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29)
- 2023(9503)
- 2022(7904)
- 2021(7163)
- 2020(5671)
- 2019(12996)
- 2018(12714)
- 2017(23505)
- 2016(12154)
- 2015(13358)
- 2014(13219)
- 2013(13060)
- 2012(12591)
- 2011(11478)
- 2010(11723)
- 2009(10854)
- 2008(10837)
- 2007(9952)
- 2006(9226)
- 2005(8715)
- 学科
- 济(52793)
- 经济(52740)
- 业(39979)
- 管理(38152)
- 企(33038)
- 企业(33038)
- 银(22745)
- 银行(22600)
- 行(21352)
- 中国(20687)
- 制(19244)
- 地方(18574)
- 技术(17679)
- 融(16377)
- 金融(16377)
- 业经(15032)
- 农(14928)
- 方法(14260)
- 技术管理(12847)
- 数学(11352)
- 数学方法(11281)
- 度(11199)
- 制度(11197)
- 业务(10707)
- 农业(10683)
- 财(10584)
- 地方经济(10287)
- 体(10084)
- 发(9938)
- 银行制(9258)
- 机构
- 学院(170406)
- 大学(167718)
- 济(72544)
- 经济(70910)
- 管理(65831)
- 研究(61627)
- 中国(55705)
- 理学(54587)
- 理学院(53919)
- 管理学(53227)
- 管理学院(52871)
- 京(36709)
- 财(35316)
- 科学(34992)
- 所(30624)
- 中心(29493)
- 江(28990)
- 农(27631)
- 研究所(27192)
- 财经(26463)
- 银(25221)
- 州(24141)
- 银行(24107)
- 经(23925)
- 北京(23915)
- 范(23185)
- 师范(22964)
- 行(22453)
- 院(22388)
- 经济学(21632)
- 基金
- 项目(106080)
- 科学(85170)
- 研究(81664)
- 基金(75124)
- 家(64288)
- 国家(63648)
- 科学基金(55724)
- 社会(52740)
- 社会科(50084)
- 社会科学(50077)
- 省(44216)
- 基金项目(39698)
- 教育(36986)
- 划(36103)
- 自然(33844)
- 自然科(33140)
- 自然科学(33136)
- 自然科学基金(32578)
- 编号(32425)
- 发(29218)
- 资助(28969)
- 创(28815)
- 成果(26458)
- 创新(25851)
- 课题(24294)
- 重点(24126)
- 发展(24023)
- 展(23584)
- 部(22746)
- 国家社会(21441)
共检索到2949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跃军
监事会的有效运行对促进完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和积极保障银行稳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高度重视监事会工作,不断创新监督思路,持续完善监督方法,认真履行监督职能,为邮储银行改革发展保驾护航。严格落实监管要求,高度重视监事会工作监事会作为商业银行的内部监督机构,是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组织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要求,要充分发挥监事会的监督
关键词:
监事会 管理层 监督过程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贾琛 马鑫媛
良好的公司治理是商业银行行稳致远的必要条件。伴随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普遍建立起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组成的公司治理架构。实践表明,作为公司治理重要一环,监事会行使监督职能,在防止内部人控制、促进商业银行稳健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兰克俭 卢丹
完善公司治理体系是金融机构深化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监事会是公司治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做实监事会职能,提升监督工作效能,对于民营银行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提升公司治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有效防范金融风险,更好地实现高质量发展、助力共同富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监事会 股东大会 民营银行 高级管理层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王世权
本文考察了德国监事会制度生成及演进的路径。在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不断增强的情况下,公司的经营权逐渐转移到董事会手中。为了在经营中维护投资者的利益,监事会作为一种监督制衡机制得以产生。在德国监事会制度变迁过程中,依存一定的历史路径,不同的利益主体通过不断的博弈,最终由国家主导,在监事会中确立了劳资双方代表人数均等以及银行代表、独立监事共同参与的机制,实现了监事会从机能到结构的创新发展。根据德国监事会制度演进的经验,本文提出了我国监事会制度建设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德国监事会制度 公司治理 监事会功能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学强
本文回顾了国有商业银行监事会制度的建立过程。实践证明,国有商业银行监事会制度是一项既符合国际惯例又紧密结合中国实际的行之有效的制度创新。进一步完善国有商业银行监事会制度需要处理好几组关系。监事会本身也需要根据实践的发展不断丰富和完善。
关键词:
国有商业银行 监事会制度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章伟东
监事会是农村合作银行法人治理结构中重要且不可或缺的一环,对农村合作银行的正常、合规运行起着很大的作用。特别是在当前日益复杂的经济金融环境下,防范金融风险的任务更加艰巨,如何有效发挥农村合作银行监事会职能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分析了当前农村合作银行监事会制度运行中的现状与原因,并提出了完善监事会制度的几点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飞 徐炜
我国上市银行近年经营管理水平虽然得到较大提升,但在公司治理效率方面仍不理想,很大程度上源于组织结构中的监事会治理存在一定缺陷。本文正是从监事会视角对我国上市银行公司治理效率做一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监事会 上市银行 公司治理效率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艳莉 张同建 孔春丽
监事会治理是公司治理的核心要素之一,政治关联是我国上市银行监事会治理的一项主要特征。基于上市银行监事会治理的调查数据,借助于结构方程模型,研究揭示了上市银行监事会治理的内部机理,发现政治关联在我国上市银行监事会治理中尚未发生作用,指出监事会治理应充分激活政治关联的价值,同时提出上市银行监事会治理的改进策略。研究表明,上市银行监事会治理仍处于虚置状态,需要以政治关联为平台促进各项监事会治理策略的完善。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世权
针对理论上对监事会制度去留的争论,按照企业本质→企业目标→公司治理机能→监事会的本原性质与作用机理→中国上市公司治理创新这一思路进行了探讨。研究认为,企业在本质上是融契约性与生产性为一体的一组契约联合网络,其目标是持续竞争优势的获取与维系。对此,要求公司治理承担着"对等"的两项机能——"保健机能"和"激励机能"。依此逻辑,监事会的本原性质是通过业务监督与财务监督活动的展开,为缔约者提供了一个减少缔约风险,增加缔约意愿的监督制衡机构的同时,又为以股东为首的利益相关者提供了一个参与机制。最后,指出中国上市公司治理创新也应该以引入符合本原性质的监事会作为突破口。
关键词:
监事会 公司治理 董事会 审计委员会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游辉城 徐琪
自从我国引入独立董事制度以来,监事会与独立董事并存机制的监督作用备受争议。为了验证独立董事的监督作用是否会受到监事会的影响,以我国非上市银行2013~2017年的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监事会规模及其独立性对独立董事抑制盈余管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考虑监事会的作用下,独立董事并不能有效抑制非上市银行的盈余管理行为;而在考虑监事会的作用下,在监事会规模较大和监事会独立性较强的样本中,独立董事能够对盈余管理起到监督作用。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提出规范独立董事选聘制度和完善监事会制度两个政策性建议。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吴勇文
监事会制度作为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制度之一,是降低代理成本、分权制衡和公司自我约束的必然选择。本文在学习借鉴监事会制度理论基础、国际经验的基础上,分析国有商业银行建立监事会制度的必然性,探讨完善国有商业银行监事会制度的对策建议,进一步发挥其治理功效。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鹏
在现代公司治理中,当董事被股东委任后,即同股东形成委托代理关系,对公司的生产经营成果,董事会向股东承担责任,股东对公司的经营成果有考核、评价权,对董事有选举和罢免权,董事会为完成股东的委托及投资回报的期望而选择合格的管理者。因此,董事会的职能和作用非常重要。在一些公司治理良好实践的国家,董事会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吴成凤
本文利用博弈论的基本原理,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监事会失效的成因,建立了不完全信息下监事会和董事、经理的混合战略博弈模型,提出了降低董事、经理违规概率的措施以及提高监事监督动力和效果的途径。
关键词:
监事会 博弈论 博弈修正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王瑞庭
向国有重点金融机构和国有重点大型骨干企业(以下简称“国企”)派出监事会,是国家完善和强化对国企财会和审计监督的重大举措,是国家对国企管理方式的重大转变,是防范金融风险、保障国有资产、资金安全、强化国企监管制度的重大创新。 健全和规范监事会制度的意义 以财务监督为核心,运用审计手段开展监事会的监督检查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较强的可操作性。一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迫切需要。国企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公司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制度的灵魂;要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公司治理结构,避免并切实解决“内部人控制”问题,强化激励和约束机制,形成股东会授权、董事会决策、监事会监督、经理层执行的职责明...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周泽将 马静 胡刘芬
监事会能否发挥应有的治理功能历来备受争议,焦点之一是何种类型的监事会更有效。本文以中国资本市场2007-2016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监事会经济独立性对企业违规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1)当监事会经济独立性增强时,企业违规行为的发生概率和程度都显著降低;(2)区分监事会成员职位后显示,上述治理功能发挥主要由监事会主席的经济独立性推动所致;(3)当内部控制有效性下降或企业所处地区的法律环境较差时,监事会经济独立性的治理功能更强。进一步分析揭示,经济独立性有助于监事会治理功能发挥主要因代理成本降低所致。本文丰富和拓展了既有的监事会有效性学术文献,也为完善上市公司监事会制度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
经济独立性 监事会 治理功能 企业违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