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25)
- 2023(12015)
- 2022(9896)
- 2021(9086)
- 2020(7523)
- 2019(16776)
- 2018(16507)
- 2017(31030)
- 2016(16911)
- 2015(18441)
- 2014(18554)
- 2013(18246)
- 2012(16699)
- 2011(14567)
- 2010(14901)
- 2009(13733)
- 2008(14021)
- 2007(12970)
- 2006(11211)
- 2005(10529)
- 学科
- 业(80331)
- 企(74292)
- 企业(74292)
- 济(67443)
- 经济(67354)
- 管理(66521)
- 财(31785)
- 方法(27718)
- 业经(26778)
- 农(24190)
- 技术(20374)
- 数学(19490)
- 务(19459)
- 财务(19433)
- 财务管理(19398)
- 数学方法(19227)
- 企业财务(18391)
- 中国(18344)
- 农业(17646)
- 制(17195)
- 理论(16767)
- 策(15408)
- 和(13552)
- 技术管理(13537)
- 地方(13332)
- 体(13319)
- 划(13237)
- 财政(11614)
- 体制(11601)
- 经营(11395)
- 机构
- 学院(239195)
- 大学(230971)
- 济(96652)
- 经济(94704)
- 管理(93804)
- 理学(79865)
- 理学院(79077)
- 管理学(77964)
- 管理学院(77502)
- 研究(72818)
- 中国(58725)
- 财(52264)
- 京(47649)
- 科学(43750)
- 江(39692)
- 农(38679)
- 财经(38492)
- 所(36642)
- 经(34800)
- 中心(33661)
- 研究所(32410)
- 业大(32288)
- 州(31269)
- 农业(30071)
- 北京(29572)
- 范(29207)
- 经济学(29033)
- 师范(28909)
- 财经大学(28062)
- 商学(27352)
- 基金
- 项目(150276)
- 科学(119600)
- 研究(114408)
- 基金(107518)
- 家(92121)
- 国家(91216)
- 科学基金(80272)
- 社会(72776)
- 社会科(68928)
- 社会科学(68913)
- 省(62196)
- 基金项目(56603)
- 教育(53158)
- 自然(50609)
- 划(49658)
- 自然科(49528)
- 自然科学(49516)
- 自然科学基金(48743)
- 编号(46203)
- 资助(42405)
- 创(37975)
- 成果(37206)
- 业(35495)
- 创新(34383)
- 重点(33686)
- 课题(32949)
- 发(32616)
- 部(32453)
- 性(31055)
- 制(30052)
- 期刊
- 济(115796)
- 经济(115796)
- 研究(73601)
- 中国(53730)
- 财(47572)
- 管理(42420)
- 农(36862)
- 学报(32041)
- 教育(31661)
- 科学(31245)
- 大学(25324)
- 技术(25146)
- 农业(25075)
- 学学(23878)
- 融(22965)
- 金融(22965)
- 业经(21333)
- 财经(20136)
- 经济研究(18068)
- 经(17477)
- 业(16291)
- 问题(14423)
- 技术经济(14209)
- 财会(13745)
- 科技(12664)
- 现代(12523)
- 商业(11935)
- 会计(11304)
- 贸(11074)
- 版(10866)
共检索到3717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却正强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开设每门课程的应有之义,作为实践性很强的创新创业课程更应该先行。目前,创新创业课程思政的潜力还没有得到充分挖掘,需要从提高教师认识、优化课堂教学效果和课后强化三个维度来提升创新创业课程思政的有效性,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关键词:
创新创业 课程思政 育人 融入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辉
以探索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果为目标,立足当前实践教学的实施困境,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现代构建主义学习理论为依据,结合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实践,提出了以“校内研学+VR/AR体验+工坊练创”为主要内容的高职思政课校内实践教学模式,形成了传统教学和信息教学、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理论讲授和实践操作融通推进的思政课实践教学课堂。
关键词:
高职 三维融创 思政课 实践教学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江虹 张小靓 谢娜
为了探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思政的实践,分析如何将思政育人元素有机融入创新创业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文章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出发,分析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教学中进行课程思政教育的可行性,最后提出了课程思政的实践措施,包括挖掘《创新创业教育》育人元素、创新课程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等。研究表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探索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体验,培养其创新创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通过科学的教学方式,能够为学生的未来职业生涯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 课程思政 教学实践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姜春英
"互联网+"视域下的创新创业教育给高职学生的创业活动带来了机遇,而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职思政课中,既是近年来政府所倡导的提升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率的既定导向与必然趋势,也是提升高职思政教育实效性的需要。"互联网+"视域下创新创业教育将给高职思政课带来教育观念、教学方式、教育内容的转变。而其融入路径主要包括:打造创新创业教育为导向的高职思政课模式、建立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后的实践平台、为创新创业意识向实践成果的转化建构完整的保障机制。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周中林
创新创业型人才作为当前各个高校培育人才的重要方向,需要从创新意识等方面着手。高等教育思政课的目的就是为了从思想、政治等方面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学生能够全面、健康地发展。因此,在创新创业型人才培育过程中,需要有目的地融入思政课程,使其做到整合,为人才的培养提供坚实基础,并且通过思政课的一系列教学改革,对两者之间的紧密联系进行探究。
关键词:
创新创业型人才 高校思政课 改革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东锋 梁晴
在新时代的高校教学中,鼓励学生创新创业成为新方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有多种方式,其中,利用课程思政的引导能够让学生创新创业的目标更明确、方向更清晰、实践更积极。教学者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教授课程思政,能够让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树立正确的思想理念,培养积极向上的价值观。由汤锐华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一书,讲述了大学生创新创业中的理念和实践方式,是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指南,对大学生成功创业、积极创新有重要参考价值。该书共分为三篇。第一篇为导论篇,介绍了创新创业的内涵以及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类型、理念和意义;第二篇为创新篇,全面介绍了创新的内容,包括创新意识、思维、方法、能力、精神和成果;第三篇为创业篇,具体介绍了创业者、创业环境,创业计划方案、创业融资以及企业发展等内容。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兆英 陈传宣 杨丽华
微商创业是高职学生创业的主要方式。高职微商创业者经常会遇到法律、产品质量和缺失诚信等问题,其重要原因与很多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忽视思政元素有关,因此高职创业"课程思政"意义重大。在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立德树人"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原则下,G职院构建了高职创业"课程思政"实施模式:优化育人理念、强化思政师资、立足课程体系、创新教学实施、保障思政结果和塑造育德环境。
关键词:
高职学生 微商创业 创业教育 课程思政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琳琳
在我国当前创新创业的背景下,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相比显得有点落后和不足。这些存在的问题需要政府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努力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能力,实现创业型的勤工俭学模式,突破高校目前在创新创业方式上的瓶颈。以创新创业的新一轮模式,更大程度上刺激学生创新创业热情,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经济困难问题。从而以这种方式促进学生在大学期间学会自主独立,以便将来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关键词:
创新创业 政府 大学生 高校教育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孙荣敏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时代发展变革的新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面对新形势下对创新创业人才的发展要求,高校亟待从价值、体系与过程三个方面对创新创业教育进行重构。一是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回归。由追求"功利"价值向"育人"价值转变,由强化"个体"或"社会"的单向价值向"个体"与"社会"的双向价值融合转变。二是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体系重塑。构建"一主多元"的创新创业师资体系,打造"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以实践为导向的差异化、全方位的评价体系。三是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转向。
关键词:
高校 创新创业教育 双创 高等职业院校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哲
在国家大力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背景下,结合高职平面设计类课程特点,在平面设计类课程中,实施"仿真化"教学模式改革,通过学生课堂学习过程中的真实岗位情景体验,真实项目过程体会,真实评价体系体现,结合具体的"仿真化"教学案例,探究与创新创业教育接轨的新课程体系,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孙颖 梁蕾 毛维
在界定科技服务企业服务创新内涵的基础上,从网络关系维度、资源配置维度和信息传递维度三维并进视角构建中国科技服务企业服务创新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作为评价方法,测度中国科技服务业2010—2019年三维并进程度和省际差异,并进一步从企业内部与外部两个层面分析了影响科技服务企业三维并进的因素。结果显示:(1)中国科技服务业3个维度整体保持着协调并进的发展水平,但还存在着三维内部发展不平衡、发展质量低的问题;(2)中国科技服务业三维并进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总体上体现为东部地区优于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态势;(3)企业规模、企业数字化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财政支出在科技服务业三维并进中作用显著并存在着区域异质性和产权性质异质性。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牟腊春
创新创业是当前我国发展中主要的推动措施,并利用创新创业实现学生成功就业。国家为了促进创新创业良好开展出了各项政策,较多拥有创新创业欲望的人士登入创新创业列车开始了自己的创新创业之路,但是在此过程中却暴露出价值取向方面过于趋利性且缺失了道德理念,而不利于各行业健康的发展。因此,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要融入"课程思政"教育过程,保证大学生拥有健康的创业意识并实现健康发展的目标。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淑敏 李秋红 宫亮
在"课程思政"教育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改革实践,也需要以"课程思政"理念为价值引领,开展以"课程思政"理念引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通过对如何建设创新创业教育平台进行论述,提出"全程全员全方位成长进阶式"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创业能力,最终提高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淑敏 李秋红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课程应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相互融合,形成协同效应。本文以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创业教育为例,探索将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相互协同的必要性、可能性,探索高职院校加强创业教育的新路径,以期拓宽高职学生毕业后的发展空间。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刘峰
政府和企业对经管类人才的大量需求为地方应用型高校经管专业的创建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应用型高校着重体现在"应用",实践教学是核心环节。通过分析应用型高校经管类"双创"实践育人主要研究内容,文章以某大学为例,从"双创"实践育人平台和"双创"实践教学体系两方面探讨了经管类创新创业实践育人模式。
关键词:
应用型高校 经管专业 创新创业 实践育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