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673)
- 2023(18080)
- 2022(15185)
- 2021(14191)
- 2020(11925)
- 2019(27078)
- 2018(26943)
- 2017(51398)
- 2016(28238)
- 2015(31585)
- 2014(31269)
- 2013(30315)
- 2012(27244)
- 2011(24327)
- 2010(24528)
- 2009(22891)
- 2008(22369)
- 2007(20029)
- 2006(17380)
- 2005(15395)
- 学科
- 济(113775)
- 经济(113651)
- 业(98654)
- 管理(92970)
- 企(87999)
- 企业(87999)
- 方法(52022)
- 数学(42351)
- 数学方法(41617)
- 农(33491)
- 业经(33269)
- 财(31335)
- 中国(29166)
- 理论(23713)
- 地方(23532)
- 技术(23468)
- 农业(23400)
- 务(22722)
- 财务(22642)
- 财务管理(22616)
- 企业财务(21387)
- 学(20605)
- 和(20521)
- 制(20509)
- 贸(18657)
- 贸易(18644)
- 划(18312)
- 易(18056)
- 策(17135)
- 环境(16819)
- 机构
- 学院(392795)
- 大学(389337)
- 管理(158685)
- 济(152412)
- 经济(149035)
- 理学(137153)
- 理学院(135705)
- 管理学(133139)
- 管理学院(132432)
- 研究(122130)
- 中国(92753)
- 京(82598)
- 科学(76621)
- 财(69813)
- 农(61430)
- 所(60185)
- 江(58939)
- 业大(57554)
- 中心(55782)
- 财经(55752)
- 研究所(54689)
- 范(52199)
- 北京(51830)
- 师范(51772)
- 经(50582)
- 农业(48038)
- 州(47957)
- 院(45014)
- 经济学(44510)
- 技术(43058)
- 基金
- 项目(265644)
- 科学(210161)
- 研究(198171)
- 基金(190414)
- 家(164168)
- 国家(162720)
- 科学基金(141958)
- 社会(123521)
- 社会科(117092)
- 社会科学(117064)
- 省(106954)
- 基金项目(100501)
- 教育(92886)
- 自然(92202)
- 自然科(90148)
- 自然科学(90130)
- 自然科学基金(88497)
- 划(88190)
- 编号(82608)
- 资助(78283)
- 成果(66333)
- 重点(59315)
- 创(58526)
- 部(57406)
- 课题(57108)
- 发(57000)
- 创新(53886)
- 项目编号(51277)
- 科研(50136)
- 大学(49930)
- 期刊
- 济(169415)
- 经济(169415)
- 研究(113216)
- 中国(77418)
- 管理(63086)
- 学报(56763)
- 农(56412)
- 财(55510)
- 科学(53682)
- 教育(53155)
- 大学(44112)
- 学学(40759)
- 农业(39656)
- 技术(38565)
- 业经(30882)
- 融(30718)
- 金融(30718)
- 财经(26707)
- 经济研究(26363)
- 业(23139)
- 经(22943)
- 图书(21818)
- 技术经济(21233)
- 问题(21190)
- 科技(19835)
- 现代(18514)
- 商业(18361)
- 统计(17919)
- 版(17434)
- 理论(17395)
共检索到5754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曹俊娜 王成强
创新创业教育是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是经济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本文深入剖析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理念,提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分层次人才培养目标,阐释创新创业教育视域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所面临的瓶颈问题,制定有助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建设的具体实施路径。
关键词:
高校 创新创业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秦乐乐 于乃文 杜洪茹
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深入剖析我国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合高校人才培养的特点提出了通过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现有的课程体系、构筑开放性的产学研实践教育平台、加强学生的创新创业团队建设等方式构建新的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新模式,并采用人才胜任力等模式设计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评价体系。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评价体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秦乐乐 于乃文 杜洪茹
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深入剖析我国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合高校人才培养的特点提出了通过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现有的课程体系、构筑开放性的产学研实践教育平台、加强学生的创新创业团队建设等方式构建新的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新模式,并采用人才胜任力等模式设计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评价体系。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评价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姚圣卓 王传涛 金涛涛
文章在界定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内涵的基础上,针对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包括“创新创业活动硬件设施平台、创新创业社团平台、创新创业竞赛平台、创新创业项目孵化平台”的“四位一体”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为保障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的建设与运行,应建立配套的制度与机制:国家层面加强统筹设计、完善组织保障机制、完善利益共享机制、构建基于平台的专兼职师资队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唐琳 张引琼
在教学指导思想上以学习者为中心,尊重学生,鼓励学生主动学习,自由探索、自由思考。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改革是推动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关键要素。加强对传统学科课程体系的升级和改造,设立交叉复合课程和新兴特色课程等课程内容体系。高校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创客空间正逐步成为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资源和场所。研究利用创客空间,构建有效的、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对高校改革课程体系、培养目标、变革大学生的学习方式、行为方式、优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詹茜华 李闯 王芳
文章以湖南省大湘南6所本科院校外贸人才培养创新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社会调查方式,系统分析地方高校创新创业型外贸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并相应地提出大湘南示范区地方本科院校外贸人才培养创新的新举措。
关键词:
地方高校 外贸人才培养 模式创新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胡天石
在信息经济背景下,科技的发展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机遇与挑战,协同创新成为科技创新的主旋律。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的经验和实践证明,高校作为高端人才和科技创新的主要阵地,在促进协同创新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成为协同创新的重要结合点。然而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的现象,有关产学研研究、协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郁萍
互联网极大地促进了信息的传递和交流,创新工作者可以在网络上更快、更广泛地获取信息和资源,互联网时代成长出的人才也可以更加敏锐地捕捉市场需求和消费趋势。同时,互联网也为创新创业提供了更多元化的发展机会,例如互联网金融、电商等领域,为创新创业者提供了更加宽广的平台。高校创新创业培养课程应当着眼新技术、开拓新模式,为培养适合互联网时代的创新创业人才提供结构性支持。由潘斌编著,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于2018年的《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从现代化人才培养新模式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我国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现状,并指明了将来的发展方向。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怡
我国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除具备用人单位需要的基本能力外,还应具备创新创业能力。文章分析了高职院校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上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而提出了优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
关键词:
高职 创新创业模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许远
高职院校现有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缺乏自身特色,形式化、表层化现象严重,有待进一步发展完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应本着创新带动创业、创业带动就业、双创带动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理念,将"具有开创性的技术技能人才"作为培养目标,坚持创新创业与就业结合、与专业结合、与企业结合、与实践结合,打造教育、培育、指导、服务"四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构建与人才培养质量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教学方法体系、评价指标体系,加强文化氛围建设和培养制度创新,建设全面的创新创业教育外部支持体系。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创新创业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许远
目前技工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还存在政策保障不足、培养目标定位不准、课程体系不健全、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文章从培养理念、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制度、培养评价五个方面论述了技工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并提出技工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需要充分发挥政府、行业企业、社会组织和校友的作用。
关键词:
技工院校 创新创业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葛崇勋
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改革势在必行。原有培养主体单一、培养模式僵化、课程体系老化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不能满足社会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高校应积极协同政府、企业,明确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确定培养路径,加强协同平台建设,实现校政企三方的合作与互补,推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使用、继续教育等一体化发展。高校、政府、企业三方共同营造创新创业人才育人环境,改进育人用人理念,建构创新创业人才"校政企协同"培养体系。
关键词:
校政企协同 高校 创新创业 人才培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林琳
基于区域经济发展、开展与区域经济对接的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不仅是新常态时代的要求,更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与区域经济转型的内在需求。在深入分析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对接区域经济发展互动关系的基础上,以大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重新审视区域经济对接视角下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育的现状及问题,透彻分析根本原因,进而从人才培养的目标、教学内容和课程、管理和评估制度、教学方式和方法等多方面深入论述了基于区域经济对接,构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与路径。
关键词:
区域经济 高职 创新创业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华锋 陶慧
国家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不断提速,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现阶段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仍存在对创新创业教育内涵认知模糊、机制不完善及资源不足等诸多问题,严重阻碍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结合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探索,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高职院校应从教育理念、顶层设计、制度机制、基础保障等方面着手,重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大力培养服务社会经济转型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杨赛男
“以赛促创”背景下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不但是现代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创新型、复合型、技术型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文章首先阐述了“以赛促创”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意义,其次结合当前高职教育的现状提出了“以赛促创”模式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有效措施,希望对高职院校加强职业教育“双创型”人才的培养有所裨益。
关键词:
“以赛促创” 创新创业 人才培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