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6)
2023(460)
2022(372)
2021(361)
2020(264)
2019(503)
2018(535)
2017(948)
2016(453)
2015(447)
2014(378)
2013(326)
2012(286)
2011(279)
2010(278)
2009(263)
2008(250)
2007(253)
2006(215)
2005(158)
作者
(1075)
(942)
(876)
(798)
(585)
(422)
(365)
(319)
(314)
(307)
(298)
(282)
(281)
(276)
(272)
(272)
(270)
(255)
(247)
(227)
(225)
(218)
(218)
(212)
(209)
(199)
(194)
(194)
(191)
(189)
学科
(2116)
(1975)
企业(1975)
(1938)
经济(1938)
管理(1855)
技术(1341)
技术管理(1068)
中国(577)
(529)
业经(521)
(498)
关系(424)
(383)
(346)
地方(336)
(332)
金融(332)
农业(325)
方法(325)
工作(314)
经济关系(307)
产业(304)
(302)
(300)
(281)
银行(280)
对外(278)
(277)
(275)
机构
学院(5687)
大学(5686)
(2789)
经济(2741)
管理(2564)
理学(2249)
研究(2240)
理学院(2231)
管理学(2221)
管理学院(2212)
中国(1601)
(1149)
(1133)
科学(1053)
中心(1044)
财经(925)
(922)
(884)
(873)
(867)
商学(830)
商学院(822)
研究所(800)
经济学(798)
研究院(732)
财经大学(730)
经济学院(725)
研究中心(713)
北京(696)
(695)
基金
项目(4328)
科学(3703)
研究(3470)
基金(3339)
(3065)
国家(2988)
科学基金(2562)
社会(2517)
社会科(2386)
社会科学(2386)
基金项目(1703)
(1613)
(1551)
教育(1486)
自然(1458)
自然科(1444)
自然科学(1444)
自然科学基金(1418)
(1399)
创新(1394)
编号(1192)
国家社会(1148)
(1101)
资助(1047)
(1044)
(1040)
(1038)
重点(1033)
(1010)
成果(986)
期刊
(2983)
经济(2983)
研究(1751)
中国(1459)
管理(1308)
科技(794)
(790)
科学(776)
教育(668)
(654)
学报(562)
大学(533)
(519)
论坛(519)
学学(494)
技术(475)
(460)
金融(460)
国际(450)
经济研究(443)
财经(430)
业经(426)
农业(411)
(386)
世界(364)
(329)
问题(320)
(317)
经济管理(314)
技术经济(308)
共检索到86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叶玉  
中国于1980年5月恢复世行成员资格,开启了一扇与世界沟通的重要窗口。中国与世行关系行稳致远,堪称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互动的范例。世行主权国家业务包括提供硬贷款的国际复兴与开发银行(IBRD)和提供软贷款的国际开发协会(IDA)两个窗口,迄今二者为中国提供的贷款承诺总额650多亿美元,其中逾九成来自IBRD,是中国最主要的官方借款来源之一。在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世行不仅是重要的国际发展资金来源,更是学习交流发展经验的重要平台,为改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谢世清  李丽霖  
在过去30多年里,世行贷款项目不仅向中国各重点行业提供了大量资金支持,而且还传授了大量国际先进的新理念、新知识、新制度和新方法,推动了这些重点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分析了世行在中国的经济管理与体制改革、扶贫与农村发展、基础设施、人类发展以及环境保护五大发展主题上的重大制度创新。本文的研究发现,世行在中国的制度创新注重引入国际先进的发展理念,强调尝试创新性制度安排,着重推行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政策。未来中国在与国际金融组织的制度创新合作中,应将重点放在经济结构转型,保障和改善民生以及促进绿色增长上。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厚双  关昊  黄金宇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要求对全球经济失衡进行深度治理,而要对全球经济失衡进行深度治理就必须对传统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与机制进行改革与创新。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构建,对倒逼传统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与机制的改革与创新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积极作用。虽然仍存在着不少影响金砖国家合作机制运行及其对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与机制改革与创新的不确定因素,但随着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进一步深化,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将在更大范围上对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与机制改革与创新产生重要影响。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米运生  毛雅娟  
本文对中国金融自由化变迁进行了量化分析。使用1992-2005年的数据,以FDI和外贸的技术外溢效应等为控制变量,实证分析了金融自由化对于国家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的金融部门在快速实现自由化的同时,也显著促进了国家创新能力的提高,从而成为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积极因素。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程新生  郑海埃  赵旸  
创新是现代企业获取及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从公司治理实践的角度,传统的创新理论强调外部市场治理的激励作用,而内部治理的创新激励逻辑在不同理论研究框架下具有或然性。已有实证研究多以公司治理中某一治理维度为视角展开,尚缺少整合性的探讨。通过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成果,发现当前研究中对于创新过程的理解和衡量还没有达成共识,创新理论存在内生性,内外部公司治理机制缺少协同性且机制路径不明朗。在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建议充分考虑不同创新主体的资源禀赋和动机差异,完善内外部治理机制之间及其与各创新主体的激励匹配,增加企业内部创新主体的认同性动机以引导最优创新努力,从而塑造其原发性创新意愿,提升企业创新效率。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小玄  
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决定于企业创新产生的价值增值,而创新则来源于企业家对于投入要素的最佳配置和要素最大潜力的释放。企业家的控制权是推动企业创新的主导力量。相对于所有权而言,企业家的控制权更为重要,因为这种主导权有助于人力资本把握使企业变得更有价值的机会,赋予企业创造关键资源的创新能力,即获得专业化人力资本的能力,这是一种隐形投资,其效果往往在事后表现出来。明智的选择应当是善于在事先就发现和运用这个主导力量来推动企业创新,在面临不确定性市场的情况下,赋予企业家过程决策和事后决策的自由裁量权。企业的多元产权要素形成的共担风险模式,要求以无法直接定价的人力资本与可直接定价的其他投入要素地有机结合与合理配置。这种隐性人力资本投入得越有效或越多,则创新的潜力越大,因而越需要受到激励。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上官泽明  白玮东  
创新活动具有方式灵活性、探索周期长、路径不确定性等特征,对审计工作思路提出了新要求。本文研究发现,国家审计的建设性作用可以促进区域创新,这有助于明确国家审计在区域创新中的定位。进一步研究发现,督促创新资源的有效落实和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是国家审计发挥建设性作用促进区域创新的重要机制;当审计机关信息化建设水平越高、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越大时,国家审计的建设性作用对区域创新的促进效应更显著。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入理解国家审计影响区域创新的效应、机制和情境,为更好发挥国家审计的建设性作用从而推动区域创新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亚男   王帅   孔东民  
近年来,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国家创新能力显著提高。但如何有效发挥金融对实体经济创新的支持作用,仍然是政府部门和学界关注的重大现实课题。立足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视角,文章以国家产业与金融合作试点城市(简称产融合作试点城市)建设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了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建设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的企业专利申请数量显著增加,但主要体现在非发明专利的申请上。机制检验发现,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建设并非通过地方政府财政补贴等强干预措施发挥作用,而是通过降低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和企业贷款交易成本等市场化机制提高了企业信贷可得性,进而促进了企业创新。异质性分析发现,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建设的创新促进作用在地方政府干预程度较低的地区,以及融资约束严重、创新需求大和处在成长期的企业中更为凸显,并主要体现在“集约边际”而非“广延边际”,即政策实施之前已有专利申请的企业更能抓住契机提升创新产出;此外,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建设也显著提升了企业创新效率。文章不仅为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建设发挥的创新促进作用提供了多维度的经验证据,而且为进一步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了有益参考。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峻  刘小勇  王昕芊  
区域创新政策试点是我国区域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方式,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是激发城市创新创造活力的典型空间例证。本文基于2003—2018年的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构建了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对城市创新合作影响的政策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显著促进了城市的创新合作水平。(2)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政策的创新合作水平提升作用具有地区异质性、城市等级异质性和创新能力异质性,知识产权试点城市政策对东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创新合作水平均有提升效应,东部地区受到的提升效果比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更加明显;知识产权试点城市政策提升了高等级城市和其他地级市的创新合作水平,但影响效应在不同样本中有所差异;知识产权试点城市政策促进了实施创新型城市政策城市的创新合作水平,但对于未实施政策城市而言促进效应则不显著。(3)知识产权试点城市政策可以通过强化政府引领、增强经济活跃程度、提升人才集聚效应和吸收知识扩散效应四个作用机制提升试点城市的创新合作水平。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拉尔夫·A.科萨  弗吉尼亚·梅林提都  刘兴坤  
2001年,高盛首席经济学家吉姆·奥尼尔(Jim O'Neill)首次提出"金砖国家"这一概念,即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后来南非加入进来。对很多人来说,金砖国家意味着世界历史新纪元的开始,因为这些国家经济总量占全球总量的比例不断增加,同时追求更多地参与全球政治事务。有人认为其日益增长的实力和对于在全球治理中扮演更重要角色的追求,形成了对西方主导的国际体制的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稻葵  徐翔  
金砖国家的合作基础是在经济条件基本特点上的高度相似。为应对现有国际经济与金融体系中存在的诸多不合理之处,有效解决包括货币错配、金融不稳定、缺乏大宗商品定价权等方面的问题,金砖国家应通力合作,采用渐进式的改革方式改造现有的全球治理结构,打造金砖银行、亚投行、丝路基金等良好运行机制,发展金砖国家开发银行,落实应急储备安排,把金砖国家的经济合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加强金砖国家间的智力合作。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蔡劲松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开启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征程,公共管理学科迎来了发展的新契机。公共管理学科应强化本土意识、创新意识、融合意识,促进学科交叉,探索学科融合发展新路向;坚持立德树人,拓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路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经科技部批准设立的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6月18在京宣布正式启动。该奖是我国在产学研合作方面的第一个全国性奖项,分为产学研合作创新奖和促进奖两个奖项。创新奖每年评选100个,授予在产学研合作中成绩突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国学  
近年来,要素成本上涨使过去以要素和投资驱动的经济发展方式难以为继,中国经济需要培育发展新动力和拓展发展新空间。在这种情况下,"十三五"规划提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支持企业扩大对外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不但可以作为东道国逆向技术溢出渠道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驱动力量,而且也是整合国内外资源、确立中国在创新方面国际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本文从开放条件下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视角,探讨对外直接投资提升国家创新能力和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的主要机制和途径,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国学  
近年来,要素成本上涨使过去以要素和投资驱动的经济发展方式难以为继,中国经济需要培育发展新动力和拓展发展新空间。在这种情况下,"十三五"规划提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支持企业扩大对外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不但可以作为东道国逆向技术溢出渠道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驱动力量,而且也是整合国内外资源、确立中国在创新方面国际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本文从开放条件下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视角,探讨对外直接投资提升国家创新能力和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的主要机制和途径,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