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26)
- 2023(12385)
- 2022(9891)
- 2021(8757)
- 2020(6936)
- 2019(15548)
- 2018(15376)
- 2017(28533)
- 2016(15245)
- 2015(16877)
- 2014(17055)
- 2013(16670)
- 2012(15671)
- 2011(14283)
- 2010(14698)
- 2009(13698)
- 2008(13609)
- 2007(12670)
- 2006(11665)
- 2005(11237)
- 学科
- 济(70180)
- 经济(70109)
- 业(48720)
- 管理(47358)
- 企(39158)
- 企业(39158)
- 中国(26334)
- 地方(21853)
- 农(21594)
- 业经(19396)
- 方法(19387)
- 技术(18928)
- 数学(15675)
- 数学方法(15512)
- 制(14792)
- 农业(14657)
- 银(14590)
- 银行(14575)
- 融(14355)
- 金融(14355)
- 行(14213)
- 财(13572)
- 发(13217)
- 技术管理(13128)
- 学(12332)
- 贸(11521)
- 贸易(11500)
- 地方经济(11496)
- 易(11012)
- 理论(10826)
- 机构
- 学院(220633)
- 大学(218559)
- 济(94188)
- 经济(92148)
- 管理(83060)
- 研究(80713)
- 理学(68931)
- 理学院(68166)
- 管理学(67121)
- 管理学院(66686)
- 中国(64148)
- 京(47861)
- 科学(45836)
- 财(44672)
- 所(40280)
- 江(37902)
- 中心(37467)
- 研究所(35594)
- 农(34880)
- 财经(33658)
- 北京(31202)
- 范(31178)
- 师范(30888)
- 州(30691)
- 经(30330)
- 院(29259)
- 经济学(28389)
- 业大(28300)
- 省(26673)
- 农业(26482)
- 基金
- 项目(136529)
- 科学(109317)
- 研究(105229)
- 基金(96665)
- 家(83374)
- 国家(82573)
- 科学基金(71473)
- 社会(67921)
- 社会科(64435)
- 社会科学(64423)
- 省(55839)
- 基金项目(50067)
- 教育(47943)
- 划(45999)
- 自然(43024)
- 编号(42621)
- 自然科(42123)
- 自然科学(42115)
- 自然科学基金(41413)
- 资助(37688)
- 成果(35837)
- 发(35832)
- 创(34254)
- 课题(31615)
- 重点(31161)
- 创新(31029)
- 发展(29426)
- 部(29123)
- 展(28923)
- 国家社会(27967)
- 期刊
- 济(120012)
- 经济(120012)
- 研究(76205)
- 中国(57748)
- 管理(37386)
- 农(34643)
- 财(33716)
- 教育(33017)
- 科学(30060)
- 融(29694)
- 金融(29694)
- 学报(29547)
- 大学(23449)
- 农业(23037)
- 技术(21682)
- 学学(21346)
- 业经(21295)
- 经济研究(18536)
- 财经(17376)
- 问题(15358)
- 经(15158)
- 业(12764)
- 科技(12746)
- 技术经济(12352)
- 图书(12350)
- 贸(11823)
- 坛(11755)
- 论坛(11755)
- 商业(11162)
- 国际(10899)
共检索到3722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付一夫 马茹 曲直
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但影响技术创新后续活动的重要因素在于市场环境。文章从"斯密定理"出发,通过对技术创新行为与国家创新体系内在逻辑的分析以及对不同经济体制下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的研究,得出"创新发展的关键在于加快市场化进程"的结论,并对各创新主体在技术创新活动中扮演的关键角色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斯密定理 技术创新 经济增长 市场化进程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付一夫 马茹 曲直
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但影响技术创新后续活动的重要因素在于市场环境。文章从"斯密定理"出发,通过对技术创新行为与国家创新体系内在逻辑的分析以及对不同经济体制下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的研究,得出"创新发展的关键在于加快市场化进程"的结论,并对各创新主体在技术创新活动中扮演的关键角色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斯密定理 技术创新 经济增长 市场化进程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付一夫 马茹 曲直
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但影响技术创新后续活动的重要因素在于市场环境。文章从"斯密定理"出发,通过对技术创新行为与国家创新体系内在逻辑的分析以及对不同经济体制下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的研究,得出"创新发展的关键在于加快市场化进程"的结论,并对各创新主体在技术创新活动中扮演的关键角色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斯密定理 技术创新 经济增长 市场化进程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曹跃群 刘源超
重庆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在于制度创新,并围绕农民市民化这一核心展开。当前,重庆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存在观念滞后、规划缺位、制度约束、资金匮乏等突出问题。加快重庆统筹城乡发展需在解决好观念更新、城乡规划和组织保障问题的同时,重点在土地流转、人口管理、社会保障、财政资金运行、行政管理以及区域协调机制方面重点突破。
关键词:
重庆 统筹城乡发展 制度创新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王明亮
本文研究了我国信息资源建设面临的市场问题,探讨了发展和培育信息市场的重要性以及政府在信息资源产业化中的作用,并指出了信息产业化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
信息资源,产业化,信息市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叶雷
近年来,以"高考社会化"实现教考分离来落实素质教育的呼声不少。因此,正如学者所言,英语高考改革如果成功,还能为接下来继续打破"一考定终身"取得经验。现在,在具体操作细节不明的情况下,我们还只能给予"沿着正确方向锲而不舍必定成功"的祝福。社会化考试是行政主导或认定的唯一考试,还是完全市场竞争的多项考试?成绩的认定是取多考的最高成绩,还是取水平等次认定?是只认高三一年的多考,还是认有效期内的一年多考?是纳入高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来存良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俊明
发展两高一优农业的关键在于良种化武功农科中心协委会王俊明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农业提出的新要求,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一次重大的战略转移。而要实现这次战略转移,关键在于良种的选用。实践证明,优良品种是农业生产中最重要、最基本的生产资料...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朱俊生 庹国柱
商业保险公司在产品设计、产品管理、风险管理与投资方面的优势与农村地区合作组织在产品销售和产品服务方面的相对优势结合起来,小额保险发展的内在矛盾才有可能真正化解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建平
实现高等教育科学发展,关键在于把高校领导班子建设好,把高校干部队伍和教师队伍建设好。长期以来,天津大学始终注重学校领导班子建设,特别是十七大以来,领导班子办学治校能力进一步提升。《教育规划纲要》根据十七大"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战略部署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我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唐龙
政府主导型经济发展方式曾是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关键体制机制。由于政府改革的滞后,这种政府主导型经济增长机制已成为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性制度约束。政府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起着"双刃剑"的作用,能否对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生正向激励,关键还在于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各项举措落实到位的体制机制:科学定位政府经济管理的领域和宏观调控的方式;推进大部制改革;科学地设计政府和政府官员绩效考核指标;改革审批经济体制;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林兆木
从中央关于"十二五"规划《建议》,到国务院制定的"十二五"规划《纲要》,都强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这是"十二五"规划最大的亮点。但是,在现有的结构、体制和利益格局之下,实施"十二五"规划的最大难点,也在于贯彻这个"主题"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应俊惠
本文在分析上海票据市场特点基础上,阐述了进一步创新发展上海地区票据市场的必要性,提出发展上海票据市场需要解决的扩大区域市场影响力、加强票据产品信用组合、培育票据市场投资者和服务商等四方面问题,最后文章从制度、政策、工具到市场等方面提出加快上海票据市场创新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上海票据市场 创新发展 对策建议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应俊惠 肖斐
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是一项国家战略,而推动"长三角"地区协调发展则是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上海票据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票据交易量持续增长,市场活跃度不断提高,其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区域性票据中心。本文在分析上海票据市场特点的基础上,阐述了推进"长三角"地区票据一体化进程的必要性,提出发展区域票据市场需要解决如下四方面的问题:扩大区域市场影响力、加强票据产品信用组合、培育票据市场投资者和服务商等,最后文章从制度、机构、业务、工具到设施等方面提出推进"长三角"地区票据一体化进程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上海 “长三角”地区 票据市场 创新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