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95)
2023(9592)
2022(7638)
2021(7010)
2020(5824)
2019(12972)
2018(12719)
2017(23646)
2016(12668)
2015(13960)
2014(13621)
2013(12905)
2012(11643)
2011(9916)
2010(10302)
2009(9785)
2008(9929)
2007(9303)
2006(8126)
2005(7575)
作者
(32399)
(27391)
(26998)
(25279)
(17442)
(12713)
(12147)
(10251)
(10144)
(9896)
(9181)
(9030)
(8824)
(8489)
(8266)
(8163)
(7946)
(7865)
(7768)
(7613)
(6600)
(6590)
(6421)
(6312)
(6293)
(6061)
(6014)
(5926)
(5455)
(5122)
学科
(74309)
(71087)
企业(71087)
管理(56489)
(53521)
经济(53447)
业经(26069)
(21109)
方法(20216)
(20112)
技术(19085)
(17338)
财务(17334)
财务管理(17324)
企业财务(16385)
农业(15152)
中国(15006)
技术管理(13393)
(12873)
理论(12851)
数学(12659)
数学方法(12610)
(12432)
(12202)
企业经济(12064)
(11552)
经营(11249)
(10184)
体制(9021)
决策(8969)
机构
学院(174727)
大学(171795)
(76193)
管理(75261)
经济(74925)
理学(64253)
理学院(63691)
管理学(63061)
管理学院(62711)
研究(51366)
中国(41534)
(36075)
(35352)
(28143)
财经(28095)
科学(27207)
(25490)
(25390)
(23573)
中心(23482)
商学(22554)
商学院(22378)
北京(22182)
经济学(22061)
业大(21986)
(21754)
(20880)
研究所(20775)
师范(20764)
财经大学(20445)
基金
项目(110445)
科学(90742)
研究(88296)
基金(80304)
(67564)
国家(66494)
科学基金(60195)
社会(58715)
社会科(55680)
社会科学(55663)
(45879)
基金项目(42637)
教育(40484)
(36187)
自然(36187)
自然科(35440)
自然科学(35432)
编号(35390)
自然科学基金(34931)
(30837)
(30625)
资助(30125)
成果(28244)
创新(27468)
(24712)
课题(24533)
(24490)
(24489)
重点(24164)
国家社会(23963)
期刊
(90966)
经济(90966)
研究(56630)
中国(40065)
管理(35559)
(32605)
教育(26159)
(25308)
科学(20722)
技术(18349)
学报(18254)
业经(17806)
农业(17789)
大学(16843)
(15773)
金融(15773)
财经(14567)
学学(14511)
经济研究(13834)
(12810)
(12711)
技术经济(11995)
问题(11116)
科技(10704)
财会(10516)
现代(9979)
世界(9713)
商业(9482)
会计(8928)
经济管理(8697)
共检索到2752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建华  
在创新驱动发展的新时代,大学面临着创新创业的挑战。一方面大学担负着创新创业的使命,需要通过创新创业行动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大学自身也需要"创新创业",即转型发展。如果大学自身无法实现从教学型、研究型向创新创业型范式的转变,那么大学的创新创业活动将缺乏组织与制度层面的保障。同样,如果没有创新创业活动的普遍开展,则难以激发出大学自身的创新与创业精神,并最终促成大学发展范式的转型。"创新创业"既是大学转型的内部动力,也是大学转型的最终目的。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艳双  肖芸娜  
“双创”已经成为社会上高声倡导的一个热点问题,能够提高社会经济活力、促进经济发展,因此激发和保护社会成员的创新创业精神至关重要。在当前社会创新创业热潮的大背景之下,通过对我国激发创新创业精神的必要性、不足和策略进行总结分析,结合我国社会现状,从三个层面就如何更好地激发和保护企业家创新创业精神提出对策建议,以期能够建立一个全方位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现伟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持续深入,我国企业家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股重要推动力量。企业家精神对于推动技术创新、产业结构演进、社会财富积累甚至是制度变迁具有重要作用,是全社会的宝贵财富。我国目前处于体制转轨过程中,很多制度还不完善,对企业家精神的培育与激励机制还不健全,需要进一步通过深化改革,优化市场竞争环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为企业家成长和企业家精神培育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现伟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持续深入,我国企业家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股重要推动力量。企业家精神对于推动技术创新、产业结构演进、社会财富积累甚至是制度变迁具有重要作用,是全社会的宝贵财富。我国目前处于体制转轨过程中,很多制度还不完善,对企业家精神的培育与激励机制还不健全,需要进一步通过深化改革,优化市场竞争环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为企业家成长和企业家精神培育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艳双  肖芸娜  
“双创”已经成为社会上高声倡导的一个热点问题,能够提高社会经济活力、促进经济发展,因此激发和保护社会成员的创新创业精神至关重要。在当前社会创新创业热潮的大背景之下,通过对我国激发创新创业精神的必要性、不足和策略进行总结分析,结合我国社会现状,从三个层面就如何更好地激发和保护企业家创新创业精神提出对策建议,以期能够建立一个全方位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马艳娇   孟庆韬   周海峰   焕辰单   段武梅  
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已面临百年之大变局,在这样历史浪潮的推动下,国家着力于万众创新创业,这是民族发展中的重要部分。高校师资能力创新该如何体现?路径何在?文章主要针对提升高校师资创新创业能力做出如下论述:高校师资创新的能力能够较好提升,做好以创促科,做好以创促医,为新时代高校创新创业师资能力提供一条基本路径,为我国今后可持续发展道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朱吉庆  
国际新创企业(International New Ventures)作为一种新型的创业模式和国际企业组织形式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兴起与发展,这类企业从一创始就走上了国际化之路,并以其创新、变革的品质和快速成长能力引起了学术界和实业界的关注与兴趣。国际新创企业并非成熟企业的小版本,正如年幼小孩并非小的成年人一样,其思维方式与行为特征大不相同,国际新创企业与成熟跨国企业在资源与能力禀赋、行为风格、战略选择与路径方面存在着诸多差异。在面临诸多不利因素的情况下,新创企业何以能够在创始时期就能够开展国际商务活动?国际新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竞一  张东生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前后经历了四次创业浪潮,如今更是迎来了第五次"全民创业"的浪潮,然而创业的成功离不开不断的机会识别,而机会识别又与企业家的动态创新有关,并取决于企业家的创新精神。本文通过几个具体案例,分别从创业领域创新、技术/产品创新、营销策略创新等方面来阐述企业家创新精神对创业机会识别的作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宏彬  李杏  姚先国  张海峰  张俊森  
本文利用中国1983—2003年省级面板数据,将企业家精神变量引入增长回归分析,实证研究了企业家的创业和创新精神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运用动态面板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本文估计结果显示企业家创业和创新精神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效应。进一步的稳健性分析和工具变量估计表明,这种正效应是因果性的,即企业家精神促进了经济增长。本文的结论表明能否制定有利于发挥企业家精神的制度和政策对于经济的持续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王艳茹  
论文探讨了创业教育、企业家精神与创新型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发现创业教育对企业家精神、创新型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而创新型经济发展呼唤创业教育,并对创业教育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为使我国创新型经济健康快速发展,需要大力普及各种类型的创业教育,培养学员的企业家精神,使更多人参与加快完善创新型经济的发展机制。
[期刊] 改革  [作者] 陈忠卫  陈传明  
初创小企业越来越多地采用团队模式创业,大公司也在不断地将团队理念引入高层管理团队决策过程。初创小企业的创业团队企业家精神通过传承过程演化为大公司高层管理团队企业家精神。从企业动态成长的角度看,创业团队个体成员与创业团队(或公司)之间健康的心理契约关系有助于形成积极的组织承诺,从而使创业团队企业家精神得以强化;相反,心理契约关系的破裂以及由此引发的心理契约违背将导致创业团队企业家精神的退化。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鹏程  李磊  王小洁  
本文利用全球创业观察(GEM)数据,基于创业动机视角对我国女性创业低比率和低层次现象进行研究。Probit回归结果发现女性生存型创业率高于男性,机会型创业率低于男性。差异分解结果显示,机会型创业率性别差异显著,女性机会型创业者受到歧视性因素的影响,而生存型创业率性别差异不显著,女性生存型创业者受到社会的鼓励。细节分解结果显示,女性较低的创业技能水平和社会资本降低了其生存型创业率和机会型创业率;女性较低的受教育程度使其更多地选择生存型创业;女性较高的风险规避程度降低了其机会型创业率,但对生存型创业率没有显著影响;女性机会型创业还受限于较低的家庭经济支持和社会资本回报率,而女性生存型创业者却能够得...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白长虹  
40年前发生在中国的改革开放,堪称上个世纪最重大的事件之一。总结改革开放40年,可以有各种角度,创业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因为改革开放掀起了创业热潮,民间力量被极大地释放,体制外、系统外的创业力量逐渐进入主流,以敢为人先、承担风险、快速行动为核心的创业精神,逐渐上升为内涵更加丰富并具有时代特征的企业家精神。研究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创业者群体及其蕴含的企业家精神,意义重大。张玉利教授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陈忠卫  郝喜玲  
企业成长过程中创业团队企业家精神能否得到有效传承将直接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提出评价创业团队企业家精神的4个维度,并通过对206位企业高管成员的实地访谈和179份有效问卷的数据分析做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创业团队企业家精神与团队绩效、公司绩效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团队绩效作为中介变量影响创业团队企业家精神与公司绩效的关系,协作进取维度对团队绩效和公司绩效的影响作用尤为突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