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09)
2023(10393)
2022(8770)
2021(7963)
2020(6509)
2019(14930)
2018(14843)
2017(26367)
2016(14841)
2015(16119)
2014(16257)
2013(15154)
2012(13477)
2011(12056)
2010(12396)
2009(11620)
2008(11559)
2007(10394)
2006(9355)
2005(8437)
作者
(39263)
(33138)
(32863)
(31246)
(20835)
(15836)
(14897)
(12678)
(12582)
(11798)
(11300)
(11142)
(10811)
(10549)
(10339)
(10099)
(9901)
(9667)
(9458)
(9436)
(8531)
(8110)
(7833)
(7559)
(7506)
(7454)
(7399)
(7267)
(6724)
(6456)
学科
管理(52693)
(49134)
经济(49057)
(47654)
(43310)
企业(43310)
方法(18127)
(17778)
(17188)
技术(16868)
中国(16577)
数学(14971)
数学方法(14705)
业经(14610)
(13892)
(12540)
技术管理(12202)
理论(11568)
体制(10645)
(10425)
银行(10408)
(10179)
财务(10152)
财务管理(10125)
(9976)
(9758)
企业财务(9656)
地方(9655)
(9534)
金融(9532)
机构
学院(197436)
大学(196208)
(78485)
管理(77510)
经济(76659)
理学(66005)
研究(65811)
理学院(65317)
管理学(64356)
管理学院(63964)
中国(49500)
(41209)
(40891)
科学(37910)
(32262)
(31787)
财经(30648)
中心(29934)
研究所(28319)
(28163)
(27641)
(26558)
业大(26413)
师范(26314)
北京(26032)
(24929)
(24831)
经济学(23306)
技术(23225)
财经大学(22508)
基金
项目(131591)
科学(104906)
研究(101917)
基金(92407)
(79514)
国家(78783)
科学基金(68706)
社会(64481)
社会科(61104)
社会科学(61091)
(54853)
教育(49555)
基金项目(48876)
(44948)
自然(42086)
编号(41219)
自然科(41143)
自然科学(41132)
自然科学基金(40411)
资助(35726)
成果(34367)
(33414)
课题(31263)
(30794)
重点(30389)
创新(30236)
(29164)
(28427)
国家社会(26306)
(25695)
期刊
(91803)
经济(91803)
研究(63568)
中国(52155)
教育(35826)
(34068)
管理(33249)
学报(26266)
科学(25858)
(25539)
技术(21425)
大学(21377)
学学(19561)
(18652)
金融(18652)
农业(16952)
财经(15569)
业经(14736)
经济研究(13927)
(13473)
科技(12157)
职业(11489)
问题(10756)
技术经济(10557)
(10066)
(9849)
论坛(9849)
(9293)
会计(8947)
财会(8896)
共检索到3114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田建荣  
培养创新型人才,离不开对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长期以来,高校关于科研评价似乎有了固定的模式和客观的评价指标体系,大家也都能主动去遵循。但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如何对教育教学进行评价?如何以"育人"为中心促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献君  
教育教学是一个系统、整体,由多个环节组成,缺少其中一个环节,教育教学都难以取得好的效果,教育质量难以保证。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需要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打破旧的教学体系、重建人才培养新体系,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赵蒙成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当今大学的核心任务之一,而考试是教学过程的必要环节,理应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然而,当前大学的考试不仅未能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反而起到了阻碍作用。大学的考试存在哪些弊端?要克服这些缺陷,可以采用哪些可操作性的策略?考试的管理制度又应该进行怎样的变革?这是我们必须客观面对和重点解决的问题。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骆四铭  
学科制度促成了人才培养的制度化,同时也制约和束缚了人才培养的创造性和灵活性。学科制度的刚性及其局限所导致的学科和人才培养危机,要求从学科制度理念和学科组织上进行创新,唯有如此,才能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上取得突破,提高所培养的人才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胡建华  
培养人才的大规模、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基本内涵之一。近1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迅速发展,为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目标的确立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但人才的高水平、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对于人才培养的根本要求所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需进一步重视人才培养理念的不断更新,人才培养结构的不断协调,人才培养制度的不断改革。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姚期智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科教兴国的核心在于人才战略,人才战略的核心则在于创新型学术人才培养。就计算机学科而言,我国本科教育水平与世界顶尖大学还有相当的差距,主要表现在:课程的前沿性与深度不足,缺乏培养创新型学术人才的良好学术环境和氛围,毕业生的工程能力强而深度学术思维能力弱。在中国应该如何培养创新型学术人才?我们认为,精英教育要从本科开始。本科阶段是世界观、方法论、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成型的重要时期,对于学术人才而言将决定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徐颖  
高职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任务。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特别是国家实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后,高职院校必须要审时度势,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角度出发,以加大教育革新为突破口,推动高职教育实现新跨越和新发展。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胡建华  
当许多国家的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或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文凭成为人们在现代社会中发展所必须的"通行证"时,大学对于个人、社会的作用日趋重要。作为贡献知识、培养人才的主要场所,现代大学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倍受各界关注,这既是一个实践问题,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旭辉  伍虹儒  
文章在对当前高校教学考试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它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消极影响。针对高校教学考试存在的问题,提出高校教学考试应遵循的原则,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高校教学考试改革的重点。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韦成龙  刘绍勤  张斌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李绍华,李守田  
全国人大九届一次会议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正式设了劳动与社会保障部以及年内新一轮医改方案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然而,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也摆在我们面前,由于医疗保险专业人才的缺乏,已经对新型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产生了严重影响,加快医疗保险专业人才的培养势在必行。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阎光才  
通过对我国高校毕业生5万份样本的大范围调查表明: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与毕业生岗位能力需求间还存在明显的差距。态度与责任心等非正式能力严重不足,问题解决能力、书写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通识素养与技能较为薄弱。因此,有必要全面反思目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与制度,有针对性地开展系列教育与教学改革。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黄德宽  
大学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能否发挥其“首要的社会职能”并体现其“根本的社会价值”,取决于大学能否培养数以万计的高质量创新人才。创新人才培养是世界高等教育面临的共同课题,而我国高校在这方面尤其面临着艰巨的任务。我国不同层次的高等学校,尽管承担的任务、办学水平和质量有所差别。但是却存在着许多相似的问题。比如,科技创新能力普遍较弱.科研水平和成果还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虽然近年来各高校进行过多种尝试,但是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培养的效果普遍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马陆亭  
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是两个直逼症结核心的议题,关乎学术创新环境和教育教学质量。但是,也存在这么一种倾向:好像谈论制度建设就只有学术自由和教授治校,而涉及人才培养就只是教学方法。虽有一定道理但不够全面。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造就人才,包括学生和教师的专业发展,制度建设要为人才培养和学术创新服务,而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单长河  
深化教育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目标和新任务,也是在经济进入新常态下社会对于人才培养的认识与要求,人才培养已经从规模扩大转变为教育内涵式发展模式,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创新人才培养将是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与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