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89)
- 2023(4439)
- 2022(3703)
- 2021(3529)
- 2020(2905)
- 2019(6519)
- 2018(6496)
- 2017(10484)
- 2016(6029)
- 2015(6829)
- 2014(6790)
- 2013(5935)
- 2012(5330)
- 2011(4753)
- 2010(4957)
- 2009(4351)
- 2008(4136)
- 2007(3943)
- 2006(3447)
- 2005(2895)
- 学科
- 业(21809)
- 管理(21555)
- 企(20036)
- 企业(20036)
- 技术(14002)
- 济(13562)
- 经济(13549)
- 技术管理(11149)
- 教育(8696)
- 中国(7795)
- 理论(7387)
- 教学(7069)
- 业经(5035)
- 方法(4642)
- 学法(4617)
- 教学法(4617)
- 农(4455)
- 研究(4167)
- 学理(3825)
- 学理论(3825)
- 划(3671)
- 财(3461)
- 策(3289)
- 制(3276)
- 数学(3245)
- 数学方法(3183)
- 产业(3180)
- 人事(3134)
- 人事管理(3134)
- 农业(3096)
- 机构
- 大学(76229)
- 学院(73818)
- 管理(29019)
- 济(25292)
- 理学(25060)
- 理学院(24774)
- 经济(24591)
- 管理学(24268)
- 管理学院(24112)
- 研究(23280)
- 京(15860)
- 中国(14790)
- 科学(13340)
- 江(12881)
- 范(12815)
- 师范(12729)
- 教育(12251)
- 技术(11280)
- 财(11064)
- 中心(10334)
- 北京(10225)
- 所(10212)
- 州(10037)
- 师范大学(9835)
- 业大(9676)
- 职业(9653)
- 研究所(9256)
- 院(9006)
- 农(8907)
- 财经(8678)
- 基金
- 项目(50308)
- 研究(42617)
- 科学(40918)
- 基金(32867)
- 家(27462)
- 国家(27132)
- 社会(25441)
- 科学基金(24391)
- 社会科(23993)
- 社会科学(23988)
- 省(23623)
- 教育(23566)
- 划(19190)
- 创(18032)
- 编号(18023)
- 基金项目(17789)
- 创新(15504)
- 成果(15448)
- 课题(14861)
- 自然(14468)
- 自然科(14242)
- 自然科学(14240)
- 自然科学基金(14016)
- 年(12496)
- 大学(12071)
- 规划(12019)
- 重点(11801)
- 资助(11665)
- 项目编号(11279)
- 业(11189)
共检索到1201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吴康宁
创新人才培养对大学的精神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创新人才培养需要有因其"引领社会进步"而有理想与高度、有魂灵的大学;需要有因其"促进学生发展"而有智慧与深度、有眼光的大学;需要有因其"鼓励多元多样"而有活力与宽度、有胸怀的大学;需要因其"拒绝任何依附"而有胆量与硬度、有脊梁的大学。只有具备这些精神品质的大学,才能真正培养创新人才。
关键词:
大学精神 创新人才培养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王春晓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用外资已经形成全方位、多层次以及宽领域的格局,但仍存在重复和低水平引进外资的问题,而且,有相当部分的外资具有明显的"内资外资化"和"政策寻租"的特征。该文分析了我国利用外资的现状和"内资外资化"倾向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内资外资化 政策寻租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马志远
企业在劳动市场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这个问题不仅关系到高等教育究竟如何来应对产业界的人才需求,而且还关系到大学应该进行怎样的教育这一根本问题。本文拟通过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调查数据的分析来尝试解答这些问题。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上官永清 米俊
近些年来,中国的管理学者针对中国企业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展开了一系列争论,聚焦于诸如当前中国需要什么样的管理研究、中国的管理学者究竟应该研究哪些现实的管理问题、中国管理的本土化研究等迫切影响中国企业持续发展的问题。可以说,这些问题的提出,并不是心血来潮,而是许多学者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建华
任何时代,大学之所以是大学都有赖于我们对大学共同底线的坚守。早期的大学虽是西方文明的产物,但时至今日,大学已成为整个人类共享的智慧之花。大学的理想在于实现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间的平衡,20世纪研究型大学的兴起破坏了这种平衡,近年来创业型大学的兴起又显示出企业化可能正在突破大学的传统边界。当今时代,理性大学和文化大学已逐渐衰落,以研究型和创业型为标志的世界一流大学正成为时代的宠儿。但高等教育的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那些所谓的世界一流大学只是政府和企业想要(want)的大学,而非我们需要(need)的大学。我们需要的是致力于人的自由和解放事业,能够培养"好人"的"好大学"。
关键词:
大学 研究型大学 创业型大学 好大学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近日,"中国大学先修课程"(CAP)试点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计划在年内联合国内多所知名大学,遴选100所优质高中,尝试开设中国大学先修课程。近年来,大学先修课逐步走进国人的视野,中国对此进行了哪些有益的探索,进展如何?为什么要开设中国大学先修课程试点项目,如何开展?推进中国大学先修课程面临哪些挑战?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向明 宋映泉 李春燕 丁延庆 李文利
随着国家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用人单位提出了大学毕业生要“先做人,后做事;做人和做事相统一”的呼吁。在做人方面,用人单位希望大学毕业生具有一定的敬业精神和职业稳定性。在做事方面,他们要求大学毕业生思路敏捷、灵活多变,具有独立创新的能力。如何在市场的要求和教育的理念之间保持一种平衡?这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
人才培养 人才市场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刘远
商学院毫无疑问是当前一个热门的话题,管理教育更是全社会都关注的,在媒体的推波助澜下,MBA已经成为这个时代非常富有特色的字眼。MBA吸引公众的注意是跟MBA背后所隐含的含义相关的,比如意味着财富,对企业的支配,意味着将来更大的成长空间,令人目眩。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少非 周文叶
信度作为传统教育测量理论中的核心观念发展于大规模测验,不完全适用课堂评价。课堂评价需要有信度关怀,但课堂评价中的信度不应等同于传统测量学中的信度,尤其不能采用传统测量学中的信度验证方法。对于课堂评价,信度应当是评价结果及基于评价结果所做出的教学决策的可靠性。
关键词:
课堂评价 信度 一致性 可靠性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毛金德
来自学术界和教育实践工作者的双重质疑导致了教育学的合法性危机。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迅猛发展,现代学科制度得以确立。科学知识型通过学科化知识治理方式重新定义了知识标准,建立了新的知识帝国并占领了最高位置。在科学知识型的傲慢与偏见诱导下,教育学学科建设步入误区。实践乃是教育学的家。我们需要的是能够满足教育实践需要的教育学。教育实践是一项非常复杂的活动,横跨自然世界、社会世界和人文世界"三个世界",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三种文化"。教育实践的特点决定了教育学术的形态。与其沉迷于建立统一的教育学,不如基于教育实践分别建立科学教育学、社会教育学和人文教育学三分天下、各司其职的"大学教育学"。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关雪凌 张猛
俄罗斯大国复兴战略的目标是建立强大的俄罗斯及欧亚联盟,美国欧亚战略的目标是继续充当领导者。从现实主义角度看,借乌克兰危机,美国再次检验和行使了对欧洲的政治领导权,强化了北约对欧洲的军事保护权,并通过对俄罗斯的全面制裁阻止俄罗斯的重新崛起和欧亚联盟的形成。美国需要俄罗斯作为欧洲的威胁而存在,不允许俄罗斯将乌克兰纳入欧亚联盟,一个不能进入正常发展轨道的俄罗斯最符合美国利益。然而,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美国的领导地位正在经历冷战之后未曾有过的挑战。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朱金伟
现代的保险业务正在由以“保费为中心”向以“保户为中心”的运营模式转变,保户永远是保险的第一资产。客户关系管理(crm)成为保险公司以“保户为中心”的有效工具。那么,保险的CRM有什么特点呢?什么样的CRM能够保证保险公司和保户的双赢呢?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福生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地位,使之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一起构成"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同时将"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一个有机整体,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社会建设是条件,文化建设是灵魂,政治建设是保证,经济建设是根本。当前正在编制的全国国土规划纲要,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建华
<正>所谓强国,一是指强大的国家,二是指使国家强大。经历了近代的积贫积弱,建设一个强大的国家或使国家变强大是几代中国人的梦想。基于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并提出了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农业强国、贸易强国、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文化强国、体育强国等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