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752)
2023(18087)
2022(15356)
2021(14358)
2020(11973)
2019(27099)
2018(26883)
2017(51336)
2016(27902)
2015(30990)
2014(30872)
2013(30075)
2012(27335)
2011(24283)
2010(24434)
2009(22957)
2008(22212)
2007(19802)
2006(17353)
2005(15241)
作者
(79307)
(65793)
(65718)
(62086)
(41826)
(31546)
(29812)
(25805)
(25007)
(23590)
(22439)
(22256)
(20940)
(20854)
(20316)
(20062)
(19702)
(19698)
(19017)
(18667)
(16366)
(16203)
(15937)
(15091)
(14816)
(14734)
(14732)
(14389)
(13268)
(13204)
学科
(108247)
经济(108105)
(99478)
管理(93361)
(88991)
企业(88991)
方法(47476)
数学(37463)
数学方法(36997)
(33709)
(33415)
业经(33281)
中国(28711)
(23731)
财务(23648)
财务管理(23613)
农业(23256)
(23249)
技术(23157)
企业财务(22344)
理论(22296)
(22022)
地方(21097)
(20354)
(18506)
贸易(18493)
(18228)
(17913)
(17898)
(17553)
机构
学院(390332)
大学(385925)
管理(157133)
(151495)
经济(148185)
理学(135136)
理学院(133688)
管理学(131531)
管理学院(130805)
研究(125865)
中国(95881)
(82204)
科学(78893)
(71509)
(65663)
(62772)
(58985)
业大(58714)
中心(57250)
研究所(56988)
财经(56607)
农业(51574)
(51406)
北京(51192)
(50307)
师范(49819)
(47508)
(46620)
经济学(43958)
技术(42742)
基金
项目(264528)
科学(208447)
研究(196404)
基金(189650)
(164810)
国家(163331)
科学基金(141141)
社会(122733)
社会科(116141)
社会科学(116110)
(106074)
基金项目(100376)
自然(91368)
教育(89934)
自然科(89275)
自然科学(89249)
(87824)
自然科学基金(87657)
编号(81029)
资助(76773)
成果(65312)
重点(58765)
(58526)
(57145)
(56613)
课题(55955)
创新(53947)
项目编号(50408)
科研(49910)
国家社会(49579)
期刊
(171999)
经济(171999)
研究(113480)
中国(76912)
管理(61992)
(60857)
学报(59966)
(57714)
科学(55633)
教育(46982)
大学(45412)
学学(42687)
农业(42175)
技术(36112)
(32615)
金融(32615)
业经(31493)
财经(27303)
经济研究(26365)
(24207)
(23482)
问题(21785)
技术经济(20372)
科技(20207)
图书(19572)
现代(18738)
商业(18201)
(18089)
理论(17696)
财会(17478)
共检索到5760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晓东  
党的十九大报告吹响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号角,要想培养创新型人才,首先要在人才评价方面有所创新和突破。博士后作为国家创新型人才中的一支骨干力量,完善博士后评价指标和方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导向性。面对创新创业的时代浪潮,博士后人员的评价思路必须注重从"局部"向"整体"、"静态"向"动态"、"封闭"向"公开"三个方面的转变,围绕评价主体、评价对象、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四个方面构建博士后评价体系。文章结合创新视角从"想创新"、"能创新"、"创新业绩"、"创新潜力"四个方面建立了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立足创业基点从"想创业"、"能创业"、"创业业绩"、"创业潜力"四个方面建立了创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多层次灰度理论综合评价模型,为合理评价博士后创新创业能力提供了新思路。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罗嘉文  米银俊  刁衍斌  
前孵化器是连接高校和企业孵化器的桥梁,主要用于整合高校资源,为高校创业人才提供前期专业化、信息化、系统化的服务指导。通过前孵化器进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新型教育理念,结合创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为高校创业教育的课程实践和产品转化提供全过程的服务平台,能够增强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效性。基于前孵化器的功能演变发展过程,对前孵化器的管理设计主体、入驻考核机制、实践平台构建、校外协同关系以及创业保障机制等方面进行阐述,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经验。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淑梅  刘珍  
本文构建基于CIPP模型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评价理论模型,并提出了具体的指标体系,选取客观公正的定量指标,从环境基础、资源投入、过程行动、成果绩效4个方面,系统评价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情况,为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继中  
评价体系关乎现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和成败,要围绕创业教育的导向性、实用性,明确创业教育的目标和定位,全面梳理评价体系的构建因素。导向性评价理念和多元化的评价主体是创新评价体系的主要构建方向,有助于增加评价的深度和准确性。高校要从深化创业教育内涵出发,明确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全面深化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推动评价体系构建走向系统化、科学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雍莉莉  侯彦舟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进一步改革,如何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已逐步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是人才培养的关键,是提升就业能力的需要,现阶段各高校不应仅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更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构建创新创业体系,要从优化政府职能、强化宏观调控能力、加强意识培养、完善课程建设、加强实践训练等方面入手,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丁娟慧  
目前高职院校不重视创新创业教育,也缺少创新创业政策环境支持,创新创业课程内容和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不相匹配。针对这些问题,高职院校必须树立全新的创新创业教育观念,优化创新创业教育保障体系,完善创新创业教学管理,建立创新创业教育反馈评价机制等,全面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变革。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胡正明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评价指标体系是规范创新创业教育行为、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评价和提高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必然选择。遵循以人为本、定量定性统一、动静结合和系统可行的原则,从组织基础、管理运行、发展成效、保障条件和特色创新5个维度,构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评价指标体系,有利于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常态化、持续化和成效化。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陈松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完备程度直接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人才培养水平。目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还不尽完善,主要表现在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体系不完善、课程体系不健全、师资体系薄弱、校企合作体系不完善等方面。为了更好地应对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的要求,高校应以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引领高等教育创新发展,以专业知识传授与实践能力培养相结合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导向,积极探索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建设和发展路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叶岚  
高校构建创业教育视域下的创新创业专业学科课程体系,既要以专业学科的学科应用价值为基础,以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为方向,实现专业学科的应用性价值,也要引导学生以专业学科实践价值为基础开展具有专业性、学科性的创新创业实践。创新创业专业学科课程体系的建设需要高校推进现有专业学科教学的改革,引入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并且建立相应的专业学科实践机制、教育管理机制,最终实现创新创业专业学科课程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指导的系统化和全面化。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立国  
以高职院校为探索体系建设的切入点,对全国第二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学院调查的分析显示,当前我国高职院校虽然已经建立相对稳定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但仍然存在教育观念不成熟、管理机制不健全、教育结构不完善、教育投入不足等一系列问题,建议通过修正创业教育价值取向、突出创新创业学院教学地位、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协调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等途径,构建更具生命力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以促进创业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衣刚  董强  邱阳  赵晨博  蔡佳松  
随着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高校的大规模开展,大部分高校都着手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很多专业课程都进行了改革以顺应创新创业的趋势,但体育教学不同于其他课程的教学,体育教学是一个更注重过程的课程,要在教学中发掘每个学生的潜力而不是选拔优秀学生,因此终结性评价体系并不适合体育教学。对当今高校体育教学的情况,应根据当前的教学弊端进行改革创新,构建新型教学模式及注重过程的形成性评价体系,以顺应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时代潮流。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段肖阳  
从哲学意义上看,创新创业实质上是人在应答环境挑战过程中发现自我、发展自我、实现自我和超越自我的持续行动。本研究以自我发展理论为轴心,借鉴人格理论、行动理论和胜任力理论的相关研究成果,通过理论思辨与田野观察相结合的方式,将创新创业过程创造性地划分为七个阶段,构建出一个崭新的创新创业能力模型。再经过指标评分、专家研讨和指标修订之后,最终构建出一个包含7个二级指标和21个三级指标的创新创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从而客观、系统地揭示创新创业能力的成长逻辑,可以为创新创业能力量表开发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活动设计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提供有力支持。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黄志纯  刘必千  
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是人才培养战略的需要,是人才培养终极目标的需要,是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需要。把握科学性、指向性、激励性、动态性、操作性评价原则,构建组织领导、师资队伍、学生素质、环境建设、社会声誉五个一级指标的评价体系,有利于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健康发展与创新型、创业型人才的培养。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金建州   钱晨   王言心  
<正>新农科时代,农林类高校作为培养农业领域人才的重要机构,肩负着引领农业科技创新、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使命。在这个背景下,建立一个健全的农林类高等教育机构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对于培育具备创新思维和创业技能的专业人才,以及推动农业领域内的创新和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张丽娟、肖连军、黄家军编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22年出版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一书,从学生发展需要出发,坚持教育教学与实践能力相结合的原则,强调创业过程中的实际操作,着眼于学生的特色技能教育,教学手段灵活多样。它旨在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并增强创新活力。此外,本书也为在校大学生提升创新创业能力,支持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提升人力资源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实现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等方面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丽萍  郝帅帅  刘亢  
课程体系是培养目标的具化与依托。针对目前一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课程体系缺失、教学模式单一、专创教育分离、师资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通过借鉴STEAM教育中跨界融合及合作共享理念,可以构建分层分类分段的课程体系,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四个维度建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并从制度建设、平台搭建、师资建设三方面构建支撑课程体系正常运行的保障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