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60)
- 2023(13202)
- 2022(11382)
- 2021(11053)
- 2020(9037)
- 2019(21340)
- 2018(21640)
- 2017(39373)
- 2016(22402)
- 2015(24993)
- 2014(25320)
- 2013(24030)
- 2012(21817)
- 2011(19604)
- 2010(19943)
- 2009(17738)
- 2008(17141)
- 2007(14868)
- 2006(13260)
- 2005(11608)
- 学科
- 济(73960)
- 经济(73872)
- 管理(62003)
- 业(57984)
- 企(50488)
- 企业(50488)
- 方法(32906)
- 数学(27860)
- 数学方法(27489)
- 中国(26518)
- 教育(24508)
- 技术(20419)
- 农(20415)
- 财(19209)
- 理论(18896)
- 学(18567)
- 业经(18473)
- 制(17551)
- 地方(15421)
- 教学(13596)
- 农业(13320)
- 技术管理(12963)
- 和(12705)
- 银(12196)
- 银行(12153)
- 体(11900)
- 贸(11884)
- 贸易(11875)
- 行(11601)
- 融(11585)
- 机构
- 大学(300224)
- 学院(295500)
- 管理(115237)
- 济(107895)
- 经济(105042)
- 研究(102013)
- 理学(99641)
- 理学院(98451)
- 管理学(96743)
- 管理学院(96158)
- 中国(69247)
- 京(65860)
- 科学(62678)
- 所(50807)
- 财(50087)
- 范(49167)
- 师范(48830)
- 研究所(46345)
- 江(44982)
- 中心(44483)
- 农(43058)
- 北京(42724)
- 业大(41908)
- 教育(41050)
- 师范大学(39791)
- 财经(39340)
- 院(37202)
- 技术(36654)
- 州(36224)
- 经(35836)
- 基金
- 项目(201443)
- 科学(159359)
- 研究(156488)
- 基金(140883)
- 家(121323)
- 国家(120111)
- 科学基金(103096)
- 社会(94185)
- 社会科(88848)
- 社会科学(88825)
- 省(81462)
- 教育(79130)
- 基金项目(75102)
- 划(69682)
- 编号(66504)
- 自然(65700)
- 自然科(64157)
- 自然科学(64143)
- 自然科学基金(62978)
- 成果(56473)
- 资助(56440)
- 课题(49233)
- 重点(46095)
- 创(45838)
- 部(45377)
- 发(43683)
- 创新(41879)
- 项目编号(41039)
- 年(40072)
- 教育部(39623)
- 期刊
- 济(121734)
- 经济(121734)
- 研究(97566)
- 中国(71649)
- 教育(70972)
- 管理(43795)
- 学报(43626)
- 科学(40809)
- 农(38590)
- 财(36443)
- 大学(34138)
- 技术(31302)
- 学学(30149)
- 农业(27246)
- 融(22183)
- 金融(22183)
- 业经(19371)
- 财经(18438)
- 职业(18275)
- 经济研究(17998)
- 图书(17515)
- 科技(16293)
- 经(15718)
- 坛(15263)
- 论坛(15263)
- 业(14802)
- 问题(14445)
- 理论(14074)
- 技术经济(13861)
- 发(13498)
共检索到4479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高益民
上世纪末以来,在"科学技术创造立国"战略全面实施的背景下,日本科技界和教育界愈加认识到创新人才的重要性。进入21世纪以后,科技界与教育界从创新人才培养的角度对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思,进而形成了新的研究生教育改革方案。方案在满足终身学习社会需要、培养高层次专门职业人才等方面深化改革的同时,特别加强了"创新人才培养"的措施。"创新人才培养"已成为21世纪日本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高益民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日本的科技与教育发展战略都日益强调创新人才的培养。本文主要基于2011年出台的两份研究生教育改革政策文本的分析,重点揭示日本创新人才培养战略中的实践取向。本文认为,日本的研究生教育改革越来越体现出日本对实践领域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视,而这种实践取向反映了日本力图尽早摆脱内外各种困境的现实需求。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饶从满
研究了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日本研究生教育的改革。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虽然日本确立了美国式课程制研究生教育制度,但是长期以来并没有充分贯彻课程制研究生教育制度的精神。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日本基于进一步贯彻课程制研究生教育制度的宗旨,开启了战后最全面、最深刻的一次研究生教育改革。不过2005年以前的改革重点放在扩大规模和改善制度上,2005年以来的改革则将重心放在了提高质量上。2005年以来的改革以研究生教育实质化作为提高质量的切入点,大力强化研究生教育的人才培养功能,并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宋华明
从发展现代农业的视角分析了培养创新人才的必要性,探讨了当前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培养发展现代农业的创新人才存在的几个问题,提出了实施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等5点对策建议。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现代农业 创新人才培养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金开诚
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加速培养跨世纪高层次专门人才金开诚当今世界是一个激烈竞争的世界。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从根本上说是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而高层次专门人才,是带动、组织、指挥和教育整个人才群体的骨干,是发展高新技术的带头人,在竞争中起着重要的、决定性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吕改玲 蔡琼
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学的学科是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基础,是研究生教育的载体。建立学科基础相关、内在联系紧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学科群,对学科的发展、科学研究的开展,尤其是对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学科群 研究生 创新人才 培养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刘应明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揭开了中国走上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道的序幕。在此前夕,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亲自关心教育事业的发展,在他的直接领导下,中国高等教育结束了文化大革命中扭曲、停滞以至倒退的状况,恢复了高等教育的本科招生及研究...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从跨世纪高层次人才的培养看研究生教育的改革●李大潜在世界范围内愈演愈烈的综合国力的竞争中,高层次专门人才在数量及质量上是否占有优势归根结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科教兴国”战略的指引下,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发展也正逐步转向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蔡薇
深圳市委市政府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效益深圳”、“和谐深圳”的重大决策,标志着深圳的发展模式从重速度、规模和总量向重效益、质量和结构优化的转变。要实现这样一个根本性的转变,一个非常关键的要素就是要有一支适应新发展模式需要的人才队伍,其中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类一线高职人才是非常重要的支撑力量。笔者认为职业技术教育改革是根本,而职业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职教改革的核心,特区职业技术教育担负着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创新光荣而艰巨的使命。
关键词:
职教改革 人才培养 模式创新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刘朔 陆根书 席酉民
提出培养创新人才需要从如下四个方面进行研究生培养制度创新: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系统的教育制度创新加以保障;培养和提升研究生的综合素质,造就创新人才;通过引导研究生参与基金项目研究来促进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才培养;加强过程管理和监控,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激情。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创新人才 质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徐颖
高职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任务。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特别是国家实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后,高职院校必须要审时度势,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角度出发,以加大教育革新为突破口,推动高职教育实现新跨越和新发展。
关键词:
高职教育 教育改革 创新型人才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庞鑫培
对当前国内外高校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状况进行分析,探讨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存在的不足,提出由"学思结合"的教学模式、"知行统一"的科研方式、"因材施教"的培养形式构成的三维"立体化"的培养机制。
关键词:
研究生 创新人才 培养机制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卢建飞 吴太山 吴书光 尹承梅
通过阐述交叉学科的特性,分析交叉学科在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进一步探讨交叉学科与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的战略构建问题。
关键词:
交叉学科 研究生培养 创新人才培养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颖
介绍了美国、日本、韩国和中国等国研究生院大学的基本教育情况,分析了各国研究生院大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共同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我国创新人才培养的启示。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欧阳光华 周菁菁
2017年日本文部科学省在人才培养连贯性理念指导下,为培养学生的"学力三要素",对高中教育、大学入学者选拔机制和大学教育实施了一系列的一体化改革。这是近年来日本政府在教育领域实施的最大规模的教育改革,其根本目的是建构贯通式创新人才培养路径,培养与新时代相匹配的高质量人才。其中,高中教育在教师资质、教学方式、评估方式方面进行了改革,大学入学者选拔机制方面推行了新的共通考试和个别入学,在大学教育方面对三大方针、第三方评价等内容进行了改革。日本高中与大学一体化改革反映出日本政府明确人才培养标准、加强教育衔接工作、推行合理纠错机制的政策机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