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83)
2023(5061)
2022(4201)
2021(4052)
2020(3350)
2019(7907)
2018(8208)
2017(13776)
2016(7582)
2015(8044)
2014(8040)
2013(7303)
2012(6465)
2011(5832)
2010(6182)
2009(5741)
2008(5647)
2007(4856)
2006(4538)
2005(4006)
作者
(18311)
(15593)
(15213)
(14659)
(9842)
(7293)
(6919)
(5874)
(5763)
(5566)
(5186)
(5133)
(5132)
(4994)
(4710)
(4685)
(4548)
(4475)
(4407)
(4362)
(4013)
(3765)
(3640)
(3576)
(3549)
(3460)
(3413)
(3406)
(3093)
(3087)
学科
管理(24601)
(24460)
(22923)
企业(22923)
(19780)
经济(19748)
技术(14304)
技术管理(11227)
(8543)
中国(8529)
理论(7393)
教育(7130)
教学(7127)
业经(7072)
(6548)
(6203)
(6124)
体制(5729)
(5438)
银行(5430)
方法(5344)
(5300)
(5184)
金融(5184)
学法(4860)
教学法(4860)
学理(4205)
学理论(4205)
(4199)
(4133)
机构
学院(93815)
大学(93366)
(36438)
管理(35780)
经济(35597)
研究(33587)
理学(30075)
理学院(29753)
管理学(29383)
管理学院(29158)
中国(24011)
(20058)
(18618)
科学(18092)
(16159)
(16123)
(15441)
师范(15339)
中心(14443)
研究所(14344)
教育(13785)
财经(13369)
北京(13290)
技术(13065)
(12460)
(12378)
师范大学(12273)
(12137)
(11849)
职业(11528)
基金
项目(59447)
研究(50441)
科学(47799)
基金(39618)
(33491)
国家(33103)
社会(30430)
科学基金(28891)
社会科(28710)
社会科学(28704)
教育(26446)
(26143)
(21592)
编号(21374)
基金项目(20972)
(19895)
成果(18619)
创新(17326)
课题(16979)
自然(16526)
自然科(16199)
自然科学(16195)
自然科学基金(15943)
(14208)
资助(14200)
重点(14011)
规划(13541)
(13404)
(13317)
项目编号(13206)
期刊
(44608)
经济(44608)
研究(35626)
中国(29947)
教育(28529)
管理(17650)
(14280)
技术(11875)
(11175)
科学(10793)
学报(10147)
(10028)
金融(10028)
大学(8854)
职业(8488)
科技(7827)
农业(7436)
学学(7356)
业经(7154)
(6978)
论坛(6978)
经济研究(6767)
财经(6633)
(5872)
技术教育(5428)
职业技术(5428)
职业技术教育(5428)
技术经济(5239)
(5156)
问题(4888)
共检索到1586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煜  汤智  
以美国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为比照,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教育危机意识、生源选拔机制、学习自由环境、实践体系等方面进行反思,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变革路径:以师资队伍为核心构建创新基础、以评价机制为导向培育创新环境、以实践为关键环节培养创新能力。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戚业国  
当今时代,大学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关键作用备受瞩目。为推动我国大学创新人才的培养,近年来各种举措不断推出,大量的投入、各类"工程"都在实施中。这更需要我们冷静思考,创新人才培养除了不断增加投入外,还需要做什么?影响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问题究竟有哪些?本文就我国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一些现实矛盾,从社会学视角提出实践反思。一、大学文化:传统精神与现代躯壳的纠结创新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一种研究积累,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大学创新人才的培养,最主要是通过大学形成的创新文化实现的:大学提供的年轻人没有约束地思考、交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李雪飞  
美国大学的课程改革经历了创设选修制与核心课程,自由教育和普通教育以及整合教育理念下的课程设置等五个阶段,其课程改革的发展脉络实质上是指向一种培养创新人才的课程设置。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马廷奇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规模发展,质量问题逐渐突显,并成为近年来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重要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将提高质量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综观最近一段时期人们关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讨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如何提升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质量,二是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这两个方面的内涵既相互联系,又各有侧重,一方面要在提升整个高等教育系统质量的前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春姣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大背景下,创新人才是一支重要力量,而高校承担着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责任。本文通过对美国高校的课程体系、教育教学形式、教学管理制度、培养模式特点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总结了中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差异,提出了对我国建设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启示。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赵艳林  
大学如何培养创新人才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这里仅就大学教学模式的变革问题进行探讨,因为这是人才培养活动中最基本、最直接、最核心的组成部分。当前,现行的大学教学模式基本上还是传统的,不利于创新人才培养,要造就大量的创新人才,必须从根本上变革。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晓阳  
文化是根深蒂固的,也必然决定了我们的教育改革如果无法深入到文化层面,往往达不到预想效果。为了培养创新人才,必须实现组织文化的全面创新。根据学界认同的麻省理工学院谢恩教授的观点,所谓组织文化,是一种基本假设模式,由某个群体发明、发现或开发出来,用以应对外部适应、内部整合的难题,经实践证明足够有效,因此传授给组织的新成员,成为认知、思考、感受与那些难题有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庄珍珠  
分析高校图书馆变革服务模式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结合创新人才素质要求,提出高校图书馆应结合自身优势,运用人才成长规律,推行交往服务、协同服务、展示推介服务等服务模式,积极有效地参与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郭广生  肖念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创新型人才培养能力,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深入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胡锦涛总书记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讲话精神所肩负的重要任务。从影响人才培养过程的因素看,教师、课程和学生是影响教育教学过程及其质量的三大基础因素。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教师"教"的改革("教改")、课程的改革("课改"),而且还应该重视学生"学"的改革("学改")。高校教学改革,只有教的改革,而没有学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单长河  
深化教育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目标和新任务,也是在经济进入新常态下社会对于人才培养的认识与要求,人才培养已经从规模扩大转变为教育内涵式发展模式,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创新人才培养将是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与趋势。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宋永华  解启健  
要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战略目标,关键在于人才培养。高等教育在其中无疑扮演重要角色。把握高等教育及其核心要素"人才培养"的特点,建立合理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是当务之急。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庆丰  
教师、课程与学生是教育教学过程中影响教育质量及人才培养水平的三大基础性因素,抓好了这三大因素,可谓抓住了创新人才培养的牛鼻子。当前,在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全力推进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既要关注教师教学方法改革(简称"教改")和学生学习方法改革(简称"学改"),更要关注作为联结"教改"和"学改"之中介与桥梁的课程改革,即"课改"。否则,不管是教师教学方法的改革,还是学生学习方法的改革,就很容易沦为无本之木、无的放矢之空中楼阁。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平祥  
通过分析当前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及创新教育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论述了考试改革的必要性,并结合工作实践,从转变教育思想观念,积极推进考试内容、方法以及管理改革等方面阐述了具体做法。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段远源  张文雪  
当今时代,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自主创新已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标志,创新人才成为国家人才战略的核心。持之以恒地培养和造就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一大批创新人才,是我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院校面临的重要课题。培养适应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需要研究和更新教育思想与教学观念,也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潘红  
在大众创业、全民创新的号角下,高校教学方式以及课程体系改革应该紧紧围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开展。高校必须对大学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实现优化升级,通过课程升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最终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的真正实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