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65)
- 2023(11851)
- 2022(9684)
- 2021(9193)
- 2020(7684)
- 2019(17257)
- 2018(17126)
- 2017(32528)
- 2016(17556)
- 2015(19374)
- 2014(18314)
- 2013(17405)
- 2012(15582)
- 2011(14102)
- 2010(14160)
- 2009(12933)
- 2008(12557)
- 2007(11274)
- 2006(9433)
- 2005(8115)
- 学科
- 济(66988)
- 经济(66928)
- 管理(53903)
- 业(53537)
- 企(46305)
- 企业(46305)
- 方法(32450)
- 数学(28755)
- 数学方法(28180)
- 技术(18141)
- 中国(17306)
- 农(16966)
- 财(16230)
- 业经(15656)
- 贸(13280)
- 贸易(13270)
- 技术管理(12929)
- 易(12910)
- 制(12734)
- 学(12257)
- 理论(12094)
- 农业(11665)
- 地方(10650)
- 划(10483)
- 银(10234)
- 银行(10198)
- 务(10133)
- 财务(10097)
- 财务管理(10080)
- 体(9701)
- 机构
- 大学(236647)
- 学院(236583)
- 管理(95640)
- 济(94153)
- 经济(92273)
- 理学(84465)
- 理学院(83558)
- 管理学(81816)
- 管理学院(81391)
- 研究(75302)
- 中国(54846)
- 京(48336)
- 科学(47763)
- 农(41573)
- 财(40531)
- 业大(38468)
- 所(36627)
- 中心(34740)
- 江(34182)
- 研究所(33818)
- 农业(32792)
- 财经(32646)
- 范(30949)
- 师范(30538)
- 经(29831)
- 北京(29723)
- 经济学(27826)
- 院(27454)
- 州(27310)
- 技术(26794)
- 基金
- 项目(167400)
- 科学(133650)
- 基金(121788)
- 研究(119036)
- 家(107879)
- 国家(106972)
- 科学基金(92910)
- 社会(76317)
- 社会科(72609)
- 社会科学(72589)
- 省(67812)
- 基金项目(64502)
- 自然(62030)
- 自然科(60803)
- 自然科学(60787)
- 自然科学基金(59759)
- 教育(57396)
- 划(57172)
- 资助(49027)
- 编号(47207)
- 创(40896)
- 重点(37845)
- 创新(37295)
- 成果(36629)
- 部(36199)
- 发(35378)
- 课题(33259)
- 科研(32361)
- 国家社会(31613)
- 计划(31596)
共检索到3364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笑 常旭华 陈强
本文基于地理邻近和组织邻近维度,将教师创新合作划分为四种模式,利用985高校355名教师数据,采用负二项回归法,对不同创新合作模式与教师科研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识别,并对跨学科程度是否调节两者间的关系进行了判断。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区域内学学合作和区域间学学合作对教师科研绩效的影响是正向显著的,且这种关系受到跨学科程度的负向调节作用,其中,区域内学学合作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说明地理邻近对教师科研绩效的影响还是存在的。与一般预期不一致的是,研究结果显示产学合作对教师科研绩效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晓锋
近代以来的大部分时期,科学研究的主要组织形式是以自由探索为特征的小科学,不少重大的发现也是由这种组织方式而来。二战以来,随着以人类基因组计划、哈勃太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丽平 张晗
以跨组织网络形式获取外部组织的资源已引起各界关注,而心理距离是疏远成员间关系、阻碍协作互动的关键因素,研究其对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社会嵌入性、资源依赖和开放式创新理论为基础,将共享心智模式和价值共创融入心理距离对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关系模型中,使用结构方程和层次回归分析法对384份有效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心理距离对合作创新绩效具有负向影响;共享心智模式在心理距离对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过程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价值共创对心理距离与共享心智模式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该作用机制为提升跨组织网络的合作创新绩效提供了新的路径,对企业与外部组织开展合作创新活动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丽平 张晗
以跨组织网络形式获取外部组织的资源已引起各界关注,而心理距离是疏远成员间关系、阻碍协作互动的关键因素,研究其对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社会嵌入性、资源依赖和开放式创新理论为基础,将共享心智模式和价值共创融入心理距离对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关系模型中,使用结构方程和层次回归分析法对384份有效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心理距离对合作创新绩效具有负向影响;共享心智模式在心理距离对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过程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价值共创对心理距离与共享心智模式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该作用机制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邓峰 王一飞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从创新数量转移到创新质量上来。聚焦技术创新过程中形成的技术锁定效应,运用DEA-SBM测度技术锁定效应并分析其发展趋势,检验技术锁定效应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并寻找解锁技术锁定负效应的调节机制。研究发现:技术锁定效应能够显著抑制创新绩效提升,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技术创新模式中的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对技术锁定负效应具有显著正向调节作用,且自主创新投入可以深度缓解技术锁定对创新绩效的消极影响;消化吸收能力在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之间发挥创新路径枢纽作用,表现为创新模式一体化的调节作用可以显著缓解技术锁定负效应。另外,异质性检验结果发现,创新能力不同未造成明显的技术锁定效应差异。研究结论对于积极调控我国技术锁定效应、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安宇飞
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商业模式创新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日益增强。尤其是对于与消费市场联系紧密的商贸流通企业而言,通过商业模式创新能够显著增强其盈利能力,进而促进企业绩效增长。然而,多数商贸流通企业并未重视投入资源创新商业模式,而更倾向于作为市场的跟随者,获取短期效益。因此,本文探究了商业模式创新对商贸流通企业绩效的影响以及竞争环境的调节作用,旨在引导商贸流通企业有效推进商业模式创新。本研究得到如下结论:新颖类商业模式创新、效率类商业模式创新正向作用于企业绩效;竞争激烈程度弱化新颖类商业模式创新对企业绩效的正向作用,但强化效率类商业模式创新对企业绩效的正向作用;制度履行失效程度弱化商业模式创新对企业绩效的正向作用;企业内学习负向作用于新颖类商业模式创新;企业内学习、企业外学习正向作用于效率类商业模式创新;企业外学习正向作用于新颖类商业模式创新。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于飞 蔡翔 董亮
在创新日益呈现出复杂性、系统性和不确定性的背景下,企业对合作研发和内部研发两种研发模式的合理选择及组合运用是提升创新效果的重要途径,但目前的相关研究仍存在一定局限性。一方面,合作研发和内部研发两种研发模式对不同类型创新(如突破式创新和渐进式创新)的影响机理和影响效果是否存在差异还未被厘清;另一方面,企业层面特征(如知识基础)对企业研发模式与企业创新关系的调节作用在已有研究中较少涉及。针对上述研究现状和现实背景,整合知识基础观和创新管理相关理论,采用层级回归分析方法,收集310家制造企业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企业合作研发和内部研发对其突破式创新和渐进式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以及知识深度和知识宽度对企业研发模式与企业创新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内部研发,合作研发对突破式创新绩效的影响更突出;相对于合作研发,内部研发对渐进式创新绩效的作用更为明显。知识深度在合作研发对突破式和渐进式创新绩效的影响中起正向调节作用,并正向调节内部研发与渐进式创新绩效的关系,但负向调节内部研发与突破式创新绩效的关系;知识宽度在内部研发对突破式和渐进式创新绩效的影响中起正向调节作用,并正向调节合作研发与突破式创新绩效的关系,负向调节合作研发与渐进创新绩效的关系。在理论层面,考虑了不同研发模式对不同创新类型的影响,丰富了研发模式与企业创新领域的研究成果;引入知识基础作为调节变量,也为研发模式与企业创新之间权变因素的研究做出增量贡献;跳出了相关研究中关于合作研发与内部研发究竟是替代性还是互补性关系的争论,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在管理实践层面,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知识基础以及期望提升的创新类型来选择合适的研发策略。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于飞 蔡翔 董亮
在创新日益呈现出复杂性、系统性和不确定性的背景下,企业对合作研发和内部研发两种研发模式的合理选择及组合运用是提升创新效果的重要途径,但目前的相关研究仍存在一定局限性。一方面,合作研发和内部研发两种研发模式对不同类型创新(如突破式创新和渐进式创新)的影响机理和影响效果是否存在差异还未被厘清;另一方面,企业层面特征(如知识基础)对企业研发模式与企业创新关系的调节作用在已有研究中较少涉及。针对上述研究现状和现实背景,整合知识基础观和创新管理相关理论,采用层级回归分析方法,收集310家制造企业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徐国兴
通过调查得到了跨学科学习的博士生数据,分析了跨学科学习的博士生的科研成果数据可知,跨学科学习对博士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提高并没有明显的作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许婷 杨建君
文章基于286家中国企业的调研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企业间信任对股权式合作、契约式合作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当知识库兼容性较高时,企业间信任对股权式合作的促进作用会被减弱、对契约式合作的促进作用会被加强;股权式合作、契约式合作对合作创新绩效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当知识库兼容性较高时,股权式合作对合作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会被减弱,契约式合作对合作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会被加强。此外,研究还证实了股权式合作、契约式合作在企业间信任与合作创新绩效间的中介作用,揭示了企业间信任影响合作创新绩效的内在机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许婷 杨建君
文章基于286家中国企业的调研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企业间信任对股权式合作、契约式合作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当知识库兼容性较高时,企业间信任对股权式合作的促进作用会被减弱、对契约式合作的促进作用会被加强;股权式合作、契约式合作对合作创新绩效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当知识库兼容性较高时,股权式合作对合作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会被减弱,契约式合作对合作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会被加强。此外,研究还证实了股权式合作、契约式合作在企业间信任与合作创新绩效间的中介作用,揭示了企业间信任影响合作创新绩效的内在机制。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钟柏昌 刘晓凡
在学科融合趋势日益迅猛的时代背景下,机器人教育、创客教育、STEM教育等跨学科教育成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基于跨学科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离不开有效教学模式的构建。有两条线索较为关键,一是"跨学科大概念"为学生跨学科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基础和抓手,二是逆向教学思路可与当前盛行的逆向工程教学法结合,进一步细化跨学科创新能力的培养路径。借此,本文在前期提出的4C教学模式的基础上,重新构建和解读了培养学生跨学科创新能力的4C教学模式。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赵文平,聂聚宾
以130个跨学科团队为研究对象,从团队认知角度分析家长式领导对跨学科团队创新绩效的影响,阐述交互记忆系统的中介作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显示:①家长式领导的仁慈和德行行为通过交互记忆系统对跨学科团队创新绩效产生正向影响,威权领导对交互记忆系统不产生显著影响但对跨学科团队创新绩效存在负向影响;②交互记忆系统部分中介仁慈领导、德行领导对跨学科团队创新绩效的影响。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薛仪婷 张红霞
“大类培养”模式是我国一流大学培养跨学科人才的通识教育本土化探索。基于对三所C9高校863名本科生的问卷调查发现:学生“跨学科学习参与”(学习主动性、学习策略性、科研参与)和“跨学科学习收获”(学科视野与知识理解、跨学科学习策略使用、合作交流能力)整体表现较好;前者对后者有正向预测作用,且“跨学科认知”在两者之间起到调节作用。较好的跨学科认知通过学习策略性和科研参与两个维度对跨学科学习收获产生促进效应。研究显示,新生教育要强化学生的跨学科认知内容,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和思维能力的训练,将本科生科研训练纳入“大类培养”课程体系。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吴隽 张建琦 刘衡
商业模式创新是当今的热点问题。然而,既有的文献尚未充分揭示商业模式创新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机制。文章以215家珠三角创新型企业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效率型商业模式创新与绩效间的关系以及因果推理和效果推理这两种决策逻辑在其中的作用。研究发现:效率型商业模式创新对财务绩效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因果推理逻辑正向地调节了效率型商业模式创新与绩效间的关系;与效果推理逻辑相比,因果推理的调节作用更为显著。研究结论有助于理解商业模式创新价值增值的内部机制,以及因果逻辑理念成为效率型商业模式创新成功助推器的原因。
关键词:
商业创新 企业绩效 战略管理 管理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