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44)
- 2023(5561)
- 2022(4624)
- 2021(4230)
- 2020(3515)
- 2019(7558)
- 2018(7496)
- 2017(12985)
- 2016(7155)
- 2015(7936)
- 2014(7238)
- 2013(6582)
- 2012(5906)
- 2011(5179)
- 2010(5400)
- 2009(4768)
- 2008(4637)
- 2007(4456)
- 2006(3886)
- 2005(3230)
- 学科
- 业(24732)
- 管理(24146)
- 企(22074)
- 企业(22074)
- 济(19668)
- 经济(19650)
- 技术(14337)
- 技术管理(11248)
- 中国(8640)
- 理论(7091)
- 农(6843)
- 业经(6701)
- 教育(6368)
- 方法(6366)
- 教学(6011)
- 制(5205)
- 财(4986)
- 地方(4928)
- 数学(4840)
- 数学方法(4748)
- 农业(4561)
- 银(4253)
- 银行(4240)
- 划(4218)
- 学法(4214)
- 教学法(4214)
- 研究(4181)
- 行(4111)
- 产业(4101)
- 策(3912)
- 机构
- 学院(88406)
- 大学(86834)
- 管理(35894)
- 济(33579)
- 经济(32731)
- 理学(30499)
- 理学院(30193)
- 管理学(29732)
- 管理学院(29548)
- 研究(29021)
- 中国(20358)
- 京(18160)
- 科学(16314)
- 江(15065)
- 财(14714)
- 所(13204)
- 中心(13165)
- 技术(12794)
- 范(12786)
- 师范(12678)
- 农(12059)
- 业大(11917)
- 研究所(11911)
- 州(11765)
- 北京(11518)
- 财经(11316)
- 院(11237)
- 职业(10475)
- 经(10273)
- 教育(10091)
- 基金
- 项目(60709)
- 研究(49077)
- 科学(48881)
- 基金(41014)
- 家(35015)
- 国家(34655)
- 科学基金(30798)
- 社会(30260)
- 社会科(28585)
- 社会科学(28579)
- 省(27612)
- 教育(24696)
- 基金项目(21946)
- 划(21827)
- 创(20134)
- 编号(20049)
- 自然(18383)
- 自然科(18075)
- 自然科学(18071)
- 自然科学基金(17780)
- 创新(17573)
- 成果(15923)
- 课题(15910)
- 资助(14765)
- 重点(14081)
- 发(13900)
- 年(13210)
- 业(13173)
- 规划(12802)
- 新(12757)
共检索到1411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袁奋强 王志华
数字技术时代的到来,不仅引发了生产技术的变革和商业模式的革新,而且也正在改变着会计职业发展的方向,并对会计人才培养提出了全新要求。基于此,本文首先以会计人才的现实需求和实际供给为基础,分析了我国会计人才培养的质量要求和分层培养现状;其次,从会计技术手段革新和商业模式变革两个方面分析了会计人才分层培养的现实要求;再次,从财务会计本质出发分析了会计人才分层培养的理论诉求与现实悖论;最后,以数字经济时代的现实需求为背景,构建了新型会计人才"分层+分型"培养的框架,提出了新型会计人才培养的运行保障机制。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宁滨
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在分析高水平特色大学培养创新人才的时代意义和创新人才培养质量观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以北京交通大学为例,重点讨论了高水平特色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策略和途径。
关键词:
高水平特色大学 创新型人才 培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崔玉祥 刘颖楠 石华敏 艾红
目前,我国工程教育规模位居世界第一,是工程人才培养大国,却远不是人才培养强国,人才质量难以满足需要。在瑞士洛桑发布的"世界竞争力报告"中,我国"合格的工程师"的数量和总体质量在参加排名的55个国家中仅列位第48。合格工程科技人才的短缺已经不能满足我国走"工业化道路"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因此,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创新型的工程科技人才是高等工程教育的首要任务。按照高等工程教育的任务和培养目标要求,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崔智林
创新型人才培养不是一项简单的单项工作,而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着眼于整个培育系统的建立和创新。一、创新型人才培养离不开良好的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土壤与根基。创新型人培养是全社会的责任,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形成从家庭、学校到社会使创新观念得到广泛认同的社会环境。首先,创新人才成长与生存需要全社会更新思想观念,树立创新观念,形成重视创新活动、勇于创新、尊重创新成果、宽容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陆刚 孙宇博 卢明银 韩可琦
根据工业工程持续不断创新以及培养具有开拓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目标的要求,通过对毕业设计与创新能力培养关系的分析,认为毕业设计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此基础上,系统地探讨了工业工程本科毕业设计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过程、模式及其特点,详细讨论了工业工程毕业设计实习、选题、论文撰写检查、论文答辩、论文成果反馈等诸多环节的做法和要点,最后结合工业工程本科毕业设计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成果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工业工程学生 毕业设计 创新型人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潘云鹤
经历了2008年以来的世界金融危机之后,我国经济将加速转向基于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的双轮驱动的新模式,即不仅要依靠改革开放,还要依靠科技创新。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人才,尤其在创新型科技人才。世界范围内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特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光辉
校企合作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尤其对培养创新型工程应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校企合作的运作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高校的组织管理、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学生的参与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良性的校企合作教育机制需要企业、高校、政府的相互依托、相互合作才能建立。
关键词:
校企合作 创新型人才 工程应用人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元元 李正 徐向民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创新”的根本在实践。实践教学是工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让学生学会横向思考,学会联系实际地学习,学会对各部分内容进行综合,处理好一些不确定性因素,学会团队合作。同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邓红星 孙凤英 张文会
培养创新型工程人才是高等工程教育的最高目标,也是21世纪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现代经济实体若要发展壮大,必须具备较高的技术创新环境和创新团队,拥有较强的核心竞争力,区域经济产业结构优化、主导产业科技含量以及科技成果转化周期等都与创新理念、创新技术和创新人才密不可分。因此,培养具有较高创新能力的现代工程人才是高等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志明
中国要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必须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但是,当前工科院校创新教育存在诸如人才“基本功”不够扎实,“知识面仍显狭窄”,教材陈旧、教学方法单一,对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存有缺陷等等问题。对此,作者提出了努力拓宽学生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创新型学习方法、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推进个性化课程体系、探索按大类培养的宽口径专业教育模式、注重学生在学期间的研究和训练、培养工程意识和综合能力、营造创新人才培养的氛围和环境、探索开放性人才培养模式等对策。
关键词:
高等工程教育 培养 创新型人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迎军
高等工程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培养工程创新人才,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入新的关键历史时期,高等工程教育面临着"为谁改,改什么,怎么改"的重大问题。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强调,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要坚持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沈洁 徐明华 徐守坤
在"教育链、产业链及创新链"三链融合背景下,行业背景高校现代产业学院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需要实现行业发展需求与地方发展需求的融合与满足,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需求牵引与响应,创新型工程人才核心能力的意义再造与构建,产学融创协同育人平台的边界突破与协同共建。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周济
中国高等教育持续发展的重点是提高质量,而提高质量的重点在于培养创新人才以加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积极推进大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要分不同层次、不同门类对大学人才培养规格与质量标准组织深入研究,进行重新设计要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为目标,大力提倡改革教学的方式方法要深化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志刚
大学最根本的任务是培养和输送社会需要的人才,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是高水平大学的首要标志。大学的人才培养工作,尤其是理工科大学,不仅要使学生认识自然规律、掌握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更要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实验教学承担着开展必要的验证性实验以及研究性、探索性、设计性、综合性实验等重要任务,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过程中贯穿始终、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切实转变观念,创新机制,打造队伍,加大投入,构建与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相符合的高水平实验教学大平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