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93)
- 2023(3883)
- 2022(3236)
- 2021(3052)
- 2020(2555)
- 2019(5514)
- 2018(5592)
- 2017(10667)
- 2016(5186)
- 2015(5038)
- 2014(4255)
- 2013(3975)
- 2012(3609)
- 2011(3203)
- 2010(3274)
- 2009(3054)
- 2008(2926)
- 2007(2788)
- 2006(2301)
- 2005(1862)
- 学科
- 业(21789)
- 管理(20614)
- 企(20309)
- 企业(20309)
- 济(15784)
- 经济(15775)
- 技术(13383)
- 技术管理(11152)
- 中国(5872)
- 业经(5419)
- 方法(5040)
- 农(4475)
- 财(4338)
- 制(4222)
- 理论(3838)
- 数学(3687)
- 银(3656)
- 银行(3651)
- 数学方法(3647)
- 行(3534)
- 划(3511)
- 策(3471)
- 产业(3426)
- 地方(3267)
- 融(3217)
- 金融(3217)
- 农业(2988)
- 体(2944)
- 务(2573)
- 财务(2571)
- 机构
- 学院(61809)
- 大学(60354)
- 管理(28038)
- 济(26942)
- 经济(26492)
- 理学(24449)
- 理学院(24245)
- 管理学(23998)
- 管理学院(23859)
- 研究(18479)
- 中国(14407)
- 财(11871)
- 京(11720)
- 科学(9831)
- 江(9719)
- 财经(9196)
- 中心(8761)
- 经(8354)
- 商学(8186)
- 商学院(8089)
- 经济学(7906)
- 所(7740)
- 州(7734)
- 范(7242)
- 师范(7190)
- 北京(7183)
- 业大(7127)
- 经济管理(7062)
- 院(7013)
- 经济学院(6983)
- 基金
- 项目(43226)
- 科学(36341)
- 研究(34543)
- 基金(31296)
- 家(26525)
- 国家(26258)
- 科学基金(24223)
- 社会(23516)
- 社会科(22380)
- 社会科学(22376)
- 省(18920)
- 基金项目(16920)
- 创(16833)
- 教育(15688)
- 划(14858)
- 创新(14469)
- 自然(14368)
- 自然科(14136)
- 自然科学(14134)
- 自然科学基金(13935)
- 编号(13172)
- 业(10641)
- 新(10640)
- 资助(10582)
- 成果(10151)
- 国家社会(9824)
- 发(9764)
- 制(9692)
- 课题(9653)
- 重点(9554)
共检索到938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高德步
不是供给创造需求 ,而是供给创新创造需求。供给创新包括产品创新、工序创新和管理创新 ,以及相应的制度创新。需求创新只能解决短期需求急剧下降问题 ,但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经济的颓势 ,要使经济彻底摆脱衰退 ,进入持续稳定增长 ,只有不断地实行供给创新政策。
关键词:
供给创新 需求不足 技术僵局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孙大鹏 王玉霞
本文按照时间顺序追溯了供给侧管理理论的两个古典经济学源头,一个是斯密的分工理论,另一个是萨伊的萨伊定律。回顾并分析了凯恩斯理论出现的时代背景及需求侧管理的主要内容与弊端。运用总供给曲线和总需求曲线探讨供给学派的理论基石,并参照美国实施供给侧管理的具体措施,重点分析了中国供给侧改革实践对供给侧管理理论的传承与创新。在对需求侧管理与供给侧管理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应当重视市场的作用,根据国情来实现供给侧与需求侧管理的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邢成
信托业发展新机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新常态下信托业的转型创新、加速发展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同时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信托业必须牢牢把握这一机遇,发挥其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独特作用。在未来转型创新过程中,信托业既应着眼长远的体制机制创新,又要立足"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协调推进自身发展模式改革的深化,提高服务实体经济效率,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冯巧根
供给侧改革是一种结构性的改革,它是以"供给"优化"需求"或实现"供给"与"需求"有机融合的发展战略。管理会计的供给侧改革是结合管理会计功能结构的改革而提出的一种价值管理的创新战略。围绕管理会计的供给侧改革,就是要在价值增值目标的基础上,完善管理会计的管理控制系统和信息支持系统。供给侧改革的管理会计创新离不开"价值增值"、"管理控制"与"信息支持"这三个价值创造的端口。供给侧改革促进了管理会计创新,管理会计的创新发展为供给侧改革提供了微观层面的实践支撑。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管理会计 创新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闫冰竹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同时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金融是经济运行的核心,中小银行是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广大中小银行需要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和方法论,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创新和发展转型,在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实现创新发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徐恩波
扩大农产品消费 ,既要从需求角度考虑 ,更要从供给创新入手。本文阐述了农产品供给创新的理论和现实依据 ,农产品供给创新的含义、层次与目标 ,以及农产品供给创新的主要内容及风险性问题 ,强调了实施农产品供给创新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提出了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
关键词:
农产品需求 农产品供给 供给创新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闫冰竹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同时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金融是经济运行的核心,中小银行是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广大中小银行需要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和方法论,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创新和发展转型,在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实现创新发
关键词:
金融供给 结构性改革 中小银行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滕泰
自从2012年笔者发表《新供给主义宣言》以来,新供给主义经济学影响日趋扩大。其中,经济观察报5月份发表的《从供给端着手重启经济改革》首次报告了笔者的整体研究框架,而21世纪经济报道的《供给学派的中国药方》则把新供给学派的主张和新一届政府的各项经济结构转型和减少行政审批等经济政策联系起来,认为新届政府政策有新供给主义经济学的影子,并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本文是"新供给主义经济学"理论创新的完整呈现。
关键词:
新供给主义 供给约束 供给抑制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何剑 徐晓鹏
知识创新, 科技创新是21 世纪全球经济竞争、政治角逐和综合国力较量的核心内容。“科学需要从体制上给予支持”, 为迎接挑战,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先后制定了推进本国科技创新的计划, 确定了各自的未来科技发展和创新的目标, 并为此给予了一系列保证计划和目标实现的制度安排。这些国家的经验证明, 制定国家未来科技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计划, 是一国科技创新最重要的制度保证; 而从财政、金融、税收、管理等诸多方面确保和鼓励企业主导型科技创新体制的形成和运转, 是实现国家科技创新的不可或缺的制度供给。
关键词:
科技创新 制度供给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何国焕 朱建良
"供给侧改革"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同成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推动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大学生创新创业息息相关,以供给侧改革视域审视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可以发现其中还有很多缺失,需要在资源供给结构和供给效率、创业价值引导和创业产业结构优化等方面采取积极措施,更好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创新创业 大学生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周明勇
我国"一带一路"战略成败取决于相关的综合型人才,而目前具有国际眼光的技术性管理人才或管理型法治人才稀缺,其根源在于教育及教学模式的机械性。因此,"一带一路"创新人才供给制度改革,首先,分析涉外人才市场供给问题和教育及再教育供给问题;其次,根据"二分法"人类社会基础矛盾理论,创新基于国际制度生态的教育机构人才供给制度及基于案例中心的理论与实践耦合的教育模式人才供给制度改革。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周明勇
我国"一带一路"战略成败取决于相关的综合型人才,而目前具有国际眼光的技术性管理人才或管理型法治人才稀缺,其根源在于教育及教学模式的机械性。因此,"一带一路"创新人才供给制度改革,首先,分析涉外人才市场供给问题和教育及再教育供给问题;其次,根据"二分法"人类社会基础矛盾理论,创新基于国际制度生态的教育机构人才供给制度及基于案例中心的理论与实践耦合的教育模式人才供给制度改革。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权飞过 王晓芳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的经济环境,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研究了金融创新选择对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影响。笔者利用联立方程模型检验了金融创新、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发现,金融创新对提高企业技术创新及推动经济增长并无显著作用;利用银行博弈均衡模型和数值模拟技术研究发现,只有进行有利于降低信息不对称及降低项目监督成本的金融创新才能够有效引导资金流入实体经济,提高资金供给效率,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推动经济增长,进而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标。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边发吉
郭会斌教授的新作《服务界面绩效:基于顾客偏好的视角》(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4月出版)立足微观企业改进前台服务,旨在追求企业绩效的提高,以下三方面会给业界带来启发,对于今天的供给侧改革亦有所裨益。因宏观的变革成功取决于微观的积极作为,只有微观落地才能保证宏观政策的实现。一、精耕细作,把握顾客需求,进行口碑营销。随着时代的发展,消费者需求正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复杂化趋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冯延成
201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指明了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向,明确了相关政策要求。而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地实施,将有力推动农业农村转型发展,既对农村金融服务提出了新要求,也为农村金融发展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作为"三农"金融业务规模最大、网络最全、人员最多的国有大型商业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