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30)
- 2023(5897)
- 2022(4884)
- 2021(4608)
- 2020(3599)
- 2019(8380)
- 2018(8416)
- 2017(14574)
- 2016(7770)
- 2015(8633)
- 2014(8938)
- 2013(8319)
- 2012(7575)
- 2011(6831)
- 2010(7114)
- 2009(6477)
- 2008(6564)
- 2007(6243)
- 2006(5447)
- 2005(4889)
- 学科
- 管理(30918)
- 业(29885)
- 企(28202)
- 企业(28202)
- 济(26507)
- 经济(26474)
- 技术(14774)
- 技术管理(11356)
- 理论(10582)
- 方法(9367)
- 中国(9281)
- 业经(8860)
- 财(7983)
- 农(7029)
- 教学(6999)
- 制(6484)
- 教育(6302)
- 学(6170)
- 数学(6026)
- 数学方法(5925)
- 银(5721)
- 银行(5718)
- 行(5458)
- 和(5413)
- 划(5245)
- 务(5219)
- 财务(5206)
- 财务管理(5188)
- 地方(5086)
- 策(5084)
- 机构
- 学院(110577)
- 大学(107339)
- 管理(43667)
- 济(41306)
- 经济(40198)
- 理学(37019)
- 理学院(36652)
- 管理学(36115)
- 管理学院(35890)
- 研究(30852)
- 中国(24595)
- 京(22191)
- 财(21195)
- 江(18923)
- 科学(17632)
- 财经(16206)
- 州(15547)
- 范(15234)
- 师范(15113)
- 中心(14771)
- 技术(14537)
- 经(14465)
- 所(14139)
- 北京(14026)
- 职业(13369)
- 经济学(12354)
- 商学(12332)
- 研究所(12292)
- 商学院(12203)
- 业大(11975)
- 基金
- 项目(66839)
- 研究(55583)
- 科学(53679)
- 基金(45355)
- 家(37659)
- 国家(37225)
- 社会(33941)
- 科学基金(33460)
- 社会科(31997)
- 社会科学(31993)
- 省(29488)
- 教育(27518)
- 编号(24103)
- 基金项目(24084)
- 划(23197)
- 创(21083)
- 成果(20183)
- 自然(19767)
- 自然科(19351)
- 自然科学(19348)
- 自然科学基金(19056)
- 创新(18390)
- 课题(18013)
- 资助(16784)
- 年(15320)
- 重点(15188)
- 项目编号(15046)
- 发(14637)
- 规划(14420)
- 制(14140)
共检索到1739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义高
本文试从一般理论层面初探培养创新人才这个热门问题 ,共论及七个问题 :①关于“创新”的全面理解 ;②警防“创新”口号的孤立性和片面性 ;③如何看待和处理“创新”、“素质”、“全面发展”的关系 ;④保持不同阶段的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的连续性和衔接性 ;⑤教师的创新意识及其能力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前提条件 ;⑥不同于传统模式的创新型教学教育体系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保证 ;⑦面向世界 ,吸取可供“创新”教育借鉴的理论与经验
关键词:
创新人才 素质教育 全面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蒲洁
本文从创新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提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并从思想观念、制度机制和物质环境三个方面阐述了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其中思想观念是整个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和灵魂。
关键词:
高校 创新人才 人才模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韦健 黄飞 黄红星
产业集群的形成过程,既是一个企业聚集的过程,也是一个人才聚集的过程。产业集群是人才聚集形成的基础,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可以通过人才集群得以实现。政府在发展产业集群的过程中,应该创新区域人才引进政策,营造良好的人才集聚环境,以人才要素的集聚带动其他要素集聚,为产业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形成产业集群与人才集群良好互动的局面。
关键词:
人才 产业 集群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小平 刘博涵 赵璞 李延武
学术软环境建设是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界定了学术软环境的概念范畴,围绕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从机制、文化、精神三个层面,归纳了学术软环境建设的途径与特点。结合清华大学的探索与实践,阐述了学术软环境建设的具体措施与成效,分析了其对于创新人才培养的作用机制。
关键词:
学术软环境 创新人才 学术志趣 导学关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金春花 黄方
工商管理是一门理论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本文在探讨工商管理培养目标的基础上,针对现行的教育方法,提出构建创新管理学教育方法和内容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
企业管理 培养目标 管理创新人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斌 吴瑾瑾 韩作生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地方财经院校在规模、数量、办学质量和层次等方面都得到了质的提升和发展,但也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在"校校办财经"的格局中,众多重点大学(包括5所高水平财经大学)凭借其强大的综合实力和雄厚的办学资源,在财经高等教育竞争中抢占了优势。为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获取更多办学资源,许多地方财经院校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唐力 张文娟
创新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实验教学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深化实验教学改革,探索独立设课、多层次实验教学模式,构建个性化平台,建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是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创新人才 创新教育 实验教学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郭重庆
一、 创新能力--面对时代变化所诱发的新的人格诉求 近百年世界发生的技术变革比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为辉煌,技术变革之大超出了许多最有远见的科学家的预言。谁能相信原子物理学的奠基人卢瑟福1930年曾经说过"任何人期望从原子的嬗变中获取能量是荒唐的臆想"?20世纪50年代,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萧健雄
创新与实践是时代的主旋律。基础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任务是在孩子幼小的心田中播下创新精神的种子。语文网络教学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主要有三个特点:技术资源的优越性,为创造能力的培养创设了优越环境;多媒体网络技术,为想象力的培养和发挥提供了条件;网络的互联性,能实现语文学习的社会性和实践性。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潘承烈
领导应鼓励部下勤于思考,敢于表达自己想法,这样的氛围既有利于领导与被领导者之间更好地了解与沟通,更能形成一个单位生气勃勃的活力。在广播里,我们有时可听到这样一则公益广告,大意是:一个孩子问妈妈:天上弯弯的月亮像什么?妈妈让孩子自己回答。孩子说像一支弯弯的香焦。妈妈说这很好啊。然而孩子有点委屈地说":可是老师说我错了。老师说,书上正确答案应该是像小船。"……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徐小洲
浙江大学以创建"研究型、综合型、创新型"的世界一流大学为办学目标,秉承求是精神,锐意创新,不断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创建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教学体系。
关键词:
浙江大学 创新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叶晓枫 张愿章
当今世界综合实力的竞争,正在演化为人才的竞争,要实现中原崛起,科技人才特别是顶尖人才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对河南科技创新顶尖人才的现状、存在问题以及与广东、山东等省的差距,特别是对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顶尖人才 科技创新 人才培养 河南省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任喜峰
研究型大学就是要培养创新型人才,而培养基础厚实、知识广博、学问精深、思维创新的人才,必须建立科学有效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哈尔滨工程大学以创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为办学目标,对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两个“一二三”特色模式。
关键词:
研究型大学 创新人才 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柳海民 史宁中
自主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新世纪的新挑战,使得创新人才在经济可持续发展、科技的全球竞争、国家的国际地位提高中变得十分关键。国家之所以如此强调科技创新之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单长河
深化教育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目标和新任务,也是在经济进入新常态下社会对于人才培养的认识与要求,人才培养已经从规模扩大转变为教育内涵式发展模式,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创新人才培养将是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与趋势。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创新人才 培养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