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203)
2023(18351)
2022(15578)
2021(14634)
2020(12410)
2019(28274)
2018(28078)
2017(54277)
2016(29618)
2015(33276)
2014(32738)
2013(32173)
2012(29198)
2011(26150)
2010(26572)
2009(25035)
2008(24972)
2007(22400)
2006(19867)
2005(17969)
作者
(83659)
(69667)
(69448)
(65960)
(44576)
(33382)
(31314)
(27152)
(26333)
(25131)
(23597)
(23590)
(22339)
(22146)
(21541)
(21198)
(20781)
(20330)
(19978)
(19907)
(17333)
(17173)
(16889)
(16094)
(15566)
(15541)
(15509)
(15472)
(14002)
(13747)
学科
(121195)
经济(121019)
(107305)
管理(103156)
(97023)
企业(97023)
方法(54957)
数学(44319)
数学方法(43584)
(38152)
业经(35694)
(34702)
中国(30379)
(27773)
(26417)
财务(26331)
财务管理(26291)
理论(24963)
企业财务(24931)
技术(23858)
农业(23851)
(23283)
地方(21327)
(21323)
(20399)
(20185)
(19700)
贸易(19685)
(19377)
(19250)
机构
学院(421491)
大学(419822)
管理(171125)
(168760)
经济(165095)
理学(147499)
理学院(145904)
管理学(143245)
管理学院(142467)
研究(133171)
中国(103369)
(89642)
(82712)
科学(81066)
(66077)
(65782)
财经(64674)
(63580)
业大(60596)
中心(60268)
研究所(59393)
(58640)
北京(56625)
(52847)
师范(52401)
农业(51248)
(51106)
经济学(50170)
(48325)
财经大学(47797)
基金
项目(277814)
科学(220508)
研究(206024)
基金(202138)
(174321)
国家(172799)
科学基金(150878)
社会(130235)
社会科(123369)
社会科学(123336)
(109760)
基金项目(106286)
自然(97838)
自然科(95633)
自然科学(95613)
教育(95185)
自然科学基金(93938)
(90605)
编号(84302)
资助(83459)
成果(68243)
重点(61594)
(61025)
(61001)
(58240)
课题(58048)
创新(56248)
(53741)
国家社会(53036)
教育部(52974)
期刊
(191703)
经济(191703)
研究(125627)
中国(84435)
管理(69333)
(67860)
学报(61544)
(60977)
科学(58257)
教育(48788)
大学(48030)
学学(45232)
农业(41865)
技术(39469)
(37634)
金融(37634)
业经(32705)
财经(32467)
经济研究(29738)
(27847)
问题(24273)
(24218)
技术经济(22589)
科技(20517)
现代(20151)
理论(19578)
财会(19393)
图书(19373)
商业(19307)
(19124)
共检索到6291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预测  [作者] 于海云  赵增耀  李晓钟  乔磊  
创新动机是激发企业家和技术员工创新行为的重要决定因素,有创新动机和创新行为的企业才可能产生创新绩效。本文借鉴自我决定理论对动机的分类,将创新动机分为内源性创新动机、外源性创新动机和混合性创新动机三种类型,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来解释企业家和技术员工的创新动机对民营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并以江苏民营高新技术企业为样本对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欣  徐明  
文章基于环境适配性的观点,探讨企业内外环境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创造性地将企业创新氛围、变革型领导风格纳入企业创新组织软环境的概念中。实证结果表明:知识管理是企业创新组织软环境对创新绩效产生影响的中介因素;环境动态性调节了创新组织软环境通过知识管理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影响的中介过程的后半部分,即对知识管理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据此,建议管理者一方面需要提高企业对所处商业环境变动的预见性,另一方面,在组织内部需要重视组织创新氛围和变革型领导的作用,加强知识资本的培育,重视知识在企业内外部的流通
[期刊] 预测  [作者] 马蓝  安立仁  
合作动机是激发企业间合作创新行为的重要决定因素,有合作动机和合作行为的企业才会产生合作创新绩效。根据自我决定动机理论,本文对合作动机进行分类,将合作动机划分为:内部动机(研发动机,学习动机)、外部动机(战略动机)及混合性合作动机三种类型,通过构建多元回归模型来解释企业间合作动机对企业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并以西安市高新区技术企业为样本对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向明  陈金波  
民营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中不可获缺的重要力量,而且随着民营企业的不断发展,民营企业的制度也应该与时俱进,而民营企业制定的新制度是否就是一个好的制度呢?这需要对创新的制度进行评价,文章应用模糊评价方法建立民营企业制度创新的评价模型,以方便民营企业能够对企业制度进行评价。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詹绍文  曹桢  
基于产业集聚的观点,以创意人才为研究对象,探讨文化园区创新要素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并探究创新环境的中介作用,检验政策配置的调节作用。建立基于文化产业园区创新要素与创新绩效的调节中介作用模型,运用问卷调查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①创新要素对创新环境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创新要素的三个维度中,社会网络、个人成长对创新绩效影响不显著;②创新要素中的信息共享与知识溢出维度和创新绩效直接显著,而个人能力通过创新环境中介作用影响创新产出;③政策配置在创新环境和创新绩效的中介效应中起到正向调节作用,政策支持力度越高对创新产出的影响越大。因此,政府应该引导建立以创新为导向的要素集聚,通过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完善社会网络结构,降低区域的创新阻力,进而提升文化创造力的集聚与外溢能力。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建平  吴晓云  
制造业对中国经济未来发展日益重要。跨界融合背景下,研究中国制造企业的跨界知识搜寻如何影响企业创新绩效提升,深具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以208家中国制造企业为样本,从双元创新视角,运用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和bootstrap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着重研究跨界知识搜寻促进企业创新绩效提升的内在机理问题。研究表明:跨界知识搜寻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突破式和渐进式两种创新模式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突破式和渐进式创新对跨界知识搜寻与创新绩效间关系具有双重中介效应,其中,突破式创新的中介效应更加显著;同时,吸收能力对跨界知识搜寻与两种创新模式间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两种创新模式的中介效应亦受到吸收能力的调节。以上结论对厘清跨界知识搜寻,促进创新绩效提升的内在机理具有以下启示:中国制造企业需要加大跨界知识搜寻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创新绩效;需要选择适宜自身资源和知识搜寻能力的创新模式,以促进创新绩效提升;同时,需要特别关注吸收能力对以上过程的影响。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曹艳华  姜丽璇  周键  
以社会网络与资源拼凑理论为基础,实证分析中小企业创新网络对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中小企业创新网络正向影响创新绩效,资源拼凑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外部环境竞争性负向调节创新网络与创新绩效的关系,正向调节资源拼凑与创新绩效的关系。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刘文霞  杨杰  
基于知识管理视角,考察企业家导向对后发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探究外部知识获取的中介作用和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通过对251家后发企业的样本数据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发现:①创新性、先动性及风险承担性正向影响后发企业创新绩效;②外部知识获取在企业家导向与后发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具有中介作用;③吸收能力不仅正向调节外部知识获取与后发企业创新绩效关系,还能提升外部知识获取的中介作用。该研究结论进一步深化了对企业家导向与后发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的认识,并对后发企业创新实践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侯贵生  宋文轩  杨磊  
基于知识与创新理论,建立了包含企业社交媒体使用、知识存量、创新氛围和创新绩效的理论模型,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380份有效问卷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面向外部与内部的社交媒体使用均对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知识存量在面向外部和内部的社交媒体使用与创新绩效的关系中皆起到了中介作用;创新氛围在面向外部的社交媒体使用与创新绩效、面向内部的社交媒体使用与创新绩效、知识存量与创新绩效三对关系中都起到了正向调节作用。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胡海  徐荣玲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获得372份有效问卷,运用带中介的调节模型探讨了职场友谊对研发团队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实证结果表明:(1)职场友谊对团队创新绩效是有正向的激励作用的,其中知识分享起中介作用;(2)职场友谊对团队创新绩效的作用同时受到员工知识分享意愿和知识分享能力的中介作用;(3)职位级别对职场友谊通过知识分享对团队创新绩效的影响起负向调节作用,即职位级别越高,友谊机会越小,通过员工友谊促进知识分享,进而提高团队创新绩效的效应越低。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胡海  徐荣玲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获得372份有效问卷,运用带中介的调节模型探讨了职场友谊对研发团队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实证结果表明:(1)职场友谊对团队创新绩效是有正向的激励作用的,其中知识分享起中介作用;(2)职场友谊对团队创新绩效的作用同时受到员工知识分享意愿和知识分享能力的中介作用;(3)职位级别对职场友谊通过知识分享对团队创新绩效的影响起负向调节作用,即职位级别越高,友谊机会越小,通过员工友谊促进知识分享,进而提高团队创新绩效的效应越低。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穆钰,徐明  
在对已有理论基础和实证研究结果进行回顾与辨析的基础上,从企业视角出发,提出产品创新性与创新绩效间关系理论模型及相应研究命题。首先,细化两个构念维度,将产品创新性划分为市场、技术、组织和环境新颖性4个维度,将创新绩效划分为市场绩效和运营绩效两个方面,其中运营绩效包含创新速度、费用和质量。对文献中已有实证研究结果进行剖析和对比,构建产品创新性与创新绩效间关系理论模型。对产品创新性维度进行分解,对创新绩效进行剖析,可为理论发展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及启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凌金云   黄顺春   刘惠  
为促进制造企业在人力资源激励创新中实现货币性薪酬激励与非货币性薪酬激励动态互补,激励员工提升创新绩效。以制造企业员工为研究对象,采用层次回归法,从组织关怀、环境激励和工作激励三个维度综合探讨制造企业非货币性薪酬激励对员工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并引入员工敬业度和组织内信任两个变量,深入探究其可能发挥的作用。结果表明:(1)制造企业非货币性薪酬激励可通过强化组织关怀、环境激励和工作激励来激发员工创造性和提高员工创新绩效。(2)组织关怀、环境激励和工作激励均对员工敬业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员工敬业度对员工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3)员工敬业度部分中介绍了组织关怀、环境激励和工作激励对员工创新绩效的影响,其部分中介效应在工作激励对员工创新绩效的影响中最为显著,其次为环境激励,最后为组织关怀。(4)组织内信任正向调节了环境激励和工作激励对员工创新绩效的影响,其调节效应在环境激励对员工创新绩效的影响中最为显著。结论丰富了员工创新绩效的理论研究,对制造企业人力资源激励创新亦具有参考价值。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守凤   刘德胜   刘昊蓉  
随着数字经济的深入发展,人才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作用得到了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大量关注。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数字人才如何影响开放式创新缺乏深入探讨。立足数字化赋能的视角,基于“数字人才—知识搜索—开放式创新”的基本逻辑,构建了一个有中介的调节效应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1930家中小企业的调研数据,对提出的理论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字人才有助于改善中小企业开放式创新绩效;数字人才通过知识搜索广度和知识搜索深度正向影响中小企业开放式创新绩效,知识搜索广度和知识搜索深度对中小企业开放式创新绩效也有正向影响。同时,IT能力正向调节了数字人才通过知识搜索广度和知识搜索深度对中小企业开放式创新绩效关系。研究结论对中小企业如何提升开放式创新绩效以及如何应对数字化转型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杨莎莎  李琳  伍紫君  王震  
作为重要的创新来源,客户在企业创新过程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将客户纳入创新过程是企业实现开放式创新的关键路径。本文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客户参与、动态能力、产业环境和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研究框架。利用269家制造业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基于被调节的中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1)客户参与显著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即客户参与程度越高,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越好;(2)企业的动态能力中介了客户参与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3)产业环境的复杂性负向调节了这种中介作用,即环境复杂性越高,客户参与通过企业动态能力对其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作用越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