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08)
2023(13452)
2022(11334)
2021(10563)
2020(8966)
2019(21193)
2018(21210)
2017(40305)
2016(21898)
2015(24986)
2014(25078)
2013(24681)
2012(22965)
2011(20846)
2010(21146)
2009(19554)
2008(19450)
2007(17957)
2006(15563)
2005(13580)
作者
(64760)
(53951)
(53764)
(51070)
(34353)
(26158)
(24530)
(21005)
(20547)
(19448)
(18387)
(18212)
(17391)
(17087)
(17027)
(16654)
(16423)
(16089)
(15686)
(15679)
(13498)
(13388)
(13274)
(12553)
(12257)
(12208)
(12050)
(12042)
(10940)
(10845)
学科
(90254)
经济(90172)
管理(63586)
(59833)
(49309)
企业(49309)
方法(41411)
数学(36522)
数学方法(35886)
中国(26570)
(25240)
地方(22239)
(20023)
技术(19476)
业经(19184)
(18946)
农业(16634)
(16098)
理论(15828)
(14971)
贸易(14962)
(14412)
(14005)
环境(13200)
(12886)
银行(12846)
技术管理(12830)
(12634)
金融(12631)
(12209)
机构
学院(310572)
大学(310566)
(120941)
管理(118846)
经济(117871)
研究(105028)
理学(101965)
理学院(100712)
管理学(98636)
管理学院(98034)
中国(78569)
科学(67520)
(67164)
(55136)
(54233)
(53470)
中心(49486)
(49040)
业大(48785)
研究所(48597)
农业(43645)
财经(42592)
(42271)
北京(42104)
师范(41767)
(39307)
(38474)
(38473)
经济学(36139)
技术(35936)
基金
项目(208642)
科学(163154)
研究(150631)
基金(148019)
(130053)
国家(128938)
科学基金(110168)
社会(92616)
社会科(87557)
社会科学(87529)
(84820)
基金项目(78818)
自然(73135)
自然科(71445)
自然科学(71425)
(71400)
教育(70829)
自然科学基金(70115)
编号(61875)
资助(60749)
成果(50110)
重点(47549)
(47274)
(45620)
(44879)
课题(44582)
创新(43496)
科研(40048)
计划(39222)
大学(38698)
期刊
(135209)
经济(135209)
研究(89938)
中国(67446)
学报(49772)
(49402)
科学(46368)
管理(44352)
(42494)
教育(40012)
大学(37353)
学学(34687)
农业(33425)
技术(31042)
(25719)
金融(25719)
业经(22575)
经济研究(21246)
财经(20389)
(19100)
问题(18810)
(17621)
图书(17613)
技术经济(16732)
科技(16375)
统计(16065)
(15518)
(15317)
资源(14165)
现代(13917)
共检索到4663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尤建新  卢超  郑海鳌  陈震  
创新型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具有内在的路径和模式。上海和深圳是我国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典范,在城市创新战略和驱动要素方面各具特色、各有所长。在构建完整的城市创新体系的基础上,以上海和深圳为例,对两市的城市创新战略和驱动要素进行对比分析,并归纳、总结出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上海模式"和"深圳模式",可以为国内其他创新型城市的建设提供参考。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段杰  张智立  龙瑚  
在经济增速放缓的新形势下,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步伐,走创新发展之路尤为重要。深圳作为全国首个创新型城市试点和首个以城市为基本单元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承载着作为经济特区的全新责任。不言而喻,深圳在创新型城市建设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本文通过回顾深圳构建创新型城市的发展历程,分析深圳自主创新领域的优势与主要成就,对深圳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发展模式进行总结探讨;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德尔斐法对深圳自主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分析,以期为其他地区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启迪与借鉴。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薄建柱  曹杰  司福利  
本文提出由创新主体、创新资源、创新产业、创新制度、创新文化构成的创新型城市建设模式基本构架,归纳了创新要素的广泛参与性、创新要素之间的协调联动性、政府与市场之间双向互动性、城市间交流与合作的开放灵活性四条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主要特征,从城市发展、产业发展、社会发展、城市文化四个方面提出创新型城市建设模式的发展走向。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孜  杨洁敏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永凯  薛波  
首先通过对上海市和深圳市的科技创新活动基础、创新投入及创新产出比较分析,结果发现两市的城市科技创新能力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上海市的科技创新基础条件整体优于深圳市,且上海市的创新投入也大于深圳市;但深圳市科技创新产出的一些重要指标明显高于上海市。其次分别从创新主体、市场化水平、文化环境、企业性质等几个层面剖析产生这种差异的根源,研究表明,较上海市而言,以民营企业为创新主体、较高的市场化水平、良好的文化环境是深圳市产生更多科技创新成果的关键因素。最后分别归纳总结出政府推动型的上海创新模式和市场驱动型的深圳创新模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刚  王宁  
提高有效科技供给能力推动经济增长新旧动能转换和结构调整,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领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根本途径。与要素驱动不同,创新驱动发展不仅涉及技术研发,而且涉及市场、组织和制度等因素。从基础研究到产品开发再到规模生产,创新充满不确定性,被喻为"达尔文海"。如何降低不确定性和增加有效科技供给,是创新型国家和城市建设的方向。深圳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成功经验表明,培育促进多元创新主体相互联系和作用的创新生态系统,是突破创新的"达尔文海"效应和持续提升有效科技供给能力的关键。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栾惠  吕拉昌  黄茹  
创新驱动战略提出以来,我国许多城市积极开展创新型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创新能力。深圳是我国首个创新型城市,自主创新能力突出,其发展经验值得学习。本文梳理深圳本土创新型企业腾讯的发展阶段,分析深圳在产业政策、创新氛围、高交会与风投体系、人才政策和城市创新环境方面对腾讯的影响。发现深圳浓厚的创新氛围为腾讯诞生提供宽容环境,而高交会和风投体系的完善给腾讯的成长创造条件,而产业政策、人才政策和创新环境建设则贯穿了腾讯全部的发展阶段。最后,基于深圳建设经验,总结创新型城市建设路径。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靖华  李宗乘  朱岩梅  
首先介绍巴塞罗那、赫尔辛基和东京三个典型创新型城市建设模式,然后以创新资源、创新主体、创新文化、创新制度四个层面,对政府主导型、市场主导型和混合主导型三种创新型城市建设模式的各个方面进行梳理和比较,总结了不同模式下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混合主导型创新型城市建设对上海的启发。创新制度上完善创新机制、激发创新活力;创新资源上加强对外合作交流、培养引进各类人才;创新文化上倡导创新观念、营造创新氛围;创新主体上政府干预适度、鼓励企业自主创新。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白义霞  
滨海新区与深圳特区作为国家级发展战略,都担负着区域经济增长极的重任,在新一轮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国家赋予天津滨海新区更加重大的历史使命,分析借鉴深圳特区的开发开放经验,对于滨海新区实现功能定位,发挥增长极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概述深圳特区与滨海新区产业结构特征的基础上,对其近期综合配套改革措施进行对比分析,最后得出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段杰  牟梦月  
从创新型城市演化发展的视角对深圳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研究三角园区(以下简称北卡研究三角)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两地的发展特征与模式;进而基于"投入—产出"的分析框架,从公开发表的论文视角,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研究文献的分布结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探讨深圳和美国北卡研究三角的论文产出在发文量、国际合作、学科分布、机构、期刊和高水平论文等方面的定量关系,并对两者的创新能力进行客观评价。研究发现,深圳与美国北卡研究三角均已形成独特的发展模式,但无论是整体创新能力还是单个因素,两地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深圳加快构建城市创新生态系统,既需要借鉴美国创新城市的成功经验,更需要立足自身,培育协同创新机制,拓宽创新资源供给渠道,优化协作创新平台,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姚奇富  
建设创新型城市对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的高职院校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同时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高职院校必须建立主动适应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专业发展机制,依托"块状经济"产业发展模式,创新"总部—基地"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和产学研合作模式,全面服务创新型城市建设。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郑沃林  谢昊  郑荣宝  
近几年,创新型产业以其新的发展方式和经济增长支撑点,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成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着力点。作为产业发展的基础载体和生产要素,土地因素是构成创新型产业生命周期的关键所在。土地开发及利用审批政策影响创新型产业的孵化效率、国土规划影响创新型产业的类型及结构布局、用地监管制度影响创新型产业的规模及集聚效益等。因此,立足于经济新常态的背景,探讨如何最大程度地发挥土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周昌林  魏建良  
本文基于国内外学者对产业结构水平测度的最新研究成果,从专业化分工的角度设计了产业结构水平的测度模型,并运用此模型对上海、深圳、宁波三个城市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分析的结论是:经济增长并不必然导致产业结构优化,第一产业已难以对产业结构水平产生明显影响,第二产业是工业化进程中决定产业结构水平的主要因素,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是制约产业结构水平提升的根本原因。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辜胜阻  杨嵋  庄芹芹  
建设创新型城市对于中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意义。深圳作为中国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第一个试点城市,创新发展成效显著,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深圳模式"。深圳创新发展得益于其富有开放、包容、多元的创业文化,各类创业创新人才的集聚,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的深度融合,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模式和良好的创新环境。通过总结深圳创新发展的经验,本文提出建设创新型城市,需要从培育创业创新文化、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构建配套金融支持体系、激发企业家精神、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营造创业创新环境等方面多措并举,多方协同,最终形成创业创新生态系统,调动全社会积极性共建创新型城市。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杨伟坤  李巧莎  邵宏伟  
2016年8月25日,保定市科技创新大会在长城研发中心召开,会上印发了《中共保定市委、保定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科技创新建设创新型保定的意见(征求意见稿)》、《保定市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保定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规划中提到,到2020年,保定市将初步形成区域创新中心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型城市的主要标志之一就是完善的金融体系,完善的金融体系不仅可以为企业提供科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