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94)
- 2023(14227)
- 2022(12420)
- 2021(11674)
- 2020(9693)
- 2019(22398)
- 2018(22415)
- 2017(42461)
- 2016(23105)
- 2015(26111)
- 2014(26194)
- 2013(25241)
- 2012(23033)
- 2011(20524)
- 2010(20643)
- 2009(18803)
- 2008(18139)
- 2007(16088)
- 2006(14071)
- 2005(12049)
- 学科
- 济(85034)
- 经济(84923)
- 管理(69303)
- 业(65746)
- 企(56693)
- 企业(56693)
- 方法(39254)
- 数学(33229)
- 数学方法(32694)
- 中国(23889)
- 农(23190)
- 财(21637)
- 学(21014)
- 技术(20053)
- 业经(19946)
- 地方(17686)
- 制(17167)
- 理论(16914)
- 农业(15161)
- 和(15008)
- 银(13781)
- 银行(13731)
- 贸(13647)
- 环境(13644)
- 贸易(13636)
- 教育(13377)
- 务(13375)
- 财务(13298)
- 财务管理(13263)
- 融(13220)
- 机构
- 大学(320120)
- 学院(319021)
- 管理(128728)
- 济(119203)
- 经济(116331)
- 理学(111484)
- 理学院(110208)
- 管理学(108129)
- 管理学院(107552)
- 研究(105958)
- 中国(77339)
- 京(68991)
- 科学(68591)
- 财(54737)
- 所(53178)
- 农(52505)
- 业大(49664)
- 研究所(48817)
- 中心(48094)
- 江(46896)
- 财经(43702)
- 北京(43376)
- 范(43251)
- 师范(42804)
- 农业(41096)
- 经(39653)
- 院(39267)
- 州(38173)
- 技术(36689)
- 师范大学(34363)
- 基金
- 项目(224477)
- 科学(175989)
- 研究(164343)
- 基金(160309)
- 家(140839)
- 国家(139368)
- 科学基金(119296)
- 社会(101150)
- 社会科(95616)
- 社会科学(95587)
- 省(90067)
- 基金项目(85284)
- 自然(78326)
- 自然科(76510)
- 自然科学(76488)
- 教育(75839)
- 划(75495)
- 自然科学基金(75090)
- 编号(67463)
- 资助(65495)
- 成果(55164)
- 重点(49941)
- 创(49819)
- 部(48250)
- 课题(47350)
- 发(47284)
- 创新(45814)
- 科研(42683)
- 项目编号(41899)
- 大学(41323)
- 期刊
- 济(130180)
- 经济(130180)
- 研究(91637)
- 中国(64990)
- 学报(53152)
- 管理(48348)
- 科学(48177)
- 农(47336)
- 教育(42524)
- 财(40929)
- 大学(39716)
- 学学(37112)
- 农业(33199)
- 技术(29900)
- 融(23701)
- 金融(23701)
- 业经(22003)
- 财经(20026)
- 经济研究(19995)
- 图书(18948)
- 科技(18483)
- 业(17824)
- 经(17050)
- 问题(16136)
- 技术经济(15988)
- 版(15244)
- 理论(15104)
- 统计(14422)
- 实践(13997)
- 践(13997)
共检索到4646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贺德方
国家创新评价研究在国内外仍然方兴未艾,但目前的重点集中在创新能力评价上,对于评价创新型国家建设所处阶段的研究仍不多。为深入研究和评估中国的创新型国家建设进展,更有效地指导全国范围内的实践工作,本文在评述国内外有关创新型国家评价理论的基础上,详细总结了国内外一些主要的创新评价实践及其对我国的启示,最后完整地提出了中国开展创新型国家评价的一些基本构想,并提出要强化创新主体的定位和责任以保障其得以有效实施。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壬癸 方浩文
创新驱动发展是"十三五"时期在经济新常态下的重大战略,本文在总结众多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创新驱动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在进行纵向比较时,本文借助主成分分析方法从众多指标当中评选出贡献较大的指标,在进行横向比较时,采用熵值法对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的创新驱动总体发展水平进行评价。计算结果表明:第一,北京、上海和深圳创新驱动发展水平处于较高水平,以较大优势领先广州;第二,在2014年一线城市经济发展当中投资驱动依然是主要力量,在未来经济新常态格局下,改变传统的投资驱动发展模式是当务之急;第三,广州市在创新驱动发展当中,研发投入较少,是其落后于其他一线城市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创新驱动发展 主成分分析方法 熵值法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梁孟华 李枫林
针对创新型国家的知识信息服务体系评价,论述国家创新发展中的知识信息服务与效益,提出以效益为中心的知识信息服务系统构建和分层联动指标体系架构,完善知识信息服务机构绩效评价。
关键词:
创新型国家 知识信息服务 评估体系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宋河发 穆荣平 任中保
本文提出了国家创新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阶段和若干政策建议。指标体系包括创新体系、创新基础条件、创新资源集聚、创新效率、创新效益、创新支撑引领功能、创新辐射示范作用7个方面共41个指标,一些指标均设置了阈值。我国应先选择一批创新基础好的城市进行试点,加大对试点城市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的投入,"先行先试"税收优惠、政府采购等政策,并要加强对国家创新型城市的评价,试点的创新型城市也要努力改善创新创业环境,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移到依靠自主创新上来。
关键词:
创新型城市 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陈范红
一个创新型国家必定有一个与其相匹配的金融体系。结合我国实际,必须更大程度发挥直接融资支持自主创新的作用;必须加强资本市场监管,切实保护投资者利益;积极创造条件,引导更多的民间风险资本投资创新型经济。只有从融资结构、监管方式、金融创新等方面入手,改革我国的金融系统,才能使金融服务的重点真正转向支持创新型国家建设。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钱志新 吕小峰 范鹏 程萌
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是一项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基于对江苏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南京、苏州、无锡的实证研究,提出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总体目标、发展体系、创新工程和评价体系,旨在为国家和地方政府提供创新型城建设的宏观指导和帮助。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齐梅
本文在分析成本会计产生、发展历程的基础上,通过比较中、西方成本会计的内容、方法、体系,提出:增加生产流程及成本管理、成本控制内容,并将成本控制融入成本核算当中,将成本核算方法与成本核算程序、成本报表、报表分析一体化,使成本分析真正起到为成本决策服务的作用。
关键词:
成本会计 体系 问题 对策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春雨
我国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鉴于创新驱动发展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内涵,制定科学量化的创新型国家评价方法,对于衡量2020年我国是否确实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进而衡量"十三五"时期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效果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创新型国家 创新驱动战略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春雨
我国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鉴于创新驱动发展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内涵,制定科学量化的创新型国家评价方法,对于衡量2020年我国是否确实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进而衡量"十三五"时期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效果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创新型国家 创新驱动战略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马永红 赵凌晨 刘拓
创新型企业是一种崭新的企业运行和发展模式,它具有较强的持续创新能力,能激发和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构建创新型企业评价指标体系有利于促使企业真正成为创新的主体,保证企业快速、健康、良性发展。本文在总结创新型企业定义和分析创新型企业的构成因素基础上,分别从技术、产品、市场、管理四个角度来构建创新型企业评价指标体系,并给出了评价标准和一种实用的评价方法。
关键词:
创新型企业 评价指标体系 构建 评价方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章亚南 宋华明 孙小勇
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准确把握创新型园区创建的进程、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提供对策和建议。文章概述了国内外创新型园区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现状,依据科技部提出的《创新型园区建设指南》建立了包括创新体系、创新要素聚集、创新效益、创新效率、园区总量指标在内的5个方面35个创新型园区的评价指标,并确定了各个指标的权重。文章最后建议,为推进创新型园区建设应该加强三方面工作即:吸引科学领军型人才加速园区创新实践有重大突破、激发园区创新活力、建立跨区域知识创新平台加速知识共享和知识资本增值。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创新园区 创新园建设 创新体系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惠宁 谢攀 霍丽
一、创新型城市的内涵及构成要素(一)创新型城市的内涵Maryann(1999)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加速进步和其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城市正面临着建立在知识基础上的新竞争。要适应这种竞争所提出的挑战,就必须变革传统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相安 赵柯然 程佳军 赵瑞芳
[目的/意义]对科技创新前沿的掌握和占领是在国家竞争中取得胜利的关键。[方法/过程]文章吸收借鉴已有情报方法体系中“依层次”“依过程”和“依对象”的经典建构思路,面向科技创新前沿的两大重点情报任务,探索数智技术在科技情报研究中的赋能方式,构建面向科技创新前沿的数智情报方法体系框架。[结果/结论]该方法体系由基础型的情报流程通用方法、集成型的情报任务专用方法和驱动型的情报数智赋能方法构成。其中,情报数智赋能方法描述了数智技术的赋能方式,包括赋能情报思维的“选择式”,赋能情报流程的“嵌入式”和赋能情报任务的“融合式”。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于喆 张义梁
笔者根据“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内涵,初步构建了国家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经测算得出1996年、2001年和2004年我国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在百分制下的得分分别为24.72分、39.36分和41.18分,而2003年日本和美国的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得分分别为57.12分和80.25分。
关键词:
自主 国家创新能力 指标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