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10)
2023(11595)
2022(10023)
2021(9068)
2020(7797)
2019(17710)
2018(17442)
2017(32593)
2016(17893)
2015(19778)
2014(19528)
2013(19120)
2012(17693)
2011(16031)
2010(15994)
2009(14948)
2008(14901)
2007(13628)
2006(11609)
2005(10071)
作者
(54159)
(45456)
(45427)
(42938)
(28636)
(22025)
(20483)
(17791)
(16901)
(15929)
(15262)
(14991)
(14462)
(14385)
(14149)
(14014)
(13956)
(13514)
(13047)
(13022)
(11565)
(11024)
(10893)
(10390)
(10240)
(10178)
(10059)
(9979)
(9193)
(9156)
学科
(69470)
经济(69401)
管理(57180)
(55511)
(46523)
企业(46523)
方法(33866)
数学(29528)
数学方法(29273)
(19320)
(19132)
中国(18248)
技术(18084)
(16147)
业经(15763)
(14618)
贸易(14612)
环境(14443)
(14212)
地方(13336)
农业(12959)
技术管理(12720)
(12496)
(12348)
财务(12333)
财务管理(12306)
(12185)
理论(12044)
企业财务(11688)
(11122)
机构
学院(258715)
大学(258014)
(103946)
经济(101872)
管理(100571)
理学(88041)
理学院(87072)
管理学(85604)
研究(85179)
管理学院(85132)
中国(62648)
科学(56073)
(53021)
(51395)
(45659)
业大(44230)
(44060)
农业(41172)
研究所(40663)
中心(39766)
(38869)
财经(37146)
(33697)
北京(32538)
(31890)
经济学(31794)
师范(31417)
(30510)
(30330)
经济学院(29085)
基金
项目(179934)
科学(140955)
基金(129937)
研究(125344)
(116076)
国家(115077)
科学基金(97780)
社会(79658)
社会科(75544)
社会科学(75520)
(73196)
基金项目(70264)
自然(65558)
自然科(64080)
自然科学(64056)
自然科学基金(62975)
(61373)
教育(58009)
资助(51358)
编号(48957)
(43147)
重点(41093)
创新(39512)
(38922)
(38812)
成果(38100)
计划(35548)
科研(35499)
(34883)
课题(34287)
期刊
(106935)
经济(106935)
研究(67389)
中国(49830)
学报(47335)
(44896)
科学(41681)
(35997)
管理(35708)
大学(34332)
学学(32729)
农业(30016)
教育(26011)
技术(22129)
(19751)
金融(19751)
业经(18449)
财经(18070)
经济研究(17676)
(17413)
(15498)
科技(15351)
问题(14489)
技术经济(13980)
(13795)
商业(12673)
业大(11992)
(11879)
(11620)
统计(11537)
共检索到3643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鹏  张吉军  
文章从创新人才现状、创新氛围、研发环境、创新激励四个维度构建BP-DEMATEL模型测度指标;并对层级指标进行基于神经网络的权值替代直接关联矩阵,以修正BP-DEMATEL模型对创新人才成长环境的验证,并根据网络训练与反训练评价指标信号测度非线性映射引入含动量项对比,开展了专家层级评估与引入动量项在神经网络训练以及对比原因度方面的精度比较。结果证实:创新人才成长环境的评估与影响因子解释包含测度指标评估的主观信号摆动干扰,训练测试中进行未引入动量项比对,有利于提升修正BP-DEMA-TEL模型对创新人才成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鹏  张吉军  
文章从创新人才现状、创新氛围、研发环境、创新激励四个维度构建BP-DEMATEL模型测度指标;并对层级指标进行基于神经网络的权值替代直接关联矩阵,以修正BP-DEMATEL模型对创新人才成长环境的验证,并根据网络训练与反训练评价指标信号测度非线性映射引入含动量项对比,开展了专家层级评估与引入动量项在神经网络训练以及对比原因度方面的精度比较。结果证实:创新人才成长环境的评估与影响因子解释包含测度指标评估的主观信号摆动干扰,训练测试中进行未引入动量项比对,有利于提升修正BP-DEMA-TEL模型对创新人才成长环境的解释精度。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子成  刘建萍  竺曼莉  
本文论述了我国传统教育对产生创新人才所造成的障碍 ,讨论了“创新教育”和“创造教育”内涵上的异同 ,论述了普及 9年义务教育 ,逐渐普及高中、大学、实行终身教育 ,提高民族素质的重要性 ,呼吁各级领导要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改革人事制度 ,营造有利创新的社会风气和有利于创新的校园文化、社区文化和家庭文化 ,从而让创新教育从适合的土壤中破土而出 ,开花、结果 !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郭木梁  
“人才矢量分析”是一种基于人才发展方向性分析的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分层、分类研究。以清华大学人才培养为案例,通过对毕业生调查分析,认为人才成长是一种具有生长优势的矢量。采用“人才矢量分析”揭示拔尖创新人才的发展方向,研究人才培养成长的规律,提出人才培养中要注意“方向选择、优势积累、创新突破”,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母国光  
21世纪国力的竞争取决于创新人才的竞争。应当看到 ,我国的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如学科前沿比较落后 ,培养的人才视野比较狭窄 ;研究生创新精神比较弱 ,创新意识不强 ;培养方式、内容、方法落后等。因此 ,必须树立争创世界一流的意识 ,建设创新人才成长的社会环境和学校环境。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顾佩  邓丽曼  
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在于营造创新环境 ,学分制为创新人才的培养和成长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本文在对高校学分制实施情况和成效进行总结的基础上 ,针对存在的问题 ,探讨了如何通过管理创新和推进学分制的有效运行 ,从而进一步优化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环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崔杰  
本文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创新人才成长环境完善度测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建立了一套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法结合该指标体系对创新人才成长环境完善度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并进行了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过程简单,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石伟  钱思  
创新人才成长环境是培育创新型人才,实现自主创新的重要推动力。文章在综述及归纳创新人才成长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基础上,从创新生态系统视角提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的创新人才成长环境对策建议,并从关注特定行业及人才、细分发展阶段特点、跨学科融合三方面提出未来研究展望。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倪蓉  刘维树  胡光元  
提高中国原始性创新能力、完善原始创新人力资本建设是中国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基石。本研究基于《自然》《科学》论文的167位中国大陆学者履历数据及其1.5万余条历史发表记录,使用文献计量、履历分析和统计分析方法,对我国在世界顶级期刊发表者的成长路径进行探究。研究发现:样本中46.1%的创新人才在学术年龄不超过5年时就发表其首篇《自然》或《科学》论文(不考虑署名顺序)。不同年龄段研究者所受教育与学术训练存在"世代效应",无境外学术背景的原始创新学者首发《自然》或《科学》文章相对更早。对于样本中署名为通信作者且有境外研究经历的创新人才,他们在采样期前后始终有高质量研究产出。在从事研究工作20年后(45岁左右),原创性人才逐渐进入学术成熟期。依托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促进我国原始创新能力提升、完善创新人才培养与评价机制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施慧洪  
电子金融自主创新影响因素众多,本文按照影响大小的顺序来分析,并与美国电子金融自主创新影响因素的顺序进行比较,分析这种差异的后果、原因。一、按影响大小排列的自主创新影响因素影响电子金融自主创新的因素众多,这些因素对电子金融自主创新的制约和促进程度是不同的。从不同的角度,这些因素的排序是不同的,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刘川宁  闫祥林  刘志民  
本文从创新型农业科技人才的内涵分析入手,重点讨论了在工作阶段培养和造就创新型农业科技人才的宏观社会环境和微观组织环境,包括产业发展、科研制度、人才政策、产学研合作机制等宏观环境因素及项目支撑、管理机制、学术氛围、团队合作等微观组织环境要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高申  
应用型创新人才是指具有较高素质的能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并且在实践中能够不断创新的人。本文通过文献分析及专家咨询等方法,归纳总结了12个影响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因素;运用结构解释模型化技术,构建了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影响因素的解释结构模型。该模型显示: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缺乏是影响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最直接因素,高校教师创新创业能力不强是影响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间接因素,高校创新创业评价机制不健全是影响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根本性因素。对此,本文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黄顺年、刘建国在《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年第5期中撰文:对应用型人才与应用型创新人才的人才模式定位、具体培养目标以及培养方式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厘清了两者的共性与差异。对应用型人才与应用型创新人才定位进行深入分析时,作者认为应用型人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文魁  吴冬梅  
本文从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勒温关于工作绩效与环境关系的理论出发,依据科技创新人才环境的基本理论分析,通过对北京市20家企业进行实地调研,得到了科技创新人才对宏观、微观环境的需求及其满意程度的第一手数据资料。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为政府和企业提出了完善科技创新人才环境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