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952)
- 2023(19617)
- 2022(16754)
- 2021(15474)
- 2020(13148)
- 2019(29690)
- 2018(29498)
- 2017(56721)
- 2016(30861)
- 2015(34250)
- 2014(33936)
- 2013(33685)
- 2012(30828)
- 2011(27709)
- 2010(27985)
- 2009(26277)
- 2008(26305)
- 2007(23757)
- 2006(21296)
- 2005(18961)
- 学科
- 济(122658)
- 经济(122474)
- 业(112694)
- 管理(102310)
- 企(93838)
- 企业(93838)
- 方法(52518)
- 农(49779)
- 数学(42248)
- 数学方法(41834)
- 财(38984)
- 业经(36796)
- 农业(33024)
- 中国(32554)
- 制(29049)
- 务(26403)
- 财务(26331)
- 财务管理(26291)
- 企业财务(24976)
- 学(24763)
- 技术(23864)
- 地方(22976)
- 贸(22319)
- 贸易(22304)
- 易(21704)
- 理论(21614)
- 和(21359)
- 体(20870)
- 环境(20850)
- 划(20700)
- 机构
- 学院(443115)
- 大学(440325)
- 济(178569)
- 管理(176312)
- 经济(174855)
- 理学(151653)
- 理学院(150054)
- 管理学(147692)
- 管理学院(146903)
- 研究(146491)
- 中国(113377)
- 京(93803)
- 科学(91077)
- 农(87646)
- 财(84994)
- 所(74308)
- 业大(71609)
- 农业(67960)
- 江(67477)
- 研究所(67221)
- 中心(67163)
- 财经(66802)
- 经(60696)
- 北京(58709)
- 范(54762)
- 师范(54149)
- 州(53435)
- 经济学(52659)
- 院(52268)
- 财经大学(49173)
- 基金
- 项目(297479)
- 科学(233477)
- 研究(216117)
- 基金(215613)
- 家(189259)
- 国家(187427)
- 科学基金(160512)
- 社会(137250)
- 社会科(129831)
- 社会科学(129791)
- 省(117541)
- 基金项目(114788)
- 自然(104633)
- 自然科(102117)
- 自然科学(102086)
- 自然科学基金(100315)
- 划(97760)
- 教育(97220)
- 编号(87541)
- 资助(87450)
- 成果(70651)
- 重点(66315)
- 部(65123)
- 创(64773)
- 发(63539)
- 创新(59982)
- 课题(59680)
- 制(56573)
- 科研(56473)
- 国家社会(56297)
- 期刊
- 济(204990)
- 经济(204990)
- 研究(128888)
- 中国(88608)
- 农(84943)
- 学报(73797)
- 财(68268)
- 管理(67119)
- 科学(66893)
- 农业(56956)
- 大学(56112)
- 学学(53408)
- 教育(43741)
- 融(42684)
- 金融(42684)
- 业经(37799)
- 技术(37158)
- 财经(33072)
- 经济研究(30388)
- 业(30157)
- 经(28324)
- 问题(27219)
- 版(23285)
- 科技(22940)
- 技术经济(22517)
- 现代(20694)
- 理论(20172)
- 世界(19862)
- 商业(19853)
- 业大(19673)
共检索到6623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肖忠意 黄玉 陈志英 林琳
本文实证分析了创新创业环境对进城农民家庭资产配置的影响。基于2011年和2013年两轮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混合数据的回归结果,本文发现创业家庭和打工家庭资产配置存在异质性,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对进城农民家庭资产参与概率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却可能降低家庭资产的持有比重,表明外生的创新创业环境可能是解释进城农民家庭资产选择的"有限参与之谜"的重要因素。进一步机制分析发现,创新创业环境可以通过与创业行为或家庭财务脆弱性形成交互作用影响家庭资产选择。本文的政策涵义在于:相关部门在促进家庭金融市场发展的同时,应充分考虑创新创业环境对进城农民家庭的金融需求,为其需求提供多样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肖忠意 李瑞琴 陈志英 黄玉
本文运用北京大学中国家庭追踪调查微观数据(CFPS)研究了创新创业制度环境、创业行为对家庭金融市场参与和资产选择的影响。经过构建地区创新创业制度环境的综合指标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中国各省市创新创业制度环境存在显著的差异,而提升创新创业制度环境对于提高家庭低风险资产参与和高风险资产参与概率和持有比重均有显著的影响。工具变量模型估计结果显示,创业行为对家庭低风险资产参与概率及持有比重均正相关,但与高风险资产参与概率和持有比重表现负相关,进一步的稳健性分析表明估计结果是可靠的。进一步的中介因子效应传导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创业行为对创新创业制度环境与家庭资产选择存在部分中介效应。本文的政策含义是政府在大力改善创新创业制度环境时,应逐渐鼓励金融机构科学开发既满足创业者创业资金需求,又满足创业家庭生存发展所需的理财要求的创新金融产品,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社会金融市场参与度和深度。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于林月 成盼盼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利用转换矩阵测量各类农民家庭收入流动的大小及质量,分析创业对其收入流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从收入流动性大小来看,短期来说,进入创业、退出创业的农民家庭收入流动性比保持创业、从不创业的农民家庭高;长期来说,进入创业、保持创业的农民家庭收入流动性比退出创业、从不创业的农民家庭高,表明创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农民家庭的收入流动性;从收入流动质量来看,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视角,进入创业和保持创业的农民家庭收入流动质量都优于退出创业和从不创业的农民家庭;无论其处于哪个收入阶层,选择创业都将有利于促进其向上流动或保持收入地位,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农民创业对改善农民内部收入结构及实现乡村振兴有着重要意义。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岩
本研究基于山东省三地市681名失地农民的入户调查数据,对失地农民的家庭资产选择进行系统研究,发现存在明显的"财富效应",即高收入失地农民偏好高风险家庭资产,低收入失地农民偏向低风险家庭资产。通过建构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模型,探究"财富效应"的心理机制,结果表明风险偏好在财富与高风险资产间起部分中介作用;金钱稀缺感在财富与高风险资产间起调节作用,失地前家庭资产与高风险资产占比的关系伴随失地农民金钱稀缺感的降低而变强。本研究揭示,失地农民的家庭财富通过投资风险偏好和金钱稀缺感影响其家庭资产选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高靖羽 周静 杨柠泽
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7年的数据,采用二元Probit模型剖析影响农民家庭再次创业的关键因素。结果发现,影响农民家庭再次创业的关键因素包括年龄、自评健康状况、家庭的年人情支出额度、自有住房情况、创业间隔、家庭参与项目投资额以及先前创业次数。考虑群体内部异质性后发现,造成两代农户再次创业差异主要为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口规模以及自有住房四个因素。建议农民家庭结合自身情况,理性对待创业活动;重视农民素质的培养,提升农民家庭实现自我实现与发展的源动力;区分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提高就业质量与就业稳定性。
关键词:
农民家庭 再次创业 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祎雯 张兵
本文基于内生性金融的视角阐述了非正规金融通过缓解信贷约束进而影响家庭创业决策和创业动机的微观作用机制,并使用江苏省农村家庭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非正规金融基于信息获取、契约执行和交易成本优势,通过缓解供给型与需求型信贷约束进而影响了农村家庭创业决策,并促进其发现创业机会和资源进而成为机会型创业者,从而为我国农村家庭为何能在面临信贷约束和缺乏正规金融支持的背景下识别创业机会并进行创业活动提供一种机理解释。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永奇 单德朋
依托"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背景,深入剖析农户创业与家庭金融投资的内联关系意义重大。首先采用数据调查、Probit等多种命题研究分析方法,对农户创业与家庭金融投资间的影响渠道与作用机制进行研究;其次采用工具变量、倾向得分匹配、联立方程等多种回归检验方法对分析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农户创业与家庭金融投资间存在正向驱动关系,农户创业水平的提高引致家庭金融投资的新增。异质性分析显示,农户创业对于低收入、高房价及教育程度(初中)的农户而言,促进家庭金融投资的作用更加明显。根据解释机制中的相关内容可以看出,农户创业有利于提升财产收入、增加要素投入、刺激金融信贷,进而提升家庭金融投资意愿,社会资本则显著削弱了农户创业对家庭金融投资的正向影响。根据Shapley分解结果,发现生存型自我雇佣对农户家庭金融投资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在乡村振兴实施过程中,进一步激发农户创业意愿,对于破除农户家庭金融市场的"有限参与"之谜、减缓农村"金融排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岩 赵尚梅 赵翠霞
为引导失地农民有效使用土地补偿金,并进一步完善土地补偿金发放方式,以济南城郊失地农民为样本,对城郊失地农民家庭资产选择的特征及其心理机制进行研究,并通过选项设计助推土地补偿金发放方式。结果表明:城郊失地农民家庭资产选择存在明显的"保守与冒险"并存现象;其心理机制是城郊失地农民把土地补偿金划入不同的心理账户所致,心理账户的认知标签和情绪标签对其家庭资产选择影响极为显著;通过对土地补偿金的描述方式进行选项设计,发现当土地补偿金以多账户方式发放时,失地农民低风险资产占比提高,高风险资产占比降低。
关键词:
家庭资产选择 心理账户 土地补偿金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杨昊 贺小刚 杨婵
不同地理区域的资源禀赋、信息、营商环境等因素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创业者可能会选择远离居住地从事跨区域的创业活动。异地创业活动如何影响企业的经营效率,是一个仍未得以解决的研究问题。以往研究多从社会资源、社会嵌入等角度探讨异地创业者的优劣势,本文则基于知识基础观、文化价值观等思路提出了一个新的研究模型。基于上海财经大学2016年"中国千村调查"的2662个有效样本的数据,本文主要得到以下研究结论:(1)相比本地创业者,外来的异地创业者所开创的创业活动往往取得更好的经营绩效;(2)在不同创业地的比较中,沿海地区的异地创业活动经营绩效更突出;(3)随着创业者居住地和创业活动所在地之间地理距离的增大,创业者的经营效率呈现出先升后降的倒U型趋势;(4)异地创业的经营效率受到了创业者居住地和创业活动所在地之间的文化价值观距离的影响,该距离越大则创业效率越高;(5)家庭支持在异地创业活动中有正向调节作用,即随着家庭支持的强化,异地创业的经营效率会更加提升,并且地理距离所产生的正向促进作用也越强。本文的研究为跨区域创业活动的演进提供了理论与经验支持,为今后进一步探讨创业经营效率的影响因素和知识异质性的作用机制具有显著的理论意义,对于创业活动的地点选择、家庭支持资源利用也有着一定的实践意义。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荣材
现行的家庭承包制土地产权制度由于受改革初期的理论准备不足和历史条件的限制,主要是针对集体化生产方式的改革,而对于产权主体的界定则缺乏系统的考虑,从而导致多重产权主体的存在。因此,深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应当界定农村土地产权主体,重塑和确立农民家庭作为独立的、人格化的产权主体的地位,构建农民家庭土地产权制度,赋予农民家庭完整有效的土地产权,而国家和村委会作为土地管理者行使管理职能。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周广肃 谢绚丽 李力行
本文系统考察了人际信任对家庭创业决策的影响。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本文发现,如果户主认为"大多数人是可以信任的",其家庭从事个体经营或开办私营企业的概率比那些户主认为"和人相处要越小心越好"的家庭高2.3个百分点,这超过了家庭平均创业概率的1/5,具有明显的经济效果。为了克服潜在的内生性问题,我们利用家庭所在地的宗教场所数量和姓氏离散度作为信任的工具变量,得到了一致的结果。本文还进一步讨论了信任对创业的可能影响机制,包括加强风险分担、信息传递、形成社会网络等,尤其是强调了对陌生人的信任所反映的"弱联系"在促进创业方面的效果。本文研究表明,通过社会建设、信用体系建设等手段提升社会...
关键词:
创业 信任 弱联系 非正规制度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楠 杜磊
基于PSR模型构建家庭农场农民创业环境评价指标体系,选取2008-2015年吉林省相关统计数据,采用熵权法进行农民创业环境综合评价,并进一步预测家庭农场农民创业环境的发展趋势。研究表明:(1)吉林省以家庭农场为载体的农民创业环境综合指数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创办家庭农场的环境持续优化;(2)吉林省家庭农场农民创业的社会经济压力作用不显著;(3)政府部门对家庭农场农民创业环境的响应举措具有有效性、时滞性和累积性;(4)基于综合指数的走势,未来吉林省家庭农场农民创业环境将继续改善。仍需从加大家庭农场资金扶持、创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肖璐 范明
根据在全国范围内收集的2533份样本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技术,揭示了社会网络的构成维度(即网络顶端、网络规模、网络差异)对大学生创业动机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网络顶端对大学生生存型、发展型创业动机均产生负向作用,说明社会网络资源一定程度上不是促进而是阻碍了大学生创业活动的开展;网络差异对生存型创业动机产生负向作用,而对发展型创业动机产生正向影响,说明不同家庭背景的大学生创业动机有显著差异;此外,生存型动机较强是我国大学生创业的重要特征,也是其成功率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林凤 谢帆 刘杨
在双碳目标战略时代背景下,探究低碳试点政策对家庭农场创业的溢出效应,对于加快乡村生态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5—2020年间286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以低碳政策为准自然实验,使用渐进双重差分方法探究低碳政策对家庭农场创业水平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并采取倾向匹配得分、工具变量等方法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研究发现:低碳政策会对家庭农场新增创业数量造成冲击,该影响主要受到调整产业结构、制约经营规模和提升绿色技术创新的中介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低碳政策的冲击效应对种植业区、东部地区、粮食主销区以及非资源型城市尤为显著。进一步讨论发现:低碳政策的环保规制压力有利于弱质家庭农场的有序退出,助力“以量换质”目标;同时,低碳政策若与电子商务试点共同实施,则会削弱其对家庭农场创业水平的影响,提升乡村创业韧性。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自强 叶伟娇 梁晶璇 陈佑成
[目的]为响应国家“创新创业”的号召,支持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有效提升家庭农场的资源利用率、创业绩效与创业获得感,从家庭农场资源拼凑角度出发研究创业获得感的影响机制。[方法]基于资源拼凑理论和破坏性创新理论,构建包含资源拼凑、创业绩效、创业韧性和创业获得感4个变量在内的研究体系,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Bootstrap中介效应检验、层次回归分析等方法对福建省421份家庭农场调研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资源拼凑的3个子维度中投入拼凑、顾客拼凑、制度拼凑均对创业获得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创业绩效在资源拼凑对创业获得感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创业韧性在创业绩效对创业获得感的影响中具有正向调节作用。[结论]按照影响创业获得感的总效应排序为:顾客拼凑>投入拼凑>制度拼凑。据此,从提升顾客拼凑能力,积极拓展新兴小众边缘化市场;培养投入拼凑能力,实现既有资源的高效利用与转化;改善制度拼凑能力,降低家庭农场市场准入门槛;增强创业韧性机能,发挥其在创业绩效与创业获得感间的杠杆效应,这4方面提出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