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59)
2023(7387)
2022(6372)
2021(6080)
2020(5146)
2019(12229)
2018(12148)
2017(22397)
2016(12299)
2015(13750)
2014(13648)
2013(12938)
2012(11463)
2011(10178)
2010(10628)
2009(9613)
2008(9247)
2007(8279)
2006(7150)
2005(6005)
作者
(33563)
(28156)
(27997)
(26395)
(17894)
(13662)
(12562)
(11109)
(10470)
(10088)
(9585)
(9462)
(9046)
(8950)
(8486)
(8416)
(8356)
(8353)
(8036)
(7959)
(7113)
(6984)
(6899)
(6447)
(6359)
(6297)
(6285)
(6206)
(5842)
(5708)
学科
(46428)
经济(46397)
管理(41882)
(41003)
(37432)
企业(37432)
方法(24612)
数学(21765)
数学方法(21218)
技术(16778)
技术管理(12108)
中国(11968)
理论(11178)
业经(11135)
(10942)
(10171)
地方(8604)
(8393)
教学(8224)
(7851)
(7766)
(7464)
农业(7331)
(7282)
教育(7000)
(6730)
环境(6714)
财务(6690)
经营(6682)
财务管理(6678)
机构
学院(165749)
大学(162752)
管理(70245)
(62200)
理学(61387)
理学院(60786)
经济(60758)
管理学(59416)
管理学院(59113)
研究(49680)
中国(35760)
(33745)
科学(31964)
(26799)
(25129)
业大(25051)
(24253)
(24147)
中心(23074)
研究所(22327)
(21424)
财经(21347)
技术(21319)
师范(21214)
北京(21026)
(20198)
(19309)
农业(18815)
(18632)
商学(18010)
基金
项目(116803)
科学(93092)
研究(85995)
基金(82090)
(71460)
国家(70860)
科学基金(62434)
社会(52619)
(50487)
社会科(49908)
社会科学(49895)
基金项目(43535)
教育(42736)
自然(41740)
(41074)
自然科(40929)
自然科学(40922)
自然科学基金(40183)
编号(35246)
资助(33766)
(30578)
创新(27495)
成果(27106)
重点(26806)
课题(25958)
(24709)
(24654)
计划(21819)
科研(21815)
项目编号(21761)
期刊
(64231)
经济(64231)
研究(43705)
中国(37716)
管理(28807)
教育(27697)
学报(22919)
科学(22893)
(21260)
(20905)
技术(20711)
大学(17818)
学学(16504)
农业(14831)
科技(11577)
业经(11361)
(11212)
技术经济(10661)
(10608)
金融(10608)
统计(10591)
(9957)
经济研究(9937)
财经(9734)
职业(9510)
决策(8984)
(8423)
(8153)
论坛(8153)
问题(7594)
共检索到2374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宗鑫  李晓峰  
针对创新人才培养绩效研究局限于事后评估、系统性不强等问题,文章从系统演化的角度对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进行分析,从而构建基于管理耗散的创新人才培养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针对创新人才培养绩效评价存在自然语言环境下复杂系统决策的不确定性问题,提出了一种云集成评判模型,既解决了自然语言下的决策不确定性,又避免了人为赋权的主观干扰,还可以方便、快捷的得到确定性的评测结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宗鑫  李晓峰  
针对创新人才培养绩效研究局限于事后评估、系统性不强等问题,文章从系统演化的角度对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进行分析,从而构建基于管理耗散的创新人才培养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针对创新人才培养绩效评价存在自然语言环境下复杂系统决策的不确定性问题,提出了一种云集成评判模型,既解决了自然语言下的决策不确定性,又避免了人为赋权的主观干扰,还可以方便、快捷的得到确定性的评测结果。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周仲海  朱昌平  刘丹平  
依据"因材施教、模块化培养、个性化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按照"公开选拔、优胜劣汰、滚动培养"的原则,整合学科、专业、师资等资源,按照年级学生总数6%的比例选拔优秀学生,制定个性化菜单,实行"一对一"导师制培养。工作实施以来,在校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发挥了较好的示范辐射作用。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安江英  王利明  
本文论述了从工业经济到知识经济,技能型人才需要"升级换代",高职教育需要实现从规模发展到内涵建设的提升,培养高端技能型创新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指向。并以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为例,提出了"以创新为灵魂"的新一代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具体方法、路径、成效和经验。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段远源  张文雪  
当今时代,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自主创新已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标志,创新人才成为国家人才战略的核心。持之以恒地培养和造就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一大批创新人才,是我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院校面临的重要课题。培养适应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需要研究和更新教育思想与教学观念,也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马廷奇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规模发展,质量问题逐渐突显,并成为近年来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重要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将提高质量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综观最近一段时期人们关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讨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如何提升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质量,二是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这两个方面的内涵既相互联系,又各有侧重,一方面要在提升整个高等教育系统质量的前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任文杰  朱文豪  
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历史时期,实施拔尖性创新人才培养工程,有着重要而又深远的影响和作用。从"素质模型"的视角出发,概括了拔尖性创新人才的核心素质,阐述了高校拔尖性创新人才培养的现实意义与逻辑架构,分析了高校拔尖性创新人才培养的若干影响因素,并重点从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培养机制、教学体系、课程体系和保障机制等六个方面详细探讨了高校拔尖性创新人才培养的具体方略。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小红  郭威  李思经  梁峰  杨大飞  
基于协同创新视角构建"教育投入—实践投入—人才产出"的中国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采用微观调查数据,检验各潜变量和结构变量的结构关系,获得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关键路径。研究表明:家庭教育对社会教育影响程度大于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对实践投入具有显著影响,对实践创新的影响程度大于对理论创新的影响程度。实践创新对人才产出具有直接正向显著影响,其他要素以实践创新作为中介变量影响人才产出效率。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路径为"学校教育—实践创新—人才培养",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袁旦  
创业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现实意义在于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支撑科技与经济融合发展,深化高等教育领域产教融合,推动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地方高校实施创业型创新人才培养,应加快理念转变、加强课程建设、重视师资培养、完善资源保障。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孙华峰  李清芳  
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文章围绕美国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本土化进行了论述。作者认为,美国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有其自身优势,我国应充分借鉴其特点,建立新型人才培养方案,优化教育方法和手段,构建多元化教学体系,提高校企合作水平,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培养自己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颜伟  袁清和  孙佳欣  欧龙飞  
培养符合创新型社会发展需求和与国际接轨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要求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已经成为各高校工业工程专业需要长远规划的问题,因此测度人才培养模式对专业认证标准的响应契合程度是评价该模式有效性的重要指标。为了构建一套良好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本文基于能够全面表达模糊性和随机性特征的云理论,确立了7级测度云标尺,根据云理论扩展标度的层次分析法为培养模式各要素指标分配了权重,构建了响应云的测度模型,通过计算响应云与标尺云的贴近度确定隶属等级,实现了"培养模式—认证标准"响应性的有效测度。最后,将该测度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表明:采用云理论构建了响应云的测度模型,实现了"培养模式—认证标准"响应性的评价,并客观表达了测度本身的模糊性和随机性;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包含的要素中,"教育理念B2"和"培养过程B4"占据了60%以上的比重,高校只有在这两个要素上取得较好的分值,才能提高培养模式对通用标准的响应契合程度。为今后高校工业工程专业制定契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兄武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的周期越来越短、产品更新越来越快,社会对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需求日趋增加。创新是当代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的主题,实施创新教育,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是时代赋予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国际金融危机也进一步凸显了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如何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创新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高申  
应用型创新人才主要特征是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将科技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WSR系统方法是从系统的角度,综合考虑"物理""事理"和"人理"三方面因素对复杂问题进行分析的方法。本研究运用WSR系统方法对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要确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的教育理念和以"应用"为导向的培养目标;要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要重视专业教育,又要重视人文教育,使之相互融合,相得益彰;要改革教学组织和教学方法,高度重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突出抓好实践教学,并在实践教学中大力抓好校企合作,使学生具有新时代适应社会需求的真才实学。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家明  
本文基于电子信息类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现状,从研究的重要意义、具体内涵、培养模式及其实践等三个方面重点开展研究,构建了基于专业定位和行业应用背景、适用于培养电子信息类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新课程体系,探索建立了基于专业引导和项目驱动面向电子信息类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甄增荣  张旭  
随着数字出版时代的来临,我国出版产业面临挑战的同时也伴随着机遇。复合型、应用型创新人才就成了出版业应对挑战、把握机遇的关键。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是由不同于传统型出版编辑人才的知识与实践架构而成。知识能力结构、高校培养、企业平台、社会培养模式,都是培养数字出版人才的关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