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09)
- 2023(6519)
- 2022(5443)
- 2021(5063)
- 2020(3886)
- 2019(8750)
- 2018(8788)
- 2017(14936)
- 2016(8072)
- 2015(8920)
- 2014(8866)
- 2013(7958)
- 2012(7096)
- 2011(6202)
- 2010(6466)
- 2009(5644)
- 2008(5491)
- 2007(4971)
- 2006(4357)
- 2005(3818)
- 学科
- 管理(30896)
- 业(27354)
- 企(24882)
- 企业(24882)
- 济(21645)
- 经济(21626)
- 技术(14772)
- 技术管理(11336)
- 环境(9601)
- 理论(8855)
- 中国(8653)
- 教学(8475)
- 划(7820)
- 农(7466)
- 方法(7311)
- 业经(7129)
- 教育(6920)
- 财(5917)
- 学法(5763)
- 教学法(5763)
- 制(5416)
- 地方(5369)
- 数学(5317)
- 数学方法(5204)
- 学理(4994)
- 学理论(4994)
- 学(4883)
- 农业(4861)
- 和(4746)
- 规划(4687)
- 机构
- 学院(105225)
- 大学(101337)
- 管理(40537)
- 济(36572)
- 经济(35491)
- 理学(34742)
- 理学院(34405)
- 管理学(33798)
- 管理学院(33603)
- 研究(31616)
- 中国(22886)
- 京(20936)
- 科学(19003)
- 江(17734)
- 财(16456)
- 技术(16150)
- 中心(15381)
- 范(15362)
- 师范(15164)
- 州(14314)
- 所(14260)
- 业大(14091)
- 职业(13621)
- 农(13594)
- 北京(13149)
- 研究所(12917)
- 财经(12776)
- 院(12332)
- 师范大学(11678)
- 经(11539)
- 基金
- 项目(72869)
- 研究(58748)
- 科学(57691)
- 基金(48666)
- 家(41655)
- 国家(41219)
- 科学基金(36492)
- 社会(35224)
- 社会科(33244)
- 社会科学(33237)
- 省(32974)
- 教育(29996)
- 基金项目(26209)
- 划(26105)
- 编号(24447)
- 创(22356)
- 自然(22222)
- 自然科(21723)
- 自然科学(21717)
- 自然科学基金(21345)
- 创新(19662)
- 成果(19509)
- 课题(19091)
- 资助(17822)
- 重点(16875)
- 发(16210)
- 年(16031)
- 规划(15242)
- 部(15203)
- 制(15039)
共检索到1615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敏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主题,创新能力成为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关键竞争因素,实现创新的根本在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培养创新型人才成为教育的关键。创新型人才培养环境的建设形成,成为现代社会创新教育环境研究的重点。本文在分析创新型人才内涵和基本特征的基础上,阐述了创新型人才培养环境的构建措施以及应当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创新型人才 培养环境 创新教育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杨冰 谢飞雁 杨积堂
以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为例,围绕着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系统化设计了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创新为导向,实现其个性发展的经管类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了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课内外有机结合、产学相互融通的教学体系,推动地方高校实践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关键词:
地方高校 实践创新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姚期智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科教兴国的核心在于人才战略,人才战略的核心则在于创新型学术人才培养。就计算机学科而言,我国本科教育水平与世界顶尖大学还有相当的差距,主要表现在:课程的前沿性与深度不足,缺乏培养创新型学术人才的良好学术环境和氛围,毕业生的工程能力强而深度学术思维能力弱。在中国应该如何培养创新型学术人才?我们认为,精英教育要从本科开始。本科阶段是世界观、方法论、价值观和思维方式成型的重要时期,对于学术人才而言将决定其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放平
目前,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中,加强实践教学越来越受到高度的关注。教育部、财政部年初启动的"质量工程",把加强实践教学工作摆在了突出的位置,并对今后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新的要求。从湖南高等教育的实际出发,笔者认为当前应重点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冯华 汪娟
本文通过分析新升本科院校现有实践教学模式的不足,结合新升本科院校的实践教学规律,提出构建一套包含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方法、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实践教学环境、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适合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会计实践教学模式。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唐树戈 郑其格 冯小佳
创新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深化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沈阳农业大学立足地方院校办学特点,满足辽宁地区对化学专业创新人才的需求,不断完善大学化学课程体系,整合课程资源,调整实践教学体系,把创新教育融合到化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构建化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教学实践证明,该人才培养模式可显著提高化学专业大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创新实践能力,对其他专业的创新人才培养有示范意义和推广价值。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汤飞飞
我国在进一步推进贫困地区扶贫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提出"智志双扶"的理念,随着"智志双扶"工作的深入开展,职业教育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也逐渐体现出来,因此,培养高职创新型人才能够助力"智志双扶"的相关工作。文章论述了高职创新型人才培养助力"智志双扶"的内涵及意义,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相对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
高职 创新型人才 “智志双扶” 实践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波 周朋红
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误区,紧扣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和内在要求,以山东职业学院为例,阐述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个性培养与共性培养相补充的多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并分析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机制建设的保障作用。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创新 人才培养 体系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李向玉 徐前权 胡艳华
案例教学是提高课堂讲授效果的有效方式之一,在高校公共课教学中被广泛采用。通过典型案例的剖析,可以让大学生理解道德修养在个人成长中的重要作用,能够正确看待和理性分析社会问题,掌握学习、生活以及工作后的常见纠纷处理方法。在轻松愉悦的学习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目前案例教学在案例来源归纳、社会热点问题剖析、人才培养机制创新等方面存在不足之处。因此,应统筹校内外资源,通过开发建设案例数据库、培养双师型优秀师资队伍和实现授课师资队伍跨院系流动等方式逐步解决。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贺 刘月学 叶雪凌 王春夏 李天来 冯辉
目前全国高等农业院校园艺专业培养存在人才培养模式趋同与流俗、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和综合性、亟待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与水平,仍延续单一、死板的教学模式与方法、缺失健全的考核体系制度和激励机制等问题,结合园艺专业的教学实践,提出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设立研究创新型人才培养方向,全面修订培养计划和教学大纲,引入导师制形成个性化培养方案,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项目,改革创新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全面加强实验实践条件建设,构建能切实提高园艺专业教学质量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陆刚 孙宇博 卢明银 韩可琦
根据工业工程持续不断创新以及培养具有开拓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目标的要求,通过对毕业设计与创新能力培养关系的分析,认为毕业设计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此基础上,系统地探讨了工业工程本科毕业设计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过程、模式及其特点,详细讨论了工业工程毕业设计实习、选题、论文撰写检查、论文答辩、论文成果反馈等诸多环节的做法和要点,最后结合工业工程本科毕业设计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成果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工业工程学生 毕业设计 创新型人才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晓晴
创新型人才培养是高校创业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同时,高校开展创新型人才培养也是知识经济时代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对高校提出的战略要求,是高等教育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高校应该正确认识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紧迫性,努力在人才培养观念、培养模式、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等方面进行创新,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
高校 创新型人才 人才培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玉静
十八大提出,要将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长期以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低,主要从事低附加值的劳动力密集型生产,是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根据德勤公司发布的《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在影响制造业竞争力的各项指标上,中国的"人才驱动创新"这一指标仅为5.89,远远落后于德国(9.47)、美国(8.94)、日本(8.14)等发达国家。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制造2025"把创新驱动作为我国制造业未来发展的根本原则。根据这一规划,增强产品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谢建平 蒋雍君
文章借鉴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的精髓,结合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陶瓷艺术设计专业在培养传统手工艺行业人才培养模式上,实施"卓越技师"人才培养的具体实践,阐述"双元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创新;并总结了"双元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包括校企合作创新、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模式的创新、学生就业创新。
关键词:
双元双创 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 实践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戚业国
当今时代,大学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关键作用备受瞩目。为推动我国大学创新人才的培养,近年来各种举措不断推出,大量的投入、各类"工程"都在实施中。这更需要我们冷静思考,创新人才培养除了不断增加投入外,还需要做什么?影响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问题究竟有哪些?本文就我国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一些现实矛盾,从社会学视角提出实践反思。一、大学文化:传统精神与现代躯壳的纠结创新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一种研究积累,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大学创新人才的培养,最主要是通过大学形成的创新文化实现的:大学提供的年轻人没有约束地思考、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