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199)
2023(20183)
2022(17662)
2021(16458)
2020(14141)
2019(32615)
2018(32626)
2017(62236)
2016(34090)
2015(38578)
2014(38460)
2013(37615)
2012(34543)
2011(31296)
2010(31401)
2009(29201)
2008(29056)
2007(25764)
2006(22672)
2005(19739)
作者
(98463)
(82136)
(81739)
(78223)
(52267)
(39734)
(37304)
(32143)
(31347)
(29382)
(28056)
(27741)
(26270)
(26136)
(25454)
(25433)
(24759)
(24288)
(23687)
(23559)
(20396)
(20390)
(20063)
(18751)
(18404)
(18325)
(18260)
(18236)
(16764)
(16360)
学科
(138414)
经济(138194)
管理(98528)
(93322)
(79423)
企业(79423)
方法(65517)
数学(56492)
数学方法(55640)
中国(37802)
(36188)
(35815)
业经(30826)
(30443)
地方(29078)
(27052)
理论(25071)
农业(23871)
技术(23740)
(23555)
贸易(23541)
(22694)
(22039)
(22028)
财务(21931)
财务管理(21875)
企业财务(20737)
(20669)
银行(20602)
环境(20261)
机构
大学(482455)
学院(480950)
(190018)
管理(187805)
经济(185720)
理学(162661)
研究(162563)
理学院(160799)
管理学(157515)
管理学院(156629)
中国(119730)
(103107)
科学(102570)
(88419)
(82522)
(80307)
研究所(75129)
中心(73701)
业大(73254)
(71583)
财经(70250)
北京(65310)
(64635)
师范(63978)
(63718)
农业(62812)
(59090)
(57731)
经济学(57193)
财经大学(52039)
基金
项目(327530)
科学(256839)
基金(236073)
研究(235806)
(206582)
国家(204839)
科学基金(175856)
社会(147830)
社会科(139535)
社会科学(139495)
(129373)
基金项目(124796)
自然(116091)
自然科(113461)
自然科学(113432)
自然科学基金(111366)
教育(110610)
(108891)
资助(98493)
编号(95963)
成果(78052)
重点(73820)
(71787)
(69259)
(69245)
课题(67354)
创新(64349)
科研(62729)
教育部(61312)
大学(61086)
期刊
(206007)
经济(206007)
研究(140510)
中国(95036)
学报(78556)
(71427)
科学(71133)
管理(68714)
(68478)
大学(59433)
教育(58426)
学学(55766)
农业(48724)
技术(44478)
(39470)
金融(39470)
财经(33946)
业经(33346)
经济研究(33262)
(29109)
问题(27707)
(25967)
统计(25166)
技术经济(24334)
图书(24114)
科技(23342)
(23218)
(23163)
理论(21901)
资源(21051)
共检索到7058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胡斌  陈晓红  王小丁  
创新能力是衡量创新型城市群综合竞争力的关键指标。本文首先对创新型城市群及其创新能力进行了界定,并构建了创新型城市群的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接着,在比较各种评价方法适应性的基础上,选用基于三角白化权函数的灰色评估模型对长株潭"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的创新能力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长株潭城市群创新能力已进入较强行列。其中,技术创新能力较强,科研基础较好;产业创新能力刚刚由一般转入较强,产业创新成效比较显著;创新环境和综合经济效益能力仍处于一般水平,但创新环境有向较强转变的趋势。最后,结合实证结果和长株潭地区发展的瓶颈问题,提出有效提升城市群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唐运舒  骆正清  
本文在充分剖析"新特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实施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的选择原则,并对实施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如何进行政策设计和制度安排进行了探讨,为国家和地区推进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提供参考建议。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李家祥  崔丽娟  
在我国设立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大背景下,作为统筹城乡改革关键环节的农地制度创新问题受到学界高度关注。本文分析了现阶段试验区土地制度创新理论的热点,阐述了此方面研究的特点,取得成果的意义及需要进一步深化的问题。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郝寿义  高进田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作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新的战略启动点,正在为国内外所关注。它的提出顺应当今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的背景,是中国社会经济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的必然选择,是“科学发展观”的现实体现。本文从“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提出现实背景分析入手,阐述其具体的内涵、本质及其特征,并结合区域发展实践,提出建设“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具体目标。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温涛  
农村经济发展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有效支持,然而我国农村金融服务质量不高,难以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的现实需要。基于此,本文以重庆为例分析了当前农村金融服务面临的主要障碍,针对性地提出了农村金融服务创新的目标定位与基本原则,并由此进行相关制度设计,旨在为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提供理论支持与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范晓莉  郝大江  
笔者通过灰色关联模型测算上海浦东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制度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结果显示,制度创新对经济增长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度,而制度创新的四大重要表现,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产权非国有化率、对外开放度以及资金市场化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度也各有不同。因此,应从完善人才市场流动机制、优化国有经济结构、对外开放方式选择及政府对资金使用的引导和监督等方面进行制度创新,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敬  张阳艳  熊德平  
重庆被确定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城乡收入差距由2007年的3.59∶1降至2011年的3.12∶1,城乡统筹取得实质性进展。重庆的经验体现于三大制度创新:一是把"开放"放在重要位置,建立新型的城乡统筹开放关系;二是实施"大蛋糕与大比例"战略,建立新型的城乡分配关系;三是创新"四位一体"的城乡统筹制度框架,建立新型的城乡平等关系。随着城乡统筹改革进入"深水区",效率与公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农村经济内在动力机制的构建还有待时日,进一步转变城乡经济增长方式显得十分迫切。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东升  邹克俭  
2003年以来,成都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深入实施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加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先行先试,在众多方面和领域突破了传统体制束缚,初步建立了促进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形成了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李罗力  
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和深圳经济特区作为我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对一些重大的改革开放措施先行先试,将在新时期为全国改革开放起到示范作用。当前这三个试验区的主要任务有:进行政府体制改革、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创新型社会体制和机制,建立法制社会,建立循环经济,改变城乡二元结构,进行金融体制和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这三个试验区能否成功关键在于能否真正落实“选行先试”的有关政策,给这些地区一定的空间。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立国  
城市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是在新形势下,对上海天津等城市提出的具有探索性的任务,通过试验应该产生先行先试的先发效应,制度创新的示范引领效应和聚集扩散的外部转移效应。除了基本目标,还应处理好先发优势与服务全局的关系,重点突破与综合配套的关系以及坚持特色与示范引领的关系。要做好改革的风险评估、价值判断,建立改革效果的评估体系。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李家祥  戴超  
随着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设立及其实践的不断深入,理论界就此开展了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的研究。本文以现有的微观研究即分区研究为基础,分析各试验区理论研究的热点,阐述了分区研究的特点、所取得成果的意义及仍需深化的问题。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家庭  张换兆  
在界定和解析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涵义的基础上,对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与以往改革模式的异同点进行了比较分析。基本结论是: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一种制度变迁内生化的变革模式,具有制度变迁累积创新传导机制。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程莉  刘志文  
地区经济差距内在地通过聚集回波效应和扩散涓滴效应影响着城乡收入差距。本文首先分析了地区经济差距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理,然后以重庆市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市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呈现出全市先下降后上升、地带内部逐步扩大、地带间在波动中下降的发展趋势。重庆市二元经济结构呈现出倒N型变动轨迹,城乡收入差距为呈倒U型变动轨迹,城乡消费差距则呈M型变动轨迹,总体而言,城乡差距在开始缩小。计量模型说明,重庆市城乡收入差距因经济的聚集回波效应和扩散涓滴的交替作用而随地带间差距、全市差距的变化及整体经济的发展呈倒U型变化。城乡统筹政策的制定,需要综合考虑内部地区经济差距与城乡收入差距相互交织的复杂模式...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施红星  方志耕  阮爱清  
本文从我国的实际国情出发,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客观定位我国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实现目标,设计了综合配套改革的总体思路,并对我国如何进行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提出了建议。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罗爱静  陈荃  
以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城市(群)为研究对象,选用修正的广义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建立回归模型,探讨知识产权在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生产要素中的配置与贡献率,结果表明知识产权在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中贡献明显。就如何有效把握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改革重点与发展方向,实现在知识经济时代以最小投入获取最大产出目标提出相应对策,为我国自主创新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推进路径和方案选择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