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39)
2023(8084)
2022(6776)
2021(6205)
2020(5168)
2019(11561)
2018(11471)
2017(20772)
2016(11406)
2015(12576)
2014(12606)
2013(11855)
2012(10793)
2011(9676)
2010(9880)
2009(9237)
2008(9063)
2007(8395)
2006(7461)
2005(6723)
作者
(30459)
(25870)
(25401)
(24256)
(16237)
(12180)
(11453)
(9745)
(9655)
(9232)
(8752)
(8587)
(8454)
(8158)
(7992)
(7779)
(7584)
(7566)
(7406)
(7301)
(6561)
(6310)
(6013)
(5895)
(5856)
(5791)
(5771)
(5650)
(5171)
(5070)
学科
管理(44271)
(40838)
(36769)
企业(36769)
(36369)
经济(36236)
技术(15845)
(13712)
(13624)
方法(12979)
中国(12676)
技术管理(11981)
业经(11008)
(10669)
数学(10388)
数学方法(10224)
(9378)
理论(9338)
(8225)
银行(8210)
(8207)
财务(8156)
财务管理(8134)
体制(8034)
(7977)
(7866)
企业财务(7764)
(7466)
金融(7464)
教育(7262)
机构
学院(156131)
大学(154913)
(62210)
管理(61409)
经济(60770)
理学(52627)
理学院(52065)
管理学(51288)
管理学院(50970)
研究(49985)
中国(37377)
(32541)
(31788)
科学(28063)
(25467)
财经(24635)
(23715)
中心(22945)
(22222)
研究所(21028)
(20877)
(20371)
业大(20289)
师范(20175)
北京(19851)
(19667)
经济学(18868)
(18712)
技术(18260)
财经大学(18202)
基金
项目(103882)
科学(83556)
研究(81116)
基金(73922)
(63211)
国家(62616)
科学基金(55074)
社会(52019)
社会科(49173)
社会科学(49164)
(43150)
教育(39579)
基金项目(39333)
(35332)
自然(33706)
自然科(32976)
自然科学(32968)
编号(32608)
自然科学基金(32433)
(28321)
资助(28182)
成果(27375)
(26337)
创新(25399)
课题(24566)
重点(23905)
(23209)
(21870)
国家社会(21286)
(20714)
期刊
(72456)
经济(72456)
研究(49005)
中国(41564)
管理(27567)
教育(27396)
(26952)
学报(20477)
科学(20442)
(19711)
大学(16840)
技术(16544)
学学(15565)
(14811)
金融(14811)
农业(12910)
财经(12757)
业经(11767)
(11031)
经济研究(10810)
科技(10395)
职业(9029)
问题(8736)
(8278)
论坛(8278)
技术经济(8128)
(7328)
现代(7066)
财会(6774)
(6770)
共检索到2443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黄德宽  
大学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能否发挥其“首要的社会职能”并体现其“根本的社会价值”,取决于大学能否培养数以万计的高质量创新人才。创新人才培养是世界高等教育面临的共同课题,而我国高校在这方面尤其面临着艰巨的任务。我国不同层次的高等学校,尽管承担的任务、办学水平和质量有所差别。但是却存在着许多相似的问题。比如,科技创新能力普遍较弱.科研水平和成果还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虽然近年来各高校进行过多种尝试,但是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培养的效果普遍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国栋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创新定位为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强调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人才,尤其是创新人才是科技创新的主体。2012年4月,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了牢固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为新时期提升高校乃至国家的创新能力给出了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马陆亭  
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是两个直逼症结核心的议题,关乎学术创新环境和教育教学质量。但是,也存在这么一种倾向:好像谈论制度建设就只有学术自由和教授治校,而涉及人才培养就只是教学方法。虽有一定道理但不够全面。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造就人才,包括学生和教师的专业发展,制度建设要为人才培养和学术创新服务,而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戴家干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而自主创新能力又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集中体现,也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党的十七大提出,要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注重培养创新人才,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并明确要求深化考试招生制度和质量评价制度改革,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条件。站在教育改革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应以科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祖超  杨淞月  
从招生制度、教学管理制度及人才培养的科研管理制度等方面,对美、日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制度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其特点、共性与差异,从中得出对我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制度创新的启示。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献君  
教育教学是一个系统、整体,由多个环节组成,缺少其中一个环节,教育教学都难以取得好的效果,教育质量难以保证。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需要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打破旧的教学体系、重建人才培养新体系,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尧  
新中国成立60年来,高等教育在探索中不断改革,办学规模明显扩大,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办学质量稳步提高。但是,展望未来,依然任重而道远。如何从观念更新入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大批杰出拔尖人才,值得瞩目和期盼。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牛金芳  
我国教师教育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重知轻能、渠道单一、追求共性、同质化等不良倾向主要受知识教育观和封闭单一教育培养观等的制约。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应更新和转变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观念,并通过有效的制度建设来保障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观念创新落到实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马廷奇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规模发展,质量问题逐渐突显,并成为近年来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重要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将提高质量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综观最近一段时期人们关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讨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如何提升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质量,二是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这两个方面的内涵既相互联系,又各有侧重,一方面要在提升整个高等教育系统质量的前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徐小洲  
浙江大学以创建"研究型、综合型、创新型"的世界一流大学为办学目标,秉承求是精神,锐意创新,不断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创建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教学体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杨德广  
我国高校在人才培养上存在“平而不尖”的问题,存在体制性、制度性障碍。主要表现在科研体制、评价体制、教师考核制度、学生培养制度等方面。大学如何为创新型国家培养创新拔尖人才,应从四个方面着手。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吴康宁  
创新人才培养对大学的精神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创新人才培养需要有因其"引领社会进步"而有理想与高度、有魂灵的大学;需要有因其"促进学生发展"而有智慧与深度、有眼光的大学;需要有因其"鼓励多元多样"而有活力与宽度、有胸怀的大学;需要因其"拒绝任何依附"而有胆量与硬度、有脊梁的大学。只有具备这些精神品质的大学,才能真正培养创新人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段远源  张文雪  
当今时代,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自主创新已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标志,创新人才成为国家人才战略的核心。持之以恒地培养和造就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一大批创新人才,是我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院校面临的重要课题。培养适应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需要研究和更新教育思想与教学观念,也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锋  
对广州先进制造业对高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调查发现,高职院校在高技术技能人才供给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包括政府主导模式的不完善、院校自我调适机制的不健全、行企参与合作的积极性不高等,应从校政协同、校行协同、校企协同三方面进行相应的改革对策,并尝试构建基于"校政行企"协同的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机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单长河  
深化教育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目标和新任务,也是在经济进入新常态下社会对于人才培养的认识与要求,人才培养已经从规模扩大转变为教育内涵式发展模式,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创新人才培养将是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与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