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01)
2023(8375)
2022(7012)
2021(6504)
2020(5280)
2019(11984)
2018(11867)
2017(20917)
2016(11361)
2015(12465)
2014(12961)
2013(12146)
2012(10925)
2011(9753)
2010(9942)
2009(9224)
2008(8849)
2007(8033)
2006(6997)
2005(6049)
作者
(33522)
(28091)
(27733)
(25999)
(17602)
(13343)
(12503)
(10849)
(10752)
(9786)
(9580)
(9407)
(9007)
(8740)
(8679)
(8578)
(8228)
(8213)
(8031)
(7824)
(7092)
(6777)
(6647)
(6429)
(6270)
(6261)
(6226)
(5920)
(5718)
(5679)
学科
(41222)
经济(41174)
管理(38498)
(34390)
(30427)
企业(30427)
中国(16170)
技术(15254)
方法(14670)
数学(12141)
数学方法(11924)
技术管理(11518)
地方(10957)
(10267)
(9814)
业经(9718)
(9632)
(9250)
理论(9125)
(7676)
(7156)
银行(7134)
(7068)
环境(7011)
(6869)
城市(6768)
(6665)
农业(6660)
金融(6658)
(6612)
机构
学院(157303)
大学(156122)
管理(61454)
(57789)
经济(56113)
研究(54860)
理学(52662)
理学院(52007)
管理学(50983)
管理学院(50671)
中国(40298)
科学(35315)
(34207)
(27191)
(26230)
(25873)
中心(25084)
(24927)
研究所(24816)
业大(24142)
(21957)
师范(21638)
北京(21304)
(21289)
财经(20330)
农业(20268)
(19845)
技术(19762)
(18392)
(17286)
基金
项目(110585)
科学(87597)
研究(80060)
基金(77759)
(68860)
国家(68253)
科学基金(59073)
社会(50185)
社会科(47499)
社会科学(47489)
(46239)
基金项目(41746)
自然(38679)
(38566)
自然科(37861)
自然科学(37845)
教育(37351)
自然科学基金(37143)
编号(31384)
资助(29820)
(28598)
创新(25681)
成果(25047)
重点(24966)
(23997)
课题(23923)
(22896)
计划(21142)
国家社会(20362)
科研(20326)
期刊
(67209)
经济(67209)
研究(46491)
中国(37575)
管理(26585)
学报(24633)
科学(23605)
(22832)
教育(22783)
(20036)
大学(18570)
学学(17330)
技术(17330)
农业(15504)
(11704)
金融(11704)
科技(11464)
业经(11271)
经济研究(10091)
问题(9321)
财经(9233)
(8913)
(8724)
技术经济(8558)
(8226)
(8088)
统计(7925)
(7758)
论坛(7758)
现代(7653)
共检索到2391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传清  龚晨  
"创新型城市评价"是创新型城市理论研究领域和建设实践领域的一大热点,目前官方倡导的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学术界倡导的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在评价工作目的、数据获取渠道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后续研究应从基础理论研究、完善评价指标、加强数据公开与挖掘等方面进一步拓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华峰  邱丹  余艳  
一、创新型城市的基本内涵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创新型城市”内涵的理解各有侧重,英国从事创新型城市研究的权威机构Comedia的创始人Charles landry (2000)提出创新城市由七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慜劼  纪宇  
通过回顾近十年关于战略业绩指标体系(SPMS)实施效果的文献,总结战略业绩指标体系对个人行为、组织能力和企业业绩的影响以及产生影响的原因,发现SPMS可以显著地影响个人行为、组织能力以及企业业绩。具体而言,SPMS通过影响个人行为(对战略的认知、个人努力程度、评价和决策行为)来影响企业战略过程(战略的形成、开展、实施、评价和调整)以及组织的战略能力,同时,SPMS的使用也会直接影响企业的战略过程和战略能力,这些影响最终共同作用于企业业绩。在此基础上,为未来研究的开展提出一些方向上的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宋河发  穆荣平  任中保  
本文提出了国家创新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阶段和若干政策建议。指标体系包括创新体系、创新基础条件、创新资源集聚、创新效率、创新效益、创新支撑引领功能、创新辐射示范作用7个方面共41个指标,一些指标均设置了阈值。我国应先选择一批创新基础好的城市进行试点,加大对试点城市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的投入,"先行先试"税收优惠、政府采购等政策,并要加强对国家创新型城市的评价,试点的创新型城市也要努力改善创新创业环境,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移到依靠自主创新上来。
[期刊] 会计之友(上旬刊)  [作者] 张红  
创新型城市建设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国内外对"创新型城市"缺乏统一有效的评估体系。文章从"创新型城市"的科学内涵出发,旨在建立一套具有客观性和实践性的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石忆邵  卜海燕  
依据创新型城市的基本内涵,构建了涵盖技术创新、知识创新、制度创新、服务创新、文化创新和创新环境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等方法,对北京、上海、深圳的综合创新能力进行比较分析,揭示其主要特征与差异,进而提出了若干建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邹燕  
创新型城市是由众多要素组成的复杂系统。利用多层次的评价指标体系反映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进程以及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指导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实践十分关键。本文将分类测评和结构分析相结合,以创新型城市的内涵为基础构建了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国内23个重点城市的创新能力进行分类测评,并结合聚类分析结果解析比较这些城市的创新能力结构,根据不同城市的创新能力结构类型对其未来发展战略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惠宁  谢攀  霍丽  
一、创新型城市的内涵及构成要素(一)创新型城市的内涵Maryann(1999)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加速进步和其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城市正面临着建立在知识基础上的新竞争。要适应这种竞争所提出的挑战,就必须变革传统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柳瑞禹  邱丹  
本文提出了一套较全面的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国内较有代表性的13座城市为样本,运用相关性分析方法对指标体系进行定量分析,据此筛选出其中最精炼的评价指标。目前指标体系设计通常采用定性分析方法,这种方法受主观影响较大,本文通过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设计指标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个缺陷,体现了指标体系设计的科学性,对丰富和完善创新型城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理论借鉴意义。
[期刊] 会计之友(中旬刊)  [作者] 王冬年  刘雪梅  
在国企改革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发展变化的背景下,本文对我国国企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演进进行了回顾,并对2006年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布的《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及其实施细则进行了分析,强调国企的盈利能力、突出现金流量指标、重视国企的债务风险状况、关注国企潜在风险和经营增长水平及发展后劲是其主要特征。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周寄中  卢涛  汤超颖  
2012年,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发表的"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重申了中国到2020年要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再次强调企业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要使企业尽快成为技术创新决策、R&D投资、R&D组织和成果应用中的支柱。本文旨在论述中国从2006年启动的建设国家创新型企业的内涵,评估国家创新型企业的指标体系和方法,并以第一批国家创新型企业天士力集团进行案例分析。最后,简要讨论建设创新型企业过程中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及其效率问题。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秦伟伟  王卓琳  任文隆  
本文从生态城市本质出发,探讨建立一套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以期能够全面描述生态城市在经济、社会和环境各个系统的状态,又能体现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协调度。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史宝康  郭斌  
本研究以企业竞争力理论为视角,把资源因素、能力因素和环境因素看作影响企业创新活动的因素,选取关键性指标构建科技创新型企业评价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对辽宁省科技创新型企业进行评价赋权,系统地检验辽宁省科技创新型企业的突出特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彭维湘  卢千里  袁炎清  林如海  
文章以投入产出为主线建立企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全文包括建立企业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的原则、企业创新能力指标体系两大部分。通过潜在创新和实际创新的描述、通过定量和定性的描述,全面、深入勾画出企业创新的全过程和各个要素,使企业创新能力评价具有科学性、合理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曾月征  袁乐平  
文章首先构建了创新型人才培养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然后针对模型的权重设计问题,对综合模糊评价方法主观性太强的缺陷做出了较大的改进,使综合评价结果更接近客观情况,并应用该方法结合所提出的模型对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正确可行,并能有效降低人为因素的影响,可为创新型人才培养评价提供决策支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