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95)
2023(12212)
2022(10034)
2021(9598)
2020(7599)
2019(17203)
2018(16965)
2017(30172)
2016(17227)
2015(18826)
2014(18835)
2013(18001)
2012(16387)
2011(14638)
2010(15176)
2009(14125)
2008(14004)
2007(13039)
2006(11604)
2005(10411)
作者
(43263)
(37026)
(36135)
(34722)
(22873)
(17577)
(16329)
(14009)
(13931)
(13121)
(12350)
(12172)
(11543)
(11497)
(11292)
(11085)
(10924)
(10679)
(10412)
(10351)
(9338)
(9079)
(8631)
(8600)
(8512)
(8252)
(8200)
(8090)
(7388)
(7192)
学科
(64082)
(58599)
经济(58509)
管理(54734)
(49169)
(43294)
企业(43294)
农业(32788)
(29388)
中国(23614)
业经(22127)
教育(21174)
(19759)
技术(19575)
方法(17992)
数学(15227)
数学方法(15089)
(14459)
财政(14304)
(14121)
财务(14104)
财务管理(14059)
企业财务(13423)
地方(13404)
(13351)
(12925)
技术管理(12498)
农业经济(12382)
理论(12246)
(11686)
机构
学院(229743)
大学(227763)
(92451)
经济(90430)
管理(86482)
研究(77504)
理学(74588)
理学院(73846)
管理学(72849)
管理学院(72391)
中国(56595)
(51115)
(49861)
(47537)
科学(42497)
(38089)
农业(37162)
(37133)
(37097)
师范(36948)
中心(35995)
财经(35882)
业大(35093)
研究所(32591)
(32435)
教育(32401)
北京(29927)
师范大学(29478)
(28746)
经济学(26978)
基金
项目(147379)
研究(121823)
科学(119707)
基金(104089)
(87590)
国家(86516)
社会(78070)
科学基金(75564)
社会科(73438)
社会科学(73425)
(61611)
教育(61497)
基金项目(54992)
编号(52472)
(50580)
成果(44700)
自然(43497)
自然科(42497)
自然科学(42490)
自然科学基金(41775)
资助(38773)
课题(38718)
(36683)
(36337)
(35051)
重点(33817)
(33801)
创新(33287)
(32961)
(32102)
期刊
(112732)
经济(112732)
研究(81101)
中国(64620)
(56172)
教育(55297)
(44072)
农业(37992)
管理(30439)
科学(29023)
学报(29006)
大学(25791)
业经(24195)
(23407)
金融(23407)
技术(23400)
学学(23064)
财经(18153)
(17585)
(15546)
问题(15066)
经济研究(14864)
农业经济(14791)
农村(14722)
(14722)
职业(14164)
(12965)
科技(12423)
世界(11625)
技术经济(11497)
共检索到3691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友志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但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比较突出,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仍然是整个教育的"软肋",制约了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和国民素质的全面提高。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工程,财政优先支持农村义务教育发展责无旁贷。当前,如何综合运用财政政策手段,创新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体制,促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是摆在各级财政部门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现行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体制面临的主要问题1985年我国基础教育实行的"地方负责、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体制,调动了地方办义务教育的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李晓嘉  刘鹏  
本文立足新农村建设这一背景,通过对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入状况的分析发现,虽然国家的财政投入明显增长,但仍存在投入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不合理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入体制是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应提升财政投入主体重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宋文献  
经济理论和发展的实践表明,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因为,在现代社会里,尽管是劳动和资金共同决定经济的成长,但人力资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要远远超过资金要素,这也正是各个国家和地区重视对人力资源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阳  刘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改革和农村经济发展在取得了巨大成绩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新的困难和问题,例如农村市场需求不旺,农民收入增长趋缓,农村中存在着大量隐性的剩余劳动力,这些都成为困扰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瓶颈所在。而深究其原因,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农村劳动力素质比较低下,严重地制约着我国农村改革的深化和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黄晓平  李建平  黄中茂  
土地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实行,打破了平均主义,调动了广大农民自主生产的积极性。但以户为单位的平均承包方式,导致经营规模狭小且分散,使得现代农业技术和耕种管理方式难以推广,规模经营效益难以实现。党的十七大指出:"要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近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建发  文炳勋  
对义务教育中的财政资金投入,政府在审计监督方式和思想认识上存在诸多问题,表现为思想认识缺位,监督方式滞后、缺乏独立性和强制性,监督信息技术手段落后,重视事后审计,轻视事中监督,偏重微观审计监督、忽视宏观审计监督等。因此,必须创新义务教育财政投入审计监督方式,加强理论研究,实行全过程审计监督转变,并逐步向强化宏观审计监督转变,同时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审计监督方式的效率,严格落实财政投入审计结果问责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春霞  何忠伟  郑小平  
义务教育作为一种基本的公共产品,其财政投入在城乡之间存在差距。本文考察了1993~2005年中国义务教育财政投入在城乡之间的分配状况,发现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的城乡差距经历了先扩大后逐步缩小的过程。实证分析还表明,城市化率对于缩小预算内教育经费城乡差距作用显著,财政分权度具有扩大预算内教育经费城乡差距的作用。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鸿渊  黄雷  朱波强  
公共经济学认为义务教育是公共产品 ,政府的出资或经营是必要的。我国“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机制对县级政府的财政状况有着较强的依赖性。分税制框架下进行的农村税费改革在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造成县乡财政的普遍困难 ,势必影响到“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 ,从而造成农民的“知识贫困” ,因此需要创新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机制 :充分认识农村义务教育的战略性地位 ,明确各级政府在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中的责任 ;调整优化教育支出结构 ,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比例 ;调整农村义务教育教学资源 ,提高现有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 ;加强教育经费使用的行政监督 ,保证有限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真正用在农村义务教育事业上 ...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江依妮  张光  
在当前中国"以县为主"的教育体制下,财政分权对农村义务教育的预算内和预算外教育投入有着重大影响。随着县级政府收不抵支现象日益严重,转移支付和预算外财力在保证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上呈现此消彼涨的关系。实行合理的省内财政分权,以完善县自有财力和转移支付的有效拨付使用,是保障农村教育经费及降低预算外依赖的重要途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薛桂芝  
2006年我国颁布的新《义务教育法》,完善了我国义务教育的管理体制,确立了义务教育的经费保障机制。然而,在当前财政分权体制下,我国当前农村义务教育供给机制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本文旨在分析我国当前农村义务教育供给机制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优化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供给机制的现实途径。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刘明慧  曾艳芳  
当前我国农业正面临着两个方面的困境:一是我国一些农产品的价格高于国际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力相对较低;二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业增长缺乏后劲。根本原因之一是农产品成本相对较高。通过增加农村基础设施投资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而且这也是世贸组织的规则所允许的。近几年来,政府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逐年增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曾海鹰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本文围绕农业的财政投入,提出了财政投入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重要性及投入目标,分析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财政投入取向及其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梁萍  
本文从分析我国财政支农投入政策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调整财政支农投入政策的着力点是:增加财政支农投入总量,发挥财政支农投入政策的引导作用;改革财政支农方式;调整和优化财政对农业投入的结构;建立和完善稳定长效的农业投入机制和农业保险制度和体系;加强对财政支农投入资金的管理,最大限度地提高支农资金的效率。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祥云  
一、费税改革后义务教育投入及其平衡效应实证分析 (一)费税改革前后义务教育经费来源结构对比分析。 在原有的义务教育财政制度安排下,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基本格局是:财政投入基本保工资(部分靠收费),收费和附加保运转(包括偿还“普九”债务),危房改造和教育发展靠集资。无疑,在原有农村义务教育财政制度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宗晓华  
我国典型的M型层级结构下,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分权体制与全国性公共产品属性之间存在尖锐的矛盾,导致近30年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体制从乡村自给向公共财政保障的变迁。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体制演变以预算内资金增加和财政负担主体上移为特征,然而,中央政府介入程度的加深导致基层政府的预算约束软化,绩效损失不可避免。基于负担主体上移的收益与成本分析,目前可采取的策略是,在继续增加中央和省级政府投入的同时,逐步放弃"分项目、按比例"的转移支付方式,强化地方农村义务教育的预算约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