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7)
2023(1375)
2022(1153)
2021(1018)
2020(930)
2019(1810)
2018(1742)
2017(3415)
2016(1618)
2015(1882)
2014(1883)
2013(1882)
2012(1744)
2011(1662)
2010(1670)
2009(1597)
2008(1285)
2007(1235)
2006(1051)
2005(942)
作者
(4678)
(3985)
(3887)
(3838)
(2340)
(1876)
(1860)
(1518)
(1501)
(1395)
(1327)
(1312)
(1233)
(1222)
(1220)
(1189)
(1177)
(1171)
(1139)
(1126)
(959)
(958)
(949)
(924)
(908)
(883)
(869)
(866)
(794)
(786)
学科
(7342)
经济(7332)
管理(6175)
(5834)
方法(3843)
人民(3733)
(3664)
企业(3664)
消费(3561)
数学(3531)
数学方法(3508)
结构(3055)
水平(2885)
消费水平(2885)
(2757)
(2258)
农业(2164)
收入(2108)
中国(2001)
(1775)
贸易(1773)
(1673)
业经(1500)
(1435)
技术(1390)
供销(1385)
(1385)
分配(1365)
(1297)
银行(1296)
机构
学院(25701)
大学(24884)
(11823)
经济(11616)
管理(10818)
理学(9507)
理学院(9425)
管理学(9262)
管理学院(9219)
研究(7401)
中国(6386)
(5550)
(4748)
财经(4421)
科学(4184)
(4026)
经济学(3714)
中心(3610)
商学(3585)
商学院(3564)
(3426)
(3377)
经济学院(3350)
财经大学(3318)
(3314)
师范(3291)
(3249)
业大(3077)
研究所(3059)
北京(2983)
基金
项目(17193)
科学(14128)
基金(13243)
研究(12275)
(11155)
国家(11041)
科学基金(10048)
社会(8950)
社会科(8541)
社会科学(8541)
基金项目(6934)
(6596)
自然(6307)
自然科(6193)
自然科学(6193)
自然科学基金(6079)
教育(5537)
资助(5208)
(5172)
编号(5048)
国家社会(3872)
(3864)
(3798)
创新(3514)
重点(3514)
人文(3498)
教育部(3461)
成果(3369)
(3366)
大学(3269)
期刊
(15168)
经济(15168)
研究(8023)
中国(4088)
管理(3917)
经济研究(3422)
(3405)
业经(3292)
商业(3152)
科学(3140)
学报(2820)
(2584)
消费(2513)
(2424)
金融(2424)
大学(2314)
商业经济(2226)
学学(2189)
财经(1904)
农业(1702)
统计(1668)
(1597)
技术(1554)
(1463)
图书(1458)
教育(1304)
决策(1297)
理论(1272)
问题(1249)
技术经济(1212)
共检索到374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孙福好  
人类充分消费决定政府状况,政府行政状况反作用于人类充分消费。一方面,政府要通过大力发展人类充分消费,来拉动政府低成本、高效行政,另一方面,要控制并防止政府高成本、低效乃至无效的行政服务,对人类充分消费的不利影响。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孙福好  
关键词: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陈超  刘新梅  段成钢  
抗令创新逐渐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关注,然而关于其前因变量的探究仍处于初步阶段。基于创造力交互理论,从个体及团队两个层面分别选取领导成员交换、领导成员交换差异为调节变量,构建未充分就业感知对抗令创新的作用模型。运用HLM等软件分析46个团队220名员工数据,并检验相关假设。研究结果表明:①未充分就业感知与抗令创新呈正相关关系;②领导成员交换与抗令创新呈负相关关系;③领导成员交换调节未充分就业感知与抗令创新的正向关系,即随着领导成员交换水平提升,未充分就业感知与抗令创新正向关系越弱;④领导成员交换差异与抗令创新呈正向关系。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易培强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颁布与施行,十分适时与必要,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它为消费者提供了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有力武器。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人民生活消费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商品和服务质量不好等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广大消费者深受其害,极为不满,但往往又不知道怎样去维护自己的利益,消费者与经营者发生的消费者权益争议,无法找到适当和有效的解决途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制定与实施,促使广大消费者提高消费者的权利意义和自我保护意识,并拥有了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一切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作斗争的强有力武器。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莹  
就业为民生之本,关乎社会稳定,关乎公平正义。实现充分就业是政府的宏观经济目标之所在。本文从财政干预充分就业的经济效应分析入手,在对我国就业形势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充分就业的财政制度创新措施。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卢思锋  吕兆丰  周明珠  
针对如何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问题,在简要分析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现状与原因后,着重从如何加强宏观调控,培育就业市场和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冲破制度和体制上的束缚,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优化就业环境这两个方面提出了若干对策,其中包括制定大学生充分就业促进法规,明确各有关方面的权利和义务,进一步规范就业市场以及创建全国人事档案存放和调转网络,取消《报到证》,废“除三方协议”,修订就业率的统计和公布方式及正确使用就业率,应控制人口但不应控制人才等方面。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邓宝山  
国家鼓励广大民众创业创新,目的是为了通过更多企业的兴办和壮大,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通过近几年国家对创业创新的大力提倡和扶持,各种创业企业不断涌现,为我国经济在新常态下实现经济的稳定和进一步发展蓄力。但是,在创业创新的大潮中,也出现了令人担忧的一面,就是创业创新企业在我国整体经济增速放缓,实体经济尤其是制造业收益下滑的情况下,受经济"脱实向虚"大环境的影响,出现了创业创新企业把目光投向了赚快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辜胜阻  李洪斌  王敏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迫切需要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走向"创新驱动"。本文认为推动创新驱动战略从"口号"到"行动"的关键在于要把"国家意志"变为"企业行为",激发创新要素的活力,构建起合作创新、利益引导、风险分散、人才激励和文化促进五大机制,让创新源泉充分涌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成  
2023年初以来,面对疫后经济复苏缓慢等重重挑战,中国作为超大经济体表现出极强的韧性,第一季度GDP同比增长4.5%,经济企稳回升,开局良好。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供需两弱”的局面,令人担忧。同时,作为制约国内需求、阻碍经济循环的老问题,居民消费率依然偏弱。特别地,在疫后复苏的背景下,
关键词: 消费潜力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柳思维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消费问题十分重视。不仅在论述"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强调"在中高端消费……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而且在论述"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提出"完善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从而把消费放到了一个更重要的位置上。一、增强消费对经济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是新时代经济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我国经济已经进入新一轮非均衡运行的新常态。充分认识新常态的内涵,有助于把握我国经济发展基本逻辑,更好地把握新阶段金融运行的趋势和规律,从而培育金融发展的新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会议上从九个方面阐述了新常态的趋势和特征,描绘了未来我国改革发展的着力点,概括起来主要是:释放消费潜力,创新投资方式,培育新的比较优势,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建立统一透明、有序规范的市场环境,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龙云安  陈国庆  王辉艳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三农"问题一直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中之重,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2017年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基于对我国农业产业发展不充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研究了农业科技创新补齐机制,并对如何实现我国农业产业充分发展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罗晖  
本文分析了美国依靠科技创新发展的经验教训以及近年经济科技政策的调整趋势,进一步深刻认识科学技术对协调发展的关键作用,为国内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提供参考。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胡雪萍  
“三农”问题 ,最根本的就是农民收入水平低的问题 ,要改变这种状况 ,只有实现农民的充分就业 ,把沉淀在农村中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领域。而在转移过程中 ,最大的障碍就是制度约束。因此 ,只有进行制度创新 ,才能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充分就业。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险峰   刘姗姗  
技术创新作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撑,持续影响着中国劳动力就业。利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和城市创新指数数据,考察城市创新能力对中国劳动力不充分就业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城市创新能力对劳动力不充分就业的影响呈倒U型关系;早期城市创新能力较低时,其上升的就业替代效应占主导,增加了劳动力不充分就业,而中后期高质量的技术创新显著降低了劳动力不充分就业,与就业替代效应作用相反的正向溢出效应成为主导力量;城市创新能力通过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和提高信息化水平影响劳动力不充分就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