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83)
2023(3932)
2022(3212)
2021(3004)
2020(2347)
2019(5254)
2018(5313)
2017(9316)
2016(4761)
2015(4929)
2014(4904)
2013(4347)
2012(3995)
2011(3395)
2010(3374)
2009(3138)
2008(2957)
2007(2847)
2006(2334)
2005(1922)
作者
(11292)
(9532)
(9277)
(8671)
(5938)
(4383)
(4078)
(3533)
(3482)
(3314)
(3112)
(3059)
(2992)
(2963)
(2875)
(2833)
(2716)
(2666)
(2660)
(2622)
(2335)
(2189)
(2185)
(2181)
(2112)
(2109)
(2033)
(1980)
(1898)
(1795)
学科
管理(22313)
(21934)
(20716)
企业(20716)
技术(13535)
(13526)
经济(13516)
技术管理(11145)
(6857)
中国(6259)
业经(4944)
方法(4578)
教育(4462)
(4306)
理论(4078)
(3575)
财政(3448)
(3439)
(3392)
数学(3347)
数学方法(3322)
(3300)
财务(3298)
财务管理(3282)
地方(3211)
(3162)
企业财务(3154)
产业(3141)
(3135)
银行(3135)
机构
学院(60512)
大学(59215)
管理(26829)
(24277)
经济(23781)
理学(23462)
理学院(23269)
管理学(23058)
管理学院(22922)
研究(17496)
(12494)
中国(12392)
(11490)
(9760)
科学(9400)
财经(9047)
(8312)
师范(8259)
中心(8171)
(8167)
商学(7803)
商学院(7709)
技术(7705)
(7650)
(7339)
北京(7123)
经济学(6938)
教育(6801)
(6768)
职业(6711)
基金
项目(42262)
科学(35758)
研究(35027)
基金(30092)
(25189)
国家(24936)
社会(23112)
科学基金(23029)
社会科(21979)
社会科学(21978)
(18864)
教育(17571)
(16511)
基金项目(16373)
(15220)
创新(14176)
编号(13827)
自然(13632)
自然科(13412)
自然科学(13411)
自然科学基金(13221)
成果(11251)
课题(10764)
(10289)
(10219)
(10167)
资助(10004)
重点(9572)
(9479)
规划(9420)
期刊
(26668)
经济(26668)
研究(20298)
中国(16626)
教育(14261)
管理(13131)
(10556)
技术(7776)
科学(6725)
科技(6543)
学报(4809)
业经(4761)
(4613)
金融(4613)
大学(4544)
职业(4420)
技术经济(4356)
经济研究(4355)
(4306)
财经(4280)
(4260)
论坛(4260)
学学(3951)
(3761)
(3377)
农业(2948)
商业(2874)
现代(2837)
问题(2775)
会计(2770)
共检索到920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俊生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于2012年开始启动实施。按照"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分为四种类型:以自然科学为主,面向科学前沿的协同创新中心;以哲学社会科学为主,面向文化传承的协同创新中心;以工程技术学科为主体,面向行业产业的协同创新中心;以地方政府为主导,面向区域发展的协同创新中心。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类型的科学类别,特别是作为应用类型的财政科学,应顺应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在探索协同创新模式过程中,为政府改革财税体制、制订相关政策,提供基础性、技术性的支持和决策参考。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德祥  
在我国高等教育站在新的发展起点的新形势下,推动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创新,是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的突破口,是调动和发挥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办学活力、提升办学质量和水平的重要保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大连理工大学紧扣"创新体制机制、推动科学发展"实践载体,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积极的探索。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弯海川  
近年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财政厅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结合新疆实际,着力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一、发挥好预算的"龙头"效应,让有限的财力发挥最大作用(一)健全预算编制,以全面反映政府收支总量、结构和管理活动,提高政府预算完整性为目标,加快建立完善政府预算体系。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广兵  
浙江是典型的人多地少的省份,"七山一水两分田"的资源禀赋使其一直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和艰巨的扶贫任务。2008年实施新一轮扶贫工作以来,浙江突出理念引领,强化改革促进,把扶贫开发融入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市场的基础作用,扶贫开发取得历史性突破。2012年浙江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14552元,连续28年蝉联全国省区之首;全省低收入农户人均纯收入达到6260元,比上年增长18.2%,其中78.8%低收入农户家庭人均纯收入超过4000元;家庭人均纯收入2500元以下(2008—2012年浙江省扶贫标准)以下的农户全部消除,符合"低保"条件的低收入家庭全面纳入"低保";扶贫标准...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周洪宇  
中国特色新型教育智库,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专业型智库,是以教育领域重大战略问题和公共政策为主要研究对象的非营利性研究咨询机构。当前,教育智库"跟不上、不适应"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以新型智库标准和要求来衡量,还有很大距离,必须创新体制机制,努力打造党和政府"信得过、用得上,离不开"的中国特色新型教育智库。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陈怀远  
切实加强我国农业基础建设,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党中央、国务院加强和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的一项重大决策,是国家支持和保护农业,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目前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创新体制和机制,重点围绕基本农田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推广、农业物质装备等,切实加强我国的农业基础建设。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崔社军  只海平  郭少卿  
科技园建设是高等职业教育提高创新能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的重要途径。目前高职科技园建设中存在着诸如功能定位不准确、利益与激励机制不健全、成果转化低等问题。本文从高职院校科技园建设的功能地位入手,提出了全面推进高职科技园建设的思路与建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2008年以来,贵州省不断创新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体制机制,完善政策措施,通过公平竞争,选择领导高度重视、群众积极性高、工作基础较好的32个县(市、区、特区),按照"整县推进、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婷婷  李艳军  
本研究通过分析所收集的种子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有关资料,归纳了种业科技创新体制战略转型的动因、过程机制以及效应。本研究对于把握种业科技创新体制转型现状、推动创新组织有效实施战略转型以及提升种业竞争优势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曙光  
<正>新质生产力,归根到底,是由科技进步所驱动的生产力形态。新质生产力这一新概念的提出,对于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和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具有重要意义。要培育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就需要构建一整套适合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科技创新体制。
关键词: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潘懋元  
上世纪90年代初,党的十四大系统总结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1992年11月,国家教委召开第四次全国高等教育工作会议,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遵循党的十四大精神,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加快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在此形势下,时任国家教委高教司司长及后任国家教委副主任的周远清同志领导组织了一项重大课题研究——"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简称"理论要点")。这项研究从1993年启动,1997年结题,历时5年,动员了全国一大批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曾白凌  张金来  
科技创新体制是由科技创新组织、科技创新制度、科技创新政策和科技创新机制等要素构成的一个功能系统。依法规范、保障和激励科技创新组织的活动、加强科技创新法律制度建设、协调科技创新政策与法律的关系、建立健全科技创新法律机制,是科技创新体制与法治关系研究的核心内容。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晓蓉  
导致日本战后经济成功的创新体制为什么要对近年来日本国际竞争力的不断下降负有重要责任 ?本文认为 ,日本创新体制在以工艺创新为主的渐进创新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但由于日本目前在灵活生产方式、产业信息化和创造新产业方面所遭遇的严重困难 ,这种优势难以发挥。特别是 ,由于基础研究和大学体制等方面的落后 ,日本创新体制无法适应激进创新的要求 ,从而未能抓住跨越式科技发展的机遇。本文还通过日美比较和德美赶超英国经验的总结 ,扼要讨论了日本的经验教训对我国“科教兴国”战略所提供的重要启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侯展  
现代高校的管理创新在高校发展的整个过程都有所体现,实际上它是按照社会环境的变化而进行人力、科技、资源等的重新整合,以利于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同时可以起到提升高校自身效益的附属功能。对于高校管理创新的研究包括理念、职能、组织形式、实施方式等多个视角,本文试图分别加以阐述。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金维兴  唐晓灵  张建儒  
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建筑业技术创新的特点和问题,分析了建筑经济活动组织形式对应用技术创新的障碍因素,以及建筑技术创新与新材料、新设备和IT技术的密切关系。提出了建筑业技术创新体制应具备的三项基本功能并就有关政府部门的职能和建筑业产、学、研各方在技术创新中的分工协作关系提出了具体的建议,进而以权益为核心讨论了建筑业技术创新的机制与动力,对提升中国建筑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有效性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