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22)
- 2023(15892)
- 2022(13632)
- 2021(12639)
- 2020(10434)
- 2019(23854)
- 2018(23713)
- 2017(45128)
- 2016(24611)
- 2015(27294)
- 2014(27185)
- 2013(26629)
- 2012(24401)
- 2011(21969)
- 2010(21896)
- 2009(19675)
- 2008(18917)
- 2007(16653)
- 2006(14406)
- 2005(12437)
- 学科
- 济(96073)
- 经济(95968)
- 管理(72314)
- 业(68020)
- 企(56799)
- 企业(56799)
- 方法(43573)
- 数学(37679)
- 数学方法(37303)
- 中国(25982)
- 农(25927)
- 财(24241)
- 地方(22252)
- 业经(21689)
- 学(21677)
- 技术(20992)
- 贸(20615)
- 贸易(20606)
- 易(20075)
- 制(17676)
- 农业(17418)
- 理论(16967)
- 环境(15427)
- 和(15088)
- 银(14409)
- 银行(14354)
- 务(13969)
- 融(13965)
- 金融(13956)
- 划(13938)
- 机构
- 大学(342072)
- 学院(341312)
- 管理(136436)
- 济(134344)
- 经济(131443)
- 理学(119142)
- 理学院(117754)
- 管理学(115761)
- 管理学院(115125)
- 研究(113672)
- 中国(82990)
- 科学(72555)
- 京(72545)
- 财(60102)
- 农(57378)
- 所(56642)
- 业大(53290)
- 研究所(52086)
- 中心(51559)
- 江(50124)
- 财经(48496)
- 范(46028)
- 师范(45547)
- 农业(45091)
- 北京(44998)
- 经(44225)
- 院(41864)
- 经济学(40260)
- 州(40026)
- 技术(37371)
- 基金
- 项目(242665)
- 科学(191792)
- 研究(177007)
- 基金(175702)
- 家(154105)
- 国家(152830)
- 科学基金(131372)
- 社会(111738)
- 社会科(105944)
- 社会科学(105919)
- 省(96533)
- 基金项目(93897)
- 自然(85662)
- 自然科(83704)
- 自然科学(83685)
- 自然科学基金(82187)
- 教育(81791)
- 划(80909)
- 编号(71636)
- 资助(70846)
- 成果(57262)
- 重点(54544)
- 创(53780)
- 部(53153)
- 发(52144)
- 课题(49959)
- 创新(49576)
- 科研(46219)
- 国家社会(45929)
- 教育部(45361)
- 期刊
- 济(141724)
- 经济(141724)
- 研究(98262)
- 中国(66870)
- 学报(56731)
- 科学(51610)
- 农(51119)
- 管理(49587)
- 财(44020)
- 教育(42657)
- 大学(42536)
- 学学(39903)
- 农业(35621)
- 技术(30217)
- 融(26043)
- 金融(26043)
- 业经(24033)
- 经济研究(22866)
- 财经(22765)
- 经(19520)
- 科技(18899)
- 业(18773)
- 问题(18535)
- 图书(18447)
- 技术经济(16804)
- 版(15922)
- 理论(15700)
- 商业(14954)
- 资源(14949)
- 贸(14886)
共检索到4910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高月姣 吴和成
将经济发展水平引入变系数模型,讨论了经济发展影响下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三大主体创新要素的投入产出效应,然后根据当前中国30个省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得到现阶段各主体要素的投入产出效应,最后进行地区差异比较。结果显示,随着经济的发展,高校R&D经费产出效应先增加后减少,科研机构R&D经费产出效应总体呈上升趋势,而企业R&D经费产出效应总体呈下降趋势;高校和科研机构R&D人员产出效应总体趋势表现为下降,而企业R&D人员产出效应呈上升趋势;现阶段中国各地区三大主体不同类型要素的投入产出效应差异明显。
关键词:
投入产出效应 变系数模型 创新主体 要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永周 袁波
文章通过区域创新活动的技术创新和经济产出两阶段分析,运用DEA投入产出法对全国31个省份创新活动的技术创新有效性、经济有效性以及综合有效性进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回归分析方法探索制约区域创新网络创新驱动效率的影响因子。研究表明,科技人力资源、科研经费比重、技术吸收投入、创新产品开发投入对创新驱动效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研发企业比重与创新驱动效率负相关,政府财政科技投入对创新驱动效率无显著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巩宿裕
文章使用数据包络分析与Tobit回归模型的二阶段研究方法,以2008年我国科技投入产出省际数据为样本,对其投入产出效率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表明人均GDP(经济发展水平)、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产业结构)等五个因素都是影响科技投入产出效率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科技 投入产出 效率 影响因素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黄攀 王小燕 许治
由于投资主体背景不同,孵化器在建设目标和利益诉求方面存在异质性,导致孵化能力表现也存在差异。在调查分析各主体孵化器现状及区域分布的基础上,以广东省2016年537家孵化器数据为样本,从投入产出视角进行孵化器差异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投资主体孵化器孵化能力差异显著,政府类孵化器对科技创新的贡献最大,但软实力建设未达到预期效果;民营类孵化器已基本实现最初建立目标及利益诉求,对区域创业水平贡献显著,但"逐利性"导致其对投资对象的侧重并不是新技术或科技成果转化;高校类孵化器未能充分利用创业导师优势,相比之下创新创业能力偏弱。基于以上结论,提出孵化器发展的几点反思,以期为孵化器运作和政府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孵化器 投资主体 孵化能力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欢 张玲
基于2014—2019年中国内地28个省域面板数据,构建三阶段DEA模型,测度各省域创新型产业集群投入产出效率,运用变异系数和静态面板模型分别检验其σ收敛和β收敛特征,进而揭示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四大区域创新型产业集群投入产出效率的动态演进趋势及区域差异。结果表明,2014—2019年全国创新型产业集群投入产出效率由0.62提高至0.72,更多省域向高效率演进,到2019年,35.7%的省域达到生产效率前沿;中国创新型产业集群投入产出效率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在空间上呈现出东部>中部(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东北和西部的发展格局,较低的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分别是制约东北和西部地区效率提升的主因;样本考察期内,全国整体、东部和中部创新型产业集群投入产出效率存在σ收敛,全国整体及东部、东北和西部地区存在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而中部仅存在条件β收敛,且不同区域条件β收敛的影响因素不尽相同。据此,针对提升不同区域创新型产业集群投入产出效率提出针对性建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必好 梁荣成
创新要素配置在投入产出两个环节中生成大量不完全技术信息,投入产出效率随机变动更加明显。从投入产出数据集合中提炼共同因子,与不可观测变量构成预测器,建立因子增广向量自回归模型(FAVAR),分析随机变动方差构成,测度投入产出效率随机变动程度。随机变动效应包括水平效应、稳定性效应和规模效应。投入产出效率自回归扰动项表示随机变动程度,将其细分为共同因子,计算预测器方差及其与投入产出效率的协方差。基于669家上市公司月度、季度、半年度和年度技术研发数据,比较分析投入产出效率随机变动程度及形成原因,引入脉冲响应法分析变量方差构成与变动特征,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创新要素配置 投入产出效率 随机变动测度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晓阔
本文基于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港澳台除外)的2011-2016年6年间的跨境物流业的数理统计,研究了我国跨境电商物流信息系统中由于地域差异等因素所造成的投入产出效率不均衡的现象。并且在对于物流信息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过程中,采用了BCC模型和CCR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和通过指标选择性原则来创建新的评价指标体系模型,利用该体系模型对比分析我国31个省市的跨境物流业投入产出效率。我国经济较发达地区的物流业投入产出效率均较大,西部地区的物流业投入产出效率均较小,需进行物流业的各项投入和产出指标的调整和优化。
关键词:
跨境物流 投入产出效率 区域差异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赵晓娟 崔宏达
专利交易是创新主体回收研发成本、形成创新良性循环的重要途径。基于创新主体视角深入探讨专利交易差异及区域网络有利于不同创新主体制定差异化专利交易政策,从而加快实现创新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采用统计分析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法,以2018年中国专利许可与转让数据为研究对象,探讨各类创新主体专利交易差异与专利区域流动网络。研究发现:(1)不同类型创新主体专利交易特征不同,创新主体类型不同,相关专利特征也不同;(2)不同类型创新主体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作用不同,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主要对当地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企业和个人则对多地甚至全国技术发展具有积极影响。因此,不同类型创新主体应整合内外部资源,通过合作研发扩大专利交易范围;政府应建立完善的专利交易评价体系和专利服务体系,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研究结论有利于促进不同类型创新主体科技成果转化,为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了重要启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昕 雷亮 彭楠 丁黎黎
海洋渔业投入产出区域差异的测度对于海洋渔业转型升级至关重要。文章在渔业投入产出效率测度方法的基础上,利用三阶段DEA方法,综合选取CCR、BCC、SBM模型,从技术效率、规模报酬、要素利用率三个角度探索了DEA方法在海洋渔业投入产出中的应用,修正了DEA方法在海洋渔业应用中的不足。并选取海洋渔业代表性省份——山东省,测算出省内不同沿海地区海洋渔业发展的区域差异。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邓旭升 高士亮
本文利用国内46家信托公司2005—2012年数据,基于DEA方法构建FAVAR模型,对不同地区信托公司的投入产出效率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我国信托公司投入产出效率总体仍处于递增阶段,推动了信托业的快速发展;不同地区信托公司投入产出效率存在显著差异,企业景气指数、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地区经济增长、货币供给增速和利率等变量对效率变动的冲击最为显著。未来几年,我国信托公司规模效率增速都将降低,中部、西部地区的技术效率增速还将受到制约。但是,随着不同地区信托公司全要素生产率的持续提升,我国信托公司的潜在投入产出效率将在长期不断提高。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袁潮清 刘思峰
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通过定义区域创新体系成熟度,采用灰色定权聚类对我国31个省份进行评估,有效地把握了我国各省区域创新体系发展水平和建设成效;并分析区域创新体系成熟度对各个省份创新投入产出效率的影响,发现区域创新体系成熟度对投入产出效率有一定影响;据此进一步把我国各个省份划分成8个类型,提出了一些我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区域创新体系 成熟度 投入产出效率 影响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磊 周帆
基于2004~2012年间全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同时使用随机前沿分析法(SFA)及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实证分析中国各区域研发投入产出的有效性。结果表明:(1)使用SFA法测度,中国省际研发效率随时间呈稳定上升趋势,研发活动存在效率损失,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对于推动研发效率更为重要;而使用DEA法测度,中国省际研发效率呈波动上升趋势。(2)两种方法测度出的研发效率值总体上具有方向一致性,DEA法比SFA法测度出的效率值略大,并且两种方法所得效率值之间存在着显著正相关关系。(3)中国研发效率呈现区域不平衡,总体呈现出东部>西部>中部的格局。
关键词:
研发效率 随机前沿分析法 数据包络分析法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郑正喜 黄祖南 周融
近几十年来,多区域投入产出表的开发和应用推动了投入产出研究领域的重要进展,但如何评估其数据质量的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鉴于此,本文首先从理论角度剖析多区域表与单区域表之间的数据关联,结合实际数据考察国内多区域表与官方数据的衔接情况,发现不同多区域表在不同指标上的数据衔接能力存在明显差异;通过对数据质量评估问题的多方位探讨,基于强化多区域表核算功能的视角提出了一种相对有效的评估思路,并设计了相应的量化评估方案;最后,从指标和地区两个角度对部分已有的国内多区域表进行评估实证,并结合开发特点综合比较这些多区域表的整体评估结果和局部结构特征。本研究对多区域投入产出表的数据开发、管理和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助益。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胡晓鹏
文章以产业价值创造能力为研究起点,以产业的双重开放为基本线索;在对中国经济改革与开放相互联系分析的基础上,借用价值创造理论和贸易理论构造了产业价值创造能力指标、产业对外开放指标和产业对内开放指标;进而以统计性描述的方式展示了这三项指标在中国8大区域间、17个产业间的基本特征;最后,提出了对内开放、对外开放与价值创造能力关系的两个基本假设,并运用相应的计量模型进行了检验。
关键词:
开放 价值创造 区域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必好 黄浩杰
产业内水平分工能够提高岗位设置精细化,优化加工制造部门与专业科研部门之间要素组合。以阿西姆格鲁垂直一体化和技术模型为基础,利用全国7次投入产出调查动态行业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加工制造部门前向水平分工,依靠购买专业科研部门技术创新要素,增加物质要素和创新要素数量,但加工制造部门自主创新能力受到削弱;加工制造部门后向水平分工,将会加大独立研发力度,依靠自身力量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实现产学研一体化。
关键词:
水平分工 技术创新 投入产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