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341)
- 2023(19281)
- 2022(16393)
- 2021(15512)
- 2020(12880)
- 2019(29550)
- 2018(29186)
- 2017(54678)
- 2016(29974)
- 2015(33414)
- 2014(33158)
- 2013(32516)
- 2012(29961)
- 2011(27022)
- 2010(26597)
- 2009(24394)
- 2008(23604)
- 2007(20277)
- 2006(17611)
- 2005(15276)
- 学科
- 济(113138)
- 经济(113008)
- 管理(84016)
- 业(79822)
- 企(65345)
- 企业(65345)
- 方法(49600)
- 数学(42724)
- 数学方法(42293)
- 中国(33911)
- 农(32379)
- 财(28571)
- 学(26464)
- 业经(25881)
- 地方(24117)
- 贸(22756)
- 贸易(22741)
- 制(22186)
- 技术(22138)
- 易(22113)
- 农业(21701)
- 理论(19155)
- 银(18313)
- 银行(18235)
- 环境(18092)
- 和(17942)
- 融(17465)
- 金融(17455)
- 行(17445)
- 务(17132)
- 机构
- 大学(416109)
- 学院(414053)
- 济(164199)
- 经济(160791)
- 管理(159139)
- 研究(145851)
- 理学(138317)
- 理学院(136648)
- 管理学(134304)
- 管理学院(133565)
- 中国(108418)
- 科学(93209)
- 京(89615)
- 农(76295)
- 所(74154)
- 财(72928)
- 研究所(68438)
- 业大(66991)
- 中心(65547)
- 农业(60371)
- 江(59536)
- 财经(58862)
- 北京(56479)
- 范(55446)
- 师范(54774)
- 经(53797)
- 院(53028)
- 经济学(49559)
- 州(48092)
- 技术(44946)
- 基金
- 项目(292181)
- 科学(228222)
- 基金(210872)
- 研究(209383)
- 家(187796)
- 国家(186250)
- 科学基金(157473)
- 社会(131522)
- 社会科(124457)
- 社会科学(124427)
- 省(113592)
- 基金项目(112233)
- 自然(103534)
- 自然科(101156)
- 自然科学(101124)
- 自然科学基金(99320)
- 划(97126)
- 教育(95890)
- 资助(85372)
- 编号(83936)
- 成果(67977)
- 重点(66169)
- 部(63884)
- 创(63570)
- 发(62781)
- 创新(58939)
- 课题(58799)
- 科研(56021)
- 国家社会(54578)
- 计划(54346)
- 期刊
- 济(174992)
- 经济(174992)
- 研究(119777)
- 中国(83065)
- 学报(74806)
- 农(68883)
- 科学(66234)
- 管理(57618)
- 大学(55396)
- 财(54338)
- 学学(52181)
- 教育(49072)
- 农业(47302)
- 技术(34127)
- 融(33255)
- 金融(33255)
- 经济研究(29018)
- 业经(28751)
- 财经(28172)
- 业(26118)
- 经(24314)
- 问题(23062)
- 科技(22520)
- 图书(21173)
- 版(20936)
- 业大(19548)
- 技术经济(18928)
- 资源(18670)
- 贸(18659)
- 理论(17874)
共检索到6025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乔永忠 邓思铭
以"中国专利奖"获奖专利为样本,以地区和创新主体类型为分类变量,在证实两变量间确实存在依赖性且创新主体类型与获奖专利运用实施情况显著相关的基础上,得出以下结论:各地区获奖专利整体运用水平趋同,地区中获奖数量的多少并非影响专利运用实施的关键;东部地区高校获奖专利运用率最高;中部地区合作主体获奖专利运用率最高;西部地区企业和机关团体获奖专利运用率最高;东北地区个人和科研院所运用率最高。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赵晓娟 崔宏达
专利交易是创新主体回收研发成本、形成创新良性循环的重要途径。基于创新主体视角深入探讨专利交易差异及区域网络有利于不同创新主体制定差异化专利交易政策,从而加快实现创新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采用统计分析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法,以2018年中国专利许可与转让数据为研究对象,探讨各类创新主体专利交易差异与专利区域流动网络。研究发现:(1)不同类型创新主体专利交易特征不同,创新主体类型不同,相关专利特征也不同;(2)不同类型创新主体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作用不同,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主要对当地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企业和个人则对多地甚至全国技术发展具有积极影响。因此,不同类型创新主体应整合内外部资源,通过合作研发扩大专利交易范围;政府应建立完善的专利交易评价体系和专利服务体系,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研究结论有利于促进不同类型创新主体科技成果转化,为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了重要启示。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施国良 吴静 陈挺 张笑笑
为充分利用专利结构化数据和文本数据,实现准确有效的颠覆性技术识别,以中国专利奖为切入点,提出基于图神经网络的颠覆性技术识别框架。首先以获得中国专利奖的授权发明专利定义颠覆性技术,解决技术定义难的问题;接着使用Neo4j图数据库构建异质有向图,存储专利多重关系数据和方向信息,解决关系数据利用率低的问题;最后使用关系图卷积神经网络(R-GCN)模型进行训练,实现颠覆性技术识别,解决识别效果不佳的问题。研究表明以获得中国专利奖的专利技术直接定义颠覆性技术是合理且可靠的;提出的颠覆性技术识别框架能充分利用专利数据信息和专利异质有向图中空间信息,识别出绝大部分的颠覆性技术,丰富了图神经网络在颠覆性技术识别方面的研究。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蒋仁爱 贾维晗
研究目标:分析进口贸易、FDI、跨国专利申请和人员流动多种渠道技术溢出对中国专利产出的影响。研究方法:运用专利生产函数对比分析4种跨国技术溢出对中国专利产出的影响效果。选取人均研发存量、人力资本和经济发展水平为门槛变量,分别检验不同跨国溢出对专利产出的吸收能力门槛效应。研究发现:跨国专利申请是中国专利产出增长的最主要来源;进口贸易和FDI显著促进了中国创新产出增长;人员流动溢出对我国专利产出具有滞后的正向效应。随着各省份吸收能力的提高,进口贸易、跨国专利申请对创新产出的影响效应逐渐增大;而FDI和人员流动在跨越相应门槛后才对创新活动产生正向效应。研究创新:在同一个研究框架中系统分析不同类型技术溢出的影响效果和门槛效应。研究价值:为我国整合国内外创新资源促进专利产出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国际技术溢出 专利产出 技术创新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杨曦 刘鑫
近年来,发展基于科学的产业已成为全球科技和产业竞争的焦点。基于科学的产业具有开放式创新特点,产业创新主体致力于寻找合作伙伴以充分利用外部资源。专利信息涵盖丰富的技术信息、法律信息及经济信息,是创新主体寻找合作伙伴并开展创新合作的重要资源,但鲜有学者运用专利信息研究基于科学的产业创新问题。构建基于科学的产业专利合作伙伴识别研究框架,以石墨烯这一典型的基于科学的产业为例,采用专利技术组合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从行动者网络理论4个行动者转译环节出发,全面展现我国石墨烯产业中最具潜力的国内和跨国专利合作伙伴识别过程,以挖掘专利合作机会并提高企业竞争优势。最后,从政府、高校、企业3个层面为我国石墨烯产业创新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江雁 邹立凯
本文基于权威媒体为企业CEO颁发的“最佳CEO”等奖项,以探究CEO获奖对其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基于2006—2018年中国民营上市公司数据,本文采用双重差分(DID)回归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相较于获奖前,CEO获奖后其所在企业的创新投入显著增加。同时,CEO获奖后薪酬绩效敏感度降低,担任董事长职位的概率提高。进一步分析这一治理变化的调节作用,发现当CEO获奖后的薪酬绩效敏感度较低时或担任董事长职位后,CEO获奖与企业创新投入的正向关系更强,获得股东更高程度的信任和更宽松的治理环境能够促进CEO获奖后更愿意进行创新投入。本文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入认识媒体授予的社会奖项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对如何提高以CEO为代表的职业经理人创新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江雁 邹立凯
本文基于权威媒体为企业CEO颁发的“最佳CEO”等奖项,以探究CEO获奖对其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基于2006—2018年中国民营上市公司数据,本文采用双重差分(DID)回归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相较于获奖前,CEO获奖后其所在企业的创新投入显著增加。同时,CEO获奖后薪酬绩效敏感度降低,担任董事长职位的概率提高。进一步分析这一治理变化的调节作用,发现当CEO获奖后的薪酬绩效敏感度较低时或担任董事长职位后,CEO获奖与企业创新投入的正向关系更强,获得股东更高程度的信任和更宽松的治理环境能够促进CEO获奖后更愿意进行创新投入。本文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入认识媒体授予的社会奖项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对如何提高以CEO为代表的职业经理人创新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黄修杰 姚飞 储霞玲 马力
通过挖掘2000—2016年广东省"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中的合作信息,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构建广东省科技合作创新网络,分析获奖机构合作网络的总体结构特征和在时间序列上的演化过程。结果表明:(1)广东省科学技术合作创新水平不断提高,多个机构的合作创新成为主流。(2)在获奖机构中企业占据大多数,尤其是民营企业数量不断增加;高校的科研创新作用日益凸显;科研机构的主导地位逐渐丧失。(3)广东省科技合作创新网络呈现核心—边缘结构,创新主体之间的合作呈现不均衡性,高校在核心层占据主要地位,科研机构具有远离核心层的趋势,企业和政府等其他机构处于网络的边缘地带。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叶静怡 宋芳
最优专利制度实证研究在国内的文献尚不多见。本文用中国时间序列数据(1989-2003年)和动态面板数据(1995-2003年)检验我国两次专利法改革引致的技术创新激励效应,发现以产权变革为主要特征的第二次专利法修改,显著促进了企业发明创新的边际产出,并推动了高技术行业的技术创新;国有企业对于我国创新产出的贡献率很小,外资企业存在显著的正向效应。专利制度具有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的空间。
关键词:
专利制度 创新激励 产权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余利川 段鑫星 徐苏兰
从扎根理论范式出发,借助QSR Nvivo11质性分析软件,以12支国家科学技术创新获奖团队(2012—2015)为研究对象,通过自由编码、主轴编码与选择性编码等数据分析过程,甄别并鉴定获奖科技创新团队发展的共性特质:(1)集中于国防、信息与现代服务、医药卫生及人口与健康等国家重点发展领域与关键国民经济行业;(2)析出并验证由自我建设、社会服务、创新能力与水平和持续创新能力4类核心特质所构成的共性特征体系。廓清科技创新获奖团队的多元共性特征,以为进一步指导创新团队建设提供政策参考。
关键词:
科技创新团队 团队共性 质性分析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张天喜 孙涛
从国内外的经验来看,地方政府在区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创新与否直接关系到区域发展的成效。但创新不是一个行为,而是一个过程,成功的创新是一个可以延伸的过程。本文以"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2000~2012)获奖项目为分析对象,探索长吉图发展战略下的地方政府创新的路径选择,寻求基于经验分析与行政创新延伸的有机结合。研究认为,地方政府创新应以效能、协调、合作、稳定和可持续为核心,从行政管理能力、经济规划能力、公共服务能力、社会管理能力和区域发展能力等五个方面寻求创新之路。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王双 赵筱媛 潘云涛 王运红
学术谱系是基于学术传承关系关联起来的由学者组成的学术群体。先进的学术传承是一个优秀学术谱系不断繁衍的内在动力。本研究从学术背景、学术师承、学术网络三个维度构建分析框架,以图灵奖人工智能领域获奖者履历和学术产出作为数据源开展实证研究,综合运用科学计量与情报学理论,结合履历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探讨科技人才成长的一般特征和规律。研究结果可以为发现人才、引进人才提供借鉴。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李龙渊 张广钦
近年来,我国图书馆彰显特色的创新实践屡获国际奖项,在国际舞台传播"中国声音"、讲述"中国故事"、贡献"中国方案"。获奖历程契合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进程,获奖项目体现图书馆创新实践不断拓展深化,经济发达地区图书馆率先冲击国际先进水平,高水平图书馆多方面走在世界前列,中西部中心城市图书馆实现局部突破。图书馆国际获奖在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创造"和提供"最佳实践示范"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国际获奖 国际营销奖 中国创造 国际影响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李龙渊 张广钦
近年来,我国图书馆彰显特色的创新实践屡获国际奖项,在国际舞台传播"中国声音"、讲述"中国故事"、贡献"中国方案"。获奖历程契合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进程,获奖项目体现图书馆创新实践不断拓展深化,经济发达地区图书馆率先冲击国际先进水平,高水平图书馆多方面走在世界前列,中西部中心城市图书馆实现局部突破。图书馆国际获奖在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创造"和提供"最佳实践示范"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国际获奖 国际营销奖 中国创造 国际影响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龙小宁 刘灵子 张靖
本文使用1992—2016年第一申请人为企业的授权发明专利数据,通过手动整理申请人类别信息,构建合作研发模式指标,分析企业合作研发以及不同合作研发模式对企业高质量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整体而言,企业合作研发并不能提高企业创新质量;但将合作研发区分为不同模式后,产学研合作相比其他合作模式产生的专利被引数量更高,表明产学研合作对企业创新成果质量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使用工具变量处理内生性问题、替换被解释变量,以及增加控制变量进行稳健性检验后,该结果仍然保持稳健。机制分析显示,产学研合作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影响的机制是更高水平的信息共享。信息共享程度的提高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创新质量,而与其他合作研发模式相比,产学研合作对信息共享的促进作用更大,因而能够显著提高合作创新质量。异质性分析揭示了产学研合作为何能够更好地促进信息共享,产学研合作中合作主体之间较弱的竞争关系,以及产学研合作技术的较强初创性和基础性特征均有利于提高合作者之间的信息共享程度。本文的研究发现揭示了产学研合作对企业高质量创新的重要性,对于中国如何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具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
合作研发 产学研合作 创新质量 信息共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