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95)
2023(11779)
2022(10389)
2021(9895)
2020(8320)
2019(19000)
2018(19105)
2017(37136)
2016(19921)
2015(21881)
2014(21113)
2013(20832)
2012(18879)
2011(16923)
2010(16828)
2009(15250)
2008(14651)
2007(12756)
2006(10984)
2005(9275)
作者
(53988)
(44661)
(44350)
(42184)
(28587)
(21516)
(20124)
(17474)
(16883)
(15889)
(15366)
(14953)
(14096)
(13978)
(13769)
(13412)
(13336)
(13250)
(12775)
(12589)
(10979)
(10853)
(10601)
(10253)
(9964)
(9927)
(9879)
(9767)
(8897)
(8791)
学科
(72825)
经济(72747)
管理(62005)
(59670)
(52198)
企业(52198)
方法(34428)
数学(29100)
数学方法(28776)
中国(19344)
(18956)
(18735)
技术(18705)
业经(17787)
(15963)
地方(14665)
理论(14077)
(13263)
技术管理(13041)
(12756)
贸易(12746)
农业(12688)
(12524)
(12390)
(12346)
财务(12332)
财务管理(12316)
企业财务(11717)
(11545)
环境(11513)
机构
大学(268813)
学院(267344)
管理(113943)
(103868)
经济(101601)
理学(99953)
理学院(98894)
管理学(97270)
管理学院(96789)
研究(84183)
中国(61988)
(56492)
科学(52655)
(46178)
(40559)
业大(39320)
(38301)
中心(38299)
财经(37579)
(37339)
研究所(37197)
北京(35569)
(35227)
师范(34919)
(34216)
(31014)
(30987)
商学(29930)
农业(29826)
经济学(29704)
基金
项目(189612)
科学(150537)
研究(140624)
基金(137680)
(118879)
国家(117827)
科学基金(103019)
社会(88235)
社会科(83572)
社会科学(83552)
(75016)
基金项目(74322)
自然(67494)
自然科(65966)
自然科学(65952)
自然科学基金(64782)
教育(64259)
(62392)
编号(57650)
资助(55411)
成果(45601)
(43873)
重点(41492)
(41182)
创新(40063)
(39692)
课题(38998)
项目编号(36367)
科研(35779)
大学(35667)
期刊
(109898)
经济(109898)
研究(77423)
中国(49788)
管理(42871)
学报(39545)
科学(37935)
(34118)
(33920)
教育(32736)
大学(30208)
学学(28200)
农业(24104)
技术(23856)
(20467)
金融(20467)
业经(19126)
经济研究(17490)
财经(17486)
科技(15607)
图书(15253)
(14799)
技术经济(13775)
问题(13624)
理论(13514)
(12804)
实践(12594)
(12594)
现代(12301)
商业(12224)
共检索到3779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常悦  鞠晓峰  
在技术创新扩散过程中,中介机构的作用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从分析博弈各方的收益入手,讨论了技术创新扩散链式过程中技术创新供给者、中介与潜在采纳者之间的博弈。基于典型的鲁宾斯坦三阶段讨价还价博弈模型,首先研究了没有技术中介参与时的讨价还价博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中介机构分别代表技术创新供给者和潜在采纳者时讨价还价博弈,通过对中介参与前后技术创新供给者与潜在采纳者的收益分别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了中介机构存在的必要性。研究结果证明了技术创新信息对技术创新供给者、中介和潜在采纳者的收益都有重要影响。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翟羽佳  刘彤  高凯悦  张锦文  
[目的 /意义]提出一种从营销学竞争策略视角对科学创新扩散采纳者分类的新方法,丰富科学创新扩散成果,使得科学创新扩散的潜力得到充分利用。[方法 /过程]综合运用文献计量和实证网络分析的方法对原始文献的施引文献集从共被引网络、网络认知核心识别和文献主题集群识别三个方面构建创新扩散网络,并在此基础上引入营销学中的竞争策略来对科学创新扩散的采纳者进行全新划分。[结果 /结论 ]研究定义并阐述文献个体在扩散过程中扮演的四种角色类型:“领导者”“追随者”“挑战者”和“补缺者”。结果表明,领导者在数量分布中,处于先驱位置,由领导者的波动,继而带来挑战者、追随者的波动;领导者作为创新扩散中的高影响力文献,研究主题相对集中;而补缺者更倾向于探索一些其他的学科领域,研究主题相对分散。此外,探究四种类型采纳者的引用偏好时发现,四种类型在互引过程中均对领导者的篇均引用量最高,而领导者的自引量最高。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蔡霞  宋哲  耿修林  
基于小世界网络分析了单一扩散和竞争扩散情境下,个体采纳者形成的社会网络结构和网络中的创新先驱者比例对创新扩散的影响。研究发现,单一扩散规模随时间呈"S"型曲线变化,创新先驱者比例越高,越有利于创新扩散,但其对扩散规模的促进作用随创新先驱者比例的提高边际递减。社会网络越聚集,越有利于创新扩散。创新先驱者比例调节社会网络结构与创新扩散规模的关系,创新先驱者比例越高,社会网络结构变化引起的创新扩散规模的变化越小。竞争扩散情境下,先发产品与后进产品的扩散规模随网络结构改变分别呈类似"S"型和反"S"型曲线变化,高创新先驱者比例下,先发产品和后进产品的扩散规模受网络结构的影响被削弱。当社会系统中的创新先驱者比例较高时,拥有明显技术优势的后进产品有相当大的可能性战胜拥有庞大用户基础的先发产品。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马永红  王展昭  李欢  周文  
在对采纳者决策过程分析的基础上,将网络结构和采纳者偏好作为核心参数,构建基于采纳者决策过程的创新扩散系统动力学模型。对模型进行仿真发现,在采纳者趋同化偏好条件下,网络平均度、网络重连概率与采纳者偏好强度的变动趋势与创新扩散效率的变动趋势相同,而在采纳者差异化偏好条件下则与创新扩散效率变动趋势相反。网络平均路径长度对创新扩散的影响方向与采纳者偏好特征无关,提高网络平均路径长度会始终降低创新扩散的效率。采纳者的趋同化偏好能够放大创新扩散对网络结构变量与采纳者偏好强度变量的敏感程度,采纳者差异化偏好则会缩小创新扩散对网络结构变量与采纳者偏好强度变量的敏感程度。研究结果对于制定创新推广策略具有一定的指...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彭红霞  徐贤浩  刘伟丹  
手机支付在我国面临重大发展机遇,应用前景十分光明。本研究在UTAUT模型的基础上,增加成本和感知风险两个因素,建立结构方程模型,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分析影响用户采纳手机支付行为的主要驱动和制约因素。利用SPSS和AMOS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对模型进行了修正,结果表明:社会影响和期望效用是消费者采纳手机支付的动力,感知风险和成本是消费者采纳手机支付的阻力。该研究结论具有理论贡献,也为手机支付运营商提供了管理启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赖俊明  
随着智能手机的广泛运用,手机智能技术逐渐被广大消费者所知晓。但是对于多数消费者来说,手机智能技术真正的市场接受率并不高。只有消费者真正采纳手机智能技术,才能促进手机的不断发展。因此,在清理手机智能技术的分类以及技术接受模型等理论的基础上,试图建立手机智能技术的消费者采纳模式的研究,并将创新扩散理论的消费者创新性引入模型,将其作为调节变量,验证消费者创新性会正向调节消费者创新感知对消费者采纳意愿的影响。从研究结果看出,目前消费者对智能手机的商务应用感知易用性并不好。因此,应该加大商务应用的研发力度,同时,更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赖俊明  
随着智能手机的广泛运用,手机智能技术逐渐被广大消费者所知晓。但是对于多数消费者来说,手机智能技术真正的市场接受率并不高。只有消费者真正采纳手机智能技术,才能促进手机的不断发展。因此,在清理手机智能技术的分类以及技术接受模型等理论的基础上,试图建立手机智能技术的消费者采纳模式的研究,并将创新扩散理论的消费者创新性引入模型,将其作为调节变量,验证消费者创新性会正向调节消费者创新感知对消费者采纳意愿的影响。从研究结果看出,目前消费者对智能手机的商务应用感知易用性并不好。因此,应该加大商务应用的研发力度,同时,更多地去了解消费者的使用现状以及心理诉求。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郭振  陈建华  彭慧婷  王慧娟  
消费者具有为未来需要储存的倾向,更愿意通过储存获得跨期套利。本文通过建立跨期选择模型,运用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的方法研究供给者和消费者跨期选择行为,认为供给者收益增加增强了供给者改善储存工艺、延长价格歧视行为的动机;消费者随着收入的增加对价格变化的敏感度降低,储存倾向也降低,消费者跨期选择效用变化不显著,同时社会福利也趋于增加。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罗荣华  王良  赵鹭  
机构投资者如何促进公司高质量发展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共同关心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构建一个考虑基金网络结构特征的理性预期交易模型,对基金网络中非持股基金的公司治理效应进行了研究。本文研究证明,非持股基金能够从基金网络中获取上市公司关于创新活动的信息,并通过实地调研等方式和公司进行信息互动。非持股基金的这一活动能够缓解公司经理对创新活动可能拉低股价的担忧,进而激励公司选择高水平创新,也即非持股基金通过“潜在购买”机制发挥了公司治理作用。本文基于2007~2019年上市公司创新数据和基金网络结构数据,证实了理论模型预测的非持股基金的“潜在购买”治理效应。进一步分析显示,当基金网络中非持股基金拥有更高的购买能力和意愿时,“潜在购买”治理效应对公司创新活动有更强的激励效果。基于基金网络结构的增长规律,本文还发现,在“潜在购买”效应背景下,基金网络规模和公司创新活动水平之间呈倒U形关系,当调整后的持股基金网络规模超过2.4%这一临界值时,公司的创新投入反而下降。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罗勇  周庭锐  唐小飞  
产品创新是当今企业经营活动的重点,如何促进消费者对新产品的采纳成为创新研究学术界的重要课题。本研究考察了产品创新性和风险性因素对消费者的新产品采纳态度和购买意愿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产品创新性正向影响消费者的新产品采纳态度和购买意愿,而产品风险性对新产品采纳态度和购买意愿起到负向作用。进一步中介分析结果表明,产品创新性对消费者新产品购买意愿的影响受到新产品态度的完全中介作用,而新产品态度仅部分中介产品风险性对新产品购买意愿的作用。本文研究结论为新产品营销提供了理论参考。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杨晗  刘跃华  
目的:解释供给者诱导需求理论范式、追踪实证研究进展,为我国医疗卫生改革提供借鉴。方法:展开新古典理论、博弈论和行为主义学派对诱导需求的理论推导,纳入经典实证研究和最新的研究进展,系统性回顾供给者诱导需求。结果:供给者诱导需求的产生与激励制度、疾病种类和研究人群有关。结论:约束医院内部激励,医疗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互联网+医疗"及建设DRGs的医保支付制度可以有效减少诱导需求。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陈晓晓  
以长三角地区314家企业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消费者需求、企业吸收能力、环境复杂性与企业创意采纳之间的关系,在理论与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所提出的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进行检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1消费者需求与企业创意采纳之间呈正相关关系;2企业吸收能力对企业创意采纳具有显著地促进作用,同时企业吸收能力在消费者需求与企业创意采纳的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3环境复杂性能够正向调节吸收能力与创意采纳之间的关系,环境复杂性越高,企业吸收能力对企业的创意采纳的影响作用越强;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发现,环境复杂性正向调节着企业吸收能力对消费者需求与企业创意采纳的中介效应。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陈晓晓  
以长三角地区314家企业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消费者需求、企业吸收能力、环境复杂性与企业创意采纳之间的关系,在理论与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所提出的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进行检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1消费者需求与企业创意采纳之间呈正相关关系;2企业吸收能力对企业创意采纳具有显著地促进作用,同时企业吸收能力在消费者需求与企业创意采纳的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3环境复杂性能够正向调节吸收能力与创意采纳之间的关系,环境复杂性越高,企业吸收能力对企业的创意采纳的影响作用越强;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发现,环境复杂性正向调节着企业吸收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国平  梅芳  
本文基于消费者体验和目标取向,研究消费者服务创新体验对创新采纳行为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消费者的服务创新体验通过影响其采纳态度,进而影响顾客对创新服务的采用意向;消费者感知创新易用性和娱乐性对其功能性态度和享乐性态度具有正向影响,感知创新优越性和感知控制主要影响功能性态度;个人目标取向在创新服务采纳态度对行为意向的影响中起着调节角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