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06)
- 2023(9647)
- 2022(7759)
- 2021(7178)
- 2020(6207)
- 2019(13614)
- 2018(13387)
- 2017(25350)
- 2016(13486)
- 2015(15073)
- 2014(14249)
- 2013(14279)
- 2012(12583)
- 2011(10825)
- 2010(11095)
- 2009(10892)
- 2008(11307)
- 2007(10610)
- 2006(9551)
- 2005(8843)
- 学科
- 业(82134)
- 企(79117)
- 企业(79117)
- 管理(69301)
- 济(57965)
- 经济(57896)
- 业经(26614)
- 财(25582)
- 方法(23507)
- 务(21149)
- 财务(21126)
- 财务管理(21103)
- 企业财务(20037)
- 农(20028)
- 技术(19312)
- 数学(15275)
- 数学方法(15195)
- 农业(15114)
- 制(15024)
- 策(14532)
- 划(14066)
- 技术管理(13493)
- 中国(13459)
- 理论(13224)
- 经营(12914)
- 企业经济(12490)
- 和(12343)
- 体(11344)
- 决策(10506)
- 体制(10205)
- 机构
- 学院(190814)
- 大学(183439)
- 管理(86272)
- 济(83062)
- 经济(81442)
- 理学(71898)
- 理学院(71334)
- 管理学(70810)
- 管理学院(70414)
- 研究(53931)
- 中国(48494)
- 财(42431)
- 京(38230)
- 财经(32026)
- 江(31654)
- 科学(29176)
- 经(29068)
- 农(28377)
- 中心(26195)
- 所(25755)
- 商学(25375)
- 商学院(25136)
- 州(24935)
- 业大(24095)
- 北京(23857)
- 经济学(23659)
- 财经大学(23438)
- 研究所(22492)
- 经济管理(22490)
- 农业(22006)
- 基金
- 项目(116991)
- 科学(95469)
- 研究(89992)
- 基金(86128)
- 家(72499)
- 国家(71783)
- 科学基金(65477)
- 社会(59387)
- 社会科(56471)
- 社会科学(56456)
- 省(48113)
- 基金项目(45664)
- 自然(41318)
- 自然科(40477)
- 自然科学(40470)
- 自然科学基金(39901)
- 教育(39768)
- 划(37461)
- 编号(35499)
- 资助(33615)
- 业(32207)
- 创(32005)
- 创新(28686)
- 成果(27069)
- 部(25501)
- 重点(25345)
- 发(25336)
- 制(25213)
- 国家社会(24490)
- 课题(23935)
- 期刊
- 济(101816)
- 经济(101816)
- 研究(57114)
- 中国(42904)
- 管理(42498)
- 财(40064)
- 农(27045)
- 科学(22869)
- 融(21017)
- 金融(21017)
- 技术(20653)
- 学报(19701)
- 业经(18829)
- 农业(18392)
- 财经(16912)
- 大学(16573)
- 教育(16548)
- 学学(15729)
- 经济研究(15035)
- 经(14778)
- 业(14560)
- 技术经济(13535)
- 财会(13299)
- 会计(12101)
- 问题(11966)
- 现代(11448)
- 科技(10626)
- 商业(10315)
- 经济管理(10138)
- 世界(9545)
共检索到3038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刘景东 江珊
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公司会不可避免地发生CEO更替事件,新任CEO过渡期采取的印象管理行为会通过企业战略决策与资源投入影响企业持续创新能力。探讨新任CEO自我推销与增持股份对企业持续创新能力的影响,剖析前任CEO留任董事会与组织惯例的调节作用,并基于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过渡期间,新任CEO自我推销与增持股份有利于企业持续创新;前任CEO留任董事会在新任CEO自我推销与企业持续创新间发挥负向调节作用;组织惯例在新任CEO自我推销、增持股份与企业持续创新间的调节作用不显著。结论可拓展CEO印象管理对公司决策行为影响的研究范畴,帮助新任CEO化解早期解雇风险,维持企业动态竞争优势。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楼天建 陈锡忠 柯涯
过渡期贷款利率管理体制的创新农业银行浙江省分行楼天建,陈锡忠,柯涯(一)贷款利率作为一种调节信贷资金余缺和流向的经济杠杆,理所应当由贷款人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掌握和运用。在国家管制下的现阶段,贷款利率改革关键是要在充分考虑双方需要的基础上,处理好商业银...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光军 邓拥军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吴秀波
随着WTO过渡期的结束,我国汽车产业由于自主创新能力不够将无法抵御外来汽车业的攻势,从而面临重大挑战。我国政府必须采取包括关税政策在内的多种税收政策工具激励汽车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迎接挑战。具体而言,有两类税收政策将有利于我国企业开展自主创新活动,即直接激励政策与间接激励政策。
关键词:
汽车产业 自主创新 WTO 落地完税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赵斌 周倩倩 刘桂霞 宇卫昕
以往对员工创新行为动机的研究多基于组织行为学个体激励视角,从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展开。本研究基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挖掘了印象管理动机这一核心概念,并探究了印象管理动机的前置因素——主观规范通过印象管理动机对创新行为的作用机制。通过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对来自654名员工的数据分析表明:(1)指令性规范正向影响创新构想执行,示范性规范正向影响创新构想产生与创新构想执行;(2)示范性规范通过印象管理动机促进员工创新构想产生与创新构想执行;(3)自我构念在示范性规范与印象管理动机之间起正向调节作用。研究成果丰富与拓展了中国情境下个体创新行为的理论体系,为组织在创新管理实践中激发员工创新行为寻求更多的管理策略提供了理论指导。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赵斌 赵艳梅
以往对于员工创新行为的研究大多基于组织行为学个体激励视角,从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展开。从社会心理学印象管理动机出发,将其分为获得型和防御型,分别探究其对创新行为的不同作用机制。结果发现:①获得型印象管理动机对创新行为具有促进作用,防御型印象管理动机对创新行为具有阻碍作用;②获得型/防御型印象管理动机对创新行为的促进/阻碍作用通过角色认同的中介机制形成;③领导积极/消极反馈增强了获得型/防御型印象管理动机对角色认同的促进/阻碍作用。研究成果不仅从社会心理学视角探索了影响员工创新行为的新路径,丰富与拓展了中国情境下个体创新行为理论体系,同时还拓展了印象管理动机在组织管理领域的应用,诠释了已有研究存在的分歧。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孙隆英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将于2008年1月1日实施。新企业所得税法在考虑内资企业对平衡税负公平竞争要求的同时,也兼顾了外资企业失去若干税收优惠影响的缓冲措施。本文对实施过渡政策中涉及的新老企业认定标准、过渡期税率的适用以及过渡期优惠的执行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外资企业 所得税 过渡期 税收优惠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乔海曙
加入 WTO是对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强行推进 ,使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面临更为严峻的竞争形势。归根到底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缺乏整体竞争力的根源在于体制改革滞后。为此 ,加速制度创新应成为过渡期内国有银行的重要制度安排。过渡期内我国国有银行制度变革的基本思路是 :从“单一产权”变为“多元产权”,从“一级法人”变为“多级法人”,从“行政式管理”变为“公司式治理”
关键词:
WTO 国有银行 体制困境 制度创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方新
过渡经济条件下的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研究方新中科院政策与管理研究所中国正在进行的改革的目标之一是要使经济制度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使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而技术创新正是实现这两个转变的中心环节。因此,无论是为推动目标的实现,还是为评价改革...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崔静 冯玲
文章以2007-2014年沪深两市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新任CEO视角考察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对企业创新的作用机制。发现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上对新任CEO研发强度有显著的正面影响;但这种促进效应在民营企业中表现较弱。进一步检验职业忧虑对二者关系的影响,发现当职业忧虑水平较高时,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对新任CEO创新投入的促进作用会减弱;但这种调节效应主要体现在民营企业,在国有企业不明显。研究结论对我国如何制定管理层薪酬契约以促进企业创新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崔静 冯玲
文章以2007-2014年沪深两市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新任CEO视角考察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对企业创新的作用机制。发现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上对新任CEO研发强度有显著的正面影响;但这种促进效应在民营企业中表现较弱。进一步检验职业忧虑对二者关系的影响,发现当职业忧虑水平较高时,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对新任CEO创新投入的促进作用会减弱;但这种调节效应主要体现在民营企业,在国有企业不明显。研究结论对我国如何制定管理层薪酬契约以促进企业创新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崔静 冯玲
文章以2007-2014年沪深两市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新任CEO视角考察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对企业创新的作用机制。发现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上对新任CEO研发强度有显著的正面影响;但这种促进效应在民营企业中表现较弱。进一步检验职业忧虑对二者关系的影响,发现当职业忧虑水平较高时,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对新任CEO创新投入的促进作用会减弱;但这种调节效应主要体现在民营企业,在国有企业不明显。研究结论对我国如何制定管理层薪酬契约以促进企业创新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汤莉 余银芳
文章以高层梯队理论为理论基础,同时选取2010—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进行研究,实证检验了CEO学术经历对企业双元创新的影响以及企业社会责任、股权性质和企业规模对CEO学术经历与双元创新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发现:CEO学术经历对企业双元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即学者型CEO对企业的开发式创新和探索式创新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地,随着企业社会责任水平的提高,CEO学术经历对企业双元创新的促进作用越强,即学者型CEO对企业的开发式创新和探索式创新促进作用越强;与非国有企业相比,国有企业的CEO学术经历对企业探索式创新的正向促进作用更强,在开发式创新中则表现较弱;此外,随着企业规模的增大,CEO学术经历对企业双元创新的促进作用也越强。研究结论在丰富企业创新和高层梯队理论领域文献的同时,对于上市公司制定科学合理的CEO聘任决策以及推动企业双元创新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谭曼庆
具有强自信倾向的CEO是否能促进企业创新在文献中尚未形成一致结论。与以往将创新视为一个整体的研究不同,文章基于双元视角,以2012—2017年沪深A股上市的知识密集型高新技术企业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强自信的CEO对企业双元创新两维度异质性的影响,同时在模型中引入了技术激进性以及从属高管(TMT)治理来探究其中的中介机制和调节效应。研究发现,具有强自信倾向的CEO对探索性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利用性创新的影响则显著为负;技术激进性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具体而言,强自信的CEO会通过推动激进的技术战略来促进更具挑战性的探索性创新活动,而减少对利用性创新的关注。同时,TMT治理能有效调节CEO强自信和技术战略以及双元创新之间的关系。研究结论为促进高阶理论和双元创新理论的融合研究提供了理论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