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45)
2023(6419)
2022(5484)
2021(5163)
2020(4328)
2019(9870)
2018(9745)
2017(17720)
2016(9367)
2015(10223)
2014(9963)
2013(9259)
2012(8296)
2011(7470)
2010(7761)
2009(7111)
2008(6795)
2007(6077)
2006(5195)
2005(4525)
作者
(25142)
(21072)
(20864)
(19458)
(13438)
(10072)
(9344)
(8161)
(7925)
(7348)
(7206)
(6992)
(6760)
(6662)
(6333)
(6328)
(6269)
(6024)
(5966)
(5876)
(5106)
(5075)
(5013)
(4821)
(4751)
(4693)
(4658)
(4608)
(4205)
(4194)
学科
(36951)
经济(36905)
(33649)
管理(32588)
(30594)
企业(30594)
方法(18861)
数学(16370)
数学方法(15989)
技术(15128)
技术管理(11691)
中国(10144)
(9397)
业经(8818)
理论(7871)
(7065)
(6894)
(6424)
(6374)
农业(6095)
(5819)
地方(5763)
(5610)
金融(5610)
教学(5607)
(5574)
(5519)
银行(5509)
(5313)
(5222)
机构
大学(128031)
学院(126980)
管理(54750)
(51582)
经济(50618)
理学(48259)
理学院(47755)
管理学(46696)
管理学院(46449)
研究(39509)
中国(28399)
(25922)
科学(23773)
(21977)
中心(18644)
(18599)
(18349)
财经(17827)
业大(17601)
(17354)
(17322)
师范(17146)
研究所(16860)
(16301)
北京(16125)
经济学(15269)
商学(14979)
商学院(14817)
(14778)
(14275)
基金
项目(91380)
科学(75050)
研究(67862)
基金(67551)
(59370)
国家(58451)
科学基金(51623)
社会(44365)
社会科(42102)
社会科学(42091)
(37672)
基金项目(35582)
自然(33538)
教育(33039)
自然科(32914)
自然科学(32909)
自然科学基金(32342)
(31414)
资助(26774)
编号(26174)
(25841)
创新(22979)
成果(20856)
重点(20574)
(20164)
(19369)
课题(19031)
国家社会(18424)
教育部(17869)
(17638)
期刊
(54007)
经济(54007)
研究(35979)
中国(29337)
管理(24181)
教育(20392)
科学(18062)
学报(17212)
(15882)
(15747)
大学(13820)
技术(13667)
学学(12830)
农业(10955)
科技(9695)
业经(9053)
(8946)
金融(8946)
(8576)
经济研究(8563)
财经(8349)
技术经济(8237)
统计(7744)
(7272)
(6761)
问题(6488)
决策(6444)
(6373)
论坛(6373)
现代(5575)
共检索到1846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成思危  
自从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在2006年初召开科技大会,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目标以来,创新及创新型国家就成为热门的话题,各方面人士对创新提出了五花八门的定义,对建设创新型国家也是众说纷纭。我认为宏观层次上的创新型国家必须以微观层次上的学习型组织为基础,本文拟就这一观点进行初步的探讨。一、创新和学习,创新型国家和学习型组织创新是由英文 Innovation 一词翻译过来的,其字面意义就是引入新事物。目前我认为创新的基本定义是指引入或者产生某种新事物而造成有益的变化。创新的概念是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于1912年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来的,他认为创新是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新的组合,包括采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开辟新的原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滴石  华相纲  
学习型组织的目的是创新,其核心理念是企业员工的创新和成长、知识的传播与更新以及企业的发展和壮大。在项目管理组织机构的建设中创建全新的学习型和创新型组织刻不容缓。学习型和创新型理念正逐步渗透在项目管理的各个阶段,渗透到项目管理的每个环节。好的方法和理念通过相互学习进行推广,通过制度化进行落实。因此,建立健全的学习体系是学习型和创新型组织进行有效渗透和应用的保障。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梁阜  郝凤鑫  
在当前我国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创新毋庸置疑是组织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之一,组织创新归根结底是人的创新,员工的个体创新对组织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以政府与企业组织中具有典型意义的税务机关和软件企业为样本,通过对8个市(地)、县(区)税务机关和18家软件企业进行调查,收集、处理和分析了231名员工的资料,运用跨层次分析方法,研究了学习型组织形式、组织制度对员工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学习型组织对个体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且这种正向效应会受到组织制度的正向调节作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品媛  
不断创新是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 ,而建立学习型组织则是企业持续创新的基础。因此 ,以创新为核心竞争优势的企业 ,创建学习型组织是十分重要的。本文主要分析了学习型组织形成及其特征、学习型组织与培育企业核心优势的关系以及对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聂慧  杨辉华  
培养创新人才,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如何通过组建大学生创新团队来培养创新人才是当前高校的一项重要课题。文章通过对大学生创新团队与学习型组织关系的分析,得出学习型组织理论是指导大学生创新团队建设较为理想的理论。文章针对目前大学生创新团队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重点阐述了用学习型组织理论指导大学生创新团队建设的策略。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志宏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在知识经济时代,成功只代表着过去,能力代表着今天,学习力代表着未来。个人要成为学习者,企业要成为学习型组织,国家要成为学习型社会。新世纪企业领导的主要任务是领导企业的员工更好的学习,提高企业的学习能力,学习型组织的领导者也有了新的角色定位,领导者是设计师、仆人和教师。员工素质和水平提高了,领导的水平更应该提高,提高的一个主要途径就是提升学习力。一个具有学习能力的人,就是一个不断走向成功的人。21世纪成功的关键是要进行有效的学习,即爱学、会学才会赢。每家企业都会有不同的"学习途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林秀  
学习型组织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外部环境急剧变化情况下出现的一种新型组织形式。学习型组织提出的五项修炼提高了企业组织结构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增强了企业的应变能力,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论述了学习型组织的基本含义、特征和知识经济时代组织建立学习型组织的方法。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胡莹  
围绕学习型图书馆创建带来的组织重构,重点阐明了学习型图书馆管理创新面临的有利条件和困惑障碍,以及在现阶段管理创新要从管理理念、流程重组、组织再造三个方面寻求突破的观点。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宋琰纹  王益民  
学习型组织的提出和发展,是知识管理和知识创新的内在要求,是组织形式在科层制基础上的一种质的飞跃。因此就本质属性而言,学习型组织与科层制是不相容的。学习型组织构建的核心任务之一,就在于克服科层制在知识创新方面的内在缺陷。不断地消除这一不相容性,才能使组织更好地适应组织学习和知识管理的更高要求。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嵇小怡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传统高校学生管理模式逐渐暴露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校学生管理工作、学生工作者素质等方面的问题。笔者从“学习型组织”的视角出发,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建构围绕学生成才目标、充分发挥学校领导和教师作用、建立管理者终身学习机制、学生自主管理与开放管理相统一的新型学生管理模式。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赵健  
适应不断发展的教育改革需要,学校需要不断的组织创新和文化创新,来推动全体教师专长知识的有效积累和发展,成为一个真正的知识创新型组织。本文以知识的社会建构性为基础,论述了知识和学习对文化和实践境脉的依赖性,指出学习共同体为知识的社会性建构提供了有效的环境。由于组织和共同体的不同社会学意义,本文在比较了学习共同体和学习型组织的异同后,认为学习型组织通过建立有利于组织学习的制度环境,能够为孕育知识创新的学习共同体的产生创造条件。在正式组织中建立的学习型组织和非正式环境中培育的学习共同体的双重编织架构,构成了基于知识创新的学校组织发展策略。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刘刚   李伟伟  
在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构建与技术体系变革和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相适应的创新系统,是一国或地区保持国际竞争优势和实现赶超的关键因素。技术体系变革和技术经济范式转换涉及创新主体的跨学科、跨组织、跨产业和跨区域知识、技术重组和互补性创新。创新主体及其互动方式的多元化催生新型创新组织的涌现和发展,是创新系统演进的重要推动力量。与包括研究型大学、科研院所、工业实验室和企业研发机构在内的传统专业化创新组织相比,新型创新组织的功能边界跨越基础研究、应用开发和市场推广创新环节,属于政府主导的混合组织,兼具网络化和一体化特征。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协同效应和风险社会分摊机制,新型创新组织以应用为导向,推动了基础研究、应用开发、市场推广和规模生产创新循环的形成和发展,加速了技术体系变革和技术经济范式转换,是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国家或区域创新系统演进的新前沿。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于永达  韩振国  张洋  王晓雪  
作为公有制重要形式的国有企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而创新发展是国有企业在新时期发展的主要方向。本研究以北京汽车集团为案例分析国企的创新发展路径,北汽创新发展主要涉及管理、销售和生产三个领域,并建立在加强应用基础研究、融入创新系统以及改善人才体系三方面要素之上。总体来看,北汽创新发展体现为与外企合作基础上的学创型组织建设,并在实践中逐渐构建起学创型组织系统。最后,本研究探讨了创新型国家背景下政府支持与国企创新发展的关系,并对比了分合式和融合式学创型组织建设的特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