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45)
2023(13160)
2022(11340)
2021(10712)
2020(8735)
2019(20431)
2018(20530)
2017(39186)
2016(21153)
2015(23654)
2014(23555)
2013(23088)
2012(21147)
2011(18818)
2010(18643)
2009(16818)
2008(16169)
2007(14159)
2006(12370)
2005(10177)
作者
(58318)
(48371)
(47965)
(45600)
(30783)
(23261)
(21850)
(18894)
(18434)
(17199)
(16712)
(16041)
(15307)
(14960)
(14950)
(14391)
(14299)
(14286)
(13888)
(13603)
(11824)
(11668)
(11547)
(11034)
(10807)
(10772)
(10666)
(10597)
(9595)
(9514)
学科
(80307)
经济(80225)
管理(63786)
(58922)
(49777)
企业(49777)
方法(34868)
数学(29591)
数学方法(29277)
中国(24616)
(22740)
地方(20848)
业经(19359)
技术(19264)
(18365)
(16898)
农业(15288)
理论(14946)
环境(13854)
(13749)
(13735)
技术管理(13029)
(12480)
贸易(12469)
(12087)
(12008)
教育(11874)
(11403)
财务(11333)
财务管理(11316)
机构
大学(285977)
学院(285911)
管理(118357)
(108066)
经济(105307)
理学(102833)
理学院(101662)
管理学(100028)
管理学院(99497)
研究(91923)
中国(67241)
(61732)
科学(58394)
(47652)
(43991)
中心(42650)
业大(42411)
(42115)
(41650)
研究所(40249)
(39869)
师范(39561)
北京(38755)
财经(38432)
(34899)
(34625)
(34475)
农业(32643)
师范大学(31912)
技术(31179)
基金
项目(202917)
科学(160246)
研究(151896)
基金(145101)
(124967)
国家(123859)
科学基金(108070)
社会(94404)
社会科(89242)
社会科学(89218)
(81100)
基金项目(79210)
自然(70301)
教育(69557)
自然科(68663)
自然科学(68651)
(67487)
自然科学基金(67397)
编号(63349)
资助(57292)
成果(50394)
(45988)
重点(44678)
(43619)
(43606)
课题(43574)
创新(42135)
项目编号(38615)
大学(37873)
科研(37861)
期刊
(118699)
经济(118699)
研究(83366)
中国(56655)
管理(43243)
学报(41348)
科学(39968)
教育(38154)
(38054)
(34653)
大学(31663)
学学(29139)
技术(27031)
农业(26937)
(20816)
金融(20816)
业经(20789)
图书(18791)
经济研究(17485)
财经(17195)
问题(16722)
科技(16396)
(14621)
技术经济(14157)
理论(13920)
(13827)
资源(13651)
现代(13579)
(13248)
实践(13024)
共检索到4120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袁国强  王欣  文春波  邱士可  李军利  
通过对创新型城市的概念与内涵的探讨,提出了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基本内容和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洛阳市情的全面和较深入的调查研究,以创新型洛阳建设为例,提出了创新型洛阳建设的总体框架、基本建构、功能联动和要素组合,并从创新型洛阳建设的战略目标出发,提出创新型洛阳建设的有关政策建议,并由此为建设创新型河南提供科学依据和启示。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向阳  
当前我国很多城市都处于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在国际竞争环境越来越激烈的新形势下,城市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是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失衡问题,生产方式粗放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目前创新型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知识与科技创新视野下我国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建议与对策。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种照辉  高志红  覃成林  
创新是第一动力,创新驱动发展需要构建区域协同的国家创新体系。现有研究表明,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试点政策的实施有效提升了试点城市的创新水平并带动了其他城市的创新发展,但其是否促进了区域协同创新有待进一步研究且缺乏经验证据。本文认为,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会促使试点城市的创新环境改善、创新要素聚集和创新能力提升,从而推动创新创业活动的增加并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由此产生的合作创新需求增长以及合作创新环境改善会进一步促进试点城市与其他城市之间的创新合作,进而有利于区域协同创新发展,且试点城市的合作创新能力越强、合作创新环境越好则这种区域协同创新促进效应越强。将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试点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采用2003—2019年276个地级市的数据,用人均合作专利数来刻画城市间合作创新水平,进而运用双重差分法分析试点政策对城市合作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试点政策的实施对试点城市与其他城市之间的合作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该结论在经过删除省会城市样本、PSM-DID检验、试点时间滞后处理、控制其他试点政策影响、安慰剂检验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表明试点政策有效促进了区域协同创新;试点政策的实施显著促进了试点城市的创新创业活动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表明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可以通过加快试点城市的创新发展和产业升级来促进区域协同创新;试点政策的区域协同创新促进效应在东部地区比中部和西部地区更为显著,表明提高合作创新能力和改善合作创新环境有利于该政策效应的充分发挥。相比已有文献,本文从区域协同创新视角拓展了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试点的政策效应分析,并为创新型城市建设对区域协同创新的促进作用提供了经验证据,从创新创业活动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两个方面进行的作用机制分析以及地区异质性考察则有利于试点政策的完善和区域协同创新的推进。本文研究表明,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在加快试点城市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区域协同创新。因此,应继续大力推进和推广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试点,构建布局合理的创新型城市网络,并强化创新合作和创新驱动,进而推动形成区域协同的高水平国家创新体系。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忠寿  
当前我国建设创新型城市,必须着力推进自主创新,发展创新型经济。发展创新型经济对于创新型城市建设具有核心作用、引领作用和促进作用。发展创新型经济、建设创新型城市应以创新产业为核心,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以加大投入为重点,不断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以集聚人才为突破,精心构筑创新人才高地;以集成资源为支撑,全力打造城市的创新环境。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杨伟坤  李巧莎  邵宏伟  
2016年8月25日,保定市科技创新大会在长城研发中心召开,会上印发了《中共保定市委、保定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科技创新建设创新型保定的意见(征求意见稿)》、《保定市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保定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规划中提到,到2020年,保定市将初步形成区域创新中心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型城市的主要标志之一就是完善的金融体系,完善的金融体系不仅可以为企业提供科技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杨伟坤  李巧莎  邵宏伟  
2016年8月25日,保定市科技创新大会在长城研发中心召开,会上印发了《中共保定市委、保定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科技创新建设创新型保定的意见(征求意见稿)》、《保定市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保定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规划中提到,到2020年,保定市将初步形成区域创新中心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型城市的主要标志之一就是完善的金融体系,完善的金融体系不仅可以为企业提供科技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仁祥  安子铮  
金融在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国内外若干走在创新型城市建设前列的城市在利用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方面积累了很多很好的经验。以硅谷为代表的市场主导型支持是充分利用风险投资和风险信贷来发展高科技产业的。以深圳为代表的政府主导型支持则着重构建完善的金融支持体系来建设创新型城市的。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向贤敏  张梅青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未来产业发展的新方向,也是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它的提出体现了我国对产业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产业是城市经济的基础,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我国创新型城市的建设有积极意义,本文借鉴发达国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经验,提出一些新的思路,以使我国创新型城市建设取得更好的成效。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白嘉菀  郗芙蓉  
本文从创新型城市概念的提出、内涵组成、评价标准以及实现途径四个方面对国内外创新型城市的理论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不同区域构建创新型城市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寅生  周有军  朱建达  
我国的创新型城市建设是承接我国创新型国家战略的重要一环,是国家战略在城市尺度的具体化和地方化。本文分析了苏州创新型城市的建设基础和将要面临的挑战,在此基础上明确了其发展的目标,最后提出构筑现代产业体系、增强区域创新能力、优化空间布局等创新型城市建设对策。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吴素春  聂鸣  
以区域创新理论为基础,设计了一套衡量创新资源集聚、流动与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指标体系。根据提炼出的相关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创新型试点城市的创新资源集聚、流动和城市建设水平进行评估和比较。基于分析结果,运用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探索了创新资源集聚、流动和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创新资源集聚和流动显著影响创新型城市建设水平,创新资源集聚度高、流动性强的城市,创新建设水平一般也高;与创新资源集聚度相比,创新资源流动性与创新型城市建设水平的相关性更强。要提升创新型城市建设水平必须同时实现创新资源的集聚和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佳  顾小龙  辛宇  
基于2008—2016年中国230个地级以上城市和来自2363家上市公司的16566个观测值,利用三重差分方法的检验表明:创新型城市的设立推动了地区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产出向实质性创新调整;该作用具有地区异质性,其对市场化程度较弱地区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财政政策和金融引导政策是创新型城市建设初期地方政府发挥政策效应的两个重要工具;通过增加政府补贴中的发展型财政补贴,以及在社保基金的支持下实现了实质性创新的提升。研究结论为政府的"有为之手"在促进地区及其企业创新产出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提供了经验证据,尤其是在市场的"无形之手"相对较弱的地区更是如此。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白洁  李万明  
基于2003—2018年全国26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评估创新型城市建设对城市创业的政策效应。结果发现:创新型城市建设能够促进城市创业,且促进作用逐年加深;创新型城市试点对临接、周边城市的创业水平具有正向扩散效应,对经济水平类似城市的创业水平具有负向虹吸效应;营商环境是创新型城市创业效应发挥的潜在通路,创新型城市建设能够通过降低企业税收负担、改善市场化水平、金融发展水平与技术创新水平进而提升试点城市的创业水平;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创业效应受城市特质的影响,中西部城市的政策效应强于东部城市,大规模城市的政策效应强于中、小规模城市,重点城市政策效应强于一般地市。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尤建新  卢超  郑海鳌  陈震  
创新型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具有内在的路径和模式。上海和深圳是我国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典范,在城市创新战略和驱动要素方面各具特色、各有所长。在构建完整的城市创新体系的基础上,以上海和深圳为例,对两市的城市创新战略和驱动要素进行对比分析,并归纳、总结出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上海模式"和"深圳模式",可以为国内其他创新型城市的建设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靖华  吕艳薇  常晓然  
创新型城市的建设是杭州21世纪最重要历史使命,为此国家、浙江和杭州各级政府制定和颁布了很多相关政策。本文搜集2000—2010年166条相关政策,在精读具体内容基础上量化编码,分别从政策力度、政策目标、政策措施三方面进行政策演变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第一,政策力度提高速度快于政策数量,政策更趋规范化。第二,不同时期对政策目标三方面的重视程度不同,目前越来越重视创新主体培育。第三,政策措施主要通过激励性政策刺激城市创新动力,鼓励创新者开展创造性活动。杭州"花园城市"和"服务型"城市特色的创新型城市建设,为其他富有旅游资源和服务资源的我国创新型城市带来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