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948)
2023(16810)
2022(14016)
2021(13021)
2020(10903)
2019(24569)
2018(24459)
2017(46674)
2016(25651)
2015(28622)
2014(27858)
2013(27266)
2012(24611)
2011(22128)
2010(21956)
2009(20101)
2008(19406)
2007(17052)
2006(14744)
2005(12763)
作者
(73413)
(61040)
(60803)
(57557)
(38869)
(29406)
(27241)
(23928)
(23132)
(21536)
(20581)
(20543)
(19448)
(19208)
(18775)
(18663)
(18401)
(18192)
(17519)
(17450)
(15313)
(14857)
(14824)
(13919)
(13711)
(13567)
(13536)
(13440)
(12218)
(12089)
学科
(96495)
经济(96386)
管理(75852)
(73771)
(61893)
企业(61893)
方法(43417)
数学(36789)
数学方法(36413)
中国(27399)
(27341)
(25100)
业经(23869)
(21497)
技术(20789)
地方(19434)
(19184)
贸易(19172)
(18638)
农业(18517)
(18127)
理论(17062)
(15832)
银行(15764)
(15740)
财务(15669)
财务管理(15645)
(15600)
金融(15599)
(15498)
机构
大学(355129)
学院(352912)
管理(141388)
(138764)
经济(135858)
理学(123397)
理学院(122041)
管理学(119938)
管理学院(119316)
研究(118246)
中国(86907)
(75512)
科学(75369)
(62596)
(61756)
(59172)
业大(57265)
研究所(54488)
中心(53200)
(50612)
财经(49844)
农业(49411)
北京(47092)
(45734)
(45464)
师范(45198)
(43022)
(41268)
经济学(40983)
技术(37400)
基金
项目(249006)
科学(195282)
基金(180316)
研究(178426)
(159240)
国家(157896)
科学基金(135186)
社会(112616)
社会科(106699)
社会科学(106672)
(98058)
基金项目(96672)
自然(89307)
自然科(87269)
自然科学(87243)
自然科学基金(85702)
(82728)
教育(81395)
资助(72536)
编号(71903)
成果(57164)
重点(55694)
(55480)
(53724)
(52896)
创新(51165)
课题(49465)
科研(47534)
国家社会(46206)
计划(45918)
期刊
(147134)
经济(147134)
研究(100539)
中国(66978)
学报(61624)
(56534)
科学(54523)
管理(51711)
大学(45978)
(45922)
学学(43393)
教育(39568)
农业(38898)
(29252)
金融(29252)
技术(29110)
业经(25206)
经济研究(24002)
财经(23553)
(21159)
(20135)
科技(19821)
问题(19554)
图书(18222)
(17379)
技术经济(16898)
理论(16301)
业大(16277)
商业(16091)
现代(15638)
共检索到5064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徐晨  吕萍  
本文在回顾创新国际化文献的基础上,以北京地区ICT产业和机械制造产业的259家企业为例,针对海外制造、海外独立研发机构、海外合作创新等不同形式的创新国际化行为对创新绩效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并考察了企业内部研发对创新国际化行为与创新绩效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表明,海外制造对国内最新的创新成果具有显著影响,海外合作创新对全球最新的创新成果具有显著影响;内部研发对不同形式的创新国际化行为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均有调节作用,但程度不同。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高照军  蒋耘莛  
知识获取过程中的投机性学习是影响创新绩效的关键因素之一,但却被以往研究所忽略。本文以开放式创新为视角,结合组织学习、国际化理论,阐述了企业投机性学习影响创新绩效的机制;选取高新技术企业,运用普通线性回归与泊松回归检验了理论假设。研究发现,内向型创新模式,包括从国外、国内引进技术都能够提高创新绩效,但是国际化程度负向调节上述关系,投机性学习对内向型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也起着负向调节作用。本文研究结论有利于开放式创新能力及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静玉  王元月  
为了拓展传统资源观和组织学习理论关于国际化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理论认知,文章在理论上推断了企业国际化行为影响创新绩效的中间机制,从"线性"和"非线性"两个维度考察国际化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并基于174家制造业上市公司2007-2016年间的国际化程度和创新绩效数据,实证检验了国际化行为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直接关系。研究发现:一是企业国际化行为通过规模溢出、生产溢出、国际合作和创新能力溢出四个途径影响其创新绩效,二者之间不仅存在正向或者负向的简单线性关系,还存在U型或S型等非线性关系;二是全样本下的企业国际化水平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将推动企业创新绩效水平显著上升0.128个百分点。国际化行为与企业创新绩效的S型关系假设也得到验证;三是作为两个中间调节变量,企业规模和产权属性在企业国际化学习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子彪  王楠  孙可远  
利用2014—2016年879家高新技术企业相关数据,针对企业多种国际化行为对创新绩效的影响进行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并突破传统资源观和学习观,验证企业吸收能力在国际化行为与创新绩效间的中介作用及研发投入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国际化行为显著促进企业创新绩效提升,其中海外人才促进效果最强,海外出口次之,海外研发最弱。2.企业吸收能力在部分国际化行为与创新绩效间存在中介作用。3.研发投入在不同国际化行为与吸收能力间均存在调节作用,效果不同。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军伟  刘华  
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跨国创业能够有效克服因内部知识资源欠缺及外部合法性不足而形成的“双重劣势”,进而提升国际化创新绩效。文章基于国际创业理论,通过对18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实证调查,深入探讨了科技型中小企业跨国创业导向对国际化创新绩效影响机制。研究发现,跨国创业导向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国际化创新绩效有正向促进作用,高管知识吸收能力有助于强化跨国创业导向与国际化创新绩效的关系;企业创新氛围对跨国创业导向和国际化创新绩效能够产生积极影响,创新氛围越浓厚,跨国创业导向对国际化创新绩效的影响效果就越明显。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军伟  刘华  
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跨国创业能够有效克服因内部知识资源欠缺及外部合法性不足而形成的“双重劣势”,进而提升国际化创新绩效。文章基于国际创业理论,通过对18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实证调查,深入探讨了科技型中小企业跨国创业导向对国际化创新绩效影响机制。研究发现,跨国创业导向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国际化创新绩效有正向促进作用,高管知识吸收能力有助于强化跨国创业导向与国际化创新绩效的关系;企业创新氛围对跨国创业导向和国际化创新绩效能够产生积极影响,创新氛围越浓厚,跨国创业导向对国际化创新绩效的影响效果就越明显。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温科   李常洪   曾建丽  
数字化转型不仅改变了国际创新网络的创新分工,也影响了企业研发国际化战略的价值布局,是企业创新的主要动力来源。以2006—2021年的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实证分析了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研发国际化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有利于促进企业展开研发国际化;数字化转型有助于释放研发国际化对企业创新绩效的积极作用;研发国际化战略布局的多元化更有利于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异质性分析中,研发国际化对国有企业、高技术产业样本企业及低创新资源城市样本企业的创新绩效展现出更强的提升效应;环境不确定性、供应链集中度在研发国际化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中具有正向调节作用,而分析师关注则具有负向调节作用。研究结论对于深入推进产业数字化,营造繁荣有序的产业国际协同创新生态,构建具有抗冲击能力、较强韧性的国际创新网络,发挥数字化转型在研发国际化与企业创新间的积极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晓燕  俞峰  钟昌标  
文章基于"政治关联"视角,以新产品销售作为企业创新绩效的代理指标,利用20082011年中国科技部400多家创新企业数据库的数据,考察企业与政府建立政治关系对企业海外研发战略的影响及机制。双向固定效应的估计结果表明:政治关联能够补偿国内企业的国际化研发成本,利于其通过海外研发提高企业创新绩效。研究发现:(1)政治关联企业更倾向于通过科学技术导向的海外研发促进创新绩效;(2)非政治关联企业更倾向于通过市场技术导向的海外研发促进创新绩效。研究结果对理解当前中国企业研发国际化的现象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晓燕  俞峰  钟昌标  
文章基于"政治关联"视角,以新产品销售作为企业创新绩效的代理指标,利用2008~2011年中国科技部400多家创新企业数据库的数据,考察企业与政府建立政治关系对企业海外研发战略的影响及机制。双向固定效应的估计结果表明:政治关联能够补偿国内企业的国际化研发成本,利于其通过海外研发提高企业创新绩效。研究发现:(1)政治关联企业更倾向于通过科学技术导向的海外研发促进创新绩效;(2)非政治关联企业更倾向于通过市场技术导向的海外研发促进创新绩效。研究结果对理解当前中国企业研发国际化的现象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丁潇君  杨秀智  徐磊  
选取2008年至2017年沪深上市A股企业样本,实证分析了国际化董事会、研发操纵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回归结果显示:(1)国际化董事会能够助力企业提升创新绩效;(2)研发操纵会给企业创新绩效带来消极影响,国际化董事的加盟不仅有助于遏制企业研发操纵行为,而且国际化董事占比越大,对企业研发操纵行为的抑制效果越好,从而最终达到改善企业创新绩效的目的;(3)相比于国企,非国有企业的国际化董事会更能够抑制企业研发操纵行为;(4)进一步研究发现"术业有专攻",具有研发背景的国际化董事会更能抑制研发操纵,推动企业改善创新绩效。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吴剑峰  乔璐  杨震宁  
本文以知识基础观为理论基础,探讨新兴市场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的技术创新问题,研究企业国际化水平、研发管理与创新绩效的关系。通过对1349家制造业企业的实证分析发现:(1)企业的国际化水平与技术创新绩效呈现正相关关系;(2)企业的研发管理对上述关系会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只有在企业注重研发投入和知识产权管理时,国际化经营才能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因此,中国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应注重自身研发管理能力的提高,保证足够的研发投入,加强知识产权管理。本文的研究结论对高科技企业如何响应国家"走出去"战略和自主创新战略的号召、提升全球竞争力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文沛  
笔者基于314家中国企业的样本数据,对领导风格与创新绩效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着重考察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领导风格和创新行为对创新绩效有显著影响;交易型领导风格对利用式创新有正向影响,对探索式创新有负向影响;变革型领导风格对利用式创新有负向影响,对探索式创新有正向影响;探索式创新在变革型领导风格与创新绩效的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在交易型领导风格与创新绩效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利用式创新在交易型领导风格与创新绩效的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在变革型领导风格与创新绩效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阚玉月  刘海兵  
通过对49家高技术企业即294个观测值的实证分析,得到以研发投入作为调节变量,高技术企业的国际化程度对于创新绩效的影响。其中,国际化程度对于创新绩效的影响不仅存在正向的线性关系,还存在非线性的倒"U"型关系;而研发投入对于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存在调节效应的。也就是说,基于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企业应该发展国际化战略。但因为国际化程度并不是一直正向影响高技术企业的创新绩效,所以需要借助研发投入的调节效应。根据结论,研发投入可以降低国际化程度对于创新绩效的负面影响,所以在发展国际化战略的同时需要增加研发投入,从而直接或间接的提高高技术企业的创新绩效。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赵斌  古睿  宇卫昕  
基于心流理论和工作资源-要求模型理论,探讨员工越轨创新行为与创新绩效关系的内在机理。基于24家企业561名下属和领导配对调研数据的研究表明:越轨创新对员工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工作投入在越轨创新和员工创新绩效间起中介作用,员工的信息资本和控制资本均是有利于越轨创新向绩效转化的重要调节因素。研究结论丰富了越轨创新理论体系,同时可为越轨创新管理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姜丽群  郭昕  袁梓晋  
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全球背景下,我国跨国公司国际化创新发展需要国内创新资源支撑,但当前研究主要关注国际创新资源对跨国企业国际化创新的影响。基于国际化创新内外双循环格局,选取2010—2019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Tobit回归探究母国企业创新网络对国际化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母国企业创新网络规模正向影响国际化创新,而高管国际化和企业数字化具有正向调节作用。结论对我国跨国企业利用国内技术创新资源构建国际化创新双循环格局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一是在宏观政策上,政府要加强国内创新网络建设以支撑企业国际化创新发展;二是在跨国企业内部,要重视国际化人才引进和企业内部数字化建设,通过积累国际化创新人力资源促进国际创新资源吸收,并为创新效率提升奠定数字化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