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959)
- 2023(18288)
- 2022(15655)
- 2021(14490)
- 2020(12397)
- 2019(28398)
- 2018(28067)
- 2017(54944)
- 2016(29481)
- 2015(32593)
- 2014(32049)
- 2013(31669)
- 2012(28855)
- 2011(25616)
- 2010(25416)
- 2009(23600)
- 2008(23484)
- 2007(20700)
- 2006(18081)
- 2005(15891)
- 学科
- 济(123994)
- 经济(123864)
- 业(109378)
- 管理(99879)
- 企(98346)
- 企业(98346)
- 方法(60477)
- 数学(50304)
- 数学方法(49733)
- 财(38978)
- 农(35527)
- 业经(35238)
- 中国(29460)
- 务(28704)
- 财务(28635)
- 财务管理(28590)
- 企业财务(27288)
- 农业(24761)
- 制(24173)
- 技术(23615)
- 地方(22334)
- 理论(21958)
- 学(21920)
- 贸(20781)
- 贸易(20768)
- 和(20416)
- 易(20099)
- 划(19354)
- 策(18314)
- 体(18087)
- 机构
- 学院(416800)
- 大学(414512)
- 管理(172652)
- 济(169978)
- 经济(166599)
- 理学(150058)
- 理学院(148534)
- 管理学(146088)
- 管理学院(145323)
- 研究(128330)
- 中国(98763)
- 京(86472)
- 财(79795)
- 科学(77840)
- 农(65150)
- 财经(64679)
- 所(62383)
- 江(60755)
- 业大(60501)
- 中心(59089)
- 经(58986)
- 研究所(56427)
- 北京(53882)
- 经济学(51235)
- 农业(50916)
- 范(50667)
- 师范(50169)
- 州(48858)
- 财经大学(48201)
- 商学(47198)
- 基金
- 项目(283760)
- 科学(225863)
- 基金(208646)
- 研究(208099)
- 家(180103)
- 国家(178562)
- 科学基金(156653)
- 社会(133408)
- 社会科(126658)
- 社会科学(126628)
- 省(110995)
- 基金项目(110745)
- 自然(102254)
- 自然科(99998)
- 自然科学(99977)
- 自然科学基金(98284)
- 教育(95583)
- 划(92065)
- 资助(86162)
- 编号(83817)
- 成果(66103)
- 部(62997)
- 重点(62518)
- 创(62179)
- 发(59481)
- 创新(57422)
- 课题(56543)
- 国家社会(55015)
- 教育部(54693)
- 科研(54208)
- 期刊
- 济(183088)
- 经济(183088)
- 研究(118274)
- 中国(73807)
- 管理(67678)
- 财(65223)
- 学报(60872)
- 农(59029)
- 科学(57956)
- 大学(47674)
- 学学(45152)
- 农业(40852)
- 教育(40629)
- 技术(38462)
- 融(35610)
- 金融(35610)
- 业经(32396)
- 财经(32374)
- 经济研究(28844)
- 经(27727)
- 问题(23887)
- 业(23252)
- 技术经济(22574)
- 科技(19987)
- 统计(19759)
- 商业(19745)
- 现代(19666)
- 财会(19536)
- 理论(19367)
- 策(18895)
共检索到5991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段伟宇 师萍 陶建宏
基于沪深上市的创新型企业2008~2010年的经验数据,以因子分析法所计算的企业成长性综合指数衡量创新型企业成长性,运用平衡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与股权性质三个股权结构维度对创新型企业成长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股权集中度与企业成长性显著负相关,股权制衡度与企业成长性显著正相关,第一大股东性质为非国有股的企业成长性要显著好于第一大股东性质为国有股的企业成长性。并从改善和优化股权结构视角来推动创新型企业持续成长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创新型企业 股权结构 成长性
[期刊] 预测
[作者]
段伟宇 师萍 陶建宏
本文基于2008~2010年沪深上市创新型企业的经验数据,以因子分析法所计算的企业成长性综合指数来衡量创新型企业成长性,运用平衡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债务结构(债务比例、债务期限、债务来源)对创新型企业成长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债务比例、短期债务、商业信用及银行借款均与企业成长性显著负相关;而长期债务与企业成长性显著正相关。创新型企业债务结构的不平衡与不合理,是导致债务融资对企业成长性产生整体消极效应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创新型企业 债务结构 成长性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正林 魏美婷 石晨萱
选取2009—2017年创业板上市企业数据作为样本,研究IPO超募融资对企业成长性的影响以及股权结构在两者之间所起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表明:IPO超募融资与企业成长性间呈正U型关系。股权集中度弱化了IPO超募融资与企业成长性之间的关系,股权制衡度强化了IPO超募融资与企业成长性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在非国有企业中,这一关系显著。对国有企业而言,股权制衡度调节作用下,IPO超募融资与企业成长性间关系翻转为倒U型关系。不同行业性质和企业规模中,IPO超募融资对企业成长性作用的临界点表现出一定的异质性。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玉来
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和风险承担能力限制,相对于大企业其融资结构对成长性的影响更显著。本文利用中西部132家中小企业面板数据,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检验了债务水平、债务期限和融资来源结构对企业成长性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债务水平和短期债务只在分行业时才表现出与企业成长的相关性,在利率敏感型行业呈负相关,在成长性产业表现为正相关;长期债务在全样本有显著负向影响,融资来源对中小企业成长性受不同来源的融资成本的影响较大;与大企业相比,融资结构对中小企业的影响在统计上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邓超 张恩道 樊步青 许志勇
本文基于相关文件设定的标准,从新三板企业中筛选出358家中小创新型企业样本,基于样本企业2012-2017年的面板数据构建动态空间自回归模型实证检验政府补贴、股权结构对中小创新型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并基于企业的异质性特征使用动态系统GMM模型对各类企业进行了分类回归。研究结果显示:(1)我国中小创新型企业经营状况存在显著的行业及地区层面的空间集聚特征;政府补贴总体上显著促进了中小创新型企业经营状况的改进;大股东持股比例提高有助于支持中小创新型企业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股权集中还促进了企业获取更多的政府补贴;但股权制衡不利于提高企业经营绩效。(2)政府补贴和股权结构对中小创新型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存在较为明显的异质性特征,从行业、研发强度、地区维度均表现出不同的影响效果。(3)较高的资本周转效率和资产负债比有助于提升企业盈利能力,资金成本则显著抑制了企业经营绩效改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周浩荣
本文研究了私募股权投资在提升企业价值、促进企业成长等方面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私募投资企业与其成长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私募投资可以优化股权结构,对公司的成长有积极的作用,私募持股比例与企业成长性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私募派驻董事比私募未派驻董事的企业更具有成长性;私募股权投资企业政府背景与企业成长能力显著相关。
关键词:
私募股权投资 成长性 股权结构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卢相君
文章以吉林省沪深两市A股25家上市公司2008—2010年数据为样本,运用因子分析法建立了企业成长性综合评价模型,认为企业的成长能力评价体系主要由企业的发展能力、盈利能力、资产使用效率和财务安全四个方面构成。按照研究样本市净率将样本公司分为两组,对模型进行描述性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证明该评价体系是有效的,并依据综合评价结果初步给出了研究样本的成长性排序。
关键词:
成长性 因子分析 评价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陈晓红 周颖 佘坚
评价分析中小企业的成长性有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从各个角度来评价其成长能力。本文以中小上市公司为样本,在已有的较为成熟的指标体系中加入市场风险的在险价值因素,并通过实证研究对考虑市场风险因素与未考虑市场风险因素两个排名作有效性检验及比较分析,得出考虑市场风险因素的排名结果更为有效。以不同公司作为样本对成长性排名与市场风险做回归分析,发现对总体样本而言,成长性排名与市场风险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关键词:
中小企业 成长性 CVaR 市场风险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谭庆美 吴金克
本文以中小企业板上市企业2004-2009年数据为基础,以资产市值账面比衡量企业成长性,分析了我国中小上市企业资本结构和股权结构对成长性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资产负债率和长期负债率均对成长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意味着较高的负债能降低外部权益成本,有利于中小上市企业的成长。成长性与股权集中度显著正相关,表明股权集中有利于股东对管理层进行监督,降低代理成本并能促进中小上市企业成长。管理层持股比重的改变对中小上市企业的成长性无显著影响。
关键词:
中小企业 资本结构 股权结构 成长性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孙慧 陈传兴
并购交易由于具有帮助企业快速扩大规模、进入新领域等优势,越来越受到我国企业的青睐,与此同时,我国并购市场的高溢价现象也引起了学术界广泛关注。本文以非国有企业作为研究样本,从主并企业自身出发,基于2012-2017年A股市场上发生的并购交易数据,实证研究表明:企业成长性与并购溢价水平正相关,股权集中度对这一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同时股权集中度与并购溢价总体呈U型关系。
关键词:
主并企业 成长性 股权集中度 并购溢价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杜媛
伴随我国监管部门允许拟上市公司以双重股权结构在科创板上市,双重股权结构利弊共存的“双刃剑”特征引发了学界的广泛讨论,而何种企业适合选择双重股权结构的问题也成为监管部门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以1991—2019年赴美上市的中概股双重股权公司为样本,检验高成长性企业在IPO时是否适合选择双重股权结构。通过非参数检验和大样本实证检验等多种方法发现,高成长性企业更易选择双重股权结构,尤其是在创始股东具有较高异质性资源或企业面临较多市场机遇的情况下。从选择结果看,双重股权公司内外部股东的价值并不一致,高成长性企业选择双重股权结构后更有助于企业绩效改善,但却未能有效促进外部股东价值提升。进一步研究其可能的原因发现,创始股东自身投入的物质资本越多、两权分离度越低时,越有助于促进高成长性双重股权公司实现外部股东价值。由此,本文提出,出于对异质性资源的保护、对控制权被稀释的担忧,结合外部股东的支持,高成长性企业的创始股东更偏好于选择双重股权结构。对监管部门而言,可将企业的成长性、创始股东的两权分离度及其已投入资本占比结合起来考虑,以判断拟上市公司是否适合使用双重股权结构。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余劲松 罗雪祝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深化和发展,引入私募股权投资已成为我国企业的主要融资方式之一,因此研究私募股权投资对企业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微观视角考察私募股权投资对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的影响,研究发现尽管总体来看私募股权投资对企业成长性没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国营基金和外资独营基金与企业的成长能力显著正相关,而民营基金对企业成长能力的提高相对较低。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应积极引进外资基金,并正确引导民营基金,使之有效地参与到企业的管理之中。
关键词:
私募股权投资 上市公司 成长性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余劲松 罗雪祝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深化和发展,引入私募股权投资已成为我国企业的主要融资方式之一,因此研究私募股权投资对企业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微观视角考察私募股权投资对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的影响,研究发现尽管总体来看私募股权投资对企业成长性没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国营基金和外资独营基金与企业的成长能力显著正相关,而民营基金对企业成长能力的提高相对较低。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应积极引进外资基金,并正确引导民营基金,使之有效地参与到企业的管理之中。
关键词:
私募股权投资 上市公司 成长性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林 万攀兵 许莹盈
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内部怎样的股权结构最能激励企业通过创新获得竞争力?为此,本文运用精确断点回归方法检验了混合所有制企业的终极控制权性质及控制地位突变对创新的动态影响。在"熊彼特假说"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终极控制权与企业规模对创新的交互效应。结果表明:(1)对于全体混合所有制企业,国有资本的终极控制权在平均意义上对企业创新不具有显著影响。(2)一旦区分企业规模,国有资本的终极控制权更有利于推动大型企业创新。对于规模小的混合所有制企业,非国有资本取得终极控制权反而更有利于创新。(3)对于国有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国有资本终极控制地位的强化并不能进一步激励企业的创新行为。本文的主要政策含义是:党中央、国务院一直以来坚持的"抓大放小"国有企业改革战略具有较强的前瞻性与科学性,应予以坚持并在国有企业改革的其他领域继续推行。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郭冰 刘坤
股权结构是治理结构的基础,激励约束机制是治理机制的核心,股权结构与激励约束机制构成完整的公司治理体系。以沪深主板A股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主成分分析分别构建激励机制、约束机制综合指数,研究股权结构、激励约束机制对企业效率的影响,考察股权结构、激励机制、约束机制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结论有:第一,股权结构与企业效率显著正相关;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均促进企业效率的提升;与约束机制相比,激励机制的作用更显著。第二,激励机制中CEO持股比例、高管—员工薪酬差距均与企业效率显著正相关;约束机制中股权集中度与企业效率显著正相关,独立董事比例与企业效率显著负相关。第三,将股权结构、激励机制、约束机制联合考察,激励机制与股权结构、约束机制与股权结构均存在替代效应;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存在互补效应。研究表明,目前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的国有股比例与非国有股比例已达到相对均衡状态,企业效率提升的重点应由股权结构的优化转向治理机制的建设。
关键词:
股权结构 激励机制 约束机制 企业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创业板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对成长性的影响研究——基于股权结构的调节作用
研发投入、股权结构与公司成长性——基于新三板挂牌公司的实证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现金持有量关系的实证检验
资本结构、资产结构、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沪深上市公司普通机械制造业板块的研究
股权网络结构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基于知识溢出效应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
管理者MBA教育与公司资本结构决策关系研究——基于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检验
创新型企业股权结构与盈余操纵关系研究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成长性关系的实证研究
股权结构与股权代理成本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2011年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
股权质押与盈余管理的关系研究——基于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实证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