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82)
2023(11150)
2022(9437)
2021(8884)
2020(7379)
2019(16592)
2018(16719)
2017(31341)
2016(17175)
2015(18505)
2014(18600)
2013(18083)
2012(16621)
2011(14998)
2010(15533)
2009(14841)
2008(14808)
2007(13600)
2006(12602)
2005(11507)
作者
(46544)
(39906)
(38817)
(37278)
(24723)
(18897)
(17406)
(15015)
(14973)
(14090)
(13544)
(13258)
(12736)
(12440)
(12291)
(11988)
(11420)
(11376)
(11326)
(11136)
(9969)
(9690)
(9427)
(9197)
(8920)
(8815)
(8766)
(8617)
(7937)
(7707)
学科
(65121)
经济(65020)
(64355)
管理(54822)
(46314)
(44468)
企业(44468)
农业(30740)
(22659)
业经(22358)
中国(20086)
(19878)
方法(19170)
技术(18489)
(16049)
数学(15762)
数学方法(15505)
地方(14161)
(13703)
银行(13694)
(13141)
体制(12557)
技术管理(12272)
(12031)
金融(12029)
(11915)
(11566)
(11391)
(10810)
贸易(10799)
机构
学院(237813)
大学(232844)
(101505)
经济(99326)
管理(92912)
研究(81744)
理学(78552)
理学院(77780)
管理学(76723)
管理学院(76262)
中国(66425)
(53550)
(50162)
(49043)
科学(46473)
(41011)
农业(40354)
(39949)
中心(38803)
业大(37871)
财经(37156)
研究所(36064)
(33456)
北京(30800)
(30786)
(30768)
师范(30575)
经济学(29312)
(28786)
(28610)
基金
项目(150986)
科学(120923)
研究(117978)
基金(108415)
(93153)
国家(92188)
科学基金(79949)
社会(76254)
社会科(71861)
社会科学(71845)
(61647)
基金项目(57651)
教育(53532)
(50004)
编号(48858)
自然(48637)
自然科(47474)
自然科学(47466)
自然科学基金(46657)
资助(41448)
成果(40369)
(37237)
(35979)
课题(34529)
(34273)
重点(33959)
创新(33897)
(33828)
国家社会(31247)
(30958)
期刊
(127476)
经济(127476)
研究(76894)
中国(61288)
(57566)
(39728)
农业(38485)
管理(36003)
科学(32578)
学报(31999)
教育(31505)
(29351)
金融(29351)
大学(26486)
业经(25641)
学学(24747)
技术(22261)
(19172)
财经(18691)
问题(17250)
经济研究(16758)
(16147)
农村(15082)
(15082)
农业经济(14347)
科技(13177)
世界(12922)
技术经济(12603)
(12508)
经济问题(11975)
共检索到3867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田建中  田源  
农地配置机制市场化是创新和改革的目标,农地所有者集体组织的主体资格有缺陷是现实。本文以此为立论基础和前提,以党的政策为指针,提出了农地"两权市场"的概念,在建立"两权市场"过程中要对集体经济组织的法人治理结构进行完善或改造,以落实农地产权使其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同时分析了农地行政配置机制的弊端,阐述了市场机制的优势,也提出了建立"两权市场’的路径。肯定了"两权市场"和三权分置是相容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田建中  田源  
农地配置机制市场化是创新和改革的目标,农地所有者集体组织的主体资格有缺陷是现实。本文以此为立论基础和前提,以党的政策为指针,提出了农地"两权市场"的概念,在建立"两权市场"过程中要对集体经济组织的法人治理结构进行完善或改造,以落实农地产权使其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同时分析了农地行政配置机制的弊端,阐述了市场机制的优势,也提出了建立"两权市场’的路径。肯定了"两权市场"和三权分置是相容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尹成波  
三农问题有新老之分,老三农问题集中表现为农民税费负担非常沉重,而新三农问题的矛盾焦点却是农地资源的滥用。农地资源被滥用,直接原因为其正外部性未能内在化,深层次的原因为农地发展权的缺失。遵循科斯定理,国家立法创设和界定农地发展权,通过农地发展权的市场交易来实现农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使农民更多地分享到国家的发展成果。为此目的,需要划定农地发展权的输入、输出区域,严格核定输入区的容积率,建立承担市场调节功能的农地发展权交易银行等配套措施,以保障农地发展权市场交易的顺利进行。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蒋珊  
“城乡联动”主要表现形式可以概括为促动作用、引动作用和互动作用。首先是“促动作用”。主要表现为城市对农村的促动。就整体而言,城市经济发展已进入工业化的阶段,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已经进入工业化发展较高阶段。在产业、技术、信息、资金等方面具有较强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韩冰华  张安录  
建国后我国经历了四次农地制度的变迁与创新,随之产生巨大的农地资源配置绩效差异。近20年来,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对农地资源的合理配置起到了促进作用,但其产权缺陷、规模缺陷以及保障缺陷已经构成我国农地资源进一步优化配置的市场性、效率性、功能性障碍。为此,必须以农地产权制度创新为核心,明确产权主体,高效配置农地资源;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培育农地配置的市场体系;逐步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强化农地的生产功能。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肖万春  
我国在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推进中,由于制度缺陷、人为行为、经济社会条件变化等不确定因素影响,带来耕地生态安全风险日趋加剧、粮食安全风险凸现、农民利益损失风险比较突出等问题。建立协同高效的制度体系,是有效防范风险提高农地"三权分置"改革绩效的根本保障。当前,我国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农地"三权分置"改革风险防范制度体系,必须从战略性、动态性、城乡一体性入手,形成市场化主导下充分发挥政府有效调控作用的农地"三权分置"改革风险防范机制体系。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刘桂芝  白向龙  
当前,持续深化农地"三权分置"改革顺应了我国积极推动农业现代化转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努力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态势的时代要求。立足新时期努力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目标的时代背景,基于人民共同享有的改革实践路向,"共享发展"理应成为我国农地"三权分置"改革的内在价值追求,并集中体现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内核、崇尚"社会公平"的价值准则以及追求"共同富裕"的价值指向三个层面。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需要不断做大农地改革蛋糕以夯实共享的成果基础;分好农地改革蛋糕以彰显共享的公平意涵;为农地改革增添新动力以保证共享的可持续推进。以此构建有关农地"三权分置"系统共享型的多元主体利益实现机制,助推新一轮土地制度改革朝着利益共享、人民共富的方向深入推进。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守英  王佳宁  
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基本遵循。农地制度的完善基本朝向稳定农民与土地关系并使其长期化的方向,旨在形成农民对土地制度的稳定预期。明确集体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各自的权利界定与内涵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创新和实施农地"三权分置"的关键,关乎转型期农地权利体系的重构以及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路径。集体所有权是农民集体的所有权,土地承包权是赋予集体成员的财产权,土地经营权是各类农业经营主体享有的耕作权。"三权"要同等保护,不可偏废。在放活经营权的同时,要注重加强对承包权的产权保护。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尹成杰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上指出,现阶段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要更多考虑推进中国农业现代化问题,既要解决好农业问题,也要解决好农民问题。要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促使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离,形成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经营权流转的格局。这一重大论断,为全面推进土地制度创新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指明了方向,具有重大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尹成杰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上指出,现阶段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要更多考虑推进中国农业现代化问题,既要解决好农业问题,也要解决好农民问题。要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促使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离,形成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经营权流转的格局。这一重大论断,为全面推进土地制度创新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指明了方向,具有重大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鄂玉江  
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十六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如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我认为重点在深化改革,为民确权上。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只有通过深化改革,完善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秀玉  刘平方  
日本农地制度是依据1952年《农地法》的制定演变而来,《农地法》的颁布实施诞生了战后日本农业的零细规模、分散分布的私有权保护的"自耕农民"农地制度。为了缓解因农地利用限制方面影响农业经营规模扩大的障碍,1970年起日本相继实施了多次相关促进"农地流动化"的租地经营政策与"农地连片化"制度政策的农地改革,解除了限制农地租借行为的相关内容,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经营规模扩大。相关农地改革政策取得一定成果的同时,也出现了农地所有者对于农地被转用所带来的巨大利益期待,大量耕作放弃地的出现而影响农地集中及经营规模扩大,农地被无秩序利用等其它农地问题。文章通过对日本1952年以来实施的相关农地法律改革内容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林毅夫  
从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进行的改革,至今已经整整20年。过去这20年来,我国的经济取得了奇迹般的增长,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回顾起来,8亿农民对改革真是功不可没。首先,1978年底安徽凤阳的农民先是自发地,后来在省和中央领导的支持下,以...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徐万珉  
我国农地制度的改革与创新中共青岛市委党校徐万珉农地制度是农村最基本的经济制度,农地制度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农业的长期稳定发展。近年来,理论工作者对我国农地制度的变革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各地在实践中也就深化农地制度的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于琳  
土地制度及与之相关联的土地政策,是土地利用的基础和条件,因此,土地制度对农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兵团国有农场是在五十年代初期由国家投资、军队屯垦而兴办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是国家投资、调配干部和科技人员,兵团国有农场发展速度快,形成了集约化、机械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