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70)
- 2023(11581)
- 2022(9439)
- 2021(8755)
- 2020(7226)
- 2019(16489)
- 2018(16475)
- 2017(30702)
- 2016(16021)
- 2015(18167)
- 2014(17822)
- 2013(17289)
- 2012(15911)
- 2011(14592)
- 2010(15230)
- 2009(14063)
- 2008(13668)
- 2007(12808)
- 2006(11477)
- 2005(10173)
- 学科
- 济(86733)
- 经济(86680)
- 管理(50920)
- 业(44599)
- 企(39121)
- 企业(39121)
- 方法(29732)
- 数学(25709)
- 数学方法(25160)
- 地方(21716)
- 中国(21222)
- 业经(17831)
- 技术(17387)
- 农(17235)
- 学(14302)
- 财(14211)
- 理论(13797)
- 地方经济(13760)
- 制(13006)
- 技术管理(12109)
- 农业(11489)
- 银(11256)
- 银行(11246)
- 融(11143)
- 金融(11142)
- 和(11126)
- 行(10804)
- 环境(10722)
- 贸(10431)
- 贸易(10418)
- 机构
- 学院(228538)
- 大学(224476)
- 济(99922)
- 经济(97781)
- 管理(87186)
- 研究(75018)
- 理学(73696)
- 理学院(72906)
- 管理学(71391)
- 管理学院(70951)
- 中国(58363)
- 京(46943)
- 财(44650)
- 科学(42632)
- 江(37097)
- 所(36311)
- 中心(34709)
- 财经(34445)
- 研究所(32138)
- 经济学(31048)
- 经(30988)
- 北京(30160)
- 范(30023)
- 州(29880)
- 师范(29781)
- 农(28115)
- 业大(27853)
- 院(27442)
- 经济学院(27405)
- 技术(25820)
- 基金
- 项目(142418)
- 科学(112852)
- 研究(110029)
- 基金(100063)
- 家(85158)
- 国家(84412)
- 科学基金(73813)
- 社会(70251)
- 社会科(66584)
- 社会科学(66567)
- 省(58821)
- 教育(51952)
- 基金项目(51574)
- 划(47266)
- 编号(45563)
- 自然(44728)
- 自然科(43747)
- 自然科学(43741)
- 自然科学基金(42940)
- 资助(40955)
- 成果(37129)
- 创(34723)
- 课题(33260)
- 重点(32240)
- 发(32042)
- 创新(31510)
- 部(30160)
- 国家社会(28629)
- 项目编号(27804)
- 大学(27429)
- 期刊
- 济(123386)
- 经济(123386)
- 研究(73136)
- 中国(53558)
- 管理(38465)
- 财(35446)
- 教育(33390)
- 科学(27656)
- 学报(27298)
- 技术(26767)
- 农(26271)
- 大学(22217)
- 融(21715)
- 金融(21715)
- 经济研究(20350)
- 学学(20315)
- 业经(19122)
- 财经(17550)
- 农业(17544)
- 经(15369)
- 技术经济(14777)
- 问题(14474)
- 统计(13691)
- 策(13328)
- 图书(12695)
- 科技(11762)
- 坛(11507)
- 论坛(11507)
- 职业(11208)
- 商业(11204)
共检索到3647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陶权
"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理念不断转化为行为和现实,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和沿线区域国家之间的经济融合和社会发展,提升了区域影响力。在分析了我国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创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模式的进路方式,研究表明沿线国家共建共享丝绸之路经济带有利于国际共识进一步强化和贸易投资合作关系进一步深化,并推动经济带国家多边经贸合作不断拓展,对沿线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利好作用。
关键词:
丝绸之路 经济带 建设模式 沿线区域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贵浩 张建伦
丝绸之路沿线各国与我国在产业结构、资源禀赋、发展水平方面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加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不仅可以带动丝绸之路沿线各国的经济发展,也有利于化解我国产能过剩矛盾、推动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本文对丝绸之路沿线各国产业发展的需求以及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双方的资源和产业现状提出了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产业合作的政策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泽红 王卷乐 赵中平 董锁成 李宇 诸云强 程昊
弘扬古丝路文明先进文化,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现代生态文明,是协调丝路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关系的必然选择。本文在分析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环境格局的基础上,总结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的模式,提出了共同应对气候变化、跨国共建生态环境的行动计划。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地区生态环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土壤、植被等重要生态要素存在明显的地带性梯度变化规律,生态背景总体较为脆弱,大气和水环境污染存在跨界传输的通道,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地区。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战略的实施,沿线地区人类活动将明显加剧,工业化、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将明显增强,部分地区脆弱生态环境所面临的威胁不容忽视,需要各国积极行动,共同构建丝路...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苏华 王磊
能源合作是我国与中亚国家经济合作的重要领域,"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为深化能源合作提供了新的契机。为促进我国与中亚能源合作的进一步发展,应构建我国与中亚国家能源多边合作新模式,同时构建能源统一价格机制、能源贸易结算机制、能源通道网络合作机制、能源联合储备机制及区域税收协调机制,以确保新模式的有效实施。另外,政府和企业作为两大实施主体,应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使能源多边合作新模式高效实施。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崔巍平 何伦志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大战略构想,是我国西部地区发展的难得历史机遇,以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增长则是西部地区趁势而起的动力引擎。因而,分析区域科技创新、经济增长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借鉴一般系统理论,构建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的系统动态耦合模型,定量分析西部地区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的耦合演进过程和趋势。结果表明:利用科技创新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西北地区的耦合性基础将更好于西南地区。因此,西部地区应充分利用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大好契机,继续打好以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基础,加快区域经济的发展步伐。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之泰
习近平主席关于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启发我们对丝绸之路进行重新审视。从战略价值看,丝绸之路经济带是远远高于丝绸之路的一个全新的概念,是丝绸之路的升华,体现了我国战略方面的全新思维,将影响我国经济的长远部署,是经济领域事关我国世界地位的重要战略考虑,可以形成我国改革开放新的前沿,是影响未来世界的一件大事,探讨并落实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建和发展是我国很长一段时期内的重要任务。然而,如果没有物流的基础和支持作用,任何地区的发展和对外沟通都会受到制约,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开发和建设必须物流先行,要下大力气进行现代物流系统建设。为更好地奠定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物流基础,我们必须注重物流"桥头堡"的建设;注重当...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丝绸之路 物流先行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文平 徐劲松
本文运用超效率DEA方法测算丝绸之路经济带9省市2007—2012年的区域创新效率,并利用Malmquist指数法对区域创新效率进行动态对比。结果表明:各地区创新效率差距较大,四川、重庆、陕西和甘肃在创新效率方面处于领先地位,青海和宁夏的创新效率主要受制于创新规模,广西、云南和新疆在创新资源投入方面存在较大冗余;Malmquist指数表明经济带整体生产率略有下降,综合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下降是制约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瓶颈因素。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罗钢
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的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国家战略,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实现沿线国家交通基础设施的相互联通,以交通带动贸易,以贸易促进互利,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由概念成型到实体的先决条件。因此,我们必须正视和解决交通互联乃至物流运转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从国际和国内两个层面进行积极合作,推动交通物流体系的对接与制度协同,构建成熟的"丝绸之路经济带"。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交通物流 协同与推进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杨为程 王芳
在欧亚陆路贸易通道的核心地带上建设区域金融中心是实现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国家向西开放以及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可持续性发展和改革深化意义深远。未来"丝绸之路经济带"金融中心建设应以法治为主导政府推动型金融中心建设为模式选择,通过完善法规,推动金融中心法治化建设;确保国家能源战略,创建石油期货交易场所;降低准入门槛,吸引外资金融机构,促进各类主体平等竞争;完善市场功能,促进金融资源整合与创新;加快基础建设,重视金融人才,培育良好服务环境。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沈蓉
2013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哈萨克斯坦所做的演讲中郑重提出,为使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一宏伟构想自提出以来,陆续得到沿线各国的响应,一些经济合作正在"以点带面,从线到片"地逐步开展,成果渐显。2014年9月,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举行的上合组织领导人峰会上,此话题再次引发关注和讨论,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汪晓文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一条贯穿欧亚的广阔经济带,同时也是跨国、跨区域的合作平台,被誉为当今世界里程最长、途经国家最多、辐射区域最广的陆路经济"大动脉"。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不断推进,陆上通道将重新成为连接中国与欧洲的重要交通线,从而提高欧亚内陆地区在全球经济中的战略地位,打破海洋垄断的传统经济格局,形成平衡制约、共同发展的和谐世界新局面。在探讨"丝绸之路经济带"内涵的基础上,分析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国际战略意义,并阐明产业合作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实现过程中的重要性以及带内各区域的产业优势,提出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产业合作的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白鹤祥
围绕组织体系、市场体系、外汇管理体系、政策体系创新,努力构建全方位的金融开放新格局,助推西北地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不断深入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以来,作为"古丝绸之路"重要通道的西北地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五个省区)紧紧抓住这一重大战略机遇,主动发挥在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刘云中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高度平等开放的全球性合作,需要各国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总体看,我国应着眼长远,逐步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目标;务实合作,有效应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地缘政治挑战;以道路联通和贸易畅通为核心,架构"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合作走廊;文化与经济相映衬、对外援助与互利合作相携手,凝聚国际合力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加大国土开发空间结构调整力度,夯实增强国际影响力的基础。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贸易畅通 国际合力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白鹤祥
围绕组织体系、市场体系、外汇管理体系、政策体系创新,努力构建全方位的金融开放新格局,助推西北地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不断深入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以来,作为"古丝绸之路"重要通道的西北地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五个省区)紧紧抓住这一重大战略机遇,主动发挥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袁文斌 杨蓬勃
在各国积极响应"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大环境下,"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一体化建设至关重要,而物联网技术则在区域物流建设中发挥关键性作用。本文在分析物联网在物流运输方面应用研究的基础之上,结合"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现状,提出物联网技术在跨境物流建设中的优势作用,并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物联网体系构建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物联网 区域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