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65)
2023(13270)
2022(11646)
2021(11111)
2020(9284)
2019(21399)
2018(21252)
2017(41534)
2016(22476)
2015(24933)
2014(24946)
2013(24244)
2012(22421)
2011(20076)
2010(20273)
2009(18536)
2008(17939)
2007(15872)
2006(14005)
2005(12142)
作者
(62195)
(51542)
(50856)
(48692)
(33055)
(24577)
(23292)
(20146)
(19460)
(18581)
(17534)
(17173)
(16355)
(16339)
(15887)
(15827)
(15379)
(15268)
(14671)
(14625)
(12725)
(12627)
(12368)
(11802)
(11520)
(11497)
(11438)
(11379)
(10283)
(10206)
学科
(83728)
经济(83631)
管理(70860)
(66301)
(56431)
企业(56431)
方法(37314)
数学(31772)
数学方法(31361)
(23977)
(23763)
中国(23286)
技术(19887)
业经(19776)
地方(18033)
(17828)
(16528)
(16184)
贸易(16175)
(15744)
农业(15584)
理论(15202)
(14297)
(13962)
(13715)
财务(13650)
财务管理(13621)
(13555)
银行(13519)
技术管理(13436)
机构
大学(310365)
学院(310056)
管理(128524)
(124003)
经济(121186)
理学(111513)
理学院(110350)
管理学(108705)
管理学院(108118)
研究(101277)
中国(75084)
(65359)
科学(61459)
(58908)
(49469)
中心(46269)
财经(46248)
(45311)
(45152)
研究所(44898)
业大(43905)
(42059)
北京(41410)
(41003)
师范(40676)
(37183)
(36835)
经济学(36081)
农业(35029)
财经大学(34304)
基金
项目(212251)
科学(167989)
研究(160162)
基金(153254)
(131588)
国家(130440)
科学基金(113235)
社会(100077)
社会科(94796)
社会科学(94775)
(83607)
基金项目(81523)
教育(73388)
自然(72862)
自然科(71166)
自然科学(71153)
自然科学基金(69870)
(69679)
编号(66178)
资助(62577)
成果(54422)
(47711)
(47120)
重点(46740)
课题(45636)
(45401)
创新(43765)
项目编号(41333)
教育部(40707)
国家社会(40110)
期刊
(136259)
经济(136259)
研究(93955)
中国(58324)
管理(48228)
学报(43612)
(43426)
科学(41817)
(40854)
教育(38419)
大学(33680)
学学(31395)
农业(28706)
(27529)
金融(27529)
技术(27347)
业经(22891)
财经(21516)
经济研究(21382)
(18293)
问题(17219)
图书(16908)
科技(16827)
理论(15659)
技术经济(15527)
现代(14596)
(14585)
实践(14446)
(14446)
商业(13416)
共检索到4527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宋敏  
创新是驱动经济发展的关键引擎。理论上,政府能够减少创新过程中出现的效率损失,但实践中却充满争议。由于时代背景、资源禀赋等方面的差异,中美两国政府对创新的支持政策具有不同特征。美国政府的政策出发点通常不具有明确的商业目的,而是通过衍生的"副产品"对创新产生重要影响;中国政府的创新政策则更具有针对性,运用多种财政金融工具,充分实施产业政策,存在明确的商业目的。此外,美国政府较为注重创新制度建设,创新主体分工明确,较少直接干预市场主体的创新活动;中国政府则采取多元化的创新政策直接干预市场主体,且各部门分工较为模糊。当前,美国处于后领先阶段,具备良好的技术创新和商业化能力,政府主导的基础研究引领世界科技前沿,而中国处于后追赶阶段,创新政策处于由"引进—吸收—再创新"模式向自主创新模式转型的阶段,有许多关键技术被美方"卡脖子"。对比之下,中国仍需取长补短,才能实现创新实践从追赶阶段到领先阶段的跨越。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袁永  张宏丽  李妃养  
根据Rothwell和Zegveld等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科技创新政策工具分为供给面、需求面和环境面政策工具。本文对美国奥巴马政府实施的供给面、需求面和环境面科技创新政策进行了深入研究,总结提出了奥巴马政府科技创新政策的主要特点,并提出了借鉴美国经验完善中国科技创新政策的若干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袁永  张宏丽  李妃养  
根据Rothwell和Zegveld等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科技创新政策工具分为供给面、需求面和环境面政策工具。本文对美国奥巴马政府实施的供给面、需求面和环境面科技创新政策进行了深入研究,总结提出了奥巴马政府科技创新政策的主要特点,并提出了借鉴美国经验完善中国科技创新政策的若干对策建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佘硕  王巧  张璐  
以创新政策为自变量,以城市综合创新指数为因变量,采用城市动态面板系统GMM估计方法,实证了在创新型城市试点建设中地方政府出台的创新政策对城市创新能力的驱动效应。结果显示:科技人才政策和产业政策对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针对创新型城市建设出台的综合创新政策,对城市创新能力的提升未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城市等级在科技人才政策和产业政策驱动创新能力建设过程中起负向调节作用,相对于直辖市和省会城市,普通城市的创新政策驱动效果更明显;综合创新政策对创新能力的驱动作用虽起正向调节作用,但并未改善综合创新政策对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强  
文章分析了地方政府产业创新政策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机理及途径,利用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地方产业创新政策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的效应,以及市场化和地方政府能力对创新政策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效应的影响。研究表明,地方产业创新政策能够显著地提升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程度,但这个作用依赖于市场化程度和地方政府能力。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强  
文章分析了地方政府产业创新政策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机理及途径,利用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地方产业创新政策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的效应,以及市场化和地方政府能力对创新政策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效应的影响。研究表明,地方产业创新政策能够显著地提升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程度,但这个作用依赖于市场化程度和地方政府能力。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詹正茂  舒志彪  
本文对2006—2008年我国政府出台的各类创新政策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并从财税政策、金融政策、人才政策、政府采购、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政策、创新平台建设等六个角度进行了详细分析。文章认为,我国政府出台的创新政策较为全面,重点突出,着重解决了阻碍我国当前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瓶颈。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缨  
政府科技创新政策的提供,由于多种因素,常常难以实现"有效供给"。即使是科技发达的国家,也在不断地改进、修正其政府创新政策供给。本报告结合相关文献研究和工作实践探索,提出应对科技金融内涵进行再认识,挖掘其公共政策价值,强调不仅发挥它加速社会财富创造及获取的效应,更应将它作为促进政府创新政策"有效供给"的突破口,大幅度推进政府科技创新管理改革和国家创新环境的优化。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杰  
本文实证研究政府创新补贴、高新技术企业减税、研发加计扣除三种政府创新政策对中国企业私人性质的创新投入的激励效应。主要发现是:从混合效应来看,政府创新补贴政策对企业私人性质创新投入造成挤出效应,而高新技术企业减税政策和研发加计扣除政策对私人创新投入产生挤入效应。这些效应在不同所有制类型和创新投入水平不同分位区间的企业中,表现出显著的异质性。从交叉效应看,总样本中,政府创新补贴政策、高新技术企业减税政策及研发加计扣除政策,对企业私人创新投入均形成相互抵消的挤出效应。而高新技术企业减税政策和研发加计扣除政策之间,对企业私人创新投入形成相互补充的挤入效应。这些交叉效应在不同所有制类型和创新投入水平的不同分位区间中,也表现出显著差异性。上述经验证据既为创新政策领域研究增添了重要的中国经验,也为中国政府创新政策的调整和改革方向,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袁永  李妃养  张宏丽  
供给面科技创新政策工具主要包括科技创新资金投入、人才培养引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技术研发供给、科技创新创业服务等方面的政策。研究奥巴马政府制定实施的供给面科技创新政策措施,对比分析中美两国供给面科技创新政策,并提出若干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肖久灵  汪建康  
新加坡政府为了提升中小微企业的科技竞争力,制定与实施了创新与能力券政策,这种政策以赠券的形式对中小微企业在创新、生产力、人力资源管理以及财务管理领域给予各种补贴,在促进产学研合作、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效。通过对新加坡政府实施的创新与能力券政策的发展背景、演变历程、主要内容、辅助计划的分析,促进对这一科技创新政策的了解,同时探讨创新与能力券的运作机制及模式,对我国地方政府有效制定创新券政策提供借鉴。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曹润林  
我国政府自2006年以来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政府采购促进自主技术创新的政策措施,但是,在2011年却取消了这些政策措施,由此引起了社会的质疑和困惑。本文从理论上对政府采购促进企业自主技术创新的政策功能进行了阐述和论证,并选用2007~2011年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构建计量回归模型,对政策实施效果进行了实证检验,估计结果表明:我国政府采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俞立平  钟昌标  王安然  林强文  
创新政策是直接和间接创新政策的综合,对其进行测度并比较它们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相关技术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本文将创新技术进步导入知识生产函数,剔除全要素生产率包含的技术进步因素,此时的全要素生产率就可以表示创新政策;将创新政策数据标准化后再减去直接创新政策就得到间接创新政策,这是一种创造性的政策测度方法;在分析直接创新政策与间接创新政策作用机制的基础上,综合采用面板数据、面板门槛、贝叶斯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创新政策的绩效及诸变量之间的互动关系。结果表明:创新政策测度模型总体有效;间接创新政策的绩效超过直接创新政策;间接创新政策的弹性与政策强度呈正比,具有门槛效应;直接创新政策与间接创新政策协调水平有待提升;创新政策对创新成果的影响具有阶段性特征;直接创新政策能更好地激励企业增大研发经费的投入。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政  罗晖  李正风  封凯栋  
中美两国都把创新提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分别推出国家创新战略、创业美国、中国双创等政策措施。本文尝试将质性数据分析方法引入中美创新政策比较研究,集中分析83份政策文件,通过词频分析和交叉分析,发现中美创新政策的关注点相似度较高,政策的部际分布差异较大,激励创新的方式存在细微差别。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周江华  李纪珍  刘子諝  李子彪  
从创新行为和创新绩效两个角度,构建了政府的两类创新政策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模型。利用2013年河北省高新企业的数据,通过回归分析研究了财政补贴和税收两类创新政策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政府的财政补贴和税收政策均对企业创新绩效起正向促进作用,且企业的创新合作行为在上述过程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企业创新能力同时调节创新政策对创新绩效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