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6)
2023(774)
2022(701)
2021(680)
2020(531)
2019(1091)
2018(1098)
2017(1862)
2016(1050)
2015(1210)
2014(1116)
2013(1160)
2012(1093)
2011(1008)
2010(1085)
2009(977)
2008(960)
2007(924)
2006(775)
2005(771)
作者
(3204)
(2632)
(2622)
(2483)
(1695)
(1276)
(1165)
(1028)
(976)
(964)
(933)
(926)
(918)
(873)
(805)
(788)
(780)
(770)
(757)
(749)
(670)
(633)
(627)
(584)
(582)
(582)
(571)
(539)
(535)
(534)
学科
(3620)
经济(3604)
管理(3560)
(2967)
(2694)
企业(2694)
(1488)
中国(1286)
(1145)
地方(1119)
(1056)
(1030)
(1002)
业经(994)
技术(957)
方法(953)
理论(862)
体制(801)
教育(788)
(755)
银行(755)
(741)
金融(741)
(735)
数学(705)
数学方法(689)
技术管理(669)
制度(667)
(667)
(653)
机构
大学(14933)
学院(14856)
研究(5602)
(5432)
经济(5276)
管理(5182)
理学(4301)
中国(4297)
理学院(4241)
管理学(4155)
管理学院(4124)
科学(3412)
(3387)
(3042)
(2844)
(2763)
研究所(2527)
(2512)
中心(2505)
财经(2147)
北京(2109)
业大(2089)
(2076)
(2071)
(2068)
(2059)
师范(2030)
技术(1984)
农业(1967)
(1892)
基金
项目(9345)
科学(7303)
研究(7135)
基金(6521)
(5743)
国家(5686)
科学基金(4768)
社会(4336)
社会科(4071)
社会科学(4071)
(3843)
基金项目(3363)
教育(3354)
(3274)
编号(2934)
自然(2909)
自然科(2855)
自然科学(2855)
自然科学基金(2810)
成果(2633)
资助(2517)
(2356)
课题(2293)
(2219)
重点(2206)
创新(2132)
(2053)
(2018)
(1842)
(1826)
期刊
(7414)
经济(7414)
研究(4891)
中国(4577)
教育(2645)
管理(2609)
学报(2484)
(2468)
(2468)
科学(2395)
大学(1920)
学学(1793)
农业(1561)
技术(1520)
(1469)
金融(1469)
财经(1168)
业经(1076)
(1048)
经济研究(988)
科技(970)
(869)
论坛(869)
问题(869)
(859)
职业(831)
(766)
会计(765)
(745)
改革(711)
共检索到254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万宝瑞  
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既要看到农村经济面临的发展机遇,也要看到严峻挑战。目前,我国发展现代农业面临四大矛盾,解决矛盾必须依靠体制机制创新,把粮食作为基础性公共产品,调动地方政府抓粮、农民种粮、科技人员服务的积极性,加强和完善农业科技体制,促进农业科研成果迅速转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郭代模  杨舜娥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任务和指导思想。财政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财政体制作为整个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重大使命。为此,必须以《决定》为指导,在体制完善新阶段不断丰富并创新理财之道。其关键就在于:创造性地坚持运用科学的发展观、改革观和理财观,努力促使财政改革与发展逐步达到良性循环的更高境界。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威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以协调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全面、系统、整体性的改革,与十八大确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布局紧紧呼应。社会建设和社会体制改革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人的全面发展,是党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是巩固党执政基础的迫切要求,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谢旭人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决定》不仅明确提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任务、指导思想和原则,也提出了分步实施税收制度改革的总体要求。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何潇   傅路军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科学研究范式的转换以及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为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生成式人工智能以突破科研范式转换和边界拓展、优化管理决策的科学依据和方向引领、加速创新产出的实验过程和成果转化实现了与国家创新体系的需求契合和互动联结。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也面临多方面风险问题:信息泄露与技术依赖的危险性、资本私有与伦理缺位的不当性、专利归属与责任认定的模糊性风险。面对这些规制难题,需要结合现实困境和发展需求,从制度层面对接国际标准建立健全创新体系、完善法律制度化解人工智能现实风险、以人才强国战略发挥技术创新效用,才能不断推进国家创新体系提质增效。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何潇   傅路军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科学研究范式的转换以及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为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生成式人工智能以突破科研范式转换和边界拓展、优化管理决策的科学依据和方向引领、加速创新产出的实验过程和成果转化实现了与国家创新体系的需求契合和互动联结。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也面临多方面风险问题:信息泄露与技术依赖的危险性、资本私有与伦理缺位的不当性、专利归属与责任认定的模糊性风险。面对这些规制难题,需要结合现实困境和发展需求,从制度层面对接国际标准建立健全创新体系、完善法律制度化解人工智能现实风险、以人才强国战略发挥技术创新效用,才能不断推进国家创新体系提质增效。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编者按: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更有效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杜鹰  
一、"十一五"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取得重要成就"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我国妥善应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和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五年来,中央高度重视区域发展工作,在区域发展总体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川生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以及《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简称《决定》),全面系统地总结了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的丰富经验,深入分析了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建设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刘昆  
一、我国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成绩显著,预算执行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水平有了提升本世纪初,我国开始实施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目标是建立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资金缴拨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现代国库管理制度。经过十多年的持续推进,我国的预算执行管理机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成绩显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王国海  
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多次发文持续对会计师事务所压实“看门人”责任、发挥执业监督作用提出要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进一步提出,“完善中介服务机构法规制度体系,促进中介服务机构诚实守信、依法履责”,再次肯定中介服务机构价值作用的同时,也为促进我国信用体系建设和监管制度的优化完善作出最新部署。会计师事务所如何提高审计质量、做好执业监督、助力财会监督提质增效,是行业高质量发展必须回答的基本问题,其中执业质量又是基本前提与保障。本文从重视审计计划工作等十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执业人员扎实做好审计工作,提高审计质量,助力财会监督提质增效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溪  
本文认为,在我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是对公有制,主要是国有制财产组织运营形式的改革。这场改革将使国有制从传统的单一主体、部门条块分割、天然垄断的产权结构状况向适应市场化、社会化的方向转变。在对国有资产所有权管理职能实行"专司"的同时,在把国有企业变为多元投资主体的混合经济实体的同时,也扩大了国有资产操纵和支配社会劳动、社会资本的权利和范围,把国有资本当作社会化的资本运营和使用。这就要求在国有资产管理和经营的中间环节构造一个国有资产高效运营体系,发挥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的作用,推动经济体制改革和企业改革沿着社会主义方向不断深入地开展下去。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魏达志  
文章揭示了深圳面对加入世贸组织“后过渡期”对外经济贸易方面存在的潜在问题以及政府体制所存在的不适应性,论述了政府体制创新与完善的若干依据,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与对策。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蔡昉   顾海良   韩保江   潘家华   马海涛   王文举   刘守英   周文   迟福林   王国刚   赵昌文   周颖刚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划时代的,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是划时代的,开启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新征程,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全新局面。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以伟大的历史主动、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冲破思想观念束缚,突破利益固化藩篱,敢于突进深水区,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实现改革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集成、全面深化的转变,各领域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建立,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总体完成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改革任务,实现到党成立一百周年时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取得明显成效的目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有力制度保障,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全党必须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本刊特邀请国内部分经济学家以“聚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题撰写笔谈文章,以飨读者。
关键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延东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