提出增效的重点聚集于团队活动计划,而团队计划的重点是从假设探索向实践运用的方法研究。以某企业总部及其事业部18个科技创新团队为研究对象,在两个时间节点(项目开始后的第3个月和第9个月)对创新增效要因和创新效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实地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创新增效60%80%的要因聚集于团队活动计划,第3个月以假设探索为中心的团队活动计划对于创新增效的影响极大,而第9个月以实践为中心的团队活动计划对于创新增效的影响极大。并验证了以上两个时间节点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周楚军
今年以来,北京市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改革行动,从深化改革流程再造、实施建设项目分类管理、精简审批前置要件、推行施工图联合审查和竣工联合验收、开展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接入、简化不动产登记办理程序等方面,系统推出了一系列优化营商环境的改革措施,将办理规划许可时限压缩到45个工作日以内。实现投资项目用地审批提速增效,高质量推动项目落地,实践中探索出的一些新措施新理念值得借鉴。精简前置要件,推行承诺制"减负"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胡雯
由于缺乏对产学研协同创新效果的明确界定,导致相关研究难以开展,不利于创新驱动型经济的发展。由此,从协同效应定义切入,将产学研协同创新效果理解为一个以传统产学研合作结果为对比的相对概念,在研究假设的基础上通过构建两个实验对照组,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以中国科技型上市公司为例,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增效作用进行量化评价。实证结果表明:产学研协同创新对科技型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专利产出和营业收入均具有正向影响,但对营业收入的增效作用十分有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济干 高虹 樊传浩
文章基于突变理论和灰预测理论的相关内容构建了突变——灰色关联测度模型,有效实现了科技人才创新团队增效的测度。不仅可以明了团队和个人的效能水平,而且通过构建尖点突变模型明确团队增效的方向以及团队效能发生突变的时间点,从而为科学管理创新团队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郭跃进
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通过观念转变,促进机制创新,实现企业增效。一个完全依赖外部市场生存的企业,在经历市场连年疲软的背景下,濒临破产边缘。然而就在同一个企业里,实施管理创新后,企业实现了扭亏增效。
关键词:
科学论证 管理创新 企业增效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孔凡杰
主业务系统及职能构成相当于是路,路径的长短、路况的好坏、路口的设置及运行规则是影响车辆顺畅行驶的重要因素。那么,怎样构建高绩效的系统职能?怎样实现企业运营系统的高绩效呢?信息化软件的植入及运营绩效提升,首先要做运营系统职能的硬件梳理及定义。运营系统是主业务链核心职能有序链接,实现总体运行绩效的载体,是将客户需求的产品、服务通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魏绍雷 杨哲
2022年以来,山东省聊城市财政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锚定“走在前开新局”,聚焦财政运行中的短板弱项,着力以改革促管理、以创新增效益,在提升国有资产管理水平、成本预算绩效管理等领域创出“聊城模式”,走在全省前列。
关键词:
山东聊城 增效益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岳翔宇 王国红 黄昊
本文以2009~2022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基于资源依赖理论和信号传递理论,考察了企业ESG履责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异质性特征,并对企业技术创新资源投入、资源约束、市场关注在其中的中介传导机制以及数字化转型的调节机制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1)企业ESG履责对企业技术创新质量和创新效率均有着显著正向影响,对企业创新有着“提质增效”的重要作用;(2)企业ESG履责能够显著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资源投入,缓解资源约束,提升市场关注,进而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质量与创新效率的显著提升,资源投入、资源约束、市场关注在ESG履责对企业创新“提质增效”作用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3)数字化转型能够调节ESG履责与企业技术创新间的“提质增效”作用,即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越高,企业ESG履责越能促进创新质量与创新效率的提升。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郭然 刘大志 高康
基于创新要素流动视角,选取2006—2021年中国城市面板数据,研究数字基础设施对工业减碳增效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数字基础设施能够促进工业实现“减碳”与“增效”双赢,但该促进效应既呈现长期大于短期的动态特征,又表现为东部地区明显大于中西部地区的区域差异;创新要素流动是数字基础设施影响工业减碳增效的重要路径,相比于创新资本流动产生“以邻为伴”的中介传导机制,中心地区高水平的数字基础设施会对外围地区创新人才产生“虹吸效应”,导致对外围地区工业发展产生“以邻为壑”的中介传导机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郭然 刘大志 高康
基于创新要素流动视角,选取2006—2021年中国城市面板数据,研究数字基础设施对工业减碳增效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数字基础设施能够促进工业实现“减碳”与“增效”双赢,但该促进效应既呈现长期大于短期的动态特征,又表现为东部地区明显大于中西部地区的区域差异;创新要素流动是数字基础设施影响工业减碳增效的重要路径,相比于创新资本流动产生“以邻为伴”的中介传导机制,中心地区高水平的数字基础设施会对外围地区创新人才产生“虹吸效应”,导致对外围地区工业发展产生“以邻为壑”的中介传导机制。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戴贤哲 詹呈艳
党的十八大将创新驱动发展确立为国家战略,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创新发展理念,作为关系国家能源安全、国民经济命脉和国计民生的国有骨干企业,国网厦门供电公司需要瞄准建设具有卓越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这个目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安全、质量、效率、效益、服务为中心,以全面创新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突破企业职能管理与专业划分界线,推动创新核心要素在公司内部自由整合,不断完善创新体系,夯实创新基础,激发全员创新活力,打造电网发展新动力。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邓九龙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卫生事业蓬勃发展,各医疗卫生单位经济收益成倍增加,广大群众基本医疗得到满足,一些地方甚至出现医疗供给过剩的趋势。面对医疗市场的激烈竞争,如何在竞争中进一步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笔者在实践中总结出“医院增效十二法”,供大家参考。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尚延超
本文就如何利用区块链技术促进"新零售"转型展开研究。首先,分析了"新零售"业具备的四大优势与五大劣势,以及明确区块链技术的三大优势;其次,就完善的"新零售"体系应具备的结构进行了分析,基于六家实证对象的历史数据和问卷调查数据展开,采用假设检验法、回归分析法和概率模型构建法,得到了多重去中心化结构体系;再次,基于上述分析确定了完善的"新零售"体系,探讨了"围绕B2B区块链应用和B2C区块链应用"实现的"新零售"业转型实施路径;最后,通过国内转型仿真分析,定性了转型实施路径的正确性,量化了转型的提升成效。由此,为"新零售"转型提供四点具体建议。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真 楚尔鸣
以信息基础设施为基础的数字经济已成为中国绿色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本文将“宽带中国”战略视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外生政策冲击,基于2011-2020年27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建设对城市碳排放强度及效率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并从技术含量及专利靶向两个维度进一步讨论绿色技术创新的差异化作用机制。主要结论如下:(1)“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建设能够显著降低城市碳排放强度、提升碳排放效率,从而实现城市“减排”与“增效”。(2)绿色技术创新是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城市“减排”与“增效”的重要渠道。相较于碳排放效率,绿色技术创新在“减排”方面具有完全中介效应,是实现城市碳排放总量下降的关键抓手。(3)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激励实质性创新活动及源头管控方面绿色创新实现了城市“减排”与“增效”兼得,策略性创新仅在减少城市碳排放总量方面发挥作用,但应警惕末端治理绿色技术创新对城市碳排放效率的不利影响。(4)“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建设通过诱发城市实质性绿色创新以及源头管控方面绿色创新推动了资源型城市、工业化城市绿色转型。本文研究结论为中国在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因地制宜地利用“有效投资”推动绿色创新、不断提升经济增长效率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绿色创新 宽带中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