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70)
2023(16116)
2022(13533)
2021(12343)
2020(9994)
2019(22653)
2018(22068)
2017(41634)
2016(22425)
2015(24383)
2014(24187)
2013(23828)
2012(22470)
2011(20733)
2010(21431)
2009(19835)
2008(19523)
2007(17762)
2006(16188)
2005(14791)
作者
(66870)
(55995)
(55819)
(52683)
(36022)
(26698)
(24914)
(21577)
(21330)
(20089)
(19392)
(18516)
(18432)
(17937)
(17599)
(17111)
(16667)
(16332)
(16167)
(16140)
(14140)
(14009)
(13550)
(12976)
(12797)
(12567)
(12359)
(12344)
(11270)
(11154)
学科
(108448)
经济(108348)
(67492)
管理(67322)
(54421)
企业(54421)
方法(34632)
中国(31399)
数学(29361)
(29101)
数学方法(29053)
地方(29008)
业经(24647)
(22076)
技术(21471)
(21306)
农业(19958)
(19450)
(18696)
贸易(18680)
(18050)
(17677)
银行(17630)
(17220)
金融(17219)
(17098)
地方经济(17036)
(16796)
环境(16048)
(15388)
机构
学院(327785)
大学(325208)
(145024)
经济(142154)
管理(123147)
研究(121119)
理学(104952)
理学院(103707)
管理学(102109)
管理学院(101478)
中国(91582)
科学(72548)
(68988)
(64683)
(62038)
(58645)
研究所(56118)
中心(53445)
(51958)
财经(50276)
业大(48002)
农业(45694)
(45532)
经济学(44489)
北京(43952)
(43841)
师范(43333)
(43283)
(40933)
经济学院(39645)
基金
项目(211807)
科学(167658)
研究(154016)
基金(152822)
(134527)
国家(133333)
科学基金(113415)
社会(100472)
社会科(95310)
社会科学(95288)
(84614)
基金项目(80183)
自然(71987)
(71062)
自然科(70373)
自然科学(70350)
教育(69753)
自然科学基金(69132)
资助(61175)
编号(60190)
(51588)
成果(49392)
(48685)
重点(48454)
(46103)
创新(44760)
课题(43989)
国家社会(41536)
发展(41313)
(40656)
期刊
(174222)
经济(174222)
研究(103710)
中国(72125)
(54678)
学报(50946)
管理(50487)
科学(49077)
(47451)
大学(38539)
农业(36835)
教育(36700)
学学(36467)
(35442)
金融(35442)
经济研究(28678)
技术(28578)
业经(28383)
财经(25469)
(22172)
问题(22076)
(19747)
技术经济(18417)
(18129)
科技(17202)
国际(16660)
世界(16533)
商业(16191)
现代(15502)
(14943)
共检索到5159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晓东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经济发展必须由依靠要素驱动、投资驱动的传统经济转向以创新驱动为动力的创新型经济。创新型经济的发展要求高新区必须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带动力和辐射力以及突破原有的发展模式。文章认为,高新区的当务之急是要树立科学的创新型经济发展理念;明确产业发展方向,推进产业创新,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创新发展模式,增强创新型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胡俊峰  
在当前资源与环境约束性日趋严峻的背景下,高新区发展创新型经济,实现经济增长由物质投入推动转向创新要素推动是必然趋势。文章从禀赋科教资源优势明显,创新氛围基本形成,自主创新动力机制和能力已基本具备等方面分析江苏省高新区发展创新型经济的有利条件;并研究江苏省高新区发展创新型经济存在的障碍与成因,包括对引进大项目的过度偏好,外资企业比重过大,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有待完善,软环境和生态环境建设总体滞后等问题。提出推动高新区由开放优势向科技创新优势、向创新型经济发展的对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耕  
创新驱动战略是国家发展的核心战略。创新驱动是国家发展战略与高新区转型升级的双重统一。国家高新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困难在于创新生态体系不健全、创新合作联动机制不完善、创新发展模式相对僵化等方面。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国家高新区的转型发展需要以创新驱动理念为指导,构建创新生态环境体系以及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匡致远  陈杰  
自1991年以来,我国先后建立了53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及数十个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目前,高新区不仅已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正在逐步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先行区、新体制的试验区和现代化城市的示范区。据科技部的统计,到1998年底,我国高新区的工业增加值已达1010亿元,出口创汇总额达78亿美元。而且,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著名品牌、规模效应明显的企业和企业集团已开始在各高新区崛起。但是与国际上成功的高新区相比,我国的高新区还存在着很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翟淑萍  廖筠  尹剑  
客观地评价高新区发展效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对于促进高新区乃至国家的经济发展极为有益。文章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我国53个国家级高新区的经济发展效率进行了评价,并对影响该效率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冀新   汤洁文  
高端化与创新融合纵深发展正逐步成为国家高新区新的发展方向。自2013年我国设立发展创新型产业集群以来,创新型产业集群成为国家高新区高端化和创新发展的又一影响因素。为厘清创新型产业集群对国家高新区的影响机制,选取113家国家高新区2013—2020年面板数据,其中以第二批和第三批获批设立创新型产业集群的53家高新区作为实验组,以同期未设立创新型产业集群的60家高新区作为对照组,采用双重差分法评估创新型产业集群政策实施对国家高新区高端化与创新能力影响的差异。结果表明:2015—2018年间,创新型产业集群设立政策对国家高新区高端化与创新能力影响均较为显著,但在2018年后对高新区创新能力的影响更为显著;增加R&D经费内部支出能显著促进高新区高端化水平与创新能力提升,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加能促进高新区高端化水平提升,但R&D人员投入对高新区高端化水平与创新能力提升作用有限;创新型产业集群设立对中部地区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的提升作用较为明显,对中部和东北地区国家高新区高端化能力的提升作用较为明显。为此,应结合各国家高新区的区位优势,探索建立创新型产业集群差异化发展机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徐代明  
高新区与城市的协调互动发展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城市发展离不开高新区的引领和带动,高新区发展需以城市的基础条件为依托。文章认为,高新区应实施工业振兴战略,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推进城市产业结构升级;聚集和整合创新资源,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园区与城市的协同发展。高新区所在地方政府应加强城市环境建设和优化高新区发展规划,为高新区发展提供良好环境,促进城市与高新区的良性互动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赵立韦  周春燕  
高新区是高科技产业的前沿阵地,科技创新则是推动高新区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借鉴国内外科技创新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首先分析了兰州高新区科技创新发展现状。然后选取2012—2016年的相关数据,从创新投入、创新产出两方面构建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与面板数据相结合的方法对其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并与其他145家国家级高新区进行对比,结果发现,兰州高新区由于科技创新投入严重不足,科技产出能力较为薄弱,致使创新综合能力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最后从加强创新主体联系、加大创新资源投入、加强政府导向、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就如何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赵艳华  罗永泰  
文章对天津高新区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目前高新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集群化促进天津高新区发展的建议,指出加快产业聚集,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集群,推进各园区向集群阶段转化是未来天津高新区发展的方向。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兆友  刘冠男  
基于中国内地30个省(市、自治区)政策文本,运用定性比较分析方法(QCA)进行国家级高新区科技政策研究,对不同政策类型的综合影响路径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存在4种条件变量的组合影响路径:资源投入型路径、资源协作型路径、内敛规制型路径和外向规制型路径。人力资源政策和财政优惠政策在组合路径中具有导向作用,创新平台政策和组织制度政策是影响高新区创新驱动力的内部保障性条件,外部投入型政策与内部规制型政策具有政策互补性,对制度性政策的倾斜往往会产生更显著的驱动效应。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田新豹  
我国高新区已经过20多年的发展,由"一次创业"到"二次创业",实现了以园区为核心的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本文首先对高新区的形成及发展过程进行梳理,进而分析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其次对园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从资本、劳动力和科技投入三个方面作为园区经济的主要影响因素建立了生产函数。为消除区域影响因素,进一步将全国高新区分为东部和中西部两类地区来考察这三个因素对高新区经济的影响,得出资本投入对高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程度要大于科技投入的贡献。最后提出对我国高新区经济发展的结论及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向东  孙建军  洪雁平  
美国的硅谷 ,使我们看到了我国高新区发展过程中 ,在人才、投融资渠道、规划、管理体制和立法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已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我国高新区的持续、稳定发展 ,亟待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具体有效措施是 :( 1)出台加强吸引和留住人才的政策措施 ;( 2 )理顺投资融资体系 ,建立与完善风险资本退出机制 ;( 3)统一规划高新区 ,普及重大贡献技术 ,提升传统产业 ;( 4 )健全完备的法规保障 ,以法治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树海  闫耀民  
毋庸置疑,国家高新区已经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基地。在新的发展时期,随着我国新的所得税法的实施,国家高新区的政策环境发生变化。本文对2008年以前的国家高新区历史数据进行了深入分析,总结国家高新区的发展成就和现状,分析国家高新区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形势,指出国家高新区今后需按照产业集群的导向,从硬环境优势转向软环境优势的发展战略。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陈家祥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和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国家高新区赖以快速发展的特殊优势将不断削弱,同时,各级各类开发区间的竞争却日趋激烈,在外在压力和内在动力的双重作用下,国家高新区如何发挥优势、避免劣势,确立新时期的新定位,是国家高新区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以南京高新区为例,从空间不优、保障不佳、产业不强说明其发展存在的逆势。分析认为产生这些问题的深层原因是高新区产学研功能的断裂、内在功能配置的断裂、高新区与行政区功能上的断裂。提出了从产业发展、空间整合、管理体制等方面全方位的进行创新和转型,建设创新型高科技园区的发展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