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44)
2023(3626)
2022(3058)
2021(2809)
2020(2261)
2019(5173)
2018(5102)
2017(8894)
2016(4461)
2015(4605)
2014(4503)
2013(4258)
2012(3759)
2011(3303)
2010(3354)
2009(3124)
2008(2951)
2007(2809)
2006(2321)
2005(1942)
作者
(11246)
(9482)
(9221)
(8584)
(5919)
(4414)
(4075)
(3470)
(3441)
(3289)
(3127)
(3090)
(3030)
(2926)
(2836)
(2804)
(2713)
(2663)
(2634)
(2625)
(2279)
(2201)
(2162)
(2137)
(2104)
(2088)
(2058)
(2055)
(1884)
(1771)
学科
(21976)
管理(21374)
(20727)
企业(20727)
(14219)
经济(14206)
技术(13498)
技术管理(11185)
中国(5304)
方法(5146)
业经(5126)
(4153)
数学(3869)
理论(3845)
数学方法(3834)
(3804)
(3643)
(3623)
(3193)
银行(3193)
产业(3154)
(3074)
(3047)
地方(2808)
(2794)
金融(2794)
教学(2696)
教育(2649)
经营(2641)
(2625)
机构
学院(59737)
大学(58246)
管理(27429)
(24639)
经济(24161)
理学(23971)
理学院(23776)
管理学(23554)
管理学院(23420)
研究(16387)
中国(12394)
(11197)
(11131)
(9662)
科学(8771)
财经(8756)
商学(7984)
中心(7949)
(7928)
商学院(7887)
(7536)
技术(7329)
(7016)
经济学(6999)
师范(6951)
经济管理(6807)
业大(6779)
北京(6738)
(6698)
财经大学(6510)
基金
项目(41966)
科学(35209)
研究(33701)
基金(30073)
(25306)
国家(25063)
科学基金(23262)
社会(22283)
社会科(21219)
社会科学(21218)
(18655)
基金项目(16515)
(16418)
教育(16174)
(14801)
自然(14259)
创新(14076)
自然科(14015)
自然科学(14014)
自然科学基金(13822)
编号(13009)
(10362)
(10339)
资助(10305)
成果(10056)
(9984)
课题(9751)
重点(9333)
(9213)
国家社会(9048)
期刊
(27192)
经济(27192)
研究(18191)
中国(15600)
管理(13713)
教育(10896)
(8807)
技术(7736)
科学(6975)
科技(6664)
业经(5012)
学报(4917)
(4862)
金融(4862)
(4790)
技术经济(4547)
大学(4481)
财经(4144)
经济研究(4102)
学学(4038)
(3995)
论坛(3995)
(3630)
职业(3625)
(3490)
农业(3206)
现代(3061)
商业(2922)
问题(2862)
软科学(2762)
共检索到889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应雄  
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正在成为许多高校的一种追求。浙江万里学院是伴随着我国20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在原浙江农村技术师范专科学校基础上改制建立的一所地方普通本科院校,所形成的"万里模式",被学界誉为"一种可资借鉴的现代大学制度"[1],"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范例性实践",具有"非典型样本的典型意义"[2]。10余年来,学校以体制改革为原动力,以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为使命,形成了以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本科教学模式,得到了社会广泛认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水国  李公春  孙洪勤  
创新办学体制机制是高职教育"十二五"期间改革的难点和重要突破口。教育部、财政部在继续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的过程中,明确提出各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要"探索建立高职院校董事会或理事会,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机制"。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企业办学优势,依托校企合作理事会平台,创新以举办方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为主,政府有关部门、行业协会、企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丛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的推进与实施,从深层次激发了高职教育的改革热潮。邢台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全国首批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面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所遇到的"学校一头热"、"工学两层皮"、"官企学三分离"等一系列体制机制问题,解放思想,大胆实践,确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校企共建"的改革思路,既练好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内功",又练好贡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外功",通过学校教育与产业、企业、职业、就业的相互融通,积极探索高职办学新机制,达到"以开放求发展"的新境界,实现"以共融求共赢"的新目标,在有效整合办学资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实现了...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改革办学模式是中职示范校建设计划的重点内容之一。从3年来的实际推进情况看,首批立项学校将办学模式改革的重点放在了集团化办学方面,在目前全国建设的700多家职教集团中,立项学校牵头组建职教集团达到241个,参与了513个职教集团,签约合作企业达到两万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丁志卫  
高校要培养出优秀的工科实用创新人才,需要建立分类投入、分类指导、分类培养的教育模式,需要建立科学为先、科普为基、科研为主的文化模式,需要建立校企合作、基地孕育、统筹规划的实践模式等,以建立一个科学的人才培养系统工程。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范新灿  孙湧  徐人凤  李斌  
基于协同创新的办学理念,创建应用型本科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需着眼于"岗位、应用、工程",以"产业主流技术"和"岗位职业能力要求"确定人才培养规格,构建基于职业岗位能力的课程体系,搭建"政校企行四方联动平台",引进国际水准的计算机产业技术和知识。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邱学青  李正  
目前,我国高校一方面办学资源不足;另一方面办学资源分散、封闭,不同学科、不同部门之间边界清晰、条块分割,学科资源、科技资源、产业资源和国际教育资源难以及时有效地转化为人才培养资源,导致人才培养缺乏整合统筹、集成优化的资源条件支撑,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益。近年来,华南理工大学以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以系统集成为手段,以课程、教师和平台等关键要素为纽带和支撑,把原先相对分散的资源集成到学生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之中,促进资源充分共享并发挥"1+1>2"的集聚效应,搭建起校内资源共享机制和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高航  张琤  李卫国  赵慧  
太原理工大学积极探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途径,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书院制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泛在化"的非正式学习驱动教育流程再造,进而实现个性化的教育目标。本文重点介绍了云顶书院的教育理念、运行机制、保障体系及育人成效等,为地方高校开展书院制建设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平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创办于1953年,是一所主要培养交通运输专门人才的高等职业院校。学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提升质量为核心,秉承"知行合一明德致远"的校训,坚持"立足交通、以人为本、开放办学"的办学理念,不断改革创新,围绕现代交通产业链,构建专业建设平台,校企互动、工学结合,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形成了鲜明的"依托交通、服务交通"的办学特色。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系统培养职业人才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当前教育工作特别是职业教育工作的一项战略目标和重要任务。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加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理论与实践研究,超前谋划,按照"适应需求、有机衔接、多元立交"的现代职教体系建设要求,积极探索服务"大...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黄亚玲  唐瑶  肖瑾  孙丹  范昌波  吴星明  
探索建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机制,是当前教育改革的迫切要求。为了适应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奉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对电气实验教学进行改革,通过设置与当今科技发展和工程实际紧密结合的科技创新项目,鼓励本科生尝试设计和实践个人感兴趣的研究项目,培养科研实践能力。经实践运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工程实践能力大幅提高,同时也给今后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卫国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增强科学研究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特别强调"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联合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龙志鹤  
结合大连大学近几年的办学实践,探索创新秘书人才培养方向与模式,提出“二文三动”的培养方向及“3+1”的培养模式;在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上,优化课程设置模块、加大实践教学环节;在师资队伍建设上提出“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等。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秦涛  张国华  
针对目前煤炭行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的校企联合培养、课程体系建设、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等关键问题,提出校企协同育人、构建小课程群、加设前沿专题、构建模块化人才培养体系等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思路。解决了如何调动企业参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积极性;构建什么样的实践教学体系,以满足企业对专业人才能力的需要;对于构成实践教学体系的实习与设计两个环节,如何提高能力培养的实效性等教学问题。研究成果为煤炭相关专业如何开展校企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探索出了一条有效途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桂占吉  王弗雄  朱迅德  
软件产业作为我国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在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软件企业中的开发人员基本上分为系统分析员、程序设计师、程序员三类。这三类人才正常比例应该呈金字塔形,然而我国软件人才呈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缺乏一大批能从事基础性工作的程序员,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应用技能型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陈端吕  彭保发  王亚力  熊建新  
人才培养模式需要系统协同与全局性变革。协同理论适用于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成为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结构耦合体系的有效手段。针对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通过需求分析,建立地方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协同创新模式架构,提出目标定位是协同创新模式构建的核心,专业设置是协同创新模式结构的骨架,课程设计是协同创新模式内容的优化,支持保障系统是协同创新模式实现的保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