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695)
- 2023(18555)
- 2022(15699)
- 2021(14915)
- 2020(12294)
- 2019(28032)
- 2018(27545)
- 2017(52412)
- 2016(28449)
- 2015(31665)
- 2014(31539)
- 2013(30632)
- 2012(27766)
- 2011(24633)
- 2010(24908)
- 2009(23236)
- 2008(21820)
- 2007(18932)
- 2006(16618)
- 2005(14409)
- 学科
- 济(102250)
- 经济(102123)
- 管理(86934)
- 业(80659)
- 企(69448)
- 企业(69448)
- 方法(44112)
- 财(38333)
- 数学(37478)
- 中国(37027)
- 数学方法(36991)
- 农(28345)
- 融(28188)
- 金融(28179)
- 银(27466)
- 银行(27418)
- 行(26298)
- 地方(25447)
- 制(24963)
- 业经(24855)
- 学(23027)
- 务(21862)
- 财务(21778)
- 财务管理(21720)
- 技术(21103)
- 企业财务(20679)
- 理论(20648)
- 农业(18777)
- 体(17298)
- 贸(16992)
- 机构
- 学院(380840)
- 大学(380284)
- 管理(149608)
- 济(146189)
- 经济(142682)
- 理学(129055)
- 理学院(127637)
- 研究(126127)
- 管理学(125389)
- 管理学院(124711)
- 中国(99268)
- 京(80660)
- 科学(78946)
- 财(75581)
- 所(62436)
- 农(59843)
- 中心(58995)
- 财经(57219)
- 研究所(56649)
- 江(56576)
- 业大(55790)
- 经(51899)
- 范(50909)
- 北京(50439)
- 师范(50419)
- 院(46805)
- 农业(46637)
- 州(46202)
- 经济学(43753)
- 财经大学(42498)
- 基金
- 项目(263035)
- 科学(206569)
- 研究(194606)
- 基金(188488)
- 家(163837)
- 国家(162425)
- 科学基金(139964)
- 社会(121707)
- 社会科(115226)
- 社会科学(115198)
- 省(105003)
- 基金项目(100159)
- 自然(90239)
- 教育(89662)
- 自然科(88169)
- 自然科学(88145)
- 划(87428)
- 自然科学基金(86518)
- 编号(80014)
- 资助(76145)
- 成果(65379)
- 重点(58906)
- 创(57714)
- 部(56719)
- 发(56034)
- 课题(55926)
- 创新(53306)
- 科研(49849)
- 项目编号(49730)
- 国家社会(49547)
- 期刊
- 济(159928)
- 经济(159928)
- 研究(114315)
- 中国(79785)
- 财(61554)
- 学报(59617)
- 管理(54956)
- 科学(54229)
- 农(53866)
- 教育(47838)
- 大学(45093)
- 融(43363)
- 金融(43363)
- 学学(42341)
- 农业(36454)
- 技术(33348)
- 财经(27558)
- 业经(26844)
- 经济研究(25680)
- 经(23606)
- 问题(21170)
- 图书(19544)
- 科技(19501)
- 业(19128)
- 理论(17893)
- 版(17700)
- 技术经济(17661)
- 现代(16883)
- 财会(16697)
- 实践(16405)
共检索到5688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高广春
运用基于灰色系统的层次分析法从财政支持、金融支持、经济基础以及创新环境四个维度构建了一个关于创新型城市的评价框架,并重点从财政和金融视角进行了实证分析和评价。以2010年度中国科技部确立的20个创新型试点城市和深圳市作为样本的实证分析表明,中西部城市和东部、沿海城市对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财政和金融支持力度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同时,创新型城市的财政和金融支持与经济基础和创新环境因素密切关联。由此,论文核心政策建议是,创新型城市建设需要平衡推进和整体推进。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福建省地税局课题组
自从1998年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提出在我国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公共财政框架以来,围绕着如何构建公共财政框架问题,从中央到地方都进行了广泛的理论和实践探索。本文立足地方税收的实际,对我国公共财政框架下的地方税体系进行探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龚晓菊
中小企业是技术创新的生力军和重要源泉。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财政金融支持系统包括金融体系支持和金融环境支持两大部分,金融体系包括政策性金融支持、商业性金融支持和介于二者之间的混合性金融支持。本文对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财政金融支持体系的构建进行系统阐述。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江维国 李立清
当前我国财政金融支农服务存在注重功利性、附有行政回报条件、支出结构分散、形重于实、强调有偿性、具有求稳偏好以及两者间缺乏有效互动等不足之处。这些不足从不同侧面影响了财政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预期效果,为此需要加大财政支农支出倾斜力度、杜绝各类行政报酬、整合财政支农资金、开展金融专项服务、健全金融支农补贴机制、完善担保体系并建立财政金融支农联动机制,以创新财政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服务。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潘雄锋 张静 闫窈博
本文在综合考虑财政金融支持对科技创新产生的直接作用效应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的基础上,构建了财政金融支持对科技创新影响的空间计量模型,并运用20092012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进行实证估计,定量测度了财政金融支持对我国科技创新的直接效应以及在省份间表现出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财政和金融支持对科技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金融支持的影响更为显著;财政和金融支持对邻近省份的科技创新表现出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潘雄锋 张静 闫窈博
本文在综合考虑财政金融支持对科技创新产生的直接作用效应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的基础上,构建了财政金融支持对科技创新影响的空间计量模型,并运用2009~2012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进行实证估计,定量测度了财政金融支持对我国科技创新的直接效应以及在省份间表现出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财政和金融支持对科技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金融支持的影响更为显著;财政和金融支持对邻近省份的科技创新表现出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怡敏
应该从恰当处理“量入为出”与“量出为入”的关系、修订预算科目、全面推行部门预算、实行零基预算等九个方面 ,重构公共财政框架下的复式预算体系。
关键词:
公共财政 复式预算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慧艳 李新运 徐银良
在"投入—过程—产出—环境"框架下,将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复杂系统过程分为科技研发、技术转化、产业发展三个阶段,构建"四维度"的概念模型和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改进的CRITICVIKOR方法,对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绩效水平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各地区各阶段绩效有较大的差异,产业发展阶段的绩效水平高于转化阶段和研发阶段;科技研发、技术转化阶段,东部地区高于中、西部地区,而产业发展阶段,中部地区稍高于东部,西部最低。基于以上结论,将我国各地区、各阶段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绩效水平分为四种类型,进而提出适宜各地区的提升对策。
关键词:
四维度 科技创新 产业升级 绩效评价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彪
现如今,我国财政金融支农规模日益庞大,然而在发展道路上却显现出很多问题,例如金融支农过于形式化、过于功利化,新型主体获得支持成本过高,支持结构不够集中以及财政支农与金融支农配合度低等。这些问题的存现阻碍了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成长发展,所以只有彻底消除上述问题,通过增加财政支农的支持标准、遏止所有行政报酬事件、制定专属支持项目、完善金融支农帮扶制度与担保系统以及加深金融财政支农合作互联等方式,开发出凸显创新特色的财政金融服务帮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获得更进一步的发展。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陈倩 张朔 许可
绿色低碳技术是发展绿色低碳经济的基石,但由于投资期限错配、信息不对称、风险收益不匹配等问题,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应用面临巨大的融资缺口。理论研究和国际实践表明,从技术成熟度角度对绿色低碳技术进行划分和界定,能够优化财政金融资金在绿色低碳领域的配置效率,有力缓解绿色低碳技术融资困难。据此,本文在梳理技术成熟度相关概念和国际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国内财政金融支持绿色低碳技术的现状与实践,从技术成熟度和预期碳减排效益两个维度提出财政金融支持绿色低碳技术的差异化路径设计,并从健全技术认定标准、构建财政金融支持体系、创新金融产品服务、完善融资服务平台等四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冬妍
一、"全口径预算管理"的基本界定(一)概念的提出。我国关于全口径预算管理的表述,最早出现于2003年10月,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所通过的《中共中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周国川
公共财政框架下,分税制财政体制是当今世界市场经济国家处理各级政府之间纵向分配关系的普遍做法。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初步奠定了我国地方税体系的基础。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公共财政理论的拓展和确立,迫切要求尽快构建和完善适应公共财政框架要求的地方税体系。
关键词:
公共财政 地方税 地方税体系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晓磊 杭政
通过阐述公共财政及其与社会保障体系的内在联系,分析了我国现行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社会保障资金的收支不平衡、公共财政对社会保障投入的制度性缺失以及社会保险收支管理混淆等问题。我们提出了改革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议,包括完善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强化对社会保障基金的财政监督,构建公共卫生财政财务保障体系以及建立长效财力保障机制等措施。
关键词:
公共财政 社会保障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劳承玉
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途径,是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的有力措施。循环经济的实质是对社会总体经济发展模式的重新构建,是对解决资源瓶颈和实现环境友好双重目标的兼顾。财税金融政策支持体系作为直接引导企业、调控市场的重要手段,可以有效地激励、推进企业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应通过运用财政税收、信贷投资等政策手段,调节和影响市场主体的行为,最终形成包括企业在内全体社会成员自觉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机制和氛围。
关键词:
循环经济 财政金融 政策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