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15)
2023(8355)
2022(7140)
2021(6532)
2020(5509)
2019(12098)
2018(12186)
2017(23341)
2016(12452)
2015(13733)
2014(13158)
2013(12814)
2012(11702)
2011(10512)
2010(10742)
2009(10203)
2008(10108)
2007(9280)
2006(8200)
2005(7354)
作者
(32680)
(27613)
(27554)
(26014)
(17496)
(13014)
(12251)
(10480)
(10351)
(9898)
(9341)
(9125)
(8945)
(8844)
(8591)
(8323)
(8087)
(8018)
(7871)
(7772)
(6920)
(6585)
(6471)
(6366)
(6207)
(6139)
(6102)
(6066)
(5405)
(5364)
学科
(48004)
管理(47938)
经济(47919)
(46307)
(40736)
企业(40736)
方法(20055)
数学(16945)
数学方法(16809)
(16270)
技术(15614)
中国(15055)
(15036)
(12902)
业经(12361)
技术管理(12108)
(10214)
(9835)
银行(9814)
(9744)
财务(9726)
财务管理(9705)
(9385)
企业财务(9261)
(9147)
金融(9145)
体制(8816)
(8711)
农业(8596)
(8467)
机构
大学(173646)
学院(172847)
(75937)
经济(74499)
管理(69987)
理学(60478)
理学院(59881)
管理学(59030)
管理学院(58695)
研究(54947)
中国(42778)
(38600)
(34944)
财经(29934)
科学(29569)
(27141)
(26785)
(25915)
中心(25036)
经济学(24121)
研究所(22922)
财经大学(22277)
北京(21794)
(21601)
经济学院(21560)
业大(21333)
(20605)
(20566)
师范(20434)
商学(20166)
基金
项目(113758)
科学(92905)
研究(86492)
基金(84697)
(71982)
国家(71354)
科学基金(63466)
社会(58675)
社会科(55749)
社会科学(55739)
基金项目(44754)
(44744)
教育(40626)
自然(38915)
自然科(38129)
自然科学(38121)
自然科学基金(37514)
(36811)
编号(33410)
资助(33183)
(30142)
(28134)
成果(27807)
创新(27139)
(26102)
重点(25367)
国家社会(24695)
课题(23862)
教育部(23512)
(23492)
期刊
(85300)
经济(85300)
研究(54547)
中国(40376)
(31505)
管理(30673)
科学(22541)
学报(21556)
教育(20284)
(20086)
(17991)
金融(17991)
大学(17907)
学学(16810)
财经(15669)
技术(15578)
经济研究(13885)
(13523)
业经(13314)
农业(12852)
问题(10499)
科技(10194)
技术经济(9471)
(8404)
理论(8048)
现代(8013)
(8012)
商业(7975)
(7919)
论坛(7919)
共检索到2659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孙庆奇  蔡吉恒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陈秉钊  
城乡规划攸关城市健康发展,百姓安居乐业,为确保规划的决策正确,准确实施,并置于有效监督之下,在政府行政体制内实行行政三分,战略决策从规划管理局分离出去:战术管理在规划局内加强规章建设,在实行体内监督的同时,加强体外公众监督。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郑邦山  
高校毕业生就业是社会劳动就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机制创新应当充分考虑六个方面的“十二化”,即就业模式的社会化、市场化;就业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学科专业建设的品牌化、特色化;就业服务手段的信息化、网络化;就业指导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参与就业工作的全员化、全程化。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吕景春  
和谐劳动关系是构筑和谐社会与增进社会整体福利的核心内容。文章从福利经济学的视角,分析劳动关系和谐的帕累托最优标准,认为雇主效率需求与雇员公平需求之间的利益平衡是劳动关系和谐的基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和谐劳动关系的一般性制度安排,并提出了创新利益制衡机制以实现劳动关系和谐的基本策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高景芳  
《劳动合同法》扩大了劳动者的保护范围;制约了劳动合同的短期化,鼓励企业与劳动者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对试用期、违约金和竞业限制的规定更加细化和明确;规范了劳务派遣用工制度。《劳动合同法》施行后,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需要广义劳动关系主体各方在守法前提下的共同努力。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朱益超  
从三次产业、产业劳动生产率和劳动力配置结构、变迁动能等3个维度,采取指数分析、对数分析和分段回归分析相结合,对1980~2014年中国劳动生产率增长的源泉和动能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体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中,第三产业贡献度48.4%,第二产业贡献度43.5%,第一产业贡献度8.1%;产业劳动生产率贡献度占79.6%,产业劳动力配置结构贡献度20.4%;劳均设备资本贡献度85.7%,劳动力质量贡献度28.3%,产业资本配置结构贡献度-6.7%,人口就业率贡献度-3.0%,消费与产出成长指数之比则基本零贡献。中国劳动生产率的动能转换与机制创新的主要方向和着力点,在于强势推进产能转型升级、居...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张军  
企业劳动关系预警研究的重点在于企业劳动关系稳定与和谐的程度,因此,必须充分挖掘企业内部影响劳动关系质量的相关因素,建立有效的劳动关系预警指标体系。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王兴华  
公有制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国有企业的劳动关系对经济社会有很大影响。通过研究发现:国有企业劳动关系现状是相对稳定中的冲突增加,冲突的原因在于国有企业的经营方式与私有制企业趋同。针对冲突的原因,运用机制设计的思想与博弈论的方法进行分析,认为可以通过建立管理层、政府与劳动者三方权利平衡机制,实现和谐劳动关系。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敬  陈澍  
基于纳什合作博弈议价理论,研究劳动分工对收入分配影响的多重性发现:当生产者之间的总体生产效率差异过大时,进行分工合作的利益基础会消失,收入差距会达到最大的状态。在分工条件下,生产者之间的收入差距取决于高技能生产者的总体优势强度;但分工条件下的收入差距小于自给自足下的收入差距,劳动分工具有缩小收入差距的效应。当生产者各有所长,总体优势相当,是完全"互补型"时,则平分分工产品,高效率与高公平同时实现,是一种最理想的分工经济。结论表明,"公平与效率相统一"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实现。要实现经济的又好又快增长,政府应当进行以分工为基础的发展制度创新。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姚海明  
在企业制度的演化史中,对资本的内在规定性存在着两种思路:一种思路认为资本是“用来便利生产的财富,即资本货物;另一种思路则认为“资本显然是关系,而且只能是生产关系”。其实,除了这两种思路以外,历史上还存在着一种思路,即资本是生产财富的能力。按照这种思路,劳动与机器等资本货物一样,也是资本。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松龄  
创新劳动能够推动创新型国家的建设。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教育体制有利于培育、形成和发展创新劳动。现代产权制度能够维护创新劳动的权益,有利于调动劳动者创新劳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劳动力的资本化及其转化为劳动者的股份,是一种具有长期稳定激励创新劳动的制度安排。深化创新劳动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理论认识,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建设、经济建设、制度建设和理论建设,能够丰富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和政治经济学体系的理论内涵。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连建辉  赵林  钟惠波  
本文认为 ,理解当代创业企业经济性质的初始点是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异质性 ,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异质性决定了当代科技创新劳动报酬计量的复杂性与艰巨性。当代创业企业 ,其本质上是一种关于当代科技创新劳动的市场性综合定价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由科技创新者自身创办企业 ,拥有创业企业的所有权 ,就是对当代科技创新劳动报酬进行计量的一种市场性综合定价机制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王东进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社会结构发生重大的变化,我国劳动关系领域出现了一系列新情况和新问题,亟待研究解决。在这种情况下,开展理论研讨,听取和吸收专家学者的意见,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拓展思路,显得十分必要。为此,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司、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于2004年2月27日在京举办了“中国劳动就业论坛——转型时期劳动关系问题高层研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王东进出席会议并作了讲话。来自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中国企业联合会等有关方面的官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科院、中国劳动保障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俊领  
和谐社会的建设需要高素质的劳动者,而农村劳动力的数量虽大却素质不高,形成了农村劳动力市场供给和需求的矛盾。造成这一矛盾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农村劳动力培训市场不能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创新培训机制,建立符合市场发展要求的市场化运行机制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