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03)
- 2023(12093)
- 2022(10602)
- 2021(9974)
- 2020(8295)
- 2019(18845)
- 2018(18956)
- 2017(36335)
- 2016(19609)
- 2015(21975)
- 2014(21239)
- 2013(20829)
- 2012(18936)
- 2011(16946)
- 2010(16777)
- 2009(15279)
- 2008(14742)
- 2007(12658)
- 2006(10960)
- 2005(9226)
- 学科
- 济(73571)
- 经济(73493)
- 管理(62925)
- 业(59023)
- 企(51501)
- 企业(51501)
- 方法(34219)
- 数学(29046)
- 数学方法(28703)
- 中国(19665)
- 农(18788)
- 技术(18641)
- 财(18225)
- 业经(17895)
- 地方(16137)
- 学(15784)
- 理论(13777)
- 技术管理(13007)
- 贸(12869)
- 贸易(12857)
- 制(12771)
- 农业(12722)
- 和(12554)
- 易(12454)
- 务(11929)
- 财务(11868)
- 财务管理(11850)
- 划(11808)
- 环境(11739)
- 企业财务(11237)
- 机构
- 大学(266573)
- 学院(265328)
- 管理(112986)
- 济(102528)
- 经济(100240)
- 理学(98840)
- 理学院(97784)
- 管理学(96233)
- 管理学院(95738)
- 研究(83922)
- 中国(61506)
- 京(56163)
- 科学(52606)
- 财(45490)
- 所(40448)
- 业大(38992)
- 中心(37914)
- 农(37789)
- 江(37490)
- 研究所(37033)
- 财经(36992)
- 北京(35306)
- 范(35012)
- 师范(34733)
- 经(33714)
- 院(31069)
- 州(31000)
- 农业(29411)
- 商学(29371)
- 经济学(29370)
- 基金
- 项目(188786)
- 科学(149779)
- 研究(140292)
- 基金(136919)
- 家(118236)
- 国家(117222)
- 科学基金(102373)
- 社会(88138)
- 社会科(83484)
- 社会科学(83463)
- 省(74971)
- 基金项目(73757)
- 自然(66766)
- 自然科(65272)
- 自然科学(65258)
- 自然科学基金(64107)
- 教育(64083)
- 划(62386)
- 编号(57229)
- 资助(54869)
- 成果(45701)
- 创(43676)
- 重点(41476)
- 部(40854)
- 发(39991)
- 创新(39886)
- 课题(39175)
- 项目编号(36068)
- 科研(35496)
- 国家社会(35453)
- 期刊
- 济(109038)
- 经济(109038)
- 研究(76539)
- 中国(51223)
- 管理(43234)
- 学报(39270)
- 科学(37543)
- 农(33920)
- 财(33353)
- 教育(32865)
- 大学(29940)
- 学学(27924)
- 农业(24147)
- 技术(24131)
- 融(19696)
- 金融(19696)
- 业经(18813)
- 经济研究(17076)
- 财经(16919)
- 科技(15646)
- 图书(15390)
- 经(14326)
- 技术经济(13728)
- 问题(13607)
- 理论(13422)
- 业(13211)
- 实践(12524)
- 践(12524)
- 现代(12276)
- 商业(11819)
共检索到3778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马君 闫嘉妮
创新加速迭代以及时间的不可逆与稀缺性,决定了时间是企业创新制胜的关键资源之一。创新团队如何通过领导员工协同配合发挥时间优势,成为实践和理论关注的焦点。结合团队协调理论,构建一个领导时间统筹与员工同步配合的协同模型,旨在揭示:(1)时间领导力如何促进不同时间特性的个体达成团队时间共识,进而在同步偏好的调节作用下,产生高效的团队创造力的问题;(2)团队时间共识衍生的时间认知冲突,又是如何通过削弱同步偏好进而抑制时间共识转化为团队创造力的问题;(3)时间领导力如何通过促进个体调整时间心理账户的一致性,激活同步偏好,进而化解时间共识衍生的副作用的问题。本研究为打开创新任务的"时间悖论"提供了一个综合分析框架,也为团队协同创新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实践指南。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孙锐 王乃静
文章探索了企业创新中领导成员交换、团队成员交换对员工创新的作用机理,结论有助于深入理解员工创新的组织行为机理,并为企业的创新领导实践提供借鉴。
关键词:
领导成员交换 团队成员交换 组织员工创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孙冰 张敏
本文通过对企业的实地调查,构建了企业自主创新动力系统,运用协同学的思想,对企业自主创新动力系统的协同机理进行了研究,并根据该协同机理,提出了保障我国企业自主创新动力系统协同运行的对策。
关键词:
自主创新 协同 序参量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春艳 马海群
[目的/意义]明晰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影响机理,探究知识转移影响因素,提出对策建议以期提高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效能,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提升国家整体自主创新能力。[方法/过程]借鉴复杂性科学和I-P-O模型的基本思想,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影响机理的假设模型,采用偏最小二乘法结构方程建模方法对假设模型进行验证;基于实证研究结果,从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产学研参与组织、政府相关部门各个层面系统提出提高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知识转移效能的建议。[结果/结论]转移意愿、输出能力、渠道丰富性、信任水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薛玉香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升级转型期,需要协同创新的科研成果的智力支持。作为协同创新的主力军,我国高校科研团队取得了诸多科研成绩,但也存在缺乏协同创新的问题,包括长远规划欠缺、忽视科学分工、缺乏科研交流等。研究高校科研团队协同创新,有助于实现科研团队由个体自闭到互动创新的转变。
关键词:
高校 科研团队 协同创新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罗文波 陶媛婷
本文以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两者的协同为出发点,针对目前两者协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借鉴国内外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应该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两方面力量,通过完善科技与金融信息共享平台、创新贷款模式、打造科技金融生态圈、培育复合型科技金融人才以及强化科技金融风险管理等对策建议,以期实现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的深入协同,高质量发展中国经济。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黄传荣 陈丽珍 邵雨韵
本文自主创新与利用FDI的协同机制是从以下视角来探讨的:从互适性、互依性、互促性等方面分析了自主创新与利用FDI两者间相互作用的关系;从产业协同、空间协同及研发协同等角度剖析了自主创新与利用FDI间的相互协同模式与发展对策等。
关键词:
自主创新 利用FDI 协同机制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景奇 卞艺杰 郭枫
当前的科研协同活动中存在技术支持缺乏、资源难以共享和过程难以评价的问题,为此引入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computer-supported cooperative work, CSCW)理论和方法,探讨CSCW的概念及应用,设计基于CSCW的科研协同机制模型,并从项目群管理、虚拟科研团队、过程评价、CSCW技术4个方面探讨科研协同管理机制、组织机制、评价机制和保障机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欣
商业银行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促使营销创新成为银行制胜市场的重要战略抉择之一。与此同时,随着银行信息化的逐渐深入,信息技术逐步渗透到银行的各项创新活动中,成为商业银行实现创新的源泉。本文提出了商业银行信息技术创新与营销创新的协同关系,并就二者间的协同机理进行分析,旨在揭示二者在创新活动中的相互作用关系。另外,本文指出了二者在创新激励效应、创新理念、创新组织、创新核心路径四个方面的关键协同域,并对各关键协同域的内涵进行了阐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肖利哲 赵鹤宇 李永华
科技创新团队是创新的重要组织类型,攻坚期是科技创新的决胜时期,协同创新机理是攻坚克难的理论核心。该理论核心的建构与解释对加速中国科技强国战略的实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参照贝尔宾团队角色等理论,提炼出攻坚期协同状态的8项表征。据此,依据系统动力学理论、遵循耶基斯-多德森定律,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仿真结果显示:通过调整绩效考评等政策变量,可提升成员创新动机、个体创新能力及团队协同能力,从而促使创新团队向协同状态演化并可达到协同状态。故创设并揭示了科技创新团队攻坚期协同创新机理。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凤华 杜怡萍 李磊
加快建立和完善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三教”)协同创新的机制、模式和路径,这既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更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在探索“三教”衔接、贯通、融合发展已初见成效;但随着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建设步伐加快,还存在统筹管理“三教”力度不够、制度建设滞后、畅通人才培养通道乏力、与行业企业协同攻关尚未形成规模、优势资源效应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等问题。面向教育强国建设,迫切需要建立统筹“三教”协同创新的制度体系和体制机制、畅通人才成长通道、构建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探索科教融汇路径、搭建数字教育平台、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以及提高经费保障能力等。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晓红 徐峰
领导力对创新能力的作用机制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但是关于交易型领导力的研究很少,实证研究更加缺乏。基于此,研究了协同创新背景下交易型领导力对动态能力的作用机制,并且引入促进定向的中介作用,提升了模型解释力。通过结构化问卷获得301份来自高技术产学研协同创新团队的数据,采用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假设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权变奖励与感知、掌握能力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例外管理与重构能力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促进定向与预防定向在上述关系中分别起中介作用。该项研究验证了交易型领导力对动态能力的差异化影响,进一步丰富了战略领导理论与动态能力理论,有助于产学研协同创新管理实践。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邵景安 魏朝富 杨朝现 吕家恪
土地流转和产业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必须耦合的两大关键要素。本文使用规范分析和综合分析法,借鉴现有协同路径在整合资源、产业发展、规避矛盾等方面的优势,旨在识别不同路径出现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设计耦合"乡土与殖民"农业的三大新协同路径:"并列统一"协同、"嵌套分块"协同和"层递集中"协同,安排确保新路径健康运行的适应性策略。每种路径各有自己的优势和整合节点,共同贯穿于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并列统一"体现"产业集群理论"中的打捆和兼容效应,产业发展混合中彰显特色,土地组织化整为零,较好地协调了大小、内外、先后业主间关系;"嵌套分块"体现"产业组织理论"中的市场适应和管理高效,产业发展分块择优瞄准高端,...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陈文晖
创新是区域发展的内在要义和重中之重,协同创新则是新时代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路径。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区域,在区域协同创新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大湾区协同创新既有经济支撑、创新城市、设施机构、产业体系、市场主体和制度体系等方面的良好基础,也面临发展不平衡、集聚程度不高、市场主体数量不足、金融支撑不足和制度差异等方面的问题和挑战。应重点从强化顶层设计、聚焦重点领域、培育创新主体、营造创新生态、强化金融支撑、深化区域联动、加大开放力度、完善制度环境等方面系统谋划、统筹推进,探索区域协同创新的范式,打造国际一流的科技创新中心。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协同创新 区域创新系统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艳子 罗瑾琏
在动态的工作环境下,激发员工创新行为已成为当代领导力的重要内容。谦卑型领导是领导行为研究领域最新的热点问题,笔者通过对领导下属的546个配对样本进行问卷调研,试图探究谦卑型领导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谦卑型领导对员工创新行为产生正向影响;内部人身份认知在谦卑型领导与员工创新行为关系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员工不确定性规避负向调节了谦卑型领导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关系。研究结果丰富了谦卑型领导效能研究,为领导摆脱自上而下的命令型和权威型的领导风格,开展一系列的谦卑行为与知识员工进行良性的互动交流,进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