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57)
2023(13871)
2022(11826)
2021(11254)
2020(9476)
2019(21087)
2018(21028)
2017(39721)
2016(21879)
2015(24478)
2014(24618)
2013(24372)
2012(22977)
2011(20797)
2010(21480)
2009(20753)
2008(20780)
2007(19347)
2006(17803)
2005(16348)
作者
(62717)
(52969)
(52349)
(50000)
(33259)
(25382)
(23535)
(20261)
(20034)
(19016)
(18017)
(17846)
(16931)
(16808)
(16352)
(16043)
(15383)
(15365)
(15323)
(15105)
(13511)
(12906)
(12654)
(12168)
(12034)
(11853)
(11747)
(11737)
(10682)
(10479)
学科
(88736)
经济(88605)
(74957)
管理(68575)
(53083)
企业(53083)
(51222)
农业(33935)
方法(30008)
中国(28835)
业经(26655)
(26162)
数学(25399)
数学方法(24960)
(24948)
技术(20216)
地方(18497)
(18070)
(17984)
银行(17962)
(17506)
(17218)
(16324)
贸易(16305)
(15928)
(15138)
金融(15136)
(14837)
(14714)
体制(13405)
机构
学院(316182)
大学(314449)
(131509)
经济(128497)
管理(120756)
研究(107907)
理学(101836)
理学院(100731)
管理学(99087)
管理学院(98498)
中国(88726)
(67638)
(65980)
(64697)
科学(62464)
(54555)
(52761)
中心(51587)
财经(49588)
农业(49228)
业大(48228)
研究所(48004)
(44552)
北京(42957)
(41975)
师范(41636)
(41375)
经济学(38629)
(38185)
(36676)
基金
项目(194618)
科学(153979)
研究(148985)
基金(139731)
(120199)
国家(118991)
科学基金(101993)
社会(95519)
社会科(90041)
社会科学(90020)
(77549)
基金项目(73461)
教育(67930)
(63848)
自然(62561)
编号(61947)
自然科(61086)
自然科学(61073)
自然科学基金(60004)
资助(55484)
成果(52525)
(44658)
(44029)
课题(43542)
重点(43368)
(42681)
(42019)
创新(40970)
国家社会(38902)
(38690)
期刊
(163504)
经济(163504)
研究(102545)
中国(78761)
(67560)
(51448)
管理(46871)
学报(46178)
农业(45281)
科学(45105)
教育(40098)
(38455)
金融(38455)
大学(37108)
学学(34499)
业经(30860)
技术(28321)
财经(25162)
经济研究(22667)
问题(22620)
(22081)
(21774)
(17236)
技术经济(16599)
农村(16588)
(16588)
(16411)
科技(15926)
农业经济(15803)
世界(15680)
共检索到5163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谷雨  李麟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为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党对农村土地政策和制度作了一系列改革:从土地承包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到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从鼓励农民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到实现土地要素资本化。实践表明:遵循市场经济发展规律,不断创新农村土地政策和制度使之适应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变化、适应城乡社会发展的变化,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玉清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改革发展为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全局作出了重大的历史贡献,也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积累了极为宝贵的经验。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傅伯仁  陈福明  张亮  
我国农村在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间,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因此,为了继续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需要采取以下措施:继续创新农村土地制度;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和完善农业保险制度;建立和完善加快农村人力资本积累的制度机制;创新农村金融制度;建立和完善保护农村资源环境的制度机制。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孙萍  张景奇  纪秀娟  唐莹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农转非数量居高不下,经济增长是以占用大量农地为代价的,方式相对粗放,因此土地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制定的农村土地政策主要从保护耕地、集约用地等方面,在政策的界定、可执行性以及效用上做出了重要改变。该文通过十七届三中全会前后农村土地政策的对比,来分析其变向共性,以便更好地理解政策的价值目标并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杜润生  
一、改革改什么十一届三中全会最大的历史意义,是启动了经济体制改革。这次改革特定的涵义是什么?应当在认识上把握住,否则,遇一个风浪就会动摇自己的信念。全会做出决议,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不再继续坚持以阶段斗争为纲。这也就是把发展生产力,实现现...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蒋永穆  安雅娜  
建国后,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几经变革,最终确立了集体所有、农户经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是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发挥作用的结果。而我国农村土地制度进一步的演进及其创新仍要受到路径依赖的推动。本文依据路径依赖的理论,分析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和演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创新模式及其基本框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常秀清  尉京红  
本文回顾了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过程,分析了我国农村发展的各历史阶段土地制度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及存在的问题,并运用长期、动态的观点对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效率进行了评价,最后提出了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应当与环境相适应的原则。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红玲  熊启泉  
土地流转能够有效改善土地资源配置效率,进一步激活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为建设现代农业提供广阔空间。不断提高的土地流转率,表达了环境条件变化对新制度安排的强烈要求,反映了以土地为代表的农业生产要素要求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的要求,为农村土地流转提供新的制度供给已成为一个重大而迫切的现实问题。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耀邦  
1998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20年来,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带领亿万农民,积极探索、大胆实践,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有力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荣敬本  
秦城村是1965年我参加“四清”的地方。秦城因秦城监狱闻名中外。关于秦城监狱附近的秦城村,恐怕就很少有人知道了。这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北京昌平县兴寿乡的一个村。在1966年5月“四清”结束时,正好发动了文化大革命。自此以后,我想去但一直未能去看看村里的变...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家庭  张换兆  
本文从国家和地方两个层面探讨农地流转制度的变迁历程,认为中国农地流转制度存在管理制度供给不足、管理主体不明确、地方寻租空间过大等问题,提出加强制度变迁的综合性和配套性,明确管理主体,以土地使用权能一致性为基础,逐步清晰产权,规范微观管理主体行为,保护农民利益,消散制度租。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程怀儒  
农村土地制度的创新既是政治问题 ,也是经济问题。作为政治问题 ,其影响是全局性的、战略性的 ,要有政治层面的考虑。作为经济问题 ,其变化是有规律的 ,要善于运用经济学知识来分析、解决。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在中国有其特殊的地位及意义 ,其创新不能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否则 ,要么走不出历史的怪圈 ,要么会导致全局性失败。因此 ,对此问题的思考和驾驭应具系统性、宏观和战略性。本文实事求是地探讨了农村土地制度存在的问题、产生根源 ,并分析了当前学术界对此问题的几种观点 ,提出了完善现阶段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思路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杜芸  
中国农民几十年来的种种经济行为与土地制度变迁密切相关 ,不同土地制度形式的农民供给反应相差很大。通过考察建国以来的四次土地制度变迁与农民的供给反应 ,得出农民是否拥有真正的产权制约着农民的供给。改革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基本思路是弱化集体所有权 ,加强宏观调控 ,强化农民永久使用权 ;建立合理的农村土地流转机制 ;健全社会保障 ;理顺国家和农民之间的税收关系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秦剑军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变迁,每一次制度变迁都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同时也为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下一轮变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当下,我国农村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顺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积极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的必由之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